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种植过程中土壤容易恶化,如何给土壤培肥?

田园轩月


土壤恶化问题是当前最为严重的土壤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土传病害严重、养分失衡等几个方面,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种植的土壤不再健康,导致诸多问题,如产量低、品质差,重金属超标等等,土壤恶化在设施种植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引起种植土壤恶化的原因

一、化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

1、化肥过量施用的表现

化肥不是洪水猛兽,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但如果施肥不当,带来的否面影响也非常严重。许多农民朋友受“肥大水勤,种庄稼不用问人”的传统观念影响,为了片面追求产量,盲目的加大化肥的施用量,超过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数倍甚至更多,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

我们常见的土壤表层出现泛白、泛绿、泛红就是土壤盐渍化最直观的表现。初期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盐霜,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加重的时候,土壤表层就会出现绿色苔状物,进一步加重时,就会呈现红色,这说明土壤的盐化程度已经很严重了。

2、化肥过量施用带来的危害

①、土壤盐分的增加

土壤中盐分浓度过高,必然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进而导致土壤无法吸收水分和养分,严重的会出现根系死亡的现象。另外阳离子被作物吸收,残留的硫酸根、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于土壤中的钠、铝、锰等结合形成盐,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变差等,植株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细弱甚至不生长。

②、生理病害加重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吸收氮、磷、钾大量元素外,对于中微量元素如钙、镁、硼等的需求也是必需和不可或缺的,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只不过在需求量上有差别而已。

许多农民朋友对于施肥一般都看中氮、磷、钾的施用,常常忽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出现缺素症等生理病害,引起生长发育异常。另外,养分之间也有促进和拮抗作用,过量的氮磷钾就会阻碍植株对钙、硼、锌等养分的吸收,也会导致作物出现缺素症状。

二、连年种植引起的连作障碍

所谓的连作障碍就是指在同一块土壤中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作物,即使在正常的种植管理条件下,也会出现生长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现象。

连作障碍带来的危害:

1、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一些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有毒物质,这些物质长期累积就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作物根部对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

2、病虫害加剧

由于病虫害对于作物有特定性,长期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作物,会使得病原菌连年生长繁殖,遇到合适的条件如温度、湿度就会引发病害的传播,使得土传病害加剧,防治难度也比较大。

3、营养失衡

作物对于养分的吸收,往往会偏向于某一些种类的元素,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表现出某些单一的营养元素缺乏,导致蔬菜因为缺素不能正常生长。如我们常见的西红柿脐腐病、黄瓜畸形等。

土壤恶化会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改良呢?

土壤恶化改良的措施

1、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

不同的品种对于抗病性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种植前,要选用抗病性能好的品种,还要结合气候条件,如春季种植的,要选择耐高温、耐干旱的品种;秋冬季节种植的要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寒性好的品种。

2、实行轮作倒茬

建立正确的轮作制度是避免土壤恶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按一定的年限轮换种植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通过合理的安排茬口和科学的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根结线虫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及时清理田园

作物在收获后要及时清除上茬作物的残质病叶、病果等,集中进行销毁或者深埋,减少病原菌的累积,同时切断期传播途径,能够极大降低病害的发生。

4、土壤消毒

在种植下茬作物前,结合翻耕整地进行药剂消毒,可根据往年高发病害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药剂,通常都是采用使用多菌灵拌土后,均匀撒施后翻入土壤中。翻耕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晒垡。

如果是设施种植,还可以通过高温闷棚和熏蒸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消毒。

5、平衡施肥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一般都会结合整地进行施基肥,在施基肥的时候要重视有机肥的施入,有机肥除了具有营养全面的特点,关键是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土壤结构和为有益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环境。在施底肥的同时还要注重中微量元素和生物菌肥的补充。这都对于改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其生长特性,合理施肥,用什么补什么,而不是没有目的的施肥。

土壤之所以恶化,更多的是因为人为的不合理耕作所导致的,因此,要避免土壤恶化,恢复土壤的肥力,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手段减少对土壤的伤害,才能保持土壤肥力,实现可持续的种植和发展。


新农鸣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是从土壤中获取,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土壤在种植过程中表现的越来越恶化?其危害是什么?

一,土壤恶化的原因

1,长期使用化学肥料:连续多年使用化学肥料,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因为化学肥料就是无机盐,长期使用里面含有的酸离子与土壤里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酸,就导致了土壤板结,酸化严重,透气性差!

2,土壤有益菌越来越少,不能有效去除土壤里的有害物质:因为土壤已经不适合有益菌生存,土壤的有害物质不能被有效分解,加重了土壤的酸化程度。

3,有机肥使用量太少。有机质缺失,化肥对土壤板结影响就越明显,而有机质含量丰富,化肥被利用的高了,化肥残留在土壤里的硫酸根、氯离子等就会很少,相应的就大大降低了化肥对土壤的板结。

二,土壤恶化的危害

1,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据专家介绍,现在肥料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很多养分被固定在土壤当中不能被作物吸收和利用。这样就直接导致农作物营养不足,产量低,品质差。

2,死苗,烂根,抗病力下降: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越来越贫瘠化,严重的缺素症使农作物出现死苗、烂根现像,并且能诱发植物的各种病虫害。

如何给土壤培肥 恢复土壤健康

一,增施有机肥

人粪尿、家禽(鸡、鸭、鹅)粪,以及牛、猪、羊等粪便,还有菜籽饼、棉花饼、大豆饼、花生饼、芝麻饼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有机肥,不过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才能使用,避免造成作物烧根现象。也可以购买好的商品有机肥,直接施到农田。

