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史前巨熊體型可以長多大?

東已成神


熊是食肉目的龐然大物,北極熊、棕熊是今天除鰭腳類以外最大的食肉動物。在史前,熊科家族更是人丁興旺,大傢伙的種類比今天更多。那麼,史前熊類有哪些大傢伙,最大能長到多大呢?

短面熊:更新世北美的霸主

短面熊(Arctodus)是眼鏡熊亞科的一屬,是今天眼鏡熊的遠親,生活在距今180萬年前至10.8萬年前更新世的北美。與其他熊類相比,這類熊看起來有著不成比例的短吻,短面熊因此而得名。

今天的眼鏡熊只是一種中型熊類,體重60-175千克,肩高70-80釐米。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可是一種龐然大物,頭骨長度有52釐米,估計體重可達1.1噸,肩高可達1.7米。在密蘇里州的一個史前洞穴裡發現了4.6米高的抓痕,據專家分析這是一隻站起來足有3.7米高的巨型短面熊留下的。

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也是當時北美佔優勢的熊類。同位素分析顯示這是一種高度食肉的熊類,可以憑力量放倒美國乳齒象等大型獵物,其大長腿使其能以50-70公里/小時的高速飛奔,是北美大地上的頂級捕食者。

巨型短面熊也是一種可怕的強盜,其巨大的體型足以逼退恐狼、刃齒虎和史前北美的獅子,迫使它們乖乖交出獵物。

南美短面熊: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獸

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是短面熊在南美的近緣屬,也是眼鏡熊亞科成員,生活於中晚更新世時期。該屬最大的一種窄齒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體型甚至超過了赫赫有名的北美巨型短面熊。

這種巨熊頭骨長度最大有60釐米,估計有兩噸重,肩高可達兩米,站起來四米多高,毫無疑問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熊,也是已知最大的陸地食肉獸類。

印度熊:笨拙的雜食者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是今天大熊貓亞科僅存的成員,肩高約65-75釐米,體重不過80-110千克。而在史前,大熊貓還有個碩大的遠親,就是印度熊(Indarctos)。印度熊是一屬比較古老的熊類,於1100萬年前至533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生活在歐亞和北美,是一類比較笨重的雜食者。

產自我國的師氏印度熊(Indarctos zdanskyi)頭骨長有47釐米,體長2.2米,體重600千克;而北美的俄勒岡印度熊(Indarctos oregonensis)頭骨長度達到了55釐米,體長有2.6米,體重可達一噸,是除短面熊類之外最大的熊類。

郊 熊:靈巧的巨型捕食者

郊熊(Agriotherium)也是大熊貓亞科成員,它們的生存年代是距今1360萬年前至250萬年前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時期,當時它們曾廣泛分佈於北美、歐洲、非洲和亞洲,後來整個郊熊屬全部滅絕了。

郊熊中最著名的種類——非洲郊熊(Agriotherium africanum)已經是巨無霸了,後來又發現了幾種比它更大的郊熊。其中最大的當屬舒氏郊熊(Agriotherium schneideri),頭骨長53-54釐米,體長2.6米,體重足有900千克。

與其他巨熊相比,郊熊牙齒銳利,肢骨纖細,形態上較為接近常規捕食者(如貓、犬),這意味著它們是積極的捕食者,以馬、駱駝、野牛、犀牛和小型象類為食,201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郊熊可能是有史以來咬合力最強的陸地食肉動物。此外,它們一定也不介意憑碩大的塊頭搶劫其他捕食者如劍齒虎、巴博劍齒虎等的獵物。

洞 熊:溫和的巨無霸

洞熊(Ursus spelaeus)是與短面熊齊名的史前熊類,於更新世時期生活在歐洲和亞洲,到2.4萬年前滅絕。洞熊是棕熊的近親,它們都來源於埃楚斯堪熊(Ursus etruscus),距今約140至120萬年前分歧,約60萬年前棕熊中又分出北極熊。DNA分析也證實了棕熊、北極熊與洞熊的關係比它們和今天的黑熊近得多。

