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觉得黄忠到底有没有资格位列五虎上将?

奉史为师


三国演义中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列蜀国五虎上将,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传,这通常意味着他们有共同特点或者地位、功绩大体相当。

关羽、张飞列五虎将,大家觉得肯定没问题,赵云百万军中救后主,勇谋俱佳,也能上榜单。马超是西凉兵的猛将,世间闻名,大败曹操,也可以位列五虎将,为什么黄忠也能上榜,黄忠原本是刘表手下的将领,在刘备攻下长沙郡之后,鉴于黄忠在长沙城中德高望重,虽然年过六旬,但是老当益壮,英勇不减,刘备便亲自上门拜访希望收编黄忠。而黄忠也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之后便开始跟随刘备南征北战。

主要是汉中之战中黄忠消灭夏侯渊立下首功,马超、张飞都亲眼所见,而且当时黄忠年事已高,在这么大的年纪下,还能有如此表现,马超和张飞也是心悦诚服,所以提拔黄忠上五虎将,也算实至名归。





米爸Derek


“五虎上将”是民间说法,既不是来自蜀汉官方册封,也未见诸正史,但这个说法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有些来历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传,这通常意味着他们有共同特点或者地位、功绩大体相当,所以《三国志评话》《三国演义》后来便将他们称为“五虎上将”。

从蜀汉官方角度看,也有过一次类似“五虎上将”的册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刘备在汉中打退曹操后称汉中王,首次规范了武将体制,最高一级为“四方将军”,刘备拟任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在此之前蜀汉武将之首是马超,他是平西将军,而关羽、张飞等人为杂号将军,现在关羽以前将军身份成为武将之首,但他仍有意见,原因是黄忠也成了“四方将军”之一,与他并列,关羽轻视黄忠,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诸葛亮首先考虑到关羽会有意见,他当时不在汉中,但专门给刘备写信说:“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羽遥闻之,恐必不悦。”汉中之战中黄忠消灭夏侯渊立下首功,马超、张飞都亲眼所见,提拔黄忠他们倒能想通,但关羽在荆州却看不到。

但刘备主意已定,给诸葛亮宫回信说“吾当解之”,意思是我去给他做工作。后来刘备专门派了能说会道的费诗并往荆州封拜关羽,关羽虽仍有怨言,但被费诗不软不硬的几句话给压下去了。

在关羽眼中黄忠都如此,如果魏延一跃进入“四方将军”行列,关羽肯定更气愤不过,估计费诗来了也没用,关羽非找刘备论理去不可,其中的原因至少有3点:

一是论资历魏延远不如黄忠。黄忠是刘表旧将,投身刘备时地位已经很高了,是裨将军,论军职略低于关羽、张飞,但大约与赵云相同。魏延是荆州义阳人,也是在荆州期间追随刘备的,史书未细述其出身,但估计也是刘表旧部,只是军职比黄忠差得远,史书说他随刘备入益州时身份为“部曲”,关羽连裨将军黄忠都看不上,魏延更不用说了。

二是论军功魏延也不如黄忠。黄忠、魏延是第一批随刘备入益州的将领,在夺取益州之战中黄忠表现英勇,《三国志》说他“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而《三国志》对魏延此阶段的描述仅为“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显然魏延立的战功不如黄忠,更不说在汉中之战中黄忠的表现更是远超魏延,这些情况关羽虽未亲见,但应有所耳闻。

三是论地位魏延也没有黄忠高。刘备攻下成都后论功行赏,黄忠因功被提拔为讨虏将军,相当于军长。魏延此时也被提拔,史书说是“牙门将军”,有人认为这也是杂号将军,相当于军长,但赵云在长坂坡立功后也曾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军”,不过之后赵云又由此职升为偏将军,意味着“牙门将军”低于副军长,而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杂号将军,所以当刘备让魏延以镇北将军身份留守汉中时,众人才无不吃惊。

都是荆州降将的身份,但魏延在各方面也都不如黄忠,关羽连黄忠都看不上,魏延就不用说了。

关羽反对黄忠进入“四方将军”的行列,也许针对的并不是黄忠本人,而是对赵云没有列入“四方将军”有意见。关羽与赵云相识已20多年,史书虽然没有说他们之间私交情况如何,但以关羽重旧情的特点,赵云在他心里的分量显然远超黄忠或魏延。








