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司马炎明明有26个儿子,为何却偏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用户65521726277


对于司马炎来说,更多的是政治考虑,而不是司马衷的德行问题。司马衷虽傻,可他背后的嫡长子继承制、外戚杨氏、功臣贾氏,这些力量可不是纸糊的。在王朝的稳定等各方面因素后,司马炎才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司马衷。

一、司马衷为何被立为太子?

司马炎儿子虽多,但皇后杨艳只有三个儿子,也就是说,司马炎嫡子只有三个:司马轨、司马衷、司马柬。司马轨早死,因此司马衷成了司马炎的嫡长子。

当然,一个强势的皇帝也不一定要立嫡子,但是对于西晋王朝来说,有两点导致司马炎必须要考虑嫡长子继承:

其一,当时司马懿父子三人从曹魏夺权时多有不光彩事迹,毕竟天下不是司马父子打下来的。因此一直到司马炎时期士大夫多有不合作者,司马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得不到士大夫的认可。而嫡长子继承制是自西周确立的正统继承法,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增强西晋王朝的华夏正统性,赢得更多士大夫们的认可和归附。而如果不采用,就给了士大夫甚至官僚们以口实,为帝国的未来埋下动荡的隐患。

其二,对于司马炎本来即位来说,司马炎之父为司马昭,司马昭之位继承自其兄司马师。司马昭常说大位会还给司马师一脉,生前也曾考虑过将世子之位传给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实际上是自己的儿子。司马炎最终得以即位就是因为司马氏的贾充等人在司马昭面前坚持立嫡立长。而现在如果自己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那么,不是否定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合法性?而且,西晋建立后,司马师也被追尊为皇帝,因此如果否定嫡长子继承制,司马攸的潜在威胁很大。

本来司马炎即位前参与政治军事活动就很少,政治威望就不足,上位晋王后又仅仅数月就代魏称帝。因此,灭吴之前,司马炎本人作为皇帝的政治威望都不足以震慑群臣。如果此时还主动否定了自己即位的合法性,那么难保会有人兴风作浪,司马炎自己或许还能弹压得住。然而,司马攸比自己还年轻,那么司马炎死后,司马攸夺位的概率相当大。

事实上,武帝后来生病时,也确实发生过大臣谋拥立司马攸的事情。

加上司马炎本来也还年轻,司马衷年纪还小,还有培养的潜力。即便司马衷的确不行,等到自己完全掌控了朝政和国家,再改立也不迟。

因此,武帝初年,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是最好的考虑,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公元267年,西晋泰始三年,司马衷正式被立为太子,确定了他帝国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二、关于司马衷的痴傻

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是267年,而晋武帝死于290年。其间20多年,司马炎是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和观察司马衷的。司马衷是不是痴傻不好定论,但司马衷执政能力不足却是公认的,司马炎对此也有着充分的认识。

在西晋重臣卫瓘(《晋书•列传第六》)的记载中,发现了这样的记载:

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复有言。

惠帝(司马衷)被立为太子后,大家都知道他不具备理政之能。卫瓘多次想说而不敢说,终于再一次宴会中假装喝醉了,手抚龙床说:此座可惜了!而司马炎的反应值得推敲,按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武帝至少应该很生气,然而司马炎知道卫瓘知道他的意思是指司马衷时,却只是半开玩笑的说,你大概是真的醉了吧?卫瓘从此不再提此事。

这段记载信息量很大。首先,西晋朝廷对于司马衷的政治能力是有共识的(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对于改立太子的声音也不小,只是不敢说而已;其次,司马炎也并不是不知道司马衷的政治能力,否则他不会那样回应卫瓘。但是因为前文我们提到的原因不能改立太子,而这些原因又不能向朝臣们启齿。这样,司马炎对于卫瓘的话,有那样的回应也就合理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些事情,就能更加清晰的看懂司马炎的意图。

其一,关于司马衷的痴傻。司马衷曾与侍从一起出门,听到荷塘里的蛙叫。司马衷问侍从,蛙为官家而叫,还是为私家而叫?从这个故事来看,卫瓘列传中对司马衷的“纯质”一词形容之准确,司马衷并不是傻,而是纯真,小孩般的思维。