二,秸秆还田

可以收集作物秸秆堆沤发酵施入土壤,也可让作物秸秆在地里直接粉碎还田。比如我们这里,小麦、玉米被收割机脱粒收割时,秸杆也被同时粉碎还田,麦田可直接种玉米不受妨碍,随着玉米苗的长大,麦秸秆在地里逐渐腐烂变成有机肥。玉米秸秆可在冬前用深耕犁深翻埋在土里,第二年春天再用旋耕机旋耕一至两遍,就可以种花生或者春玉米了。

三,合理轮作

同一块土地,一定不能连续种植同一样植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倒茬"种植。比如今年种花生,明年种玉米或者大豆,以此减少缺素证的发生。

四,生草肥田

如果是贫瘠地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休耕三至五年任其自由生草,也能做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产能力。如果种植果树,果园内生草,等草长高时再用割草机割除,如此循环,腐烂的草成为很好的有机肥,大大提高了果园有机质的含量,陪肥了地力。

总之,土壤的状况跟农业的发展和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我们只有保障土壤健康、注重土壤培肥,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农人阿翠


“种植过程中,土壤容易恶化,如何给土壤培肥?”这个问题,做为一个农民人,我就结合我自己所在的天水山区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恶化现象以及土壤的培肥改良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造成土壤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化肥和农药用量过多,有机肥使用减少,种植品种单一所造成的。要想给土壤培肥,也就得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对农作物进行多样化种植入手。


土壤相对恶化的表现有那些?

一是土壤板结严重。按理说,随着气温的相应升高,土地的熟化程度应该也要相应提高,土壤板结现象应该减少。我所在的地方大都是山区丘陵地貌,高寒阴湿,靠天吃饭,没有工业污染一说。但近些年来,一些土地土壤板结现象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在犁地时天气不好或者下过雨时间不长犁过的地里,都会有大量的土块。甚至经过一冬天的冻泛也难以打碎。下播以后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出苗。

二是盐碱化严重。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土地到户时就有一部分土地容易“泛碱”。但是最近几年,有些原先没有泛过碱的地也有了“泛碱”现象。地表看上去总是白花花的。种点农作物收益也老是提不上去,挫伤着人们种植土地的积极性。

三是病虫害发生频繁。一些老人都说,“原先就根本没听说过庄稼有什么病,现如今庄稼的病比人的病还多。”越来越频繁的庄稼病虫害防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大面积种植带来了不便。

土壤发生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化肥使用量增加,破坏了土壤的原本结构。

根据本人在农业生产中的经验总结来看,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大化肥的施用太过所致。在这几十年的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植主要的变化是大化肥的投入量在逐年增加,而农家肥和有机肥的用量正逐年减少,甚至大部分土地都是“卫生田”,根本就不用农家肥。土地刚放到户时,农民都没钱买化肥,许多的农民都是靠施用农家肥种地。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使用大化肥。甚至是再没钱的家庭,贷款也要买化肥使用。我刚开始种地时,冬小麦播种时不施化肥,后来化肥出现时,每亩开春撒尿素5公斤做接苗肥。如今播种时底肥撒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开春接苗肥还得撒尿素20公斤。小麦的产量真的是提高了,施用大化肥的量也越来越多了。


二是有机肥施用在减少。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最早农村人冬闲时间,会出去拾粪或者把自家烧的热炕砸掉重新做好。只是为了多弄些“炕土粪”往地里施用。我自己也曾经专门到野外刮草皮烧过草木灰,就想能种出来几个“大洋芋”。可如今,乡下人种地都不用农家肥了,人尿粪都会倒掉!加之牲畜越来越少,逐渐没人喂了。所有的庄稼种植时,都是纯化肥。

三是种植结构单一。

过去种地时,总要计划怎么样去倒茬。也很早就知道重茬的危害。近些年,因为土地种植效益降低,许多农民种的地少了,有些作物因为收益少或收拾不方便就不再种了。这样就形成了土地种植品种单一,持续重茬的现象出现。就拿我们老家来说,大豆,荞麦,葵花已经不种了。洋芋,玉米,胡麻种植量也逐渐减少,只是够各自家庭吃饭。只有小麦和油菜虽然种得少,但依然还在种着。少量土地上年年就种小麦和油菜,重茬单一,就成了常态。

四是过度地使用农药。


最早时,农民之所以忙,是除了播种收获以外,还得积肥拾粪,除草灭虫等等。可如今,各种各样的农药的使用,在减少了农村劳动力投入的同时,也加重了土壤农药的残留,破坏了土壤原本的生态平衡。就从最简单的麦田拔草来说,最早拔一亩麦田里的杂草,一个人至少得五天以上。现在一个人用一天时间,就可以通过喷撒除草剂的办法,完成至少十亩麦田的除草工作。这还不说,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里面都有相应的除草剂。杀虫的,治病防病的,增产增收的等等。可以说现在的庄稼就是在化肥和农药的足量使用中才得以收获的。


怎么样培肥并改良土壤呢?

