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棚室内部温度时高时低,给菜农田间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在温度调节方面,不通风室内湿度无法降低,一旦通风又怕影响棚内温度。尤其浇水结束后,如果不做好通风排湿工作,在晴好的天气下,棚室内部仍会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那么茄子黑枯病就有较高的发生几率。那么菜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如何根据天气情况、植株长势以及采收时间等因素,灵活调整棚内温湿度,又该如何科学有效的防治茄子黑枯病呢?

本文将通过以下5点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对栽培茄子的菜农有所帮助:

  • 一、黑枯病究竟有多大危害
  • 二、茄子发生黑枯病时会有哪些症状
  • 三、茄子发生黑枯病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
  • 四、为什么茄子黑枯病总是反复发生
  • 五、茄子黑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一、黑枯病究竟有多大危害

茄子黑枯病,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名,也会是菜农熟悉的棒孢叶斑病。是茄子栽培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茄子的叶片、茎秆和果实,但以叶片受害程度最严重。近年来,随着茄子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黑枯病的危害程度也在日趋加重,影响茄子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为菜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再加上菜农在防治茄子黑枯病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对症用药,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还不利于茄子无公害化生产。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二、茄子发生黑枯病时会有哪些症状

1.叶片症状识别:茄子黑枯病发生初期,叶片的正面会出现较少的圆形小斑点,小斑点颜色不固定,但通常为灰褐色、灰黑色、紫色这三种颜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小斑点会扩大为类似圆形病斑,且病斑的颜色也会随之加深,且病斑外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随后,病害仍会继续扩大,但因受叶片叶脉的影响,病斑的形状则类似于星状。仔细观察病斑,会发现病斑中间部位颜色较浅,甚至有的病斑会变成灰白色,且病斑上有不明显的轮纹。到了发病后期,叶片上的病斑处容易出现穿孔现象,而受害叶片也会因此提前脱落。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2.茎部症状识别:植株茎部受害初期,茎秆表面上会出现淡褐色的病斑,病斑的形状类似于梭形。仔细观察会发现,病斑上有清晰可见的轮纹。随着病情的发展,茎秆发病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凹陷现象,或者病部出现龟裂现象。到了发病后期,茎秆受害部位会逐渐变成干腐状,甚至病部还会着生出浓密的黑色霉层。最终,茎部发病部位以上的茎叶则会逐渐萎蔫。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3.果实症状识别:黑枯病菌侵染茄子果实时,刚开始的时候茄子表面会出现许多类似于水泡的病斑,并且病斑还会有明显的隆起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果实上的病斑就会越来越多,果实的发病部位会变成木栓化,并且病部的果肉组织会伴随后开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果实病处会逐渐凹陷,并且会伴随有腐烂现象,使得茄子果实品质大打折扣。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三、茄子发生黑枯病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

  1. 适宜茄子黑枯病发生的温度范围比较广泛,黑枯病菌能够在6℃~30℃环境中生长发育,但该病害是一种高温病害,因此环境温度在25℃~28℃时,容易引起茄子黑枯病的发生;
  2. 茄子黑枯病的发生,同时也需要较高的湿度条件,如果昼夜温差过大,夜间植株叶片上形成水滴时,会加快茄子黑枯病传播和蔓延速度;
  3. 棚室茄子栽培,棚室内部温度往往较高一些,如果蔬菜棚室通风不及时,那么湿度也会随之增大,容易为茄子黑枯病提供适宜的发病条件;
  4. 黑枯病菌能够随病残体落入土壤中存活,也能附着在种子上存活,如果菜农播种带菌种子,或者土壤中病菌萌发,都会引起茄子黑枯病的发生;
  5. 每年5~6月份是茄子黑枯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期间内环境温度会迅速上升,容易引起茄子黑枯病的发生与流行;
  6. 菜农施肥不科学,施用没有发酵腐熟的基肥,或者没有及时追施磷钾肥,亦或是氮肥施用过多,都不利于植株健康生长,植株长势差容易引起茄子黑枯病的发生。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四、为什么茄子黑枯病总是反复发生

黑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种子、棚室内的架材上存活越冬。这就意味着,如果菜农播种了携带病菌的种子,那么长出来的番茄苗就是病苗。或者在番茄栽培生产过程中,只要田间温湿度条件适宜,那么土壤中的病菌就会萌发侵染,导致田间茄子发生黑枯病。或者菜农在给茄子打架过程中,架材上的病菌侵入植株,也会引起茄子黑枯病的发生,这些都是该病害的重要初侵染源。当然了,田间茄子发生黑枯病之后,叶片、茎秆、果实的病害上还会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以借助风雨进行传播,也可以借助气流传播,从而导致田间茄子受到再次侵染。如果菜农在防治茄子黑枯病时,只是一味的喷药防治,不注重该病的预防工作,或者不及时清理病残体,那么茄子黑枯病就会反复发生。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五、茄子黑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种及种子消毒处理,避免茄子苗期受害

我们在文中讲到,黑枯病菌能够在种子上存活,为了避免播种带菌种子引起幼苗受害,或者避免带菌种子通过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建议菜农从无病田或无病植株上采收种子。如果购买了没有经过药剂处理的种子,建议播种前做好种子灭菌工作。比如将种子在52℃热水中浸泡130分钟左右,然后在转入15℃~25℃温水中继续浸泡4~6小时,最后将种子捞出进行催芽、播种。减少种子带菌基数,可有效避免番茄苗期遭受黑枯病的危害。

2.加强栽培管理,降低黑枯病发生几率

菜农应加强自身栽培管理水平,确保茄子植株健康生长少生病。在给茄子施肥时,应做到科学配方施肥,应施足腐熟的粪肥作为有机肥,并且茄子生长过程中及时追施磷肥、钾肥,尤其茄子生长前期,务必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以免氮肥过多植株徒长;黑枯病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那么茄子生长期遇到多雨季节时,降雨结束后要及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以降低湿度来抑制病害的发生;其实检查田间茄子发病情况,并且及时将病叶、病果摘除掉,以免病害进一步扩展。尤其茄子采摘结束后要做好清园工作,尽可能的减少下一茬或来年田间初侵染源。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3.调控苗床及棚室温湿度,切断病害发生有利条件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引起茄子黑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那么菜农就要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尽量避免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同时出现,从而创造出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比如,番茄育苗期间,及时做好苗床通风工作,茄子栽培生产过程中,也要做好蔬菜棚室的通风排湿工作。那么在给茄子浇水时,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以免湿度过高引起茄子黑枯病的发生。只要菜农能够将湿度降低,即便田间有适宜的发病温度,茄子黑枯病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4.发病初期药物防治,以免病害传播蔓延

田间有茄子发生黑枯病时,菜农还要结合药物进行防治,尽可能的避免扩大蔓延。要注意的是,用药时应将以下药剂简体使用,以免黑枯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防治失败。一般隔7~10天用药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会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常用药剂有:咪鲜胺乳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苯菌灵可湿性粉剂、霜脲氰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混杀硫悬浮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

“黑枯病”造成茄子果面腐烂?用药难防,多措并举才能高效防控

防治总结:菜农在防治茄子黑枯病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加强田间管理,降低黑枯病发生几率;种子消毒灭菌处理,避免茄子苗期受害;调控苗床及棚室环境,切断病害发生有利条件。尤其茄子黑枯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进行防治,最大限度的降低茄子黑枯病发生几率,从而有效提高茄子的品质和产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