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們可以分別從幾個方面來鑑別一幅好的書法作品?

書燈幽見


我覺得應該從整體和局部兩個方面來鑑賞一副好的書法作品。

毫無疑問,一副好的書法作品不僅是好看的,也是耐看的。單純的讓人覺得好看是最基本需要具備的,耐看的話就可以稱的上是神品了。

比如著名的蘭亭序,還有其他名家的書法作品,深入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初看時的感覺跟再看,再再看,再再再看的感覺都不一樣,甚至每一次去看一遍感覺都不一樣,可能早上看跟晚上看感覺不一樣,年輕時看跟年紀大之後看不一樣,學書法一年跟學書法五年看到的也不一樣,這就是經典法帖的魅力所在。

我一直覺得,書法應該是有層次的。最基本的是好看,最關鍵的是耐看,當然每個人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層次高的書法技術所包含的東西應該是更多,層次低的很少,層次低的是看得到層次高的,只是達不到,而不是看不懂。就比如說沒學過書法的人給他一副好的書法作品和一副不好的書法作品讓他看,他可能說不出好的書法作品好在哪裡,但是他絕對說的出那副好,那副不好,這就是最基本的好看的元素。

而不是像今天的那些所謂的書法大師一樣,畫出來的字真正學書法的人都看不懂,那對普通的群眾肯定是極大的誤導了,這股歪風邪氣必須要打擊。

再說耐看。每個人的審美觀是不一樣的,但耐看的書法應該是能上每個人都舒服的。耐看的書法必然包含了很多因素在裡面,作品的靈魂,作品的技藝,都應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從整體上看,一副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並且能讓人透過書法看到作者的性格,還有當時寫這副作品時的心情以及感情,作者想要表達一些什麼,都應該是能體會出來的。

從局部來看,應該是字形筆畫的處理,細節的處理還有搭配的處理。這就是章法,筆法等,上乘書法必須具備較高的書法技藝才能讓人信服。

最後我要提一點,個人的書法審美水平很重要。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包羅萬象的,但是你可能只能看到表面的一點,只有取法乎上,多看經典作品,多琢磨,多從古帖中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我覺得書法的巔峰時期是在古代,而現在是書法的沒落期,真正想學好書法的人不建議學現代人的書法,直接取法古帖,你會有更多的收穫。還有就是把心態放平,切忌心浮氣躁,多花點時間琢磨琢磨,可能你的審美還能影響一代人呢?







做個俗匠人


我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去欣賞和評價一幅書法作品:

一是,從整體,看品位。

一幅合格的書法作品起碼應看著順眼。好的作品應氣韻生動,也就是有神釆,有風格,有變化,有亮點。或獨具書卷氣(儒雅)、金石氣(古樸)、廟堂氣(沉穩、大氣)、清逸氣(自然、飄逸),或兼而有之。

二是,從點畫,看功夫。

點畫線條的質量體現書者的筆墨功夫。筆墨功夫是練出來的。高質量的點畫餞條應該是有骨力(力度),有彈性,有變化。

三是,從墨色,看韻味。

墨色要有深度—入木三分;有厚度—立體感。 好的筆墨功夫點畫線條用筆準確到位,墨色變化厚重。

四是,從結體,看風格。

不同的結體體現不同字體的風格。上不上"體",是書法與寫字的根本區別。好的結體會給人以美的享受,看著愉悅。

臨摹作品和仿毛體作品應從"形"和"神"兩個方面去欣賞和評價。 好的作品應形神兼備。


76651703812笑抒心語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鑑別一幅好的書法作品?

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必定是一件傑出的藝術品,它是作者苦練多年後的藝術結晶,代表了這位書法家取法古人,逐漸尋找自己的書法風格的心路歷程,那麼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鑑賞呢?