在怎么样培肥并改良土壤这个问题上,我不想太多地用科学的理论去说明什么,只就想从一个农民人的角度说说怎么样才能使土壤变得可以继续耕种。

一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也使农业生产的效益得到了有效提高。如果要从改善土壤的角度来说,应该相应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数量和施用频率。化肥在土壤中分解时持续使土壤温度降低,是使土壤逐渐板结和盐碱化的最大原因。农药的使用也加剧了土壤的污染和药害。超量地施肥,多重地喷药,把原有的土壤生态环境生生给改变了。要想恢复土壤生态,必须要提倡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施肥用药。

二是增加有机肥用量。

有机肥除了能够使农作物健康生长以外,也是改良土壤最直接的方法。在农作物种植中,应该大量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农家肥的发酵腐熟,并使用到土地种植中去。农民朋友要多收集和购买农家肥,尽量少使用大化肥。更不要嫌麻烦而倒掉人尿粪和家畜家禽粪便,要全部使用到庄稼种植中去。。

三是杜绝重茬,合理轮作。

通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农民人都懂得农作物重茬种植和单一经营的危害,也总结出了一些相互轮作的方法。如果真是想通过土地受益,这些经验还必须要借鉴并身体力行地去推广。我们老家在种植洋芋和玉米时,都是尽量要施农家肥的。所以玉米洋芋茬口种那种作物长势都好。油菜籽茬口适合于种小麦。胡麻和荞麦的茬口最薄,种啥都不会高产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发展多元化种植。发展蔬菜或药材及其他高新作物种植,以缓解土地种植种类单一,农作物品种重茬的问题。有些药材和疏菜种植时,不用或者很少用到农药,比如韭菜、菠菜、大蒜、大葱、洋葱、胡萝卜、芹菜、筒蒿、香菜、百合等。药材类有,茴香、生姜、薄荷、紫苏、牛蒡等。多样轮作,即降低了农药对土壤的破坏频率,也减少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四是积极培肥土壤。

在我老家,培肥土壤的方法有三种。

1.土地空置。每年留出一部分地深翻后使其闲置一年,第二年再开始耕种。以便使土地恢复土壤生态结构,平衡营养组成。

2.压青还田。在地里种一些豆类或草类植物,长到一定程度时深翻压青,以补充土壤营养,调节土壤结构。我们老家常用箭舌豆做压青还田处理,效果也不错。

3.整地排碱。土地出现“泛碱现象”,主要是排水不畅所致,可以在土地周围开挖排碱沟,使土壤中的水份能及时排出,减少盐碱滞留。

总结:

综上所述,土壤发生恶性变化主要原因是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所致。化肥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化学成份和各种农药的残留,破坏了土壤原本的组合结构和生物平衡,从而使土壤发生板结和盐碱化。又加之单一的种植结构和重复的种植模式,加剧了土壤退化和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做为农民人,要善于从改良和发展的角度去对待土地生产,加大农家肥用量,减少或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积极安排土地轮作及休耕还田,才能把土地的种植优势发挥到最大,也才能做到真正的土壤改良和培肥。您说对吗?

【农村人说农村事。@木火同明,欢迎您的留言和讨论。】


木火同明


这个问题看似非常大,其实非常有应用性。因为我国的土壤有40%已经恶化,面临的问题就是各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各种土壤被侵蚀、土壤流失、各种污染源进驻等。我们面临的土壤恶化来自于耕种方法问题、工业污染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未平衡施肥问题等,而给土壤培肥则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土壤为什么会恶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土壤恶化是源于土壤退化,土壤退化主要来自于土壤的自然减少或者人为减少,同时土壤的质量指标明显降低。而土壤恶化则主要表现在土壤与原数量和质量批标严重降低,形成了肉眼可以分辨的情况。

土壤恶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为因素及自然灾害变化

人为因素主要来自于对土壤调理及作物种植过程中的耕、种、旋、施肥、收割等方面不合理的操作而致。自然灾害则是由外力作用,如地震、下雨、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土壤结构变化带来的。其结果可能会是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逐步被侵蚀等。

因为我们明白,各地的土壤结构是不同的,其酸碱度也是不同的,在各种结构和酸碱度的土壤中,农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耕种方法和施肥方法,一旦被改变,或者明显地改变,则在耕种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其结果对于土壤改良不利。

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矿企业污水、有害气体的侵蚀,会形成对土壤内部养分的严重改变,甚至一些重金属的加入,使土壤质量呈现迅速污染状态。其污染的结果可能是有害金属增加,影响农作物营养吸收及农产品质量下降,也会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结构,形成酸化土壤严重、盐渍化土壤越扩越大。更有甚者会使土壤团粒结构消失,呈现板结化现象,水气通道严重堵塞,以至于根本不能种植。

二、什么是土壤培肥,其主要办法有哪些?

土壤并不是那么脆弱得抵抗不了外力的影响,而是不能超过一定的度。比如土壤通过自身的自净作用,在土壤中有有机质、矿物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使一定的外来影响得到弥补,也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促使土壤复原,构建土壤正常生态。但是,若外力超过一定水平,则土壤自身自净则缺乏能力,土壤污染则占上风,土壤恶化就迅速到来了。

而土壤培肥是指通过人工生产活动来培育土壤肥力。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了将土壤培育到接近原来的水平。比如次生盐渍化土壤,本来是随着盐渍化土壤的演变推进而变化的,这时只要提前进行地面排水设施的建设,不使地下水无路可走,就可以杜绝。

土壤培肥的方法主要有:

1、提前预防土壤恶化严重,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对于我国来说,因为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工厂排放物,包括液体、气体越来越多,无形中影响了土壤质量,严重的使土壤酸化、板结化。受污染耕地越来越多。针对这样一项严峻的问题,我们已经就环境保护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且拿出了诸多办法来解决,比如工厂上环保设施、污染水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相信在国家政策的调节下,这方面会影响越来越小。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的主因在于防止农田的由于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变化来影响耕地数量的减少,比如对山、路、林、水的改造,对沙土的节水改造,对丘陵及涝洼地的改造等,尽量使不平整的地改造成平整的耕地。这方面的工作国家一直在进行,根据我国耕地的地形土壤不同,肯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改良耕作方式

