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鲁迅和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青涩岛屿


当下,明星文化倡行,你让人去评论某两个小鲜肉谁更有水平,显然两者间的粉丝都能掐起架来,是不会有定论的。你要评论鲁迅与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这也是个偶像崇拜的问题,显然也是没有定论的。

首先,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水平都看起来不相伯仲,才会有人要去给他们一分高低。倘若有人让鲁迅或者胡适去和某某不怎么名见经传的人去比,那高下之分,一眼明了,也就不会存在争论。

胡适,是实用主义的践行者,并且一以贯之。比如说他的白话文,便是实用主义的体现。


什么是白话文呢?在胡适倡导之前,中国人说话会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样“之乎者也”地说话,等到了胡适之后则是“我知道了”,简洁明了,摒弃了繁文缛节。可以说我们今天之所以不再之乎者也地说话,首先得感谢胡适,这算是他的水平吧?!也是他的实用主义的体现。这种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了他的爱情观上,乃至他的政治主张上。当初胡适有更好的选择,为何最终却选择和他家里包办婚姻的河东狮携手白头?因为他看了好朋友徐志摩与陆小曼后才发现,能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最实际。至于他的政治主张,则是毅然放弃了建国后政府的高官厚禄,跟着蒋校长去了台湾。这也是他实用主义的体现,建国后的文革,多少博学鸿儒因此凋零,而胡适却能在台北与蒋校长平起平坐,谈笑风生,安度晚年。

这个观点看,又有什么比活得好更实际呢?!

其次,我们看鲁迅。我只能说,从文学境界上来看,鲁迅略高胡适一筹。当初鲁迅也自己承认的东西是得罪人的,也确实有很多因为本着给麻木的国人的心当头棒喝,在文学上并不怎么讲究词句。但是,正如那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对国人正是如此的。他得罪人,是看不惯大多数像是徐志摩这样为了女人动辄“哎呦,哎呦,我要死了”的不作为,浪费了大多数资源却在最麻木的年代弄出了不少风花雪夜的词句继续腐朽麻木国人的心,弄得大家云里雾里,飘飘欲仙,连爱国主义也没有了。


就像他说的那样,他看不起胡适是因为他觉得胡适太自私,事事讲究想着实用主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鲁迅自己事事都是想着如何唤醒国人,所以站在民族大义上,也就很无奈变成了民国那个最尖酸刻薄的文人。

他谁都骂,却越骂越出名,粉丝越来越多。原因都在这儿了。胡适抓住了精英的极少数,而鲁迅抓住了民众的大多数。

因此,要我说,评论二人文学水平高低,和个人三观主义有关,旁观者永远看不清道不明。


不书


先给个结论:在文学与文化、包括思想方面,鲁迅是当之无愧的一流思想家、一流学者、一流作家;胡适,则是毫无争议的二流思想家、二流学者、三流作家。

一、关于鲁迅

题主希望详细说说,这个没法太详细,太详细了就是著书了,不如抓要点:

为什么鲁迅是一流思想家?因为: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对近代中国人缺乏自治、缺少独立意识的深刻认知,推动了中国从内部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而且,这种批判虽然也从俄国有所吸收,但基本上属于鲁迅的原创思想。这种思想在后来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所要追求的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与近代受辱麻木截然相反的精神。

为什么鲁迅是一流的学者?因为:鲁迅做的研究并不多,也就是翻译和一些古代文学研究。如果说,鲁迅的翻译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的话,鲁迅的古典文学研究可以用“有始有终,点到为止”来概括。

所谓有始有终,就是他完整的进行了古代小说的研究的开拓工作,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至今仍然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书,不是入门书、不是因为鲁迅所以才重要,不是因为写的早,而是确确实实有见识有水平的参考书;

所谓点到为止,是说鲁迅并没有在学术上下大工夫,当然也与他去世时间太早有关,所以留下的学术著作太少。但少而精,并不能抹杀他作为一流学者的水平。

为什么鲁迅是一流的文学家?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

二、关于胡适之

为什么胡适之是二流的思想家?因为:胡适给今天的中国确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同样是关于ZIYOU,关于人的独立,而且,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胡适的这种思想。但是,一方面,胡适的这些思想都是二手的,美式的,不是原创的;另一方面,胡适的思想不深刻,缺乏反思,无论是什么思想,没有经过反思而只是接受,那就是教条。所以,胡适只能是二流思想家。

为什么胡适之是二流学者?因为:胡适虽然留下了“整理国故”的观念,留下了一些研究方法,照理说,能够提供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人,肯定属于一流学者了,因为确实是一流学者提供方法,二流学者照着方法研究。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当胡适自己按照自己的方法做研究时,却总是发现做不下去,最后,很多他花了大工夫的研究都没有成果。

为什么?因为胡适水平不高,自己提出的方法,自己都无法验证,我们能说他是一流学者吗?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什么只有上册?并不是太忙,而是水平不够。他在写上册时,北大的朱希祖就说过大意是“胡适不懂哲学,写不动哲学史”的话;章太炎曾讥讽胡适不配谈学问,说:“胡适之也配谈哲学?”

更有趣的是黄侃,他在上课时讲段子:“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之可谓著作监矣”。大家没听懂,黄侃说:“监者,太监耳。有上部,下部没有了”。

如果说早年的胡适水平不够,晚年的他也仍然不行。晚年他按照自己提倡了一辈子的方法,整理《水经注》,结果,不仅没有“结案”,反而越弄越乱。胡适自己曾说:“提倡有心,实行无力。”(胡适日记,1930年12月6日。)自己是二流学者,这是他自己承认的。

为什么说胡适之是二流作家?因为,大家说说,谁能背得出胡适的一首诗?说出胡适那篇小说、散文能让你觉得这辈子没白活?没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