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如果生为草根,人生路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去走,那么一定要活成花袭人。

花袭人无疑是大观园里活得最成功的女孩,在贾府败落诸芳离散的环境下,她却“桃红又是一年春”,换个地方继续绽放,并拥有了桃花源般的安稳人生。

很多恨袭的读者因此愤愤不平:她凭什么?

书中其实给了我们答案:她凭的是时刻保持清醒,从而一直掌控着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人生最怕的是失控,失控的人生,就像失控的车辆,很容易车毁人亡。

在那个女性没有自主权的年代,袭人为何能做到牢牢掌控人生?她的经验,对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借鉴作用。



不忘初心,对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保持清醒

花袭人被贾母指派去侍候宝玉,是因为看中了她的“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而且其忠诚度到了“”的地步:“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宝玉在贾母心中的分量,宁荣两府都非常清楚。贾母把宝玉交到袭人手上,这叫委以重任,说明贾母对袭人很放心,相信她能把宝玉照顾好。

来到宝玉身边后,袭人又深得宝玉的喜爱,而且在心理上对袭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红楼梦》|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处在这样的位置,人很容易飘起来,但花袭人始终保持着清醒,时刻记得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记得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是什么,时刻想着如何把这份工作做到极致。

她的这份对待工作的态度,既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成分,也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

通常来说,被赏识并重用的人,会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骄傲自满,自以为很了不起,从此高高在上,与基层的距离越来越远,晴雯就属于这一类;二是生怕对不起这份赏识,从而更加用心,更加谨慎,不但做好自己,还努力培养后备力量,带好团队,为领导分忧,袭人正是这样做的。

只是宝玉这个人太过离经叛道,不走寻常路,“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弛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这就为袭人的工作增加了太多的难度。为此,她费尽心思,利用一切机会劝导宝玉归正。

在这个过程中,袭人又得到了王夫人的赏识,再次被提拔。更重要的是,她

包容宽厚的个性、息事宁人的处事方式,以及劳模般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全府的认可,也获得了良好的人缘。

《红楼梦》|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身在职场,还在比这更成功的吗?这正是花袭人对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保持清醒认知的结果。

不迷失自我,对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保持清醒

袭人不是贾府的家生子,是用银子从外面买来的。当初花家卖她,是因为家里穷得没饭吃,只有她还值几两银子,因此把她卖了死契。袭人从小就懂事,“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自愿卖到贾府,得到了贾府的优待,“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日子比在自己家好过百倍。也正因为如此,她对贾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袭人属于粗笨之人,大概她自己和家人也没想过她在贾家能有多大的发展,但袭人硬是凭着自己的勤奋一路上升。先是在众多丫头中脱颖而出,成为贾母身边的八大丫头之一,后又被王夫人提拔,成了准姨娘,享受着姨娘的待遇,一只脚踏进了主子的行列。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极易迷失自我。但花袭人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当宝玉提出老太太和太太看重她不肯放她回家时,她是这样说的:

我也不过是个平常的人,比我强的多而且多。自我从小儿来了,跟着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如今又伏侍了你几年.如今我们家来赎,正是该叫去的,只怕连身价也不要,就开恩叫我去呢.若说为伏侍的你好,不叫我去,断然没有的事.那伏侍的好,是分内应当的,不是什么奇功.我去了,仍旧有好的来了,不是没了我就不成事。

袭人的这段话里,含有三个重要的信息:其一,你(宝玉)把我说得那么重要,但我自己清楚我有几斤几两,“不过是个平常人”;其二、我工作做得好,只是份内的本职工作而已,没什么值得夸功的;其三、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我从来不是唯一,我所在岗位不是非我不可。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能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花袭人的清醒和理智实在了得,这已经是智慧的层面了。

尤其是当宝玉说“你在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时,袭人马上回答:“有那个福气,没有那个道理。纵坐了,也没甚趣。

《红楼梦》|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这句话里,又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她非常清楚,如果长久地呆在宝玉身边,最高位置也只能是姨娘,没有坐轿的道理,因此她不存妄想;二是即使宝玉不走寻常路,要用逾矩的方式给袭人优待,袭人也不愿意接受这种非分之举。

这正与晴雯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超越自己身份的待遇,从不奢望,也不接受。

有着这份清醒,人生便不会有失望,更不会产生消极情绪,在知足中常乐

不助纣为虐,对坚守原则和底线保持清醒

人往高处走的同时,很容易失去本性之良善,被金钱、权势、地位污染了良知,一步步走上了违背道德、触犯法律法规的路。

在花袭人与贾宝玉的对话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经常被读者忽略或误解。

这句话写在了第三十六回,不过要理解这句话,先要追溯一下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这个章节,描述了宝玉和袭人“情切切”的私语,像极了热恋情侣的海誓山盟。宝玉表达了希望和袭人长长久久在一起的愿望,袭人也表示,只要宝玉依她三件事,“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红楼梦》|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因为宝玉对袭人有强烈的依赖,但袭人又不是贾府的家生子,因此有离宝玉而去的可能,这让宝玉有所担忧。虽然有了这次的海誓山盟,但袭人说得很清楚,她要长久留下是有条件的,而这几点宝玉根本做不到。

直到第三十六回,袭人被王夫人提拔为姨娘,宝玉觉得可以彻底安心了:“从今以后,我可看谁来敢叫你去。

在这里,袭人说出了那句特别重要的话:“难道作了强盗贼, 我也跟着罢。

在女子遵从三从四德的时代,如果袭人做了宝玉的姨娘,那就得一切都顺从宝玉。但是,袭人并不是个会盲目顺从的人,她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如果宝玉作恶,去做违法乱纪的事,她也会坚决离开他。

可别小看这句话,它既是袭人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也是对宝玉的约束。

能坐上宝玉姨娘的位置,这是贾府丫头们做梦都想的美事,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不可限量,但对于袭人来说,如果触犯了她的原则和底线,这一切她都可以抛弃。荣华富贵和良知之间,她选择良知

正因为如此,当宝黛私情被袭人知晓,宝玉对袭人有了忌惮,在送旧手帕给黛玉时,刻意支开了袭人,不让袭人知道。因为,这种私相授受的行为,和做“

强盗贼”差不多。

这份清醒,说明袭人是个非常独立的人,对宝玉(男人)、对贾府(荣华富贵)都没有依赖心,不担心生活陷入困顿,但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丧失良知,不做助纣为虐的事。

《红楼梦》| 花袭人:对命运的掌控,来自于时刻保持清醒

古语说:妻贤夫祸少。正是因为袭人的这份清醒,让作者曹雪芹给了她一个“

”字的定评,袭人的言行,已经当得起贤妻之称了。

贾府是一个充满着诱惑的名利场,身在其中,极易被环境同化,尤其是已经拥有了一些名利的时候,欲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害怕失去,从而迷失其中,一步步走向深渊而不自知。

因此,花袭人的清醒更显得难能可贵。袭为钗副,袭人和宝钗一样,都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理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什么在做什么,更知道现在的言行会为未来带来什么后果,命运都在自己的掌控中:无论何时都不依赖;无论何时都勤俭;无论何时都与人为善。

这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年代,都能顺应环境,活出精彩,赢得“桃红又是一年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