土壤培肥中,人为的因素是关键的。耕作方式可以避免一些耕地提前进入退化,好的话可以使耕地变得更加肥沃起来。比如轮作与休耕方式,这样可以使耕地得到有效休整,同时可以利用作物的高低、类别不同进行人为轮作。

同时耕种深度也可以改变土地质地。

3、化学生物方式改良土壤

利用肥料的作用进行合理施用,这也是人为可控的。这需要农民朋友相信测土配方的意义,不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不让土壤内留存过多的化肥,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的负载。在合理使用化肥的基础上,大力利用有机肥料及生物肥料进行改土,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迅速形成,来调节土壤中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水气通道形成和打开,这对于作物吸收养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就是对土壤恶化后,如何进行土壤培肥的几点建议,从以上可见,土壤培肥一定是建立在人为改良的基础上,也就是耕作方式及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的,以杜绝人为因素对土壤的改变。然后我们通过生物及化学肥料的合理施用,来解决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平衡,还有土传病害的防治。也就是说培肥地力不是靠天、不是靠地,而重在靠人的思想和行动来解决。培肥地力,人人有责。


农资人实录


题目当中所说的,土壤容易恶化,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盐渍化、板结化,这两种情况几乎是相互存在的。说白了一个是由于外界的洪涝灾害所引起的,这种一般集中在平滩地靠近河流的地块比较多,二是由于单纯的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这包含在所有种类的种植地里面。

因此在题目当中所讨论的就是,在肥料、药剂的使用和土壤管理上的一些做法,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首先在对于化肥的使用上,一定不要过量,尤其是尿素类似的化肥,是引起土壤板结盐渍化的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在蔬菜大棚下面这片土壤里面,由于各类化肥使用量和频次过多,就会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后果。

所以在这点上我建议大家,尽量多用腐熟的农家肥干粪这些有机肥料,因为有机肥料可以使得土壤疏松、松软、提升其肥力,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壤的盐渍化和板结化现象。

2、接下来在第1点的前提上,从种植蔬菜大棚来看,如果是灌溉的频次过多的话,也是会有盐渍化板结化现象的,就拿我们村子来说,灌溉几乎用的豆薯井水,而我们村子的井水是那种比较“咸”的,并且碱性是比较大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那么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对于土壤的改善一定要搭配合理的腐熟有机肥的施放,再结合有效的灌溉,就会得要有效的改善。

3、最后一种就是结合前面两种的农药使用不合理,我在这里所说的农药包含有除草剂、蔬菜生长所用的叶面肥药剂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那么这些药剂在喷施的时候必然是会和土壤表面进行一个亲密接触的, 哪些直接打在根部的那些就更加如此了。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当然都是需要结合起来的,在用上要一定要考虑土壤的感受,要合理化。

总结

以上就是改善土壤恶化的一些方法观念和措施,主要还不是单纯的只是在改善培肥施肥上,一定要和合理的灌溉和喷药等结合起来改善了。


宁宁说的话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作物丰产丰收的概率越来越高,丰收的同时也让土壤的肥力有所下降。土壤肥力的下降会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且这种趋势会受种植户错误土壤改良措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在种植业中,大多数的种植户错误的认为,作物的地产必然和肥料施用有关系,却忽视了土壤的改良工作,片面的采取施肥改良土壤只会让土壤“越种越贫”。种植过程中土壤恶化的问题不容忽视,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认识土壤恶化的原因,找到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方式,改善土壤质量。

  • 土壤恶化的原因

1.施肥不合理导致土壤酸碱化

在种植业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氮肥会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农作物的高产可能性,却不知道偏施氮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肥料中的酸离子和土壤中氢离子发生反应,从而在土壤中形成沉积的酸性物质,土壤酸化会影响到作物根系营养物质的获取,最终会引发作物出现缺素症状。不管是有机肥,还是化肥,都需要掌握住量的使用,过量施用既会导致肥料的浪费,还有可能导致农作物出现不良的反应。

2.作物的连作导致土壤板结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恶化的一种表现,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既有有机肥施用量不足,也有作物连续在同一田块种植。种植业中在同一田块的复种指数会非常高,长时间的复种会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增多,甚至有可能会带来土传性病害,土壤结构性问题会非常明显。通过农作物的连续耕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带来可观的收入,但超过三年以后就有可能导致出现作物质量下降,连作障碍会非常明显。

3.土壤受外界的污染严重

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土壤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环境变化及工业污染的影响。在工业生产中废水、废弃、灰尘、废渣等都有可能导致土壤的酸碱化,煤炭、石油、天然气导致的环境污染会导致酸雨的出现,酸雨会直接影响到土壤。除此以外,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地膜没有及时清除的话就会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到作物的根系发展,地膜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才能达到有效分解的目的。

  • 土壤培肥措施

1.合理耕作施肥

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型的旋耕机,深翻土壤能够有效的打破犁地层,增加土壤的蓄水蓄肥性。施肥过程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土壤养分的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配置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肥料的比例,应该对有机肥的施用量有所侧重。对于在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种植,耕作深度应保持在30cm左右,肥料的施用应该和浇水结合起来,浇水则应以喷灌为主,大水漫灌有可能导致土壤板结。

