03.03 棘背龍的戰力在恐龍中算什麼地位?

紅海棘背龍


這個問題比較難以估計,畢竟是史前動物,沒有實際的科考記錄,只能單單的對化石進行一系列的分析,但是可以從身體結構上看出一些差別來

棘背龍

棘背龍又叫做棘龍(有棘的蜥蜴)典型的獸腳類恐龍,後腿站立,其中的亞種埃及棘龍是棘背龍體型最大者,也是目前人們所知的最大陸地肉食性動物。科學家對其體長和估計也是很高,體長有著超出其他肉食恐龍的長度,平均範圍在12~19,臀高2.5~4米左右,體重5到18噸(相當於平均3頭大象的體重)當然這些數據並不一定穩定。生存於後白堊世的北非,約為14400萬年前到9800萬年前。一副的棘龍化石在位於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最新研究顯示棘龍的親水性並沒有紀錄片中所說的那麼高,高溫季節親水性較高,泛型捕食者。當時地中海和非洲地區的主流掠食恐龍。


在體型上它就擁有著其他食肉動物遠遠不及的優勢,四肢均長有尖利的利爪前肢利爪約有半米的長度。根據其頜骨的分析咬合力應該在2噸左右(配上這個體型,咬合力卻遠遠低於預期)
據估計,體長應該能超過霸王龍,但是體重棘背龍略顯的瘦弱,霸王龍體格更為堅實強壯。棘龍被認為是以小到大型鳥臀目恐龍和小中型蜥腳類為食的頂級掠食者,但偶爾也食魚類。


許多人喜歡比較棘背龍和霸王龍的戰鬥力,到底誰更占上分
雖然不可以實際比較,我們只能從化石上進行體格分析,當然兩者基本相差很小,棘背龍體型會更大,而霸王龍身體更加強壯,所以真的要論棘背龍和戰力算是什麼地位,它最起碼和霸王龍一個水平的頂級掠食者

關注Animal趣談,帶你瞭解更多動物知識


花落樹相陪


棘背龍又稱棘龍,曾經是一個傳說!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3》裡,棘背龍單挑並且K.O.了一隻成年的霸王龍,令我耿耿於懷。

圖注:電影《侏羅紀公園3》中殺死霸王龍的棘背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侏羅紀公園3》中棘背龍的恐怖腦袋,圖片來自網絡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棘背龍都穩坐第一大食肉恐龍的寶座,並且被認為具有食肉恐龍之中最強的戰鬥力,但是這已經變成了歷史。

我們以《侏羅紀公園3》中棘背龍的復原為例,這條巨龍體長可達18米,站起來時棘背距離地面的高度達到了7米,體重將近14噸。這個體型遠遠超過了已知的任何一種巨型食肉恐龍,也正是因為具有如此巨大的體型,棘背龍毫無疑問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食肉恐龍,也因此具備了最強的戰鬥力!

圖注:大長腿棘背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在棘背龍強大的背後,實際上是一直以來化石的缺乏。儘管我們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棘背龍化石,但是卻從來沒有發現過棘背龍的後肢部分。直到2014年,古生物學家研究了一隻保存了部分後肢的棘背龍,然後發表了一篇爆炸性的論文:棘背龍的後肢其實很短,比前肢長不了多少。所以最新的棘背龍復原從原來的兩條大長腿變成了四條小短腿。原來高大的棘背龍現在只能以四肢在地面上緩慢行走,身高和身體強壯程度也大大縮水。

圖注:古生物學家保羅·塞裡諾研究最新發現的棘背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棘背龍的最新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棘背龍的身體結構實際上更適合在水中游泳,捕捉魚類。棘背龍由原來陸地上的狂暴巨龍變成了廢柴的水中漁夫。

圖注:游泳捕魚的棘背龍,圖片來自網絡

棘背龍最新形態的復原也讓它從神壇上跌落下來,棘背龍不但失去了原有的戰鬥力,而且由於其體型縮水,空有18米體長的棘背龍體重與霸王龍相當,甚至不如霸王龍。因此,棘背龍也不再是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啦。

圖注:暴龍(上)、南方巨獸龍(中)與棘背龍的體型對比,注意其身體寬度,圖片來自網絡


棘背龍身材與體型縮水,戰鬥力下滑,但並不代表棘背龍真的就是一個廢柴!作為一種巨大的食肉恐龍,棘背龍依然有兩大法寶,保證其具有相當的戰鬥力。

1.棘背龍的腦袋有1.75米長,它狹長的大嘴巴中長著兩排圓錐形的銳利大牙,其中最長的牙齒長度超過了22釐米,想象一下這樣一嘴牙齒咬在身上是多麼的恐怖!

圖注:棘背龍1.75米腦袋與人類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棘背龍嘴中的牙齒,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我收藏的一枚長度超過10釐米的棘背龍牙齒化石


2.棘背龍的另一個武器是其前肢上的大爪子,它的前肢長度超過2米,手上第一指爪子的長度更是超過了40釐米!這樣的大爪子,再配合著粗壯有力的前肢,同樣具有可觀的殺傷力。

圖注:棘背龍手上的大爪子,圖片來自網絡


長著尖牙利爪的棘背龍雖然在戰鬥力上已經不能與霸王龍、南方巨獸龍這樣的巨型食物恐龍媲美,但是對付大部分食肉恐龍和植食性恐龍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棘背龍的戰鬥力在恐龍中還是相當靠前的,畢竟它有巨大的體型、尖銳的長齒和彎曲的大爪子。

如果把棘背龍放在今天,殺死一隻大象不成問題!