玄心收藏


先说下个人的结论吧,黄忠是差点意思。

按《三国演义》来讲,说关羽对黄忠入选当众发出抱怨。关羽个性虽然刚愎自负,但他的身份在哪儿,蜀国第二第三的人物,绝非信口就来的喷子,黄忠,确实就是五虎将里,不那么够格的一个。

按《三国志》来说更甚,前后左右、南北西东四方将军中,被挤下去的是赵云赵子龙。黄忠老爷子武力再强,他能和三国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赵云相提并论吗?要讲功劳,云哥那可是力挽狂澜,两次三番救了太子的人,这可关乎着刘氏王朝事业存续,黄忠真比不了。

好吧,所以照我这么瞎扯,这中间存在着明显不公平,黄忠是被安排了喽?那他究竟为什么能列入演义五虎将,或三国志四方将军之列呢?

资格,他的资格是什么?

答,黄忠位列五虎上将,最大的本钱是因为他来自荆南。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和刘磐一起保护乡党,对抗孙家数十年,是有广泛群众基础,广受荆南人爱戴的本地军事干部。

刘备的老底,长坂坡几乎都打光了,先借刘琦的江夏兵,之后能站稳荆南,得到蜀郡,汉中,晋级汉中王之位,分官大赏,荆州人尤其荆南四郡士兵组成的荆州军团是主力,可以说贡献至伟。汉朝,是个家族地域派系极重的时代,军方势力中,不能少了荆州系的代表,这是刚需。

如果刘表的大将文聘能投过来,那没争议,五虎将一定是有他一份儿。然而并没有,大致人选只能是魏延和黄忠中挑一个,可两人地位都不高,无论提拔谁,都是矮子里选将军。

我们仔细留意下书中描写,不难看到,入川之后,魏延和黄忠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黄忠还沉稳点兜着,魏延几乎是拿命抢功,甚至不惜坑老黄,野心到了丝毫不掩饰的程度。为啥,都知道只有一个能上位,成为荆州的代表。不用比别人出色,压倒黄老头是最要紧的。

然之后进军汉中,定军山黄忠是杀了夏侯渊。但请注意一下,魏延表现一样也是那么优秀,充满大无畏冒险精神,他甚至对曹操形成了冲击。这是蜀军正面作战中,唯一一次做到这一点。斩大将优秀,冲帅旗则更猛,这都在刘备眼里。

黄忠可贵之处,在于表现出了配合能力,和成都派的法正,严颜搭档愉快。个人觉得这种大将之风,也许才是竞争中压倒骆驼的那一根稻草。所以,人际关系很重要。最终黄忠上位,魏延虽不如意,也得到了太守之位。算是良性竞争吧。

所以,五虎将就这么平衡来的。你真要说奉献忠诚,糜竺糜芳糜夫人他们一家,那奉献精神真是有目共睹,加盟比赵云还早,舍命舍财不离不弃,糜芳沦落成二三线又跟谁说理去?

究竟到底,还是地方派系实力的维系,对蜀汉政权稳固更重要些。

说点题外话,五虎上将,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个虚的名,以马超说,他入选毫无争议,五虎且四方,最后怎样呢,在蜀汉没拿到过兵权,得不到信任,毫无作为,郁郁而死,这就是明证。显然,刘备是把理论上马超最适合的汉中太守实权给了魏延。

倒回头说,从蜀汉大业来说,也许当时提拔的要不是黄忠,而是魏延,进五虎会不会更好些。魏延敢强出头,不怕失败,富于冒险精神,思维大胆有创造力,正是蜀军所缺乏的,刘备应该也看到了这点,给了魏延太守实权,并寄予厚望。只可惜诸葛大神,好像并不这么看[害羞]不但无情碾压了魏延一辈子,死了还灭了魏延家。

