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假如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游戏真好


蓝玉是明朝的悍将,身经数百战,是明朝不可多得的会带兵打仗的将军。在明朝的数位将军中,只排在朱元璋三位结义兄弟之后,这三个人就是常遇春,徐达和汤和。但这几位将军晚年都没有好的结果,相比这几位将军元帅,蓝玉的晚年可谓更加凄惨了,最后落个身败名裂,还被诛杀九族,甚是凄凉。

很多人都对蓝玉抱打不平,觉得朱元璋是个不讲义气,忘恩负义的人,可在那样的朝代,朱元璋的做法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限制,所以只能从国家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从所谓的兄弟之间的江湖义气考虑问题。

很多人表示疑问,那如果当时蓝玉选择公然的对抗朱元璋胜负几何呢?换句话说,如果蓝玉举兵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嘛?其实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就可以知道,蓝玉没有可能性打得过朱元璋。

第一,朱元璋的军事才华并不在蓝玉的军事才华之下。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是一个靠着造反成为皇帝的布衣天子,开局的起点非常的低,甚至可以说是开局一个讨饭碗,这种人他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而蓝玉约束士卒,有的时候都很成问题,当年北伐回军路上,自觉自己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的蓝玉非常骄纵,因为守关的官兵没有及时开门,居然纵容士兵毁关而入,就直接证明蓝玉对麾下士卒必要的约束力严重缺乏。

第二,蓝玉就算有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主公朱元璋的心,那有没有打赢的信念呢?别忘了朱元璋可是被老百姓认可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一位伟人,如果蓝玉胆敢犯上作乱,我们就不说军事能力,单单聊聊民心民望,蓝玉很明显是比不上朱元璋的,说句不好听的,朱元璋的民望可以甩他七八条街...

第三,蓝玉的兵力不足以对朱元璋有威胁,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之前有好几路兵马,其中汤和徐达就占领了明朝一半以上的兵力,而蓝玉的兵力数量虽然多,但后来在朱标死后,这些兵力一直被削弱,被削弱的这些兵力被朱元璋分割给了驻守北方大都的燕王朱棣,所以蓝玉各个方面的兵力都在被削弱,这就对朱元璋形不成了什么威胁。

第四,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监察百官,蓝玉这种将领自然他的一举一动朱元璋了如指掌,所以蓝玉造反只是口气上的逞强,真正的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同时自己的兵力悬殊,更没有勇气去挑战朱元璋了,如果造反,只有死路一条。

第五,蓝玉身边没有像朱元璋之前那些善于出谋划策的人。朱元璋带兵打仗的时候,身边不乏像李善长,刘伯温这些能人异士,这些人对朱元璋的统帅能力无不佩服,而相对于蓝玉,身边既没有这样的人士相帮助,也没有朱元璋那些的胆略,而有的是军人那种豪爽和肆无忌惮的逞强之气。

同时,就算那个时候的蓝玉造反,朱元璋这边可是还有徐达和汤和的鼎力相助啊,要知道,蓝玉在汤和徐达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还有何能耐能够挑战朱元璋的权威了?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这几个方面,注定蓝玉并没有资格挑战朱元璋的皇位,同时朱元璋早已经从对抗元廷的经历中吸取了经验,对造反做足了功课,而蓝玉只会带兵打仗,别的却不通,这让他怎么和朱元璋对抗了,所以蓝玉最后找李善长相助,被婉言拒绝了,因为李善长也知道,蓝玉几斤几两,也知道,蓝玉如果这样做,根本没有好结果,只会让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李善长才不会冒这个险。


无笔


假如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就统帅能力而言,在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上,朱元璋是个BUG的存在,在朱元璋在世之日,是无人敢反的。

对于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而言,蓝玉只能算一个后辈,虽然出生年月不可考证,但根据其经历,大体应该和沐英等人年岁差不多。蓝玉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首先应该感谢他的姐夫常遇春,由于常遇春在朱元璋面前的多番夸奖、加上蓝玉自己也没给姐夫丢脸,蓝玉得以比一般的士兵升迁较快,逐渐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至于题干所说的血战洪都之事,其实跟蓝玉没啥关系,洪都保卫战的主要指挥官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此外还有邓愈、赵德胜等人,那时候的蓝玉具体在哪史书并未记载,当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候蓝玉地位不高,尚未达到独掌一军的高度,提问者估计是把影视剧上的情节穿越到历史了,蓝玉真正出现军功卓越的时候已经的朱元璋称帝之后的事了。