其二,司马炎的测试。司马炎给司马衷出了一份行政能力的测试题让司马衷回答,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找来太子的老师们帮他回答,最终交上去的答案让司马炎很满意。大多认为是司马炎自己要测试司马衷的能力,从前面的信息来看很可能是群臣要求换太子的声音太大,司马炎为了堵住重臣之口而做的此事。如果司马炎真要测试司马衷的能力,他大可以闭卷考试,老师们根本没机会;司马衷的智商看也看的出来。因此,司马炎此举纯粹是多此一举,而司马炎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前面那些不能说的理由。

而这一切,终于在太康年间迎来了改变。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马炎成功完成了伐吴大业,统一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的中国,他个人的威望达到了顶点。283年,齐王司马攸也死于封国,朝堂已经完全在司马炎的掌握之中。

自此,司马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司马衷已经不堪培养,是时候考虑换太子的事了。然而,当司马炎回顾太子司马衷时,发现他的背后已经站立着两个庞然大物。

三、司马衷的背后

司马衷背后是谁呢? 司马衷的母亲杨艳出身于弘农杨氏。杨艳死后,其妹杨芷继为皇后。杨芷无子,因此支持姐姐的儿子为太子是她最好的选择。 公元年,在贾充等人的操作下,司马衷娶贾充之女贾南风,立为太子妃。 因此,司马衷背后的势力是世族弘农杨氏、功臣贾氏。

在魏晋时期,世族的政治势力在东汉的基础之上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曹丕九品中正制的出台,标志着曹魏政权与士族们开始由对抗走向了全面合作。司马懿与部分曹魏功臣们共同打垮了曹爽,而司马氏却凭借掌握朝政的机会凌驾于其他士族之上。司马炎又没有足够的威望,因此司马炎采取了与其他世族进一步合作的态度来笼络他们。西晋时期世族们的地位可以从两件事来说明。

其一,王恺与石崇斗富之事。司马炎将皇家珊瑚树借给舅父王恺与石崇斗富,石崇竟然将珊瑚树打碎。这件事一方面说明石崇富可敌国,而另一方面,司马炎并没有给石崇以任何惩罚。石氏是因为石苞受司马师的信任而上升为世族的新贵。而石苞的儿子石崇竟然就有实力与出身于琅琊王氏、身为国舅的王恺斗富,可见部分世族实力膨胀之快。

同时,司马炎并没有直接对此行为加以阻止,还支持王恺。珊瑚树被打碎后司马炎并没有对石崇进行惩罚(藐视皇族),可见司马皇族对于士族控制力是比较弱的。

其二,是谢玖的遭遇。谢玖本是司马炎的才人,被司马炎派去侍候不知男女之事的太子司马衷,已而有孕。后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善妒,凡司马衷妃嫔怀孕,贾南风都要除掉,甚至出现用戟杀死婴儿(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的惨剧。

谢玖担心腹中胎儿的安危,向司马炎要求离开东宫回到皇宫,司马炎同意了。谢玖后生司马遹,而司马炎将司马遹养于宫中,数年后司马衷才知自己有这么个儿子。

这件事前半段常为笑谈,而后半段鲜为人知。面对如此强横跋扈的儿媳妇,作为皇帝,司马炎大怒,准备将贾南风囚禁于金墉城,然而在杨氏、荀氏等的劝谏之下,贾南风竟然逃过一劫。司马炎才只好退缩,将司马遹养于宫中。

妃(贾南风)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帝闻之,大怒,已修金墉城,将废之。充华赵粲从容言曰:“贾妃年少,妒是妇人之情耳,长自当差。愿陛下察之。”其后杨珧亦为之言曰:“陛下忘贾公闾耶?”荀勖深救之,故得不废。

难道司马炎懦弱到不能料理一个小小的妇人吗?并不是,他所不能料理的,是贾南风背后的贾氏一族与其他世族的联盟。

司马衷的母族弘农杨氏自东汉起就是士族的代表,于袁氏同为“四世三公”。在武帝朝,杨氏一门中,杨骏、杨珧、杨济等三人又因武帝宠信,权倾朝野,时人谓之“三杨”。

司马衷妻族贾氏乃是汗魏重臣贾逵之后,贾逵之子贾充更是充当了司马氏两代三人的股肱,西晋代魏中立有大功,官至太尉。司马炎时期,贾氏家族正是如日中天。

从上面两件事可以看出,司马炎已经难以制衡世族的发展,而世族们开始联合起来维护他们共同的利益,隐隐有制衡皇权之意。

而此时因为声色犬马掏空了身体,司马炎不敢与世族彻底翻脸。因此,司马衷虽然无能,但他的太子之位却是再难动摇。

四、注定的傀儡和一线希望

从司马炎晚年的安排来看,他对即将要接管帝国的司马衷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他一方面以外戚车骑将军杨骏、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制衡宫中的贾南风;一方面大封宗室为王,削弱州郡权力,以诸王掌握地方军政,拱卫中央。