总之,这风云变幻的纷乱年代,里外里的,都是关系平衡与制约,着实不易。一个个英雄,谁都是负重前行啊。




刘羽舟和萧铭珏


三国时期,魏蜀吴个政权的武将最厉害?肯定有人说是魏国武将,也会有人说是吴国的武将更厉害,而我认为是蜀国的五虎将武力值最强,有人又会说,黄忠老朽,怎么能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呢?那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资格?我们来一一分析:

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又是桃园三结义的主角之一,作为刘备的二弟,武力值又勇猛,封为五虎将,大家没有异议吧?就算把范围扩大到三国范围,能与关羽单挑的,也找不出几个人了;

张飞,据水断桥,单骑喝断长板桥;义释严颜,助刘备入川;大破张郃,北拒曹魏;单条值有,与吕布大战百余回合,和马超大战几百回合,又是刘备的结拜弟弟,无论是从功绩上还是武力值,封为五虎将,大家肯定没有异议的;

赵云,单骑救助,再加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就凭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被封为五虎将,没有任何异议;

马超,号称吕布第二,曾经杀的曹操丢盔弃甲,甚至需要更换帽子来躲避马超的追杀,可知道,那真是千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可知道,曹操手下也是猛将如云‘五子良将’在三国时期也地位很高。武力值,没得说。马超又作为北戎少数民族代表,威望极高,处于政治需要,马超封为五虎将也是没异议的。

黄忠?很多人都认为黄忠老人家一个了,怎么能封为五虎将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黄忠的实力不容小觑,不信你问问夏侯渊。

夏侯渊虽然只是一介武夫,有勇无谋,但却也身经百战,要想取得夏侯渊首级,首先要勇猛,二是要有计谋。当时两军对峙,互不进攻,黄忠无奈只好诈败,夏侯渊不知是计,以为老将黄忠坚持不住了,就引军追击,结果中了黄忠的埋伏,被黄忠斩于马下;大家是否还记得关羽和黄忠的长沙一战,黄忠以虚箭射之,后用实箭射中云长盔缨上,虽然这不能证明黄忠比关羽武力值强,但确实打成了平手,即使没有关羽强,也不会比关羽弱多少,单挑实力不相上下,可知黄忠已经是花甲之人了,能与关羽单挑,足以证明,黄忠不只是有百步穿杨能力。

经过梁一杂说的简单分析,大家应该不会怀疑黄忠的实力了吧?是否更能理解黄忠绝对无愧于五虎将的称号,如果还想跟梁一细节探讨,请留言,我将一一答复诸位。记得点赞!!!!!





梁一


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里的内容,所以这个问题要按照《三国演义》来回答。

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以后,自称为汉中王,大封群臣,其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被封为五虎大将,成为武将之首。关羽知道以后大怒,认为黄忠没资格和自己并列,还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不肯受封。最后还是在费诗的劝解下,关羽才醒悟,拜受印绶。

关羽认为黄忠没资格和自己并列,固然有他心高气傲的原因,不过也并非全无根据。长沙之战黄忠虽然和关羽大战一百多合不分胜负,不过战后关羽对他的评价是刀法“全无破绽”,而不是武艺高强。

在此后刘备和刘璋的益州之战中,刘璋向张鲁求援。张鲁命马超攻打葭萌关时。诸葛亮认为只有张飞和赵云可以去战马超,却没有考虑此时就在身边的黄忠,显然也是认为黄忠相比张飞、赵云、马超等人要差一些。

因此综合看,黄忠毕竟受限于年纪,在五虎上将中武艺确实是属于垫底的一个。但是黄忠也只是略逊于五虎上将而已,比其他人还是要强着不少。

在夺取益州和汉中时,黄忠冲杀在前,屡建战功,击败过泠苞、张郃等人,杀死了夏侯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汉水之战,黄忠力战徐晃、张郃两员名将,从早晨杀到午后不落下风。