2.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土壤板结和酸化是常见的土壤恶化问题,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方面有机肥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的板结问题,提供给农作物生长足够的营养,降低土壤的容重;另一方面生物菌肥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含量,有益的菌肥能够将化肥、农药等有害的化学物质有效的分解。有机肥和菌肥的选择需要结合土壤出现的问题进行选择,土壤板结和酸化两种问题需要分开解决。

3.生物修复

生育修复指的是种植对有害物质有吸附作用的农作物来解决土壤恶化问题,其对土壤的破坏相对较小,需要的周期会比较长。土壤的生物修复措施多样,简单介绍两种:一是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采用蚯蚓来增加土壤中生物的多样性,蚯蚓不止能够帮助土壤自净,而且能够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二是在土壤培肥过程中使用优质的生物肥料,优质的生物肥料能够促使土壤中有害物质有效降解,且不会导致二次的污染。在一些重工业污染的地块中,种植户会选择种植狗牙根等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土壤培肥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目的的,不同的土壤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土壤恶化问题的出现既要在日常管理中做好细节的管理,避免不良的耕作种植方式导致各种问题出现,又要在问题出现以后做好恢复和改良措施。除了以上提到的土壤培肥措施,种植户也可采取增施含腐质酸水溶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种植过程中一旦有大幅度减产问题的出现,需要从土壤、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增施肥料有可能会致使土壤恶化问题更严重。


老农民说事


种植过程中,土壤容易恶化,对,就是的,我们往农村走走就不难发现,现在不少地方的土壤恶化非常严重。可以这么说吧,不用化肥的话几乎绝收,每年的收成,几乎全是化肥养出来的。长此以往,何以得了?土壤培肥,迫在眉睫啊!



土壤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恶化非常严重,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在农村的亲身感受。很多农民说,不用化肥,种什么都不行,只有用化肥才能确保有收成。长此以往,农业前途何在?真的是不敢想象。农村土地为何恶化如此严重,土壤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1、化肥的滥用:说起化肥的好处,人人都知道它像魔物一般控制着植株的繁茂生长,但是它的坏处呢?就是离开化肥后就萎靡不振,不能健康生长。由于有化肥的好处,慢慢人人也不再给土壤培肥了,慢慢的离开化肥就不会种地了,因为离开化肥就会颗粒无收,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化肥滥用,的确非常严重了。

2、农药的滥用:农药的使用跟化肥一样,滥用厉害。本来有些病、虫和杂草的处理,是完全可以利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技术方法来防治的,但很多人为了省心省事,就通通以农药处理,农药残留土壤里,对土壤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不仅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还对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并且破坏后还难以恢复。



3、污染物排放:污染物的排放,也是一个造成土壤破坏的重要原因。厂矿污染物、废矿渣、废金属等,排放到土壤、河流中形成了重大的污染。这种情况现在虽然减少,但前期排放的众多污染源还没完全治理好,仍在恢复之中,所以土壤恶化的现象仍未得到完全的解决。污染物,必须禁止乱排乱放,土壤才会恢复。

4、地膜的泛滥:不知从何时开始,地膜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为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地膜的好处。的确,地膜能带来保温、保湿、保水土等多方面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地膜不能溶解,每年一换的大量地膜堆置土中,对土壤造成了很大破坏。后来大家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开放研究能溶解的地膜,这才有缓解。但不可否认,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地膜仍是不溶解的,需加强管理。

5、污水的灌溉:前些年的环保管理无力,导致大量工厂、矿山污染排放到河流、沟渠中,流入土地对土壤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这些年虽然进行了大力整改,但土壤仍未完全恢复,并且污水污化的排放仍然存在,咱们看看新闻就知道,各地污染企业仍然有偷偷排放的情况。污水之害,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土壤。



土壤恶化的表现是什么?

土壤恶化的表现,主要以下几个方面:板结问题、变得浅薄、病虫害增多、缺微量元素、酸碱化严重等。土壤就像一个人似的,长期营养不良,管理不力或根本不管理,身体就会越来越糟糕。土壤管理不力,恶化就会越发严重。

1、土壤变板结:现在的人们种植庄稼比以前变得懒了,一切问题都企图用化肥、农药解决,有的甚至连挖土或耕土的活儿也省了。加之化肥的破坏性,以及有机肥的减少,土壤是变得越来越没有肥力了。微生物群数量下降,土壤板结现象越孕加重,使得作物在土壤中根系发育大受影响。

2、活土层变浅:由于土地不多,土地上每年轮回种植农作物,特别是像辣椒等一些浅根作物的轮回播种,土壤变得越来越浅薄。如果在耕土时不注意加深深度,那么熟土的深度就会变得越来越浅。活土层变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保持都是不利的。



3、病虫害积累:土壤中病害会随着农作物的连作而加重,虫害也会随着连作年数的增加而增多,危害性是越来越重的,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萎、烂根等,甚至枯死。病害加重,用农药就会增多,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主粮、蔬菜的种植就会受到污染。

4、缺乏微量元素:由于农作物连作、浇水不当等原因,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减少,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一些微量元素是必须的,像硼、锌、钙、铁、锰、铜等元素是不可缺乏的。长期作物连作会造成因作物的偏好而大量吸收,从而导致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5、土壤酸碱化:这个问题也比较普遍,是人们泛滥使用化肥、灌溉方式不当、土壤治理不力所造成的。在长期使用化肥中,化肥中的酸碱成分在水气蒸腾时上升于地表,对土壤形成了污染;在长期的漫灌及不正确灌溉方式中,土壤肥分被淘走,残留的多是非肥分物质;在长期的治理不力或根本未治理的情况下,土壤越来越贫瘠。久而久之,酸碱化越来越严重。



如何给恶化的土壤培肥?