1、從整體的章法上來鑑賞。一件優秀的書法作品,首先會在整體給人一種精神飽滿、氣韻連貫的感覺。其章法佈局或舒朗、或開闊、或緊湊、或險絕。就如南朝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所說的“氣韻生動”一樣,好的作品總是會在整體上給人一種精神飽滿、暢快的感覺。

2、 用筆的方法上。歷朝歷代的書家無不追求書法中的用筆奧妙,所謂的“師承”更多的時候繼承的便是每一個字在書寫時的用筆方法,在那點畫轉折、牽絲遊走的瞬間,隱藏著一絲的神秘感。“二王”、“唐四家”、“宋四家”以致後來的趙孟頫、董其昌等大家,他們每寫一個字,旁人就能認出來是他們的,足見其用筆方法中包含了個人風格和藝術創造。

3、墨色的變化。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在整個的書寫過程裡一定要照顧到墨色的變化,濃淡相間,一任自然,在墨色的枯溼濃淡的變化間,一幅作品在面貌上也產生了多邊的效果。

4、其它方面還有諸如落款、印章的形制、簽名的風格等也都會影響到一件作品的好壞。


暉宗聊繪畫


其實欣賞和鑑別乃至臨摹學習書法的要求基本上是一樣的,都要從點畫,結構章法和精氣神等幾個方面去欣賞,所以要會欣賞,起碼自己就得是書法家。如果對書法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一無所有,只是門外漢,你欣賞什麼呢。就是在真神面前也是不知何雲。書法的欣賞需要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並不是說,看一眼就憑感覺說話,在具備上面的幾個條件外,還需要了解作者的師承關係,書法審美和藝術觀念。記得外國有一個故事,說一位畫畫的學生在課堂交了一件肖像素描作業,人們看了都說太醜了,怎麼會有這樣的人,甚至老師都如此認為,哪位學生的水平太低。後來哪位學生把模特領到了老師目前,人們一下驚呆了,哪位學生畫的太像了,太傳神了 。所以對書法或藝術是欣賞和鑑賞,不能只看表面的東西,要全面系統瞭解一個藝術家或作品,然後才有發言權。書法的最高欣賞標準是得"神"。

至於鑑別,需要掌握的知識更多了。還需要掌握作品以外的知識,因為鑑別和鑑賞、欣賞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在具有上述功夫外還需要掌握器物的歷史知識,就像那些鑑寶專家那樣。





翰墨書道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鑑別一幅好的書法作品?

這問題挺大的,說一點自已的看法。看到一件書法好作品時那真能眼前一亮,因為此作品碑學功底深厚或是出於某帖,總之有根可探有傳承可觀,那麼這樣的作品就有味道了。

再觀之下可見作品用筆精到變化萬千而且中規中矩,滿是新意不流於俗實乃不可多得呀。最重要的是作品體現出來的是何種筆力,但是無論那種筆力只有雄強才有可觀啊!

一管之見,方家教正。


無為大聖o


鑑定一幅書法作品首先是對評議者本人文化素養的考核和檢驗。評議者的素養和審美直接會影響到作品的評判上的。倘若大家都遵循“眼高手低,師法乎上”的學風去對待書法的創作,相信書法人才倍出之景象定當來之不遠!


聽竹齋


筆法,章法,功力,落款,印章


芾羲門下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可以從兩方面分析:1.表現方式方法;2.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內涵。

書法的表現方式,不外乎真草隸篆行五體,而所用書體表現出來的效果,則包含了太多的內容:筆法,墨法,章法,又包容了書家對書法和所書內容的理解。對於所書內容,也是關係作品優秀程度的條件,哪些內容是美的,哪些內容是不能表現的,這就涉及到書家的人文修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功夫在詩外這個道理。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承蒙諸家見諒。


逸墨晉唐齋


1.線條,線條的變化可以看出作者的控筆能力

2.結構,字的結構可以提現出作者對字體美感的把握

3.章法,一副字的寫的再好看的作品沒有好的章法,都算不上一幅優秀的作品


寒溪


1.神韻,神韻就是藝術品的精神面貌,沒人喜歡垂頭喪氣吧。

2.字體的構成比例:合理協調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藝術的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