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隨筆:上蘭州

隨筆:上蘭州

二月底,我搭乘最快的交通工具,從繁華的江南出發,往陌生的西北飛行一個多小時,便接近蘭州了。朝窗外望去,只見下方的一切全是黃色的,沒有一丁點兒綠色,偶有閃閃發亮的地方,好像是鹽鹼地或是水結了冰,但我知道那應當不是湖。飛機降在了中川機場,從機場到蘭州市區一路也是荒涼,迥異於江南景色。這便是我這個異鄉人第一次來蘭州的第一印象,也許比在蘭州呆得久的人的體會和感觸來得更強烈。

住進酒店時,已是傍晚七點了,但天依然亮著,夕陽明晃晃地照耀著這個古老城池。我迫不急待地拉開窗簾眺望,眼前是高樓林立,巨幅廣告四處可見,現代氣息撲面而來,與內地城市無大區別;但在建築物之間的空地上並不見綠樹綠草與紅花;且仍有大片的低矮舊房,那是時代發展的遺留物。我急切切地搜尋著黃河,但未見其蹤影,不過我知道她就在近處。在對面遠處隱約有起伏的黃色山丘,據說那就是蘭山即蘭州名稱的起源,我想如有時間定去攀登並俯瞰蘭州,將其全貌攝入眼眸、記在心頭......

次日凌晨六點不到,我便起來,步出酒店,往右轉向西,不多久便見燈火闌珊處,細細看了原來是雁灘公園,有三三兩兩的人往裡走。此時正是初春時節,氣候仍寒冷。我邁步進了公園。這公園名字頗為好聽,說明有水,因有水才有鳥有大雁,此時想必那大鳥仍在南方,而到了氣候轉暖的時候,它們一定再回來。天比較黑,只隱約見公園內的曲折迴廊與欄杆,卻未見雁灘公園的全貌。天漸漸地亮了,上班的上學的人擁到了街頭,車水馬龍,異常熱鬧。共享單車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街邊,彰顯著市民素養。拉麵館隨處可見,是這個城市的名片與特色。

吃罷午飯,我們驅車前往蘭州東北方向的寧夏中衛至蘭州客運專線工地。車出蘭州市上了高速公路,便陡然遠離了喧囂,進入了寂寞之路,路兩邊荒無人煙,全是荒山與荒丘,似禿子頭,沒有任何樹木,連灌木都沒有,只薄薄的一層草,那草是黃黃的,尚無一點萌芽返青的意思。我不禁驚訝與嘆息,恍惚間覺出中原沃野的可貴與生活在江南的幸運;此時的江南梅花依依、綠樹萌發,雲貴兩廣等地更是四季如春、花海遍地。而一出蘭州市區滿眼是光禿禿的見不到一棵小樹了,亦未見一隻小鳥。農田罕見,村莊也很少。我想那山上沒有綠樹,因此也保存不了水,導致乾旱;因為乾旱也就難以植樹種草。同行者說,政府已在山上鋪埋了水管,以便在最乾旱時噴灌那些小草;每當四月底,山上的草才會返綠;果真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車向東北方急駛,先後跨過黃河三次;一路難見城鎮,偶遇因長途運輸車輛服務而興的簡易小鎮。兩個多小時後終於抵達項目工地。

在滿是砂石黃土的荒灘上,我們中鐵大橋局的建橋工人鋪開了戰場,設立項目部,調集機械設備,採購各種材料,挖孔打樁制梁,緊鑼密鼓,有序推進。此處遠離都市,人煙稀少,且冷風撲面,滿目蒼涼,這讓我不禁想到古時戍邊的將士以及他們頑強的意志。我的腦海閃過漢武大帝下詔伐匈奴、衛青霍去病指揮大軍西行、河西四郡城池堅固、陽關道上旗幟招展......;眼前正忙碌的員工們不正如邊塞勇士?!

在岸上有些許樹木的一處黃河上,棧橋已經架設起來,彩旗獵獵飄揚,機械設備隆隆作響,打破四野的寂靜,河水靜靜地蜿蜒流過。在這樣的地方,我期盼著早些春暖花開、綠樹發芽、風和日麗,優化環境,助力我們的施工,為西北人民造福。歸途時已近黃昏,我想到了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晚飯後,我約同事一道去遊覽蘭州的夜景,尤其是去看看中山橋。明日就要南返,這是最後一個晚上了。我們搭車從東邊的黃河橋繞到黃河北岸,不多時便到了中山橋的附近。眼前是一片燈火輝煌,左邊是橋,右邊是山。同事告訴我那山叫白塔山。在夜的天穹下,這山景壯觀極了,滿山被披上了璀璨燈帶;最高的山頂上有一多層小塔,金光四射,令我想起延安的寶塔山;白塔之下,一層層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一概被裝飾亮化起來。夜的白塔山真似人間仙境,如能登上去,俯瞰大河大橋與金城,必定勝過仙人百倍。

戀戀不捨地轉身走上中山橋。這座鋼鐵巨物靜靜地橫跨黃河上已逾百年,見證了蘭州的發展變遷。黃河穿過市區,沒有旱灘,整個河道全是水,並不寬,但此時水很清,跟南方的江水一樣,完全是一條清河而非黃河了,令我驚訝不解。同事說這是上游水庫的功勞,冬季枯水期蓄水發電,一旦到了夏秋洪水氾濫便開閘放水,那時洪水一瀉千里,便將河裡的泥沙翻起,黃河就名副其實了。難怪蘭州的山綠時水便黃了,山黃時水便清了。人們來來往往在橋上流連、拍照。走到橋南頭,橋頭豎一石碑,上書“黃河第一橋”,這令我立刻自豪起來,我真真切切地站在了黃河的上游,站在了黃河第一橋;其實我們中鐵大橋局就是建橋國家隊,也在黃河上建造了眾多的橋樑,使天塹成了通途。

蘭州之夜是迷人的。黃河穿過了蘭州,使蘭州成了河城如江城;黃河是蘭州的母親河、生命之河,假如沒有黃河,蘭州還能存在嗎?蘭州城外,水源極度匱乏,綠色極度脆弱......。然而,就在這樣的地域蘊藏著