司马炎的宗室诸王政策广为诟病,然而,实际上,在皇权微弱之时,比起将诸王裹足于京城,外放诸王是保证皇族延续的有效手段。汉高祖刘邦死后,正是凭借宗室诸王的拱卫,刘氏帝位得以延续,吕氏覆灭,功臣不敢自专而拥刘,这些都是刘邦分封诸王的政治安排的高明之处。

且不论,司马炎的政策最终由于朝中贾南风、杨骏等人的胡作非为和诸王野心的膨胀而导致八王之乱,司马炎如此安排已经注定司马衷只能作为一个傀儡,本来行政能力不足,内制于贾杨,外不能令于众王。

那么司马炎为何要如此安排呢?因为在司马炎心中,还有一线希望。

这个希望就是谢玖和司马衷所生的儿子司马遹。司马遹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宫廷失火。司马遹急忙将司马炎拉到暗处,对司马炎说,现在宫中混乱,非常之时,您身为人君,不应该暴露在明处(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从此,司马炎对自己的这个孙子刮目相看,司马炎曾说,此儿当兴我家,还对人说,司马遹像司马懿。可见,司马遹在司马炎心中分量之重。

正是这一丝希望,让司马炎选择了继续以司马衷为太子,继承他的帝国,同时建立了一套类似于刘邦的政治格局,希望能让司马遹作为下一个汉文帝中兴司马氏。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一品馋史官


史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5个儿子。司马衷是次子,是正宫杨皇后所生, 所以于武帝泰始三年被立为太子,时年9岁。

司马衷一、两岁时, 大家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弱智,是一个什么都弄不清楚近乎白痴的低能儿。因长子已于两岁时夭折,按封建皇族礼法只能立他为太子。但司马衷实在让老爹晋武帝瞧不上眼。武帝司马炎见他痴愚异常,恐怕难继大统,所以想在其他儿子中选个聪明能干的当自己的继承人。武帝和杨皇后商议改立太子一事,杨皇后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位,就不厌其烦地唠叨“自古立长不立幼”祖制 ,坚决要立司马衷,武帝拗不过她,又不便擅改古训,只好立司马衷为储君。

一晃两年过去了,司马衷已经11岁了,无论说话还是读书均愚不可及。晋武帝看着心焦,心里后悔起来,又动了改立太子的年头。杨皇后仍坚决不同意,说:“太子憨厚纯真,只要慢慢教诲、引导,日后必能成才。如果将他废黜掉,就会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祖宗之法,还会由此引发皇室内乱”。武帝听后觉得似乎有理,遂作罢。于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智障太子司马衷的储位,由于其母杨皇后的极力袒护,终于稳固下来。

司马衷13岁时,按当时的习惯到了选太子妃的年纪了。太子妃的候选人有两位:武帝青睐大臣卫瓘的女儿,杨皇后依然和老公唱反调,她更喜欢大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

贾充时任宰相,为保住相位,就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司马衷。贾充想尽办法取悦杨后,一些依附他的人也在皇后面前竭力吹嘘贾家女儿如何温柔贤惠、貌美有才,杨后信以为真,就极力撺掇武帝选贾充之女为太子妃。武帝再次让步,最后只好放弃了聪明贤德的卫氏女,同意立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南风比司马衷大两岁,长相矮胖黧黑,生性善妒且凶悍,非常善于玩弄权术。在杨皇后的坚持下,贾南风终成太子妃。这样,傻逼娶泼妇,一对绝配成了堂堂西晋王朝的帝、后。杨皇后做梦也想不到,他力主选贾南风为媳妇,竟是引狼入室,埋下了日后自相残杀的祸根。

到了武帝咸宁四年,杨皇后已死,皇太子司马衷已年满20。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子愚蠢昏昧,哪能当一国之主,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智障儿做了皇帝,指不定会闹出啥大乱子来。于是,他们找机会委婉规劝武帝,劝他趁早另立太子。