土壤恶化犹如病,不去治疗便伤身。知道土壤恶化的坏处,知道土壤恶化的原因,便能溯源治本,给已经恶化的土壤进行培肥。那么,土壤培肥都有哪些方法呢?我觉得,深翻土壤、增施益肥、实行轮作、土地休息、施撒微用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下面我来具有介绍一下。

1、深翻土壤:土壤培肥是需要深耕的,否则会变得越来越浅,肥力丧失会越来越多。在作物收获后,在作物种植前,都需要深翻一次。同时,种植前的深翻,需要结合施底肥一起做。底肥以农家肥为主,甚至可全施农家粪肥,牛粪、猪粪、牛粪、羊粪、鸡粪等,都是很好的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增加大有帮助。

2、增施有机肥与生物菌肥:有机肥种类很多,前面说的各种粪肥只是一方面,还有绿肥、饼肥、沼气肥等,土地多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能做到有效提升。还有就是生物菌肥,什么是生物菌肥呢?就是通过生物发酵生产出来的肥料,包括细菌类、真菌类、固态菌等各种微生物肥料。对改善土壤结构、缓解盐渍化现象、提升土壤肥力很有帮助。



3、实行农作物轮作模式:我们种植身很多农作物是忌连作的,连作不仅是病害加重的风险增大,而且土壤肥力破坏的风险也大大增高。多次连作后,土壤变浅、变板结、变贫瘠,所以我们都提倡轮作模式的用地。轮茬种植各种庄稼、蔬菜等作物,对减轻病害风险、减轻毒素危害,是很有作用的。

4、适当闲置土地:土壤像有生命似的,当种植几年后忽然让它休息一下,地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土地闲置休息时,需要深翻土壤,让下面的土壤翻起来晒晒太阳,或接受冰冻的锤炼,将病害、虫害赶走灭绝,能很好地恢复地力。这个效果不错,当土壤连连种植显得疲劳的时候,让它适当休息一下。

5、增施微量元素肥: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中必须元素,在施肥的时候可以单位施撒、喷施,也可以与其它肥料混合同时施用。但施用微量元素肥时,最好检测一下土壤,缺什么,缺多少,做到有针对性的施肥,避免施肥过量而造成肥害。这一点很重要,必须牢牢记住。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施硫酸锌1.0~1.5公斤、钼酸铵0.1~0.2公斤、硼砂0.3~0.5公斤、硫酸铜1~2公斤、硫酸锰2~3公斤等,这是在未检测土壤性质的情况下,预防土壤缺素症而施微量元素肥。如果土壤本身缺肥,那就需要检测出确切数据后再定施肥数量。


总结:土壤恶化的现象不容忽视,必须重视,要找出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让土地变得肥沃起来,我们的农业才有更大希望!


种植天地


【种植过程中土壤容易恶化,如何给土壤培肥?】

  •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工业肥料的投入的确能够增加单产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提升作物商品性,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工业肥料的无序投入,也会带来很多弊端,例如,它给土壤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农业种植过度依赖工业肥料,会让土壤出现板结现象,造成营养成分不均衡,酸碱度不协调,如不改良土壤土质,会致使土壤土质继续恶化,其结果造成土壤砂石化,板结化,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种植的作物不出苗,不生长,不开花,不结果;且长久无法修复,变成无可持续利用价值的废地。

  • 近些年,农业管理机构和农业种植户开始重视土壤恶化问题,经过科学论证,采取了一系列修复土壤结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农业种植土地因工业肥料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积累了一定的改良经验;种植过程中土壤容易恶化,究竟该如何修复?如何培肥?如何养地?如何改良成可持续利用的厚土良田呢?我们根据一些种植户养地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办法:

  • 一,休耕养地。休耕养地是指让已经恶化的土地停止耕作耕种,让土地在自然状态下休养生息;土壤也有疲劳期,通过休耕养地的办法让土壤进入自我修复期,用风霜雪雨和自然力量使其恢复元气,达到养地的目的。

  • 二,间作轮耕。间作轮耕是指隔茬种植或者休种各半的种植方式;具体为歇一茬,种一茬,或者一半耕种,一半休耕;也可隔畦隔垄休耕,这样即可保持土地利用率,有可达到修复土壤性能的目的。


  • 三,重施有机肥。重施有机肥是土壤培肥的重要途径;有机肥是指畜禽粪肥和植物秸秆杂草沤制熟腐的农家肥,这些农家肥营养成分全面,有机物质结构合理,它能中和土壤中的污染源,改良土壤土质,调节土壤肥效,发挥持久肥力。

  • 四,增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是指光合菌族,发酵菌,稀释性有益微生物的统称;在已经恶化的土壤中,增施有益生物菌肥,可以分解土壤有机物,提高土壤抗逆性能,让已经板结的固化养份因子分解,活化,促进农作物吸收。

  • 五,配施功能肥。功能肥是指富含腐殖酸的肥料;功能肥可以改变土壤的盐碱程度,促使土壤营养分子高度分离,提高土壤吸收功能,平衡植株体内养份,对植株的平衡生长具有显著的协调作用。

  • 六,巧施水溶肥。水溶肥是指富含磷钾硼等各种微量元素的肥料;常见以灌施方式应用在蔬菜种植中,水溶肥添加了氨基酸成分,它能促使各种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吸收,提高各种元素的吸附功效,防止各种元素被固化,增强水溶肥利用率。


  • 控制土壤恶化,改善土壤土质,增强土壤肥性,提升土壤利用价值是个长期系统的修复工程,但并不是所有的种植都必须采取修复措施,种植户需依据各自土壤状况,适当调整施肥的应用策略,达到养地培肥的目的。


乡音乡情


土壤恶化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部分。自然因素多为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灾害引起,如洪水、泥石流、江河湖决口等对田地的破坏。题主朋友提出的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恶化更倾向于人为因素因起的。

人为因素因起的土壤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壤的酸化加重,土壤的盐碱化加重,土壤中病虫害严重等几个方面。

种植过程中土壤容易恶化,如何给土壤培肥?

