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本科學歷,八年正規企業工作經驗,目前失業在家三個多月了,面試十次無果,應該怎麼辦?

追求MM


首先,題主說自己有學歷且有經驗,按理來說不應該失業,畢竟在很多企業看來,學歷是門檻,經驗是加分項。這兩項題主兼備,卻面試十次無果,還失業三個多月,可見學歷和工作經驗,也並非是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標。

從題主的表述來看,失業不單純是用人單位的問題,還有自身因素的影響。因為沒有哪個企業規定你符合用人標準我就非得錄用你。

一、自身因素

1.自身能力不足

企業需要綜合型人才,如果自身擁有的技能是公司不需要的,那麼,即使自己能力再強,也很難對症下藥,很難進入一些公司。

雖然說技不壓身,但是軟硬實力都要合理匹配,我們要成為公司需要的人才,並在該表現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實力,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樣的話,是很多公司爭著搶著都會優先錄用的員工,又何須自己面試多次無果,最終面臨失業。

2.自身眼光太高

題主說自己本科學歷,八年工作經歷,可想而知,如果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工資或崗位太低,題主一定不情願,畢竟自己有八年的工作經驗,自以為身價不菲。

舉個例子,如果題主之前的工資是月薪過萬,而且做到部門經理的職位,如果面試的公司給出條件月薪五千,先去基層工作,有晉升空間,想必題主很大程度上是不願意的,因為有先例做參考,很少有人願意委曲求全。

二、用人單位的因素

1.衡量指標不單一

每個用人單位都有一定的錄用指標,比如學歷、底薪要求、有些國企是靠背景和關係等,而單一的能力或是學歷,已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2.用人單位的真實需求

就拿國企來說,每年都會下放一定的錄用指標,去錄用一些實習生,但是工資很低,沒有晉升空間。實際上,公司本身並不缺人,只是國家有相應的規定,所以企業權當配合。

三、提升三種能力,讓職場之路更順利

1.隨機應變能力

題主面試十次無果,面試前的準備必不可少,而面試過程中需要隨機應變能力,能在HR提問的過程中,積極地表現自己,讓HR對你記憶猶新,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軟實力。如果能提升這種能力,並把它發揮到極致,那麼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也並非難事。

2.提升自信

失業三個月,面試多次杳無音訊,相信這對題主的打擊一定非常大,題主應該做的並不是自卑,而是分析問題的緣由,重新規劃自己的前景,提升自信,信心滿滿地重新上路。

3.提升抗壓能力

一次的失敗和打擊不算什麼,可是屢戰屢敗,難免會消磨人的鬥志。題主不能知難而退,而應該迎難而上。俗話說“行百步而半九十”,雖然第十次面試都以失敗告終,但誰又能保證第十一次不會成功?

努力提升自己的逆商,不要因此而自甘墮落,要有死磕精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樣,才會愈挫愈勇,才更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綜上,題主應該先分析自己屢戰屢敗的因素,再重新做好職業規劃,與此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在機會來臨時牢牢抓住,在職場上平步青雲。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