晋武帝很犹豫,对这个傻儿子的斤两,他也不是完全不知道,于是他想试一试太子究竟糊涂到什么程度。某日,他特地给太子送去一卷公文,让他处理一下。太子虽傻,但太子妃贾氏却十分精明能干, 她特地请来了丞相府里的几位老师,替太子处理案牍。老师们写完后,贾妃又觉得太完美怕引起皇上怀疑,于是让太子依样画葫芦抄写一遍,再呈给晋武帝。武帝看后,觉得儿子字虽写得歪歪扭扭还不如3岁小儿,文理也有些不通,但意思还算到位,也有应对办法,觉得儿子虽非大才,头脑还算清楚,能够将就对付过去,于是再也不提废立太子的事了。

说也奇怪,太子司马衷天生痴愚,但他和贾氏所生一子司马遹却聪慧异常,武帝司马炎十分喜爱这个孙子。武帝的打算是:儿子当皇帝确实难寄厚望,但皇孙聪明颖悟,将来司马家的江山还是后继有人的,这也是使司马衷太子地位彻底稳固下来的主因。

晋武帝本人的生活也是骄奢淫逸、糜烂不堪的,杨皇后死后他又纳其妹为皇后,还大肆挑选民间秀女充实后宫,晋军灭东吴后从吴宫掳来数千美女,佳丽多达万人。公元290年,耽于酒色的晋武帝病入膏肓,太子司马衷已年过30了,按理说早就可以打理政事、独当一面了,可武帝还是不放心,他立下遗嘱,命自己的岳父杨骏和叔父司马亮一起辅政。杨骏篡改遗诏,开始独揽大权。

晋武帝死后,太子司马衷继位,他就是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当了皇帝,治国理政一窍不通,整日浑浑噩噩,啥事也管不了,还闹了许多笑话。有一年,天降巨灾,粮食颗粒无收,地方官上奏朝廷说,灾区饥民遍地,饿殍遍野,希望朝廷开仓赈济灾民。晋惠帝听后突然灵光一闪,脑洞大开道:“何不食肉糜(为何不叫他们多吃些肉饼呢)”? 大臣们听了面面相觑,哭笑不得,不知说什么好。晋惠帝司马衷在位17年间 ,贾后专权,政出群下,纲纪败坏,小人争附,忠贤绝路,政治黑暗腐败,宗室内讧不休,血肉相杀,司马衷沦为傀儡之君,其昏聩愚蠢已成为千古笑柄。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这就是命啊,司马炎他们家谋权篡位,偷了曹家天下,开创晋朝。得国不正。虽然他司马炎算是一统天下一,创下不世之功业,但却在死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儿子中最傻的那个。



在历史上晋惠帝司马衷给人的印象就是白痴一个。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无能,朝政被皇贾南风后操纵,引发八王之乱,西晋王朝最终亡于亲戚打架,仅仅只存在了36年,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

或许这就叫报应吧!



司马炎的决策现在看来让人不解,为什么晋武帝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傻儿子呢?要知道司马炎可不止这一个儿子,据史料记载在册的皇子就有18位之多,“八王之乱”中有三个都是司马炎的亲儿子,分别是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

大致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当时,皇位的传袭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只能立皇后的儿子,即使妾室的孩子再聪明也成为不了皇位继承人。司马炎的大儿子死后,二儿子司马衷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继承人。而且西晋等级制度森严,司马炎作为皇帝也不好带头违反这个制度。所以可能迫于制度的压力,司马炎选择讲位子传给司马衷。



其二,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是一个有手段的女人。出身很好也懂得讨司马炎欢心。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自己坐上皇太后的位子有权有势?杨皇后大儿子死了,即使二儿子又傻又笨,她也不会傻到将皇位让给妾室的儿子。所以杨皇后可能在司马炎面前多多美言了自己儿子几句,再吹吹枕边风,司马炎可能也会对这个儿子更上点心。而且杨皇后死前再三嘱托司马炎,请求他不要更换太子,司马炎出于对亡妻的吊念,可能也会尊重她最后的愿望。



其三,司马衷并不是极其愚笨。司马衷不聪明,但是也没有傻里傻气的地步。司马衷虽说有点笨,但是他性格老实,没有勾心斗角的心思。司马炎可能觉得自己儿子经过后天教导加之好好培养,还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

世事难料,谁知道晋王朝最终竟然会断送在了司马衷的手上。不知道在棺材里的司马炎知道了,会不会死的跳起来,叹息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呢?


