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一篇一篇,传递科学;真知灼见,创造价值】

据统计局官方统计,中国现在农民数量占总人口56%,其中仍在种植土地者平均年龄是50—55岁,正趋向于老龄化,时间再推进20年,这些人平均年龄将是70—75岁,已经失去或者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无力再从事繁重的农事劳动。土地肯定不可能会荒废掉的,未来的土地谁来种?新农民具备哪些特征呢?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我们再来看下80后一代人,要么一直接受教育,要么及早就务工在外,对于很多的农事操作是陌生的,即使小时后参与的一些劳动,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事操作。何况,这一批人脱离土地后,大多从事其他行业或者其他领域的工作,对土地是陌生的,不可能也不愿意折身返回农村从事农业劳动。

前面小编有一篇文章介绍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已经透露一部分信息,未来土地呈现出高度科学机械化、集约化,将会催生出一批新型农民,我们暂且称之为职业化农民。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职业化农民,本身会具备一定的农技知识,更懂得建立农业资源网络,以集约化的方式规模生产,将会大大缩减劳动力的投入,也会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通常,职业化的农民都具备以下素质:

【1】具备一定的农技科学知识

只有具备农技知识,才明白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不会去浪费资源。比如小麦播种这件事,会严格按照墒情、土质去控制播种量,把一亩地的小麦穗数控制在35万株左右范围,不会单纯地认为下种多产量就高。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即使是种植经济作物,会按照每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前制定严格的用药方案,坚决遵守“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防治去完善自己的种植计划。

每一项农事操作都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去落实和执行。

【2】打造产供销一体化

从下游的种植、中游的储藏以及上游的供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既能按照订单农业去生产出来市场所需的产品,也能够保证自己的资金链不会断掉。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职业化农民会有自己一套的机械设备,无论播种、施肥、浇水还是储藏,无一缺失,甚至会专门组建专业的打药团队,为其他人员提供就业机会。这样一个产业链下来,创造的价值将会是巨大的。

【3】完善的农业资源网络

职业化农民会形成自己的农业圈,这个圈中包括农药、化肥和种子企业,甚至是上游深加工企业,都会保证每一项资源的及时输出,无论在所需产品的规格、包装等方面,都会专门定制。各种农业资源企业,均称为职业化农民的服务商,而非供应商。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这么一个完整体系的打造,也是保证整个链条系统更加完善,更加有价值。届时,每一位服务商各司其职,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未来的土地将会有“新农民”耕作,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新农民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的思考,对未来农业土地种植主题的预判,这三项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正在欣赏此文的并且有兴趣在农业领域大施拳脚的朋友,你认为你自己有可能成为未来职业化农民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