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前记:

因为工作合作的原因,有幸能接触到郑爽,那天因为只录音,不需要带妆发,她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里面也是一件黑色的T桖,整个人显得比照片上还要瘦。

有同事拿出她之前出版的书《郑爽的书》(书名也是超级随意),希望她能帮忙签个名,她二话没说就签上。

在问完“要不要写点什么祝福语”的下一秒,就说直接写上了“心情好”,让这位同事瞬间欣喜若狂。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在给我们提前准好的稿子录音过程中,她会不断地提出了意见,小到“了、的”等措辞,大到整个故事结构,她很在乎自己做的内容,是否对得起粉丝的信任。

给专辑起名字时,小爽提出了很多脑洞很大的想法,《郑爽并不是你想的样子》《郑爽的喜马拉雅》……是一个很有独立思想,古灵精怪的女生,虽然提到年龄,她依旧希望自己依旧是10年前刚出道的小女孩

录制过程中,聊到了她因为上学早,年龄小,学习又很优异,在学校经常会被其他同学欺负,为了给爸妈省钱,即便少小离家学艺,节假日常常要忍着想家的思念之情,提到过往经历,还忍不住掉了眼泪。

她鼓励大家要真实做自己,哪怕稍微有一秒念头去做自己,虽然有时候真实需要你有勇气去承担一些压力。

90后的她,并不像大家从八卦报道中、从演绎的角色中看到的那样,她有目标、有淡然、也有害怕、有情绪……

同每一个20多岁的姑娘一样,走过一段迷茫,迎来一段新生,经历着质疑,也要奋力成长。她有缺点,或许不那么完美,但足够真实,相信这也是大多数粉丝喜欢她的原因吧。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她是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2000个小时的话题女生。

她年少成名,被人簇拥追捧,也经受过全网谩骂,经历过迷惘也曾被恶意中伤,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保持着初心。

她在书里这样写道:

“很久以前,我就下决心做个不合时宜的人,身边那么多人努力顺应时宜,所以大部分人不够性感。

世界四通八达,却很少抵达某个真实的人。”

她就是——郑爽,一个在娱乐圈特立独行,率性真实的女明星。

01“拧巴只是我的外表”

在外人看来,郑爽有些拧巴,明明长得很漂亮,却对自己的容貌很不满意;明明已经非常纤瘦,却不敢多吃一口。

她同每一位力求在镜头面前展现完美一面的女艺人一样,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严苛至极,甚至因为不吃东西,在节目里直接表示,

“我要是成了一个大胖子,还有谁会喜欢我?那如果观众喜欢的话,我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从来没有凭空来的拧巴,外界对自己的条框越多,自我在挣脱与束缚之间就形成了“拧巴”。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和大多数“望女成凤”的父母一样,爽爸爽妈从小就对女儿寄予了厚望。

为了把女儿往艺术之路上培养,妈妈从小就给小爽报了舞蹈、长笛、钢琴等各种艺术班,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和比赛。

郑爽也很争气,4岁,第一次登台;5岁,学习钢琴、长笛、舞蹈;11岁,一个人远赴成都学艺;16岁便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成为表演系本科班最小的学生。

可优秀的背后,还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11岁那年,郑爽和北舞擦肩而过,有亲友建议郑爽父母把她送到四川一个艺术学校继续深造。

于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背井离乡,跨越万里去异地求学。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小卖铺,我能坚持多久?”

郑爽在自己的书里回想起当年做的这个决定,即便心里有万般不舍,但看到父母期待的眼神,她还是决定,“剩下的妖怪我自己去打便是。”

于是,她一个人从东北到成都求学,成为了一名插班生。

为了尽快跟大家打成一片,她用一个月时间学会了四川话,尽可能地和同学们释放出友好的信号,但似乎没有人接收,还被大家无情地嘲笑为“东北乡巴佬”。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而这段经历,直到参加一档综艺节目,爽爸翻出女儿求学时的日记,才得知女儿从小的辛酸和不易。