明朝建立后,由于朱元璋的重用,蓝玉才真正的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洪武四年(1371年), 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作为先锋官,开始先出雁门关,先后两次打败扩廓帖木儿的军队,逼得扩廓逃去。洪武七年(1374年),蓝玉又亲自带兵攻克占领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洪武十一年(1378年),蓝玉与沐英一起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洪武十二年(1379年),蓝玉的军队大胜,班师还朝。同年,蓝玉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赐予世袭爵位的凭证。

洪武十四年(1381年),蓝玉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右副将军沐英率领王师30万,征讨云南 ,最后平定云南,蓝玉因功增加俸禄五百石;洪武二十年(1387年),蓝玉以征虏左副将军身份随大将军冯胜北征元太尉纳哈出,最后生擒纳哈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讨,大军直捣捕鱼儿海,俘获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捷报奏传至京,皇帝大喜,赐诏奖励慰劳,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蓝玉受命督修四川城池。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施南、忠建二宣抚司南蛮反叛,蓝玉奉命前往讨平。接着,又平定都匀(今属贵州),安抚司散毛诸洞,被加禄五百石,奉诏还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再命蓝玉统领兰州、庄浪等七卫兵,追讨逃寇祁者孙,于是攻取西番罕东之地,当地首领哈昝等逃遁。时逢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反叛,蓝玉又奉命率军征讨,当蓝玉率军赶到时,都指挥瞿能等已大破其众,月鲁逃往柏兴州。蓝玉乃派百户毛海诱捕月鲁父子,送往京城处死,又尽降其众。因此请求增设屯卫,太祖下诏许可。蓝玉复请征当地百姓为兵,讨伐朵甘、百夷,朱元璋下诏不许,蓝玉班师回朝。

至此,蓝玉的一生战功基本到此为止。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其大体与沐英相当,前期主要是作为开国统帅们的副手,后期随着开国统帅们的逝世才成为统帅,这也滋长了他的傲慢之心。

但是,即使在军事战绩最辉煌的时候,蓝玉叛乱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他所掌握的军队除了战事朱元璋授权外,平时是不会听从蓝玉的命令的。即使是战时出征在外,朱元璋也通过派遣监军的方式控制着将领们的动态,一有风吹草动朱元璋肯定提前知晓。其次,明朝建国不久,所得利益者的利益皆来自于朱元璋,对于朱元璋也是高度敬畏和害怕的,如果蓝玉叛乱,应声者肯定寥寥。其三,朱元璋后期虽然屠杀了一大批开国将帅,但只要其尚未驾崩,其威望足可以镇住有二心之人,同时此时以朱棣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已经成长,在大义面前足可以剿灭蓝玉。

所以说,在朱元璋面前,蓝玉如果造反,只会是一场闹剧。


史海小白丁


首先,血战洪都的不是蓝玉,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这是胡军版的《朱元璋》中的一个败笔。

其次朱元璋用兵如神,从打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的很多大小战役中,朱元璋都是真正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只是后人神话了刘伯温,其实刘伯温也有很多错误的决策,朱元璋在打仗方面却没出过错。比如先打军力十倍与自己的陈友谅还是先打富有的稍微弱点的张士诚,所有人都主张先打张士诚,而朱元璋力排众议先打陈友谅,理由是陈友谅狡猾,打张士诚的话陈友谅会来夹击他,而张士诚志小,打陈友谅的话张士诚一定会视而不见,这种对对手透彻的分析,是连刘伯温都遥遥不及的。后期深入沙漠远征北元,连从哪里出发,在哪里会遇到元军主力,在哪里合围元军,都是朱元璋亲自判断并制定的计划,徐达作为主将也是完完全全按照朱元璋的计划实施的,这也是所有将领都彻底折服朱元璋的最重要原因。

蓝玉作为常遇春的小舅子,是在常遇春死后,朱元璋再次远征北元,给了主将们亲自挑选副将的权利后才被傅友德选中,不能说他能力不够,而是在那些前辈中他确实资历太浅,直到熬死了傅友德,冯胜等人,他才当上主帅,虽然他建立了超越所有将领的奇功“彻底消灭北元”,但依然是原原本本的实施了朱元璋给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才有了他建立不世功勋的机会!

