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从普通工人到外企副总,再到集团创始人,而今,这个湖北人为母校捐了1000万美元!

武汉大学1977级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校友于刚有过多个身份:工人、武大学子、海外深造,留任教书、职业经理人、创业大牛……这样传奇的转变,是时代的孕育和个人的奋进,面对赞誉他却说:

"财富都是数字,荣誉都是符号,感恩大家,感恩这个时代。"

从普通工人到外企副总,再到集团创始人,而今,这个湖北人为母校捐了1000万美元!

人物介绍:


于刚,湖北宜昌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运营管理学家。岗岭集团董事长主席、联合创始人。2015年8月增选为卓尔发展集团董事局联合主席。曾任美国德州奥斯汀分校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和座席教授,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现任111集团(下有1药网,1诊,1药城)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长。

梦想在武大起航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出生于湖北宜昌的于刚当年18岁,还在当地的一家电厂做工人。正如于刚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确实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由于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他于当年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试,并如愿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于刚从小就与武大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家中有很多武大校友:岳父宋丕哲,姐姐于红,已过世的舅舅林作鑫,外甥丁洋,外甥杨万钊,外甥卢林,还有他的妻子宋晓。

武大是于刚人生感悟的起点,在珞珈山的四年,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刚进武大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稚气的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四年的时间,将他变成了一名成熟可靠的男人。做一个靠谱的人——守诚信、讲承诺;做一个阳光并有激情的人,做一个创造价值的人,于刚经常用这三点激励自己。

于刚在武大学习空间物理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看世界的理论:复杂性是世界之妙,简单性是宇宙之灵,简单性后有复杂性之根,复杂性中有简单性之本。于刚在看所有事情,做所有事情时,这种思维方式贯穿始终。在复杂中找到简单规律,在简单性中抓住复杂的细节。

从普通工人到外企副总,再到集团创始人,而今,这个湖北人为母校捐了1000万美元!

于刚在武汉大学做实验

是武大增强了于刚的信心,教会他懂得为人处世,怎样去调动属于自己或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我非常自豪,可以独立去闯天下,天涯海角我都能去,而且我可以承担起责任,相信自己可以去创造一个精彩的人生,不惧怕闯荡。这是武大给我带来的最大转变。"于刚说道。

于刚的夫人宋晓也是武大的校友。毕业之后夫人跟随于刚出国,后来又跟随他转到康奈尔大学就读。于刚在德州奥斯汀教书,夫人也到了奥斯汀,毅然放弃了自己攻读博士后的机会。于刚在武大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另一半,这是他的一生之幸。

锐意进取,拼搏创业

谈到创业,于刚总结了三句话:经得住折磨,耐得住寂寞,忍得起诱惑。创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创业的存活率低,要经历很多的坎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谈到创业的契机,于刚表示,我们生长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一切。在互联网这个大潮中,很高兴的是自己至少是个历史见证人,也参与其中,可以用互联网的商务模式和思维方法去直接改变行业格局,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2008年,于刚和峻岭一起创建了一号店,在短短的七年时间,就打造了一个电商的9级梯队,进入中国品牌的百强,而且在线销售800万的商品、拥有上万的员工。一号店就像是他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于刚也学到了怎么样把顾客体验做到精致,把供应链管理做到极致,而且怎么样用系统、互联网的思维方法,去更好的服务顾客。

从普通工人到外企副总,再到集团创始人,而今,这个湖北人为母校捐了1000万美元!

2015年,虽然有诸多不舍,于刚还是辞去了1号店董事长的职位,转而重新创业,这次他的目标是互联网医疗领域。他创建的111集团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的领军企业,致力于用互联网模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中国大众"看病难、买药贵"的现状。

111集团旗下拥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通过独特的以科技赋能商业去更好地服务大众(T2B2C)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零售终端,建立一体化的医药健康平台和生态圈,为医生、药店、医院、药企、药品流通商、保险企业等赋能。2018年9月12日, 111集团作为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赴美上市第一股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于刚这次的创业,也在向着更大更强不断发展。

饮水思源,感恩母校

尽管事业有成,于刚和宋晓夫妇一直希望把对母校的怀念变为一种长久的寄托,早在2004年,于刚就因其在学界和商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同年,他开始每年向学校捐资设立"于刚·宋晓奖学金",这一奖项一直延续至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大学子勤勉进取,潜心学业。

从普通工人到外企副总,再到集团创始人,而今,这个湖北人为母校捐了1000万美元!

2015年,于刚在出售了他一手创办的1号店的股份后,第一时间与母校取得联系,表示要将"于刚·宋晓奖学金"的规模扩大至200万美元,使其成为武汉大学奖励额度最高的专项奖学金。这笔捐赠也曾经是武汉大学接受的最大一笔外币捐赠。2019年4月8日,这一记录被他自己打破:他再次捐赠800万美元,支持学校建设电子信息学院大楼。

从普通工人到外企副总,再到集团创始人,而今,这个湖北人为母校捐了1000万美元!

于刚说,很荣幸可以为学校捐赠大楼,让学弟学妹们可以享受更好的学习环境,更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也希望母院能够吸引更优秀的老师和学子,把电信学院打造成中国乃至国际一流的学院。于刚夫妇希望把母校给他们的最大馈赠:胸怀,智慧,坚韧,信念传承给学弟学妹们,让他们在多年后还记得他们曾经有师兄师姐在这里苦读过,挥洒过,恋爱过,青春过,有过自己的芳华。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建校以来,武汉大学为国家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一代代武大人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成就梦想的路上砥砺前行,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注"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武汉大学新闻网、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