古生物探索


棘龍是這些年來浮動最大的恐龍,在二十年前的電影《侏羅紀公園3》中咬死霸王龍而著名。因此越來越受到關注。



棘龍在以前由於化石缺失,因此一度被複原的十分巨大,甚至超過霸王龍成為最大的肉食恐龍,電影裡的棘龍也是這麼來的。所以棘龍被複原成強大的掠食者,最強的肉食恐龍。

但是隨著化石發掘越來越多,近幾年來關於棘龍的研究層出不窮,棘龍的形象復原越來越接近。於是棘龍就成為了四足行走的恐龍,根據同位素測試,棘龍被確定是一種以捕魚為生的恐龍。於是棘龍跌落神壇,被黑的成了一個只會吃魚的菜鳥,連著名的古生物學家邢立達也在微博上把棘龍稱為吃魚慫包。



但是棘龍很明顯是被矯枉過正了,因為棘龍並沒有那麼不堪。


棘龍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北非的一種大型肉食恐龍,生活在沼澤、河流、湖泊、灘塗、海口等溼地環境。常年在水邊活動,經常下水捕食帆鋸鰩、非洲鱷雀鱔、肺魚、巨型腔棘魚、拜提維魚、莫森魚、鱗齒魚、摩洛哥鼠鯊、巴威多鰭魚、龜類、蛇類、小型鱷魚甚至雙臼椎龍等各種各樣的豐富水產,有時候也會在岸邊捕食小型蜥腳類恐龍。說明棘龍是一種半水生的恐龍。

為了適應在水裡活動,棘龍進化出了巨大的帆用來平衡自己,長長的尾巴用來在水裡推進自己前進,後腳可能進化出了蹼用來滑水,細長的嘴巴配合尖銳鋒利的牙齒來咬破並固定光滑的魚類,發達的前肢可以抓魚,長長的爪子甚至可以配合撕扯,是一位游泳高手。



隨著化石的發掘,棘龍的體型也逐步縮水,當初超越霸王龍的體型也被修正。但是棘龍由於化石過多,差距十分巨大,並且不同化石不同差異。因此科學家認為棘龍可能有很多種,但是哪種化石應該屬於什麼物種,學術界還在爭論,因此我也不詳細展開,就拿我們平時看到的棘龍來討論。


我們平時看到的棘龍一般都認為是埃及棘龍,此外還有突尼斯棘龍。埃及棘龍最大可達17米重14噸,平均則長12-15米重7-9噸,差距十分巨大。雖然身體較長但是脖子佔了很大一部分,加上體腔細小,粗壯度不僅比不過霸王龍,甚至還不如當時和它一個生境的鯊齒龍。所以鯊齒龍很有可能是當時棘龍的一個重大威脅。

不過棘龍再怎麼吃魚,起碼體型還是擺在那裡,足以讓大部分掠食者望而生畏。而且棘龍的嘴巴里還長有長長的圓錐形牙齒,這種牙齒最適合刺穿獵物,被咬一口肯定是十分痛的;此外棘龍前肢比較發達,長有彎曲巨大的爪子,一抓下去,威力十分強大。



所以棘龍憑藉這樣的體型面對當時的鯊齒龍,如果死斗的話,也許有機會驅逐對手達到自保的目的,而龐大的體型也足以讓鯊齒龍望而卻步。儘管鯊齒龍有著獵殺棘龍的本領,但是也犯不著去攻擊這種有著有效反抗能力的對手。



所以棘龍戰鬥力還是很高的,儘管已經不如霸王龍、鯊齒龍、玫瑰馬普龍、南方巨獸龍、魁紂龍這樣的五巨頭。但是面對剩餘的肉食恐龍,比如特暴龍、阿貝力龍、高棘龍、蠻龍、食蜥王龍、異特龍等一眾肉食恐龍還是綽綽有餘的。


小無語妹妹


棘背龍雖然體格大,但是從化石可以看出,棘背龍的鼻孔在上方,一張又長又大的嘴很適合插入水中捕魚,鼻孔在上方,就算嘴插入水中也能保持正常呼吸。如同帆一般的脊背可以分開水面,使其遊的更快,還能接收陽光 從而調節體溫。雖然棘背龍在侏羅紀公園3中打敗暴龍成為該劇最大boss,但是真實情況棘背龍一般是生活在水邊,雖然他的大嘴可以張開很大角度,前肢也比一般食肉恐龍長,可以有多種方式攻擊,可其弱點太明顯,就是那如帆一般的棘背,直接連著脊椎,被其他大型食肉恐龍咬住,很容易就受重傷。


陳之煜


隨著不斷有可能出現的生物化石,我們會發現更多當時的環境細節,不斷豐富我們眼前對遠古滴臆想與拼湊,或許有一天突然在同一地質斷層裡發現,哦,TA們都是那個時代滴藏獒和吉娃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