自幼敏感懂事的她,早已习惯“报喜不报忧”的她,每一次和父母打电话,她总会说,“放心吧,我很好啊”,然后把自己的委屈和思念都写在日记里。

宁静说:

在小爽的身上,仿佛看到我的青年时代,同样年少离家出外闯荡,没有多久就成名,遇到的人与事,上来就把刺先亮出来——“我不是好欺负的”

在我心中,她是“外表的小刺猬,内心的小萝莉”,她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在向世界示好。

事实上,“拧巴”只是她的外表,她在和自己较劲儿,和自己的人生较劲。

就像小说《不愿说谢谢的人》有句话,一个人活得拧巴是值得理解的,甚至是值得称赞的,这证明他内心还有冲突,并不甘于和人生妥协。

02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的话题女王

自带热搜体质的她,“郑爽胖了”“郑爽瘦了”“郑爽哭了”频上热搜.......甚至有人做过统计,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她享受着作为艺人的关注与曝光,却与每一位艺人一样深陷被网络舆论放大情绪的苦恼。

有传闻说她买热搜,但就连她自己也很疑惑,自己一个人连微博都没有的人,为什么总是动不动就上热搜。

或许正如桐华老师评价的,

“有的人天生适合聚光灯,对众人的关注适应良好,有的人恰恰相反。小爽就是后者。”

出道10年,从《一起来看流星雨》一夜爆红的楚雨荨,到赵宝刚导演《青春斗》里的向真,荧幕前她演绎多样的角色,生动鲜活。

镜头之外,尽管成名多年,她依旧没有成为规则内的女明星。

那种被外界或者经纪公司要求的言行举止要按“人设”走的样子,她始终没有。

那种不合时宜恰恰体现于此,她以颇具孤勇的姿态维护住了最真实的自我。她不是明星,她是郑爽

她会在参加综艺节目,反复告诉爽爸不要制造话题,强调真人秀就是要真实,宁愿被大家误会,也不愿意透露自己腰伤,不方便搬行李。

她会写一本书——《郑爽的书》,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完全把自己的内心裸露在大众面前,婉婉诉说着她自己真挚的情感

……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耿直的姑娘不多,耿直成这样的明星更是少见。

90后的她,并不像大家从八卦报道中、从演绎的角色中看到的那样,她有目标、有淡然、也有害怕、有情绪……

她不是被造星流水线制作精美的瓷娃娃,她是一个真实的人,同每一个20多岁的姑娘一样,走过一段迷茫,迎来一段新生,经历着质疑,也要奋力成长。

她有缺点,或许不那么完美,但足够真实,这也是大多数人喜欢她的原因吧。

03挣脱束缚后的率性真实

当郑爽选择做真实的自己,众人评价褒贬不一,但这是一种成长,不掩盖自己,向阳而生。

在不久前播出的《女儿们的恋爱》里,郑爽回想起自己刚出道时的经历。

刚出道那时,因为害怕讲错话,被别人讨厌,她不敢跟片场演员说话,只能用微笑、点头去示意,“你想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可能不讲话才是最好的选择,才会让大家喜欢。”

但是面具戴久了,就会忘记自己的真实样子,一直压抑太久的郑爽希望能够“表述自己”,因为“感觉不到自己了”。

她从不介意大家看到她的不好,知道真实的她到底是怎样的人,最后那一句“掩盖是一件特别累的事”真的让人无比心疼。

专访郑爽:平均每年在热搜榜上停留超过2000小时,并不是真实的我

小时候,她活在父母的期望里,成为家人眼中的“乖乖女”;年少成名,她活在粉丝的想象里,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小仙女”

而现在,她只想勇敢地做一个不费力掩饰自己的缺点,不费力讨好的女生,抛掉人设,撕掉标签,积蓄勇气,不惧世俗眼光,展露真实自我!

最后,希望你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有什么想交流的,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

,个人品牌专栏作家,喜马拉雅资深撰稿人。一个人也是一个品牌,用文字帮助更多人点亮梦想,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唤醒更好的自己。

私信我,“书单”两个字,我会送你一份我阅读过600本书后,整理的10本书单,助力你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