第一类,种植过程中土壤酸化严重,该怎么办?

1,什么是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就是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氢离子或铝离子使土壤中盐基离子淋失的过程。土壤ph<7。

土壤物理特性表现为颜色是红褐色或深褐色,土质松软,土壤透气好。

2,土壤酸化的危害

(1)从作物的表现看。

土壤酸化,作物根系弱,根系吸收能力差;作物抗性差,易受病虫害侵害;作物长势弱,结果差,果实品质不好。比如苹果园土壤酸化后,苹果树树势弱,抗性差,易生病,用药多,结果易得苦痘病、红点、根瘤、丛叶、果锈、斑点、鸡爪印等病害。

(2)从土壤成分看。

土壤酸化会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会明显变少。好的土壤应该是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活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这样的土壤都是土壤中大量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有机质形成的。土壤酸化造成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减少又与土壤有机质不足是统一性。也就是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了微生物种群数量也高,土壤中有机质少,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也少。微生物不但可以直接固氮而且还可以分解土壤有机质,使有机质变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养分。微生物的分泌物还是矿物质分解的溶解剂,使大颗粒的矿物质氧化、置换、分解成作物所需要的能吸收的元素。

所以,土壤酸化使得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对土壤危害很大。

3,什么原因造成土壤酸化?

(1)酸雨,洪涝,土壤流失都能造成土壤酸化。

南方本来土壤弱酸性。雨量充沛,多发生洪涝灾害。酸雨更是直接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酸雨可使土壤中钾,钙镁等矿物质淋失,而土壤中的铝游离,铝离子可直接侵害作物,使作物中毒。

夏季暴雨洪涝土地被水长时间浸泡后,土壤粘重,土壤透气性差,土壤微生物种群被破坏易造成土壤酸化。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开沟淋湿,使土壤尽快恢复过来。

洪涝和土壤流失都能使土壤中矿物质流失,因此大雨过后要及时追肥。

(2)过度的重视化肥使用,忽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使用是土壤酸化的人为因素。

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有的化肥利用率30%多,一部分蒸发、一部分流失、一部分存留在土壤成了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稳定矿物质。

土壤酸化主要是氮肥使用量过大造成的。

(3)如何改良酸化土壤,培肥地力。

其一是作物换茬耕地时使用生石灰改良法。

可根据土壤酸化程度每亩撒施生石灰50~100公斤,翻地是撒上和农家肥一同翻入地下,然后平整好土地。

其二是使用草木灰。

草木灰可以用在大棚或露天菜地用来改善土壤酸化。

其三是土壤要多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加上适量生物菌肥作基肥。

我院中一位二哥。他家是养猪专业户,人家就是用猪粪肥上地,很少用化肥。可二哥家无论小麦,玉米亩产量都是全村最多的。他家每年还种西瓜,由于土壤好,地有劲,种出来的西瓜个大,瓜甜。不但产量高,还能卖上好价钱。

所以农户种庄稼,种菜,种果树一定要多使用有机肥,少用化肥。

其四是可以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酸化。

土壤改良剂能使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增加土壤透气性,能使土壤有机质和生物菌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根系生长,提高作物生命活力。

其五是使用化肥时,少用氮肥。用氯化钾不用硫酸钾等

第二类,土壤盐碱化严重该如何改善土壤培肥地力?

和土壤酸化正相返。土壤盐碱化也是土壤恶化的一种类型。

1,土壤盐碱化就是土壤中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过多了。

在北方很多海拔低的地方,海水倒侵,地下水苦咸。加上干旱少雨,土壤虹吸现象,地下苦咸水分被吸到地表就自然形成了盐碱地。

也有的是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由于雨水过后不能及时排走,蒸发后土壤地表含盐量就高了。

2,不合理的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盐碱化。

北方土地长期施用氯化钾就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还有碳酸氢氨,氨水等,可用过磷酸钙,要用硫酸钾不用氯化钾等办法来改善土壤。

3,盐碱化土壤对作物的影响。

盐碱化土壤中作物不容易保苗。往往是幼苗出来后越长越弱,不长,甚至死苗,造成大片却垄断苗。后期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低。

我们村和临村就隔一条河,我们村的地不碱,他们村的地就是碱地。种同样的作物,我们村每亩产量1000斤,他们村也就600~700斤。

4,改良碱性土壤可以用适量的硫酸镁,或硫磺粉。

用酸碱中和的办法简单易行。

5,给土壤酸碱中和后,要更多的施加土杂肥,改善土壤活性,破除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有益菌团活跃,这样土壤肥力提高了,耕性就变好了。

6,浇水尽量不用地下水,要多用河水。

本来有的地方地下水就是苦咸水,含盐量高,用地下水越浇越碱。反而,黄河水有压碱的作用。

轮作是作物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好办法,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培肥地力。