白话历史君


【晋武帝身边有奸臣】

晋武帝受到蒙蔽,最大的原因就是身边有奸臣,这个奸臣就是曾经帮助司马家族夺得天下的尚书、常侍、车骑将军贾充。而晋武帝自从天下太平之后,就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就让小人钻了空子。

如今的朝廷大权很大一部分掌握在了贾充的手里,他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贾南风当皇后,就必须想方设法让白痴司马衷登上太子之位。贾充蒙蔽晋武帝,而有些人就看不惯,为了朝廷社稷考虑,就想方设法想告诉晋武帝实情。这个人就是卫瓘,是个很正直的大臣,他看不惯贾充这帮人祸乱朝纲,但是又不能明说,怕惹来杀身之祸,就借机对晋武帝旁敲侧击。

其实晋武帝对司马衷的智商还是有一些怀疑的,为了验证司马衷是不是真的是白痴,他就亲手出了几道题,让司马衷来回答,这下子可把贾充和贾南风给吓坏了。于是匆忙找人代笔,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引经据典。恰好给使张泓看见了,便说:“这么写不行,应该用大白话回答才最合适。否则皇上会起疑心。”

张泓亲自捉刀成文,半文半白,意思勉强通顺,送给了晋武帝,晋武帝一看,夸赞道:“回答得还不错嘛,这种儿子怎么能说是白痴呢?”于是得意洋洋地将文章给了卫瓘,这下子,满朝大臣都知道是卫瓘在从中捣鬼了。贾充给气得暴跳如雷,对贾南风说:“卫瓘这个老奴才,差点毁了咱们全家!” 最终,卫瓘在八王之乱中被贾南风所杀。

晋武帝在贾充的蒙蔽之下,就册立司马衷当了太子,也就是将来的晋惠帝,而实权就落到了丑女贾南风手中,这个泼妇便开启了灭国开挂模式,短短数年时间,就让天下大乱,胡人南侵,自己也被毒杀身亡。


轻雨素纱月初凉6


司马炎有26个儿子,期中8个夭折,剩余的看似机会均等,但是在古代“立长不立贤”的继承制度下,基本上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大统。司马炎自己就是嫡长子,当时差点被弟弟取代,所以登基后肯定要坚决维护这一制度。

司马炎的嫡子只有3个,为杨皇后所生,老大很小就夭折了,老二是司马衷,8岁时被立为太子,8岁的孩子呆呆傻傻也不算什么大事,说不定长大就好了。当时老三司马柬才4-5岁,而且也不善言语,难保将来一定会比哥哥强,其他庶出的儿子更小,很多还没出生,而且废长立幼也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所以司马炎可选择的范围并不大。司马炎后来在杨皇后的影响下,为司马衷迎娶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使得司马衷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而且司马衷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母亲是司马炎送去服侍太子的宫人,后来又召回),司马炎非常喜爱,不过这个小孩子很难说清到底是司马炎的孙子还是儿子,司马炎爱屋及乌更不愿意改立太子。

司马炎临终前让司马衷的外公和叔祖司马亮辅政,其他的宗室王爷出镇各地,本以为能江山永固,可惜恰恰是自己人坑自己人,狗咬狗,才使得整个国家陷入深重的灾难。


耗电快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 一、事件背景

  • 二、司马炎称帝的曲折

  • 二、事情发生的原因

事件背景

开国皇帝大部分都是文治武功很强的皇帝,但是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个例外,他能够当皇帝,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和父亲司马昭为你铺垫的基础。但司马炎能够当上皇帝也是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曲折,但是由于其父亲司马昭的支撑和操作,他幸运的称帝了。

司马炎称帝的曲折

司马懿死后,其位子传给了大儿子司马师,司马师没有儿子,这时候司马昭把自己的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自己的哥哥。鉴于当时严峻的形式,司马师死后,没有传位给司马攸,而是传给了能力强,有实力的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也同意自己死后,传位给司马师的养子,也就是自己的二儿子司马攸。

但是司马昭即位后,却有了自己的私心,他没有传位给司马攸,而是传给了自己的长子司马炎。我相信这件事对司马炎一定影响很大,因为他的得位可以说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说在他选太子的时候,一定会对他本人造成一些影响。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他的传位心思了。

为什么传位给白痴儿子司马衷呢?