说来也巧,洪都真正的主角朱文正倒是真正的造反了,作为朱元璋的亲侄子,在主守洪都建立奇功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问他想要赏赐什么,朱文正表示都是亲戚,先赏别人,朱元璋很高兴,暂时没有给他赏赐,朱文正小心眼发作了,勾结张士诚背叛朱元璋,朱元璋对付这个亲侄子叛徒方法很简单,亲自跑到他那二话没说用鞭子抽了一顿关进大牢,朱文正手下没一个敢吭声!本来要杀他,后被马皇后求情免了一死,终身监禁!(29岁死于狱中),但念他有功,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

所以蓝玉要想对抗朱元璋,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不要说蓝玉了,徐达、常遇春、汤和、冯胜、傅友德、李文忠、朱文正这些不世名将,只要不报团,任何一个单独列出来对抗朱元璋都毫无胜算。


大都市放牛



我觉得:假如蓝玉造反,肯定打不过朱元璋。

首先,朱元璋不是可以随便忽悠的小白,朱元璋是从小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九死一生成为义军首领,对造反方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所以蓝玉造反,肯定不是造反起家的朱元璋的对手,假如蓝玉造反,蓝玉肯定打不过朱元璋。

其次,毛主席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战略家,军事家,什么样的对手没有遇到过。

陈友谅,张士诚,王宝宝等都被他打败,无敌的存在,所以假如蓝玉造反,肯定打不过朱元璋。


然后,朱元璋英明神武,知人善任。开国功臣徐达,汤和,常遇春,淮西二十四将,沐英,李文忠等等,很多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当年一个村的放牛娃,跟着他,最后都成为了开国功臣。

所以朱元璋不但自己能力超群,还能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没有蓝玉,相信凭朱元璋的本事,还可以培养出红玉,黄玉出来。


所以我觉得,假如蓝玉造反,肯定不是朱元璋的对手,肯定打不过朱元璋。


花开花落缓行客


蓝玉要想造反,那根本不够格啊!朱元璋的手段岂是蓝玉能揣摩的?

而且蓝玉并不是没有想造反,只是还没有付诸行动就已经被朱元璋扼杀在摇篮中了!

蓝玉

安徽常定人,常遇春的妻弟,用现在的话叫小舅子!蓝玉从军后,开始的时候是在常遇春的帐下,因为做事有胆有谋,而且上阵杀敌勇猛,深的常遇春的喜爱!

因此,常遇春也多次在朱元璋面前称赞蓝玉,也算是举贤不辟亲!而朱元璋也挺喜欢蓝玉,加上蓝玉屡立战功,先后被封为永昌候,征虏大将军,凉国公,可谓是声名显赫!



起因:蓝玉居功自傲

蓝玉的性格导致他确实有些狂妄,在漠北大破北元之后,蓝玉开始骄傲自满,甚至把朱元璋都不放在眼里!在北征的归途中,因为不满喜风关守军不开城门,蓝玉就指挥手下将士撞破城门,强行入城,简直目无法纪!


过程:非礼元妃,功高盖主

如果说居功自傲只是表现在蓝玉的心里,那么非礼元妃这件事就表现在了形式上!

蓝玉在大破北元的时候,俘虏了元朝的妃子!并且无视圣谕,强行非礼了元妃,导致元妃上吊自杀!这在军中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蓝玉却不管不顾,公然违抗圣谕,将他的狂妄表现在了面上!

再加上此时的蓝玉已有反心!他曾多次向下属说:“皇上怀疑他,想要杀掉他”!于是蓝玉就准备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拿下朱元璋!