洞熊的骨架總體來說和棕熊很像,其特點是頭頂寬而圓,前額陡峭,頭大,身體粗壯而腿粗短。洞熊擁有僅次於窄齒南美短面熊,熊科第二大的腦袋,頭骨全長可達57釐米,但四肢短導致其肩高只有1.4米,因此體重和前面幾種巨熊有差距,最大隻有800多千克。

洞熊比其他熊類少兩到三對前臼齒(已退化),臼齒非常粗大,而且臼齒化石磨損比棕熊嚴重,這意味著洞熊生前處理了更多堅韌的植物性食物,同位素測定也證實了洞熊幾乎是純素食主義者。

洞熊雖然體型巨大,但由於吃素、脾氣好,無法像短面熊、郊熊那樣欺負大貓和鬣狗,反受它們的欺負。洞獅、洞斑鬣狗都會趁著洞熊冬眠打劫,很多洞熊在冬眠中被殺死。當然巨大的洞熊也不是白給的,也有一些獅子和鬣狗狩獵不成反送了命。

北極熊:今朝的巨熊

說起巨熊,現存第一大熊北極熊也不遑多讓。成年公北極熊平均重400-500千克,學者在福克斯灣實測的一隻16歲老公熊重達803千克,北美和俄羅斯都有一噸的狩獵記錄。這個塊頭即使放到更新世也算大傢伙了。

史前有沒有更大的北極熊呢?20世紀60年代在倫敦泰晤士河的礫石堆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熊類尺骨化石片段,經芬蘭古生物學者鑑定可能是一隻亞成年北極熊,命名為暴君北極熊(Ursus maritimus tyrannus)。這個尺骨估計全長48.5釐米,而今天的北極熊尺骨長度只有36-43釐米。

照此估計,暴君北極熊的肩高可達1.8米,體重可達1.1噸,這就超過了巨型短面熊,成為當時已知最大的史前熊類(當時窄齒南美短面熊還沒有發現)。

然而,後來有學者認為這個尺骨化石碎片實際上屬於一隻棕熊。如果是這樣的話,北極熊在史前沒有更大的種類了。

草原棕熊:棕熊祖上的巨型同類

今天的棕熊有大有小,種內差異很大,其中最大的科迪亞克棕熊成年雄性平均360千克,最大750千克,和前面說的幾種史前巨熊有明顯差距。

而在幾萬年前,歐洲的平原上游弋著一種叫草原棕熊(Ursus arctos priscus)的龐然大物,僅有的少量標本中最大的一個頭骨全長就有48釐米,股骨長度可達56釐米,估計重量達700-800千克。成年雄性頭骨長45釐米,超過了今天科迪亞克棕熊的44釐米,顯示草原棕熊是一種成年雄獸均重可達400-500千克的龐然大物。看來,棕熊祖上也曾經闊過。

從中更新世到現在,由於環境變化等原因,棕熊的體型一直在下降,今天的歐洲棕熊雄性平均頭骨全長只有36釐米,體重約200千克。

總 結

這些史前巨熊中,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兩噸級的窄齒南美短面熊。然後依次是巨型短面熊、俄勒岡印度熊、舒氏郊熊、非洲郊熊、北極熊、洞熊、棕熊這些傢伙,這些都是噸級或準噸級的巨熊。而可達700-800千克的史前熊類,目前發現的就有十幾種之多了。熊科確實是食肉目中大型化之路走得最成功的一科。


動物博覽


熊是今天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Ursus maritimus)則是現存最大的熊科動物。北極熊的平均體重在350到700公斤之間,體長在2.4至3米。科學記錄中最大的一頭北極熊是在1960年被射殺的雄性個體,重量超過了1000公斤!與史上最大的熊類相比,北極熊卻是小個子,它就是細齒巨熊(Arctotherium)

細齒巨熊是生活在南美洲的一種大型熊科動物,屬於眼鏡熊類。古生物學家推測細齒巨熊的平均體重可達1.58噸,而曾經發現的最大的一頭雄性細齒巨熊的體長超過4.5米,肩膀的高度達到2米,體重更是超過2.2噸。當這個大傢伙站起來的時候,腦袋距離地面的高度超過4米,相當於兩層住宅樓二樓窗臺的高度!