徐晃和张郃都是曹操手下的名将,黄忠年近七旬还能力战二人可不容易,其表现足以跻身超一流之列,和关羽等人相比即使有所不如,也差距有限。

因此从武艺和战功来说,黄忠有资格位列五虎上将。


不沉的经远


当然有。

黄忠虽然年纪老迈,在与大多数人对阵时都会被看轻,但是到真正交手了就知道黄忠的厉害了。

黄忠最突出的当属一手神射之际,指哪射哪,箭无虚发。

在与关羽对阵的时候,前期赌气跟关羽比较马上冷兵器功夫,竟然不相上下。

关羽心中也惊奇,这老家伙竟然这么厉害。于是利用赤兔马的速度引开黄忠,再回手一劈,将黄忠打落马下,不过出于英雄相惜,关羽故意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打败黄忠,算是给了黄忠一个面子。

第二次对阵时,黄忠被韩玄激将,让他直接用箭射死关羽。黄忠不忍心,所以几次搭弓射箭都故意射偏,算是回了关羽的人情。

之后,由于韩玄内部矛盾,使得刘备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城池,而黄忠也只好选择归老。

刘备爱才如命,亲自登门去请黄忠,一番言语彷徨中感动,决定跟随。

其后,在对阵马超等诸将的时候,黄忠的勇猛更是显露无遗。以年老之资对战少年强者,本就有些不相配,加上旗鼓相当,若是黄忠年轻时定会战胜对手。

由此可见,黄忠是绝对配得上五虎上将的称号的。


古今中外多少事


黄忠有没有资格,可以问问夏侯渊!

古时候中国朝代更换频繁,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涌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记载了不计其数的知名战役。三国时期,定军山处就发生过一场出名的战役。

时间为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出兵争夺汉中,驻扎于定军山处,汉中守将夏侯渊和部下张郃多次领兵与刘备交战,最终失败饮恨。

随同刘备出征的是老将黄忠,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是神勇依旧。曹军驻守的为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猛将。

十年前,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刘军与曹军初次交战,刘备率领一万多精锐的部队攻向汉中西面的阳平,夏侯渊派张郃带领精锐部队守城,张郃凭借滚石原木,夜间突袭刘备军营地等方法,据守了阳平十年之久。

十年后,刘备听从法正的计谋,占据了定军山的有利地形,攻破了阳平。这也使得守在汉中的夏侯渊坐不住了,他率领手下所有精锐,连同张郃、徐晃等将领出兵奔向定军山,并在定军山展开大决战。

决战开始之后,张郃率领部下突击张飞镇守的巴西,但是敌不过张飞的勇猛,几乎是全军覆没,他只好退了回来。夏侯渊想要坚守住己方的阵地,不曾想法正抢先占领了夏侯渊对面的高地。一轮齐射下来便让夏侯渊不得不撤退。

《三国演义》中评价夏侯渊,说他勇武有余,智谋不足,在在此战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撤退的夏侯渊在定军山不远处安营扎寨,设置兵马,刘备军则选择侧翼突袭,向他们的后方营地、粮草辎重放火。

夏侯渊不知是计,一方面分兵救援被张飞打败的张郃,另一方面亲自带领部队前往后方救火,修补鹿角。刘备军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形,黄忠军擂响了战鼓,做出想要冲杀出来的架势,引得夏侯渊回防前线,但黄忠并不恋战,只是稍稍一交手,眼见夏侯渊部快要支援到前便再度撤回定军山上,如此翻来覆去十数回,曹军早已人困马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最后一次冲锋中,黄忠的部队势如破竹,老将黄忠杀出了一条血路来到夏侯渊面前,将夏侯渊斩于马下。一代名将夏侯渊魂落定军山。

夏侯渊死后,张郃领兵退回汉中,魏军没有了再战的勇气和实力,只得撤军放弃汉中。定军山一战,使关中全境落入刘备之手,真正划分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为两名划时代的名将奏响了凯歌和悲歌。


奉史为师


先来看下黄忠的生平简历:

据《三国志》记载,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不顾年迈,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没跟刘备之前,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刘磬是谁?是刘表的侄子,与黄忠交情甚好,黄忠还向刘备推荐过他。  

先说刘磬这个人。三国志里的太史慈传有记载:“刘表从子磬,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海缗、建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建首府的意思)海缗,并督诸将拒磬。磬遂绝迹不复为寇。”