不过朱元璋也不算省油的灯,蓝玉的种种想法和表现,朱元璋全部都看在了眼里!而且那时候朱标刚刚去世,朱允炆又年纪尚小,自己年纪又大了,一群老臣手握重权!这时候蓝玉又蹦出来,那不就得杀鸡儆猴,所以朱元璋直接将他办了,甚至还把蓝玉“剥皮实草”,悬挂在门市上!

所以说,蓝玉不是不想造反,是他根本没有能力去造反!而且蓝玉即使造反也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是不会支持他的,即使真的造反成功了,最终的结果也是覆灭罢了!


瀚海说史



不如直接问:“蓝玉造反朱元璋,成功率有多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采访下死在朱元璋手里的另外两位“造反专业户”——陈友谅和张士诚。

记者:请问二位对蓝玉造反朱元璋怎么看?

陈/张:(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你在侮辱我?!

记着:不是!不是!就是想请两位谈一下客观的看法。

陈友谅:蓝玉我看好你!老哥我在下面等你一起喝酒!

张士诚:同上!

记者:呃~没了?

陈/张:要不我俩再说点朱元璋的糗事怎么样?

记者:汗~不用了 不用了

转过头去~

陈:老张我和你赌蓝玉能坚持半个月!

张:扯!最多五天,朱元璋就能剥了他的皮!

陈:啧啧!这小子是挺猛!有我当年几分风采~

张:你脖子还疼不疼?

记者:……



一、蓝玉再猛,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将!

从他侮辱北元妃子(人家跑到沙漠也是皇室,哪轮到你蓝玉侮辱),拆自家城门(就因为开门慢了)这两点看,用政治小白形容他一点不为过,换句话说就是“格局不够”!

能打只是造反成功的基本条件,自古以来就不缺猛将,往前数有韩信,往后有年羹尧,如果按照题主的意思,这俩人都很会打仗,也具备造反的潜质,但为啥不反呢?

因为造反很简单,三五个人扯大旗振臂一呼就行,但是想造反成功,就是纯粹的技术活了,以蓝玉直来直去的大脑回路,在元末三杰当中实力最弱,反而脱颖而出的朱元璋先生面前实在不够看!

(陈友谅/张士诚:不是敌军太强,也不是我军太弱,实在是朱元璋太狡猾!)

二、没有大义支持,缺乏后力

所谓“大义”就是造反的口号,比如李自成的“不纳粮”,朱元璋的“驱逐暴元”等等,最起码在明面上你得有个充足的理由不是。

这样造反的时候,下面士兵知道因何而战,招兵买马也有老百姓愿意给你提供兵员、交粮纳税,或者能让权贵阶级得到更大的好处。

朱元璋造反成功的基础就是“顺应民心”,元朝统治者实在太不拿老百姓当回事了,所以队伍越打越大,这才有了后来跟陈友谅、张士诚等较量的资本。

对于当时的汉人来说,朱元璋是妥妥的民族英雄,不但让“第四等”的汉人直接脱离压迫,因为自己是苦出身,还特意制定了“大诰”这本普法知识书,让老百姓人手一本,而且做出了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规定——老百姓发现贪官污吏可以直接绑了送京城治罪,敢阻拦的就株连九族统统杀了!




当官的瑟瑟发抖,老百姓拍手称快,单这一点就“圈粉”无数!

蓝玉造反总不能说:我这个老板太苛刻,我要替天下的人讨个公道!

老百姓——得了吧你个乱臣贼子,就不能让我们过几天安生日子,他爹,赶快给当兵的孩子写信,可不能跟着瞎折腾。

手下兵将——老大得失心疯了?赶紧溜吧!跑的慢了非得陪葬不可。

权贵阶级——瞎搞!让你造反成功了能让我做个皇帝当当?

出师无名啊~

你看人家朱棣同学,费劲巴巴整个“靖难”,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造反之事,要不是运气好,加上对手“大草包”李景隆送人头,早死在战场上八百回了!

