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母親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這三種媽媽,養大的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文|空谷幽蘭

案例一

有位媽媽和孩子坐飛機,起飛前,媽媽把預先準備好的糖果分給每一位乘客,並微笑著禮貌地說:孩子飛機上會有點吵,請大家多多包涵。坐下後,這位媽媽還耐心跟孩子溝通飛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

母親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這三種媽媽,養大的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案例二

高鐵上,出於善心,一位乘客將自己的座位讓給站票的孩子暫時坐著歇歇。過了一段時間後,乘客禮貌跟孩子媽媽說:“不好意思,我站得有點累了,能叫孩子起來讓我坐坐嗎?”結果孩子媽媽說:“你一個大人,叫孩子給你讓座,好意思麼!累不能忍忍嗎!”

結果,第一位孩子在飛機上,鮮少吵鬧,就是偶爾開心笑聲大點。也許是媽媽提前打了預防針,也許是乘客們包容心大,不僅不覺得被孩子打擾到,反而看著這對母子,笑得很和藹。

反觀高鐵上的孩子,坐在乘客善意讓出的座位上,大吵大鬧,還扯左邊乘客的衣服,拉右邊乘客的頭髮,甚至還平躺下來,把頭和腳晾到左右兩邊的乘客身上。

孩子的媽媽對這些行為視而不見,低頭玩手機刷著外放視頻,偶爾笑得很大聲。如果她留點心觀察下週圍的人,不難看出大家臉上帶著剋制的嫌棄。

母親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這三種媽媽,養大的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教育,關係到他的將來甚至是一生。而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最依賴的是媽媽,在整個嬰幼兒發育和童年成長過程中,陪伴最多的幾乎也是媽媽。所以,媽媽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舉足輕重的角色,甚至說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都不為過。

開心笑,傷心哭,不爽就大罵,這不僅是孩子的情緒自由,大人也有自己的情緒自由。聰明的媽媽會在日常生活中剋制自己的情緒,當好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在發育和成長過程中塑造優秀的性格特點。

決定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不是家庭條件,而是母親的這三個特質:

1、懂得示弱的媽媽,孩子長大後更能獨當一面。

母親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這三種媽媽,養大的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聰明的媽媽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創造獨立的機會。和孩子玩耍時可以說“寶寶,媽媽夠不著那個球,你能幫媽媽拿一下嗎?”在做飯時可以說“寶寶,可以幫媽媽拿個菜籃子過來嗎?”做家務時,媽媽可以說:“寶寶,媽媽掃地,你能幫媽媽挪下小玩具嗎?”

懂得示弱,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需要,並且得到充分的發揮空間,久而久之,懂得獨立判斷和處理一些事情,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

2、媽媽的眼界遠、格局大,孩子將來更容易成功

媽媽的日常言談舉止行為,孩子每天都看在眼裡,聽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格局的大小,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多少。媽媽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孩子也會從媽媽的眼睛和態度中學習到怎麼看待這個世界。

母親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這三種媽媽,養大的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媽媽斤斤計較,孩子也會依葫蘆花樣,媽媽暴躁如雷,孩子也會照著做,媽媽對別人苛刻,孩子也學不會對人和善。媽媽的行為,影響孩子的表現;媽媽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母親的境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3、堅強、積極上進的媽媽,培養的孩子將來更有幹勁,更容易出人頭地

媽媽是陪伴孩子最多時間最長的人。有位媽媽在帶著兒子游園時,剛好經過一處拉練項目,有一項是走多個輪胎連成的獨木橋。媽媽為了給孩子做個堅強有勇氣的榜樣,叫孩子繞去終點等自己,她則通過獨木橋。搖搖晃晃的橋很容易讓人失去平衡感,看著媽媽重心不穩,孩子一直在大聲喊:媽媽加油!媽媽加油!最後,媽媽順利通過了橋,孩子歡呼得跳了起來。孩子從媽媽的身上,潛移默化慢慢養成了該行為影響下的性子。媽媽勇敢堅強不放棄的做法,同時也感染給了孩子。

母親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這三種媽媽,養大的娃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值得劃重點的是:日常除了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爸爸以及爸爸媽媽的關係也是對孩子成長有著決定性作用。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必須達成一致共識,不能一個在教育孩子,另一個卻在幫孩子。還有,夫妻吵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好。導致孩子在是非標準面前產生模糊,不利於正面價值觀的行程。

養育孩子,對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一場成長的修行。大人到為人父母,嬰幼兒到長大成人,親子時光即是檢驗大人與孩子之間的陪伴質量。孩子的成長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大人們要好好珍惜被孩子依賴的短暫時光,同時也要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不要錯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