作物在一块土壤中连茬种几年后,就会出现肥料越用越多却不增产的现象。这是因为作物所需要的养分土壤贫乏了,而作物不需要的却大量富集储存在土壤中,造成有的元素拮抗,更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而过多的施加化肥反而造成资源浪费。

作物重茬几年后,土壤病虫害增加了,为防治作物病虫害发生,药物也会越用越多,作物药物残留,土壤药物残留也越严重,这样对作物,对土壤都会造成危害。

我了解比较多的是,大蒜、生姜、大葱、辣椒、土豆、花生、地瓜、白菜、韭菜等很多农作物,蔬菜都不易重茬,最好隔一两年就轮作一次。

总结,对作物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恶化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后,再做决定如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如果是土壤酸化的就按土壤酸化进行处理。同样对土壤出现盐碱化的就按盐碱化改良办法处理。不易重茬种植的作物要及时轮换。重点提示一下,种地要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生物菌肥,微量元素合理使用,才能培肥地壤。


农人小匠


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由于施用化肥,使用药物进行防治病虫害,土壤会发生酸化,随之引起土质恶化,营养流失。为了保证种植作物有良好的土壤环境,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土壤才能给作物提供营养。农作物的生长大多是来自于土壤的营养,而不是肥料,作物的产量越高,土壤供应的养分也就越高,要想农作物高产,就要给土壤进行培肥。

先来了解一下土层的结构

根据种植实践,良好的土层结构是土壤肥沃的前提条件,整个土层分为了耕作层、犁作层、心土层。

耕作层:大多数的根系都在这一层生长,在耕作或施肥的时候,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层土壤环境很重要,决定着是否能增产。

犁底层:这一层分也有分布相当数量的根系,在整个土层中,起到了水分、养分、空气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犁底层过紧,就会影响物质的转移,作物根系的伸展受到影响,造成减产。

心土层:心土层也有一些作物的根须,对于作物后期的供肥很重要,心土层与犁底层相连,对于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起到了蓄、保、供的作用。

除了土壤的本质外,水分也是起着调整各土层间肥力的相互作用,在旱地区,除了盐土需要较深的水位外,一般的土壤最好有一定深度的潮湿层。在水田的地区,不但种植旱作时需要将水位维持在一定的深度以下,而且对水稻来说,这样的土壤也有利于生长。

耕作层土壤进行培肥的方法

深厚的耕作层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它能扩大营养供应的范围,还可以起到抗旱抗涝的作用,给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耕作层的厚度一般要保持在16~20厘米。为了培育出肥沃的耕作层,采取的措施如下:

1、施加有机肥:针对于肥力较低的耕作层,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机含量,是培肥土壤最常见的方法,有机肥不但养分丰富、全面,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耕性。有机肥料的微量元素和绿肥,对改善土壤也有很大的作用。

2、维持土壤平衡:在进行土壤培肥的时候,就要考虑土壤中的有机物处于平衡的状态,不要让某种营养元素多或少。在同一个地区,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是一个较大的范围,一般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就不会缺氮,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时,豆科类的绿肥可以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

3、保水保肥:土壤的生态平衡,除了有机质外,一定要要考虑作物生长过种中从土壤带走的养分。有的土壤结构不好,很容易造成营养挥发流失,因采取保水保肥的措施,使土壤中的养分得以保留,达到肥沃的水平。

4、精耕细作:采取精耕细作是土壤培肥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当的翻耕可以降低土壤的容重,较黏重的土壤转变为疏松的土壤环境。对于耕性差、黏重,但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可以采取冻晒的方法来改善。此外,耙耱和镇压的措施也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为作物生长创造条件。

5、合理轮作:由于每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和耕作要求不一样,各种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同。作物吸收养分的方式不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也有变化。比如豆科类的作物对氮素的积累有作用;种植中耕的作物能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可以改善;水田中的绿肥连作可以积累养分等等。在种植过程中,应利用作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用不同的作物进行轮流种植,合理搭配,以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对土壤的肥力进行调节

肥沃的土壤是作物高产的基础,但由于作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不一样,就必须要用调节的手段对作物和土壤进行协调。

正确耕作:耕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从而影响土壤的营养环境。比如水田中采用的“肥土少耕粗耙”、瘦土多耕细耙“,就是因为肥土容易烂,而瘦土比较难碎而且养分含量也少,需要多耕细耙,才能使土块充分破碎,提高养分供应的水平。

合理施肥:利用施肥可以直接促进作物的生长,一般可以根据作物需肥的特点,改变有机肥的配合比例、施肥期、施肥量和施肥部位来调节养分的供应情况,以调节供求关系。比如生育期较短的双季早稻,为了早发早熟,在施肥上要采取“一轰头“,而对于生育期较长的晚稻或棉花,为了养分能长期供应,要注意每个时期都要施肥。

有效灌溉:通过灌溉和水浆管理,可以改善土壤温度、通气和养分释放状况,促进作物的生长。对水稻水浆管理的具体要求虽因熟制和品种而不同,但总的要求是以水调节肥、气、热等肥力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应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在旱地也可以通过水分管理有效地调节土壤肥力。

我国农民在看天、看土、看庄稼,灵活调节土壤肥力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例如稻田的“土烂苗旺要烤田”,“肥田重烤,瘦田轻烤或不烤”,以及根据作物叶色的“黄、黑”变化看苗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等。

总结:农民从事种植发展,不可避免会发生土壤恶化的情况,因此,对土壤进行培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土壤肥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各个地区的各种土壤上,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增育出越来越肥沃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