圖注:細齒巨熊骨架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細齒巨熊與霸王龍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細齒巨熊的祖先是來自於北美洲的巨型短面熊,它們通過連接南北美洲的巴拿馬路橋進入南美洲,在新的世界中,巨型短面熊的體型不斷增大,最終演化成為細齒巨熊。與今天的熊類相比,細齒巨熊不僅體型更大,而且腦袋較短,面部較寬,四條腿更長更直,說明它們更善於奔跑

圖注:細齒巨熊的復原,可見其細長的四肢,圖片來自網絡


體型巨大的細齒巨熊是恐怖的殺手,它們不僅會主動捕食獵物,而且還會從其他食肉動物的口中奪食,比如著名的毀滅刃齒虎。除了吃肉,細齒巨熊的食物中還有大量的果實,植物等等,它們其實是典型的雜食性動物,就像今天的棕熊一樣。

圖注:細齒巨熊巨大的頭骨,圖片來自網絡

從生存年代來看,細齒巨熊出現於距今120萬年前,到11,000年前最終從南美洲消失。細齒巨的的滅絕被認為與人類有著直接的聯繫,原始人類抵達南美洲之後獵殺了大量大型動物,導致了大型動物的大規模滅絕,細齒巨熊也在其中。

細齒巨熊不僅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熊科動物,而且是已知哺乳類中出現過的最大的食肉動物!

圖注:細齒巨熊(左二)與其他熊科動物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與古代熊類相比,現代熊類相對溫順。話說回來,今天的棕熊不需要從其他可怕的掠食者那裡開闢領地,比如劍齒虎、成群的恐狼、洞獅,甚至大型野牛大小的食肉豬(完齒豬)。



古代熊類做到了所有這些,而且,它們通常是最強壯的。其他掠食者可能更快甚至更聰明,但是除了恐龍,很少有陸地掠食者能吹噓自己像熊一樣強大。


在冰河時代之後,體型太大實際上是一個劣勢。熊類要麼進化成較小的體型,要麼乾脆完全滅絕。



南美巨型短面熊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熊,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哺乳動物的競爭者。南美巨型短面熊出現在250萬到11000年前的更新世,美國這時還沒有與南美洲相連。這種熊非常大,科學家們認為它的體重通常在900公斤到1800公斤之間,儘管最新的估計已經把上限降低到了1500公斤左右。然而,這意味著這些巨大的古代熊類遠遠超過了它們最大的現代同類——科迪亞克棕熊和北極熊。巨型短面熊最親密的親屬,眼鏡熊,只有不到這些龐然大物的九分之一重。



當用後腿站立時南美巨型短面熊與最大的現代熊一樣高,但它真正的力量在於強健的身體結構。肌肉發達,比今天的熊強壯得多南美巨型短面熊是一種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掠食者。它經常挑戰當時其他頂級掠食者,如劍齒虎,並獲勝。至於它的食物,它經常吃其他巨型動物,如巨型犰狳、古代羊駝甚至巨型樹懶。



不幸的是,它的龐大體型也是它的負擔。美洲虎等更小更靈活的掠食者數量上超過了南美巨型短面熊,這些速度更快的食肉動物很快佔據了一度被熊類佔據的捕食生態位,而南美巨型短面熊通過變得更小、更快來適應。它作為眼鏡熊存活到了今天,眼鏡熊仍然是南美洲最大的食肉動物,但只是曾經強大的食肉動物的一個蒼白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