总结:如果把这场造反比喻成擂台赛的话,朱元璋先生是个妥妥的重量级选手,而且有人擦汗倒水,摇旗呐喊,蓝玉充其量就是个蝇量级,别说有人给他擦汗倒水了,往水里给他下蒙汗药还差不多~


疯狂的008


首先,蓝玉不敢造反,也没法造反。其次,假如能造反,面对朱元璋,蓝玉也一点机会没有!蓝玉就像一只小蚂蚁,被朱元璋轻轻一捏,就灰飞烟灭了!

一、蓝玉虽为大将,但其实无兵可调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度,类似于唐代的府兵制。设在一府的称“所”,两府相连就是“卫”。没有战事,卫所一般由都司统领,在中央则是由五军都督府统管。将军平时是无权调兵的,遇有战事,朝廷才会指定某一个人为将军,称为“总兵官”。等到战事结束,总兵官必须交出军权,军队回到各自的卫所。

因此,蓝玉即便作为大将,平时没有朱元璋的命令,也是不可能调动一兵一卒的。就算再有将才,也是白搭。

二、蓝玉虽称大将之材,但远不及全军统帅朱元璋

洪武二十年之前,蓝玉从未作为真正的统兵大将出征过。长期在常遇春麾下听命、从徐达北征、从傅友德伐蜀征云南、从冯胜征纳哈出、同沐英讨西番等等,从未单独带兵出征。在冯胜获罪后,才被拜为大将军。

不需要去斤斤计较蓝玉打过多少胜仗,或者朱元璋亲自打过多少仗。光看看李善长、胡惟庸、宋濂、常遇春、徐达、冯胜等一干功臣宿将,在朱元璋治下不是俯首帖耳,就是引颈就戮。你就知道

蓝玉这种缺乏政治头脑的人,在朱元璋面前是毫无机会的,何况朱元璋已经贵为帝王,拥有一国之所有人、财、物。

为什么说蓝玉缺乏政治头脑呢?看看《明史》就知道了,“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假子,乘势暴横。尝佔东昌民田,……纵兵毁关入。……又人言其私元主妃……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即便张廷玉在史书中为朱元璋掩过饰非,也从侧面证明蓝玉至少是个极不检点的人,不懂得收敛。

三、虽有过错,但死得太冤

从《明史》和朱元璋自己写的《逆臣录》记载的那些所谓罪状,不过是蓝玉身为高官行为不检点,整出些欺男霸女之事罢了,看不出有什么谋反事迹。

从蓝玉被杀的时间(1393年)来看,在节点上刚好是太子朱标死去的第二年。为了皇太孙朱允炆的江山永固,需要再一次把荆条上的刺全部拔掉。于是,一个似有似无的谋反案,朱元璋可以杀掉一万五千人,把功臣宿将统统除掉。

可惜,朱元璋没想到,真正的威胁原来是祸起萧墙,而他躺在紫金山下已经无能为力了。

蓝玉空有将才,在朱元璋面前他没有一兵一卒,只有引颈就戮、灰飞烟灭的份。可悲可叹!


温水历史


假如蓝玉造反,是否能打的过朱元璋?

我的回答是蓝玉如果想造反那也是等朱元璋死后,朱元璋在一天蓝玉就不敢,也不能造反。

蓝玉案,可以说是明初一大血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蓝玉的作战能力和带兵指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有人说只要蓝玉还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哪假如蓝玉要真造反哪,朱元璋会如何解决。首先我们来看看蓝玉有何资本能够造反。

蓝玉属于太子朱标的武人班底,是朱元璋一手组建的,可以说有这么一个班底在,朱标可以不惧当时的任何人,包括北方草原,朱元璋是有多喜爱朱标,要把铲除北元的最后一刀留给朱标来执行,好使其名扬千古。其中最大的依仗就是蓝玉。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所以可以说是常遇春一派的,其作战风格多变,可以说蓝玉跟随学习了明朝机会所有的名将。


洪武四年(1371年), 蓝玉随征西将军 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今四川成都)。
洪武五年(1372年), 朱元璋第二次北征 沙漠之战中,蓝玉隶属 徐达之中路军。徐达以 都督 佥事,蓝玉为先锋官,开始先出 雁门关,在野马川(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打败 扩廓帖木儿游骑。又打败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 扩廓的军队,扩廓逃去。
洪武七年(1374年),蓝玉又亲自带兵攻克占领 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
洪武十一年(1378年),蓝玉与 沐英一起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
洪武十二年(1379年),蓝玉的军队大胜,班师还朝。同年,蓝玉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赐予世袭爵位的凭证