第一、司马炎自身的影响。从上述背景我们就可以看出,司马炎自身的位子来的有愧,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立太子的态度,我相信,他在立太子的时候,是要坚定的要立自己长子的,而且还是嫡长子,由于嫡长子司马轨二岁夭折,那么司马衷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

第二、皇后杨艳实力支持。司马衷作为司马炎和杨艳的嫡长子,司马衷是白痴,虽然司马炎犹豫过,但是杨艳坚决支持,毕竟杨艳是皇后,而且其出身是“弘农杨氏”,晋书记载:“武元杨氏预闻朝政,明不逮远,爱弱私情,深杜卫瓘之言,不晓张泓之诈,运其阴沴,韬映乾明,晋道中微,基于是矣。”出身高贵,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支持杨艳,进而支持司马衷,司马炎不得不有所顾忌。

第三、太子妃贾南风的保障。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司马衷有一个坚强的保障,杨艳给司马衷找了一个强势的太子妃贾南风,他想借助贾南风极其家族的力量保障自己儿子,这也是让那个司马炎放心的一点。但贾南风“贾后天性凶狡,以凶狡之性,役下愚之质,犹纵烈火而燎於原野”,后患无穷。

第四、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表现突出。司马衷虽然白痴,但是他有一个聪明儿子,很得司马炎喜欢,《晋书》记载:“愍怀挺岐嶷之姿,表夙成之质。武皇钟爱,既深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司马炎甚至说:“此儿当兴我家。”这也是让司马炎坚持的重要一点。

结论:

司马炎明明有26个儿子,为何却偏把皇位传给一个傻子?

立太子是一件大事,关乎方方面面,司马炎要顾忌各方面的考虑。无论是司马炎自己的经历还是其外戚杨氏、贾氏等世家大族的利益博弈,还有司马衷的聪明儿子等方面,都导致了最后立了一个白痴司马衷为太子。


你喜欢的那些事


晋惠帝司马衷作为有名的白痴皇帝,之所以能继承皇位,靠的是九分贵人扶持和一分自身努力。想深入了解此事,还要从晋武帝司马炎上位说起。


司马炎出生在准帝王之家,爷爷司马懿,伯父是嫡子司马师,老爹司马昭,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司马师无子,司马昭便把自己的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兄长。司马昭作为司马家族的第三位掌门人,带领司马家族完全掌控了曹家政权,曹魏政权名存实亡,谁来做司马家第四位掌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人终将在司马昭的努力下,成为司马王朝的开创者。司马炎作为司马昭的长子最有机会成为这个人,偏巧过继给伯父的弟弟天资聪颖,深受爷爷司马懿的喜爱。而父亲的位置也是从伯父那里得来的,弟弟作为伯父的养子,又是老爹的亲生儿子,如果位置传给弟弟,虽然名义上是把位置传回给伯父那一支,实际上还是老爹这一支把持着位置,岂不是两全其美?不过幸运女神还是眷顾了司马炎,大臣们全都拥护嫡长子继承制,都在老爹面前夸自己有帝王相,司马昭最终还是选择了司马炎继承了自己的位置。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也到了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自己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一个智力有缺陷的人,自己其余二十五个孩子都很聪明,(这里插一句,如果不聪明的话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八王之乱了)到底是拥护嫡长子继承制呢?还是另选贤能?司马炎在傻儿子身上看见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如果自己都不拥护嫡长子继承制,那我的位置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儿子虽然傻,但是儿子姥爷厉害啊!自己老丈人杨骏政治素养极高,辅佐儿子必定不会出现差池。再加上儿子的老丈人贾充在自己建立西晋时出了大力,居功甚伟,儿媳妇贾南风也是出名的聪明,必定能做好贤内助。老婆杨艳也常吹枕头风,觉得他俩把儿子生成这样,心怀愧疚,一定要补偿儿子。有这么多贵人扶持,司马炎开始考虑把位置传给傻儿子司马衷了。