从上述可推理出,刘磬之所以骁勇,是因为有黄忠在身边,给东吴的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孙策、孙权只好派出太史慈这样的猛将才得以保住边境。当时太史慈三十来岁,而黄忠已年过半百。可以设想当时黄忠和太史慈交过手,结果应该是平手。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曹操闻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书信,以箧封之,内无多物,而放了少量当归,寓意太史慈应当向其投诚,其见重如此。而黄忠则是开二石弓,百步穿杨,可见二人不分上下。

如果还对太史慈不够了解,可以再看酣战孙策这事: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太史慈独与一骑小卒同遇上孙策。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皆是黄盖、韩当、宋谦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惧上前相斗,正与孙策对战。孙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马,更揽得太史慈系于颈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直至两家军队并至神亭,二人才罢战解散。

由此可见太史慈是员虎将,自然他的对手黄忠也是员虎将。

再来看黄忠跟了刘备后: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身先士卒、勇冠三军,这两个词意味住什么,不需细提。要补充说明的是“先登”一词,这两字绝对不是陈寿随便乱用的。先登”代表的是士兵至高无上的荣誉,是真正可以改变普通士兵一生的专有名词。由此可见黄忠之勇武!

当然了,声名最旺的时刻,莫过于斩杀夏侯渊: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这一仗打开了通往南郑的大门,并迫使曹操亲自带兵来汉中和刘备决战。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

不同于威震华夏的军团元老关张二爷,也不同于早就声名在外的西凉将门之后马超,只有在定军山那一个夜晚过后,黄汉升才真正拥有了入列五虎上将的资本。

综合上述可知,黄忠完全配的上五虎上将之名。



吉吉Ang


导语:

黄忠有资格位列五虎上将。在蜀汉黄忠代表的是刘备招贤纳士的心,而且黄忠虽老但所立的战功也不少。

在蜀汉黄忠代表的是刘备招贤纳士的心

蜀汉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其中关羽、张飞、赵云是最早跟随刘备打天下的顶梁柱;马超再投奔刘备之前是一方诸侯;只有黄忠是刘备在荆州盘踞时期的降将。

五虎上将中最具有意义的就是黄忠的册封。黄忠的册封代表着刘备对降将的态度及想要招贤纳士的心。如果五虎上将册封只有老派和有名望的人,而没有降将一派会显得刘备不能容人即使效忠刘备也难以一展身手。而且刘备又非正统,再不能容人那天下的人才又有谁还会去投奔刘备。

黄忠虽老但为立下的战功并不比年轻人差

黄忠归降刘备后,在入西蜀时常常担任先锋,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而且是五虎上将中唯一一个斩杀曹魏名将的蜀汉大将。汉中定军山一战,夏侯渊兵马精锐,但是黄忠身先士卒一战即斩杀了夏侯渊,杀的对方大败而逃。

黄忠的名望虽然不比关羽、马超,但是作为老将黄忠的功勋是身边人有目共睹的。册封时刘璋的旧部大多都没有为蜀汉立下功勋,而且在当时刘璋的众多旧部威望没有能盖过黄忠的;而刘备在荆州几郡招收的各部降将也只有黄忠最具有代表性。

总结:黄忠虽有功勋,但位列五虎上将还略有不足。刘备将黄忠位列五虎上将的用意大家都懂得,在降将中黄忠也是最具有代表性。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一个武将的能力与作用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战争的胜利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个人认为黄忠有资格位列五虎上将的。

汉中之战

曹操 投入兵力20万

大将 张郃 夏侯渊 曹洪 徐晃

刘备 投入兵力 7万

大将 法正 张飞 黄忠 赵云

结果刘备胜利,而黄忠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因此黄忠绝对不一般。

五虎上将

从五虎上将阵容来看,关张赵是刘备老班底,都立过汗马功劳这不必说。那黄忠和马超比,都是降将,马超自投降刘备后,大多是阵守外地。没有参加过大规模战争,而黄忠参加过汉中大战且立有大功。若马超都有资格,那黄忠怎么就没资格呢?

政治角度

黄忠是荆州来的大将,提拨黄忠有利于团结“荆州派”。

勇冠三军攻刘璋

定军山下斩夏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