所以在徐达,常遇春死后大明朝真正的作战高手蓝玉绝对能排第一,这样的履历其他人难以复制。所以之后的明朝大部分对外战争都有蓝玉的身影,这在其他朝代确实有足够谋反的资本,只可惜他是在明朝。


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 枢密院事,亲自指挥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 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 军户管理、考绩、 马政等日常事务。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朱元璋在行 中书省内设户、礼等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
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

明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少的。明初,将原来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绩、荫袭、军队的训练、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等军事行政工作划归兵部掌管,大都督府仅保留统率全国军队的职权。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撤废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也宣布彻底改组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分设为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时大变动,是当时明王朝中央军政制度大改组的两翼,其重要意义实不相上下。当时还规定,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应该分别与兵部直接联系工作,而统一奏请皇帝裁定。每一个都督府内又都设有一小群都督,计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副都督等,俱为负责官员,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别统率全国各都司、卫、所,不得随便变动。至仇,统军的部门便一分而为五,领导人更是由一个增加到好几十个。任何统军的都督都绝不可能率本部军兵与朝廷对抗了。
其实,任何一个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督,连率领本部军兵的权力也是没有的。因为明王朝还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

哪为何朱棣可以造反成功,那是因为制度对于藩王的管控力度低很多,拥有兵权这也是朱允炆上位后为何想要削藩,哪为何朱元璋想不到被他封到给地的儿子们会对朱允炆有威胁哪?这留作以后再说,总之朱元璋不但是皇帝,还挂职天下兵马总司令,加上政府总理。三权合意,所以说朱元璋很忙。而蓝玉想要造反。是连士兵都指挥不了的。


阐释君



蓝玉是什么人呢,是一个大猛人!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更是在第六次北伐的时候,捕鱼儿海一战,便将北元小朝廷打的是近乎全军覆没,使北元名存实亡,可以说是猛人中的猛人!

这样的猛人造反的话,朱元璋肯定会将他收拾的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我们来看看蓝玉的对手是谁!?

是明太祖朱元璋!

最落魄的时候当过小乞丐,25岁的时候加入反元大军,历时15年,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之明朝,这样的成绩,这样的能力,蓝玉比的上吗?

别说是蓝玉了,放眼朱元璋的能力,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样的存在,蓝玉拿什么跟他比?

就算朱元璋一方没有徐达和汤和蓝玉也赢不了的。

因为成大事者,不只是要看军事能力,更是要看政治能力,很明显蓝玉属于是有勇无谋,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对手。

而且以历史来看,蓝玉案充满着谜团,以蓝玉真想造反来看的话,很明显他远远不如朱元璋,还没有行动就被收拾了。

以蓝玉只是飞扬跋扈来看话,那么他更菜了,都没有造反,都没有反抗一下,就被朱元璋扣上意图造反的帽子送到了黄泉路上。

而且蓝玉意图谋反是被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的,这说明朱元璋通过锦衣卫对于帝国控制力度很大的,光是这一点蓝玉还没有真正行动就被收拾来看,他是根本斗不过朱元璋的。

而且大家仔细看看历史,其实会发现,蓝玉这种人虽然功劳赫赫,也不过是朱元璋有意扶持罢了。

因为蓝玉是太子妃的舅舅,是维护朱标储君之位的一个强力存在,所以朱元璋有意识的扶持蓝玉,使蓝玉立下赫赫战功。

大家再想想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英年早逝,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蓝玉就因为意图谋反被杀,有这么巧合吗?