为了考验儿子,司马炎出了一套试题,用来考验儿子处理政务的能力,虽说这场考试很重要,却是一场开卷且不定时的考试一一他让儿子把卷子拿回寝宫答题,第二天一早再来交卷。这时候儿媳妇贾南风的聪明才智便就派上了用场,她让小太监去找当世大儒来答题,然后让司马衷再抄写一遍。小太监却看出了其中端倪,如果这样回答的太过完美,反而会暴露题目不是太子亲自回答的,不如换小太监来答题,太子再抄写一遍的好,这样就不至于回答的莫名其妙,也不至于露出马脚。贾南风欣然同意,照此计划实施,果不其然司马衷顺利通过了司马炎的考核。

经过这两件事司马衷的太子之位得到了巩固,但还不能完全让司马炎放心。傻人有傻福,此时司马衷又给司马炎打了一针强心剂,那就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一一这孩子深受司马炎喜爱,司马炎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爷爷司马懿的影子。并且这个孩子是自己的才人(小老婆)谢玖生的一一因为怕儿子傻,不知道如何行夫妻之事,才把她赐给了儿子,作为儿子的启蒙老师,好延续司马衷的香火。谁知不到一年谢玖就生下了司马遹,这孩子极有可能是司马炎的儿子,不是司马衷的儿子。即便到头来儿子不中用,孙子也能挑大梁,更何况孙子万一是自己儿子呢?最终司马炎放下了心结,传位给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

或许这就是上天注定,有老婆贾南风,姥爷杨骏,老妈杨艳的正面扶持,有叔叔司马攸的反面扶持,有自己的努力出的司马遹的助攻,司马衷最终成为了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也为这个风雨飘摇的短命王朝埋下了巨大祸根。西晋国袏五十二年,便树倒猢狲散,不知司马懿在地下会作何感想!

欢迎大家关注并阅读小编其他文章,临表涕零,感激不尽!


里尔1204




司马炎这个皇位说实话比别的开国皇帝要来的轻松很多,毕竟上面已经有了司马懿和司马昭两代人的幸勤耕耘,可以说司马炎是坐享其成。司马炎一生算是中规中矩吧,没有特别突出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太多被人所诟病的事迹,唯一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驾羊车找妃子的事吧。司马炎生平好色,以至于后宫妃子太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哪个妃子。后来司马炎索性驾着羊车在宫里溜达,羊车停在哪里就临幸哪个妃子,当时的妃子为了吸引羊儿更是用尽了招数。至于司马炎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司马衷那个傻子。原因有很多。



第一,司马衷的哥哥司马轨早亡,所以司马衷成为了司马炎的长子,按照传统他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第二,司马炎与杨皇后感情甚笃,杨皇后经常在司马炎耳边吹风,司马炎便坚定了立司马衷为继承人的想法。



第三,据说司马衷虽然傻但是还挺孝顺的,所以作为父亲的司马炎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的。



第四,虽说司马炎决定立司马衷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对司马衷的智商还是表示堪忧。于是他打算出题考考司马衷。答卷送到司马衷那里之后,正好让贾南风看到了,贾南风知道如果当司马衷自己回答肯定是过不了关的。于是便找了一个机灵的小太监帮司马衷作答。司马炎看到答卷之后觉得司马衷的回答虽然不是很出彩,但差强人意 ,于是就放心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司马炎十分喜爱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这就跟后来的康熙喜欢自己的孙子乾隆一样。因为想让孙子继位,所以不得不将皇位传给了孙子的父亲。但不同的是,虽然司马炎本着把皇位传给司马衷,以后司马衷好把皇位传给司马遹的想法。但后来的事实是,司马遹却被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给设计杀害了。司马炎如果知道皇位最终没有传位给司马遹,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话说司马遹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讨人喜欢。有次宫中着火,人们都赶去救火,司马遹缺拉着司马炎的衣角往暗地里走。司马炎问司马遹为什么要这样做,司马遹说宫中着火是不吉利得,希望爷爷往暗处走,不要被火光照到。而且人来人往的怕他们不小心撞到爷爷。司马炎听后非常吃惊,而且大为感动,觉得自己的这个孙子日后一定不同凡响,会有很大的出息。


三七的历史书屋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但最后统一天下的确实司马家。司马家族经过三代的努力,才最终完成魏晋易代,到司马炎这里,他并非司马家族的最老的长辈,也非魏国最有军功的将领,他能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子成祖业。

单看司马炎个人的能力,可以说是后生可畏,极具才华的一个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但如此精明人,为什么会在晚年做出了让后人不可思议的愚蠢决定。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其中的秘密。