说白了就是朱元璋扶持蓝玉是为了给太子朱标继位铺路,但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以后,皇太孙朱允炆很明显压不住蓝玉,更何况朱允炆并非第一任太子妃常氏之子,与蓝玉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蓝玉必须要死。

所以说蓝玉之所以有赫赫战功,只是朱元璋有意识扶持罢了,不然明朝开国那会群星闪耀,有大将之才的人不在少数,朱元璋为什么这样重用蓝玉呢,说到底还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朱标铺路,等到朱标英年早逝以后,蓝玉没有存在价值了,马上就被收拾了,说明他只不过是朱元璋的棋子罢了,所以不要太高看了蓝玉,即使没有徐达和汤和,蓝玉依旧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对手。


宋安之


关于朱元璋这个草根皇帝,后世对他最多的评价就是:出生寒微、雄才大略、心胸狭隘、残忍无情。民间传说中,朱元璋最著名的莫过于残杀功臣的行径了,在传说之中,作为一代帝王,竟然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基本屠杀干净,手段之残忍更是前所未有。

鞋拔子脸朱元璋

但是很显然,如同被画成的鞋拔子脸一样,老朱被黑了,而且被黑得很惨。作为一个当了31年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个在封建社会活到71岁,完全称得上高寿的老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虽然不乏杀功臣之举,但相当一部分开国功臣其实是被他熬死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朱元璋并没有杀过功臣。被朱元璋以种种理由杀掉的功臣为数并不少,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明初名将蓝玉。

洪武26年爆发的蓝玉谋逆案,朱元璋借此大肆株连,前后共杀了15,000多人。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其实当时蓝玉并没有谋反之心,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后人都觉得是蓝玉功高过主,才让朱元璋起了杀心。

不过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战功赫赫的名将蓝玉当时真的造反,他有机会从朱元璋手中夺得皇位吗?其实并不见得,这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朱元璋

第一点:蓝玉虽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其功绩远不如徐达、朱文正等人。人们在解读一个人的能力是总有一个误区,很多人看到一个人的有才之处,大多都是纵向对比。

不过蓝玉的才华确实不容否定,他骁勇善战,领兵南征、北上破元晋升为凉国公,又平定西南班师回朝。这些赫赫战绩,确实让他在军中树立了威武。然而人们忽略了一点,像蓝玉这样的勇猛将领,在元朝末年比比皆是。

尤其是明朝开国功臣的名将太多,真正在军方能够一呼百应的,绝对不是蓝玉,所以他尽管有着不俗实力,然而在朱元璋手下的名将中,他确实算不上第一。

蓝玉

第二点:蓝玉居功自傲,导致他失了民心。如果蓝玉没有骄傲纵横,而是乖乖的在朱元璋手下休养生息,暗中丰满自己羽翼,或许还有与朱元璋有一战的些许可能。然而,他仗着自己的军功,逐渐变得目中无人起来。

例如,蓝玉在俘虏了元主之妃以后,竟然侮辱了妃子,令元妃受辱自杀,他这样的行为,在封建社会,显然犯了皇帝的大忌。除此之外,他仗着皇帝对自己礼待有加,竟然强占民田,蓄养庄奴,甚至连御史都不放在眼里。

蓝玉被处死

他的这些行为,已经犯了众怒,不仅令百姓苦不堪言,就连朝中臣子就早已经看他不顺眼。更何况,他竟然还能在酒宴说出军中大权独掌于他一人之手这样的话,完全称得上不知死活,更显露出政治上的无比幼稚。

因此,蓝玉虽然军功过高,但是在政治上稚嫩无比,与朱元璋更是相差甚远,即便他真的谋反,面对这样的一个“政治蠢才”,朱元璋收拾他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太子朱标剧照

第三点:太子朱标的离世,完全抹去了蓝玉谋反的可能性。朱标是朱元璋精心培养的接班人,他一直迟迟没有杀早就目中无人的蓝玉,就是因为当时的朱标还能够压制蓝玉,甚至还能将他当成左膀右臂重用。

然而,当朱标去世以后,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压根儿不可能让蓝玉为自己所用。为了以后王朝的根基稳定,朱元璋所能做的就是给孙子铺一条康庄大道。

由于蓝玉以前的种种骄横历史,再加上他目中无人的性格,他的死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朱元璋压根不会放任这样的一个极有可能谋反的大臣待在孙子身边。即使蓝玉真的造反,等待着他的也是朱元璋的天罗地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