司马炎一生有26个儿子,封王的有18个,早夭没封王的有8个。按理说,18个儿子中,要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当皇帝治理国家,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最后偏偏选中了白痴儿子司马衷,因而造成了灭国的悲剧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古代皇位传承“立嫡不立长”。

立嫡不立长是指在中国宗法制中,帝王传位或公侯传爵时,即使庶子为长子也应传给正妻所生的嫡子.首先,司马衷是嫡长子。



本来司马衷上面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后来夭折了,因此就轮到了他。朝中的很多大臣也都非常赞同立嫡长子为太子。再加上司马炎非常爱司马衷的生母杨艳,所以就顺其自然的选了司马衷继承自己的皇位。


第二,皇后驭夫能力强。

我们都知道司马炎的第二位皇后是他原配妻子的表妹杨芷,据说就在杨艳咽下最后一口气前,拜托司马炎立杨芷为后,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司马炎也是非常爱杨艳的,那么她生前的愿望肯定要帮她实现。所以杨芷能当上皇后,少不了杨艳的帮忙,日后,杨芷对杨艳的儿子视如己出也就不能理解了,而且司马衷虽然心智不成熟,但对杨芷还是十分尊重的,所以司马衷能登上帝位,杨芷没少出力。另外,杨皇后不仅深得司马炎的敬重,还在晋朝臣民心中地位颇高,对于她支持的儿子,司马炎自然会好好考虑。


第三,太子妃贾势只手遮天。

司马衷的原配是一个叫贾南风的女人,她的父亲是西晋的开国大臣贾充。贾南风长相丑陋,心肠歹毒,曾经参与朝政,谋杀太子。如此心狠手辣之人, 有她在背后为司马衷出谋划策,想不登皇位都难。例如,天下做父母的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儿子是傻子,所以司马炎就出题考验司马衷,这些题对痴傻的司马衷来说肯定是一大难关,但对贾南风就不一样了,他请来诸多才子为之解答,当司马炎看到答案时,内心很是满足,认为自己的儿子并不傻,可能只是心智不够成熟,其实是他自己自欺欺人罢了。


第四,司马炎优柔寡断,没有废立的果断魄力。

司马炎深知司马衷是一个傻子,自欺欺人,却没有杀伐果断的魄力,重立一个正常的儿子,而后司马衷只是一个摆设,真正的权利却掌握在贾南风手里,拼死打下的江山日后就这么被断送了。


小姐姐讲史


司马炎虽然有26个儿子,但是其中八个因早夭并没有被封王。而且和司马衷竞争皇位亦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的叔叔司马攸。当时司马炎是有意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司马攸的,但是最终没能成功,下面来说说。

皇权不再畏

都知道东汉末年皇权凋零,士族崛起。司马氏之所以能掌权,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曹魏打压世家大族而司马氏联合世家大族的结果。前面两轮大臣篡位成功又更让这些世家大族更加不那么畏惧皇权,既然不再畏惧皇权,所以就更敢放开胆子来扩充自己的势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门阀政治。

世家大族势力大了当然说话有分量,当初司马氏壮大自己的原因之一就是与世家大族联姻,而司马氏窃得皇位之后,与其联姻的这些世家大族势力就趁机做的更大了,司马炎的皇后杨氏就是弘农杨氏出身,在当时势力也不小,所以杨氏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才会有分量。其他的那些世家大族则是巴不得司马炎让一个白痴即位,这样他们就更能肆无忌惮的扩张自己的势力,但是他们也没有明面上干预。



司马攸虽有支持,但是势小

朝臣之中还是有一帮真心为司马氏好的人,所以才提议兄终弟及让司马攸来继承司马炎的皇位。不过这些人基本上不是司马炎的宠臣,提议显然不能让司马炎拍板定音。司马炎的宠臣像是荀勖之类的就是挺司马衷的,而且还怂恿司马炎遣司马攸回到他的封地。就这样快要煮熟的鸭子就飞掉了,司马攸气的吐血,死在了洛阳。



可见司马炎还是有想法把皇位传给一个能胜任大位的司马攸,而不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但是奈何阻拦的势力太大,有实权的都想司马衷这个脑子不灵光的人即位,皇位最大竞争者也在这时候被气死,故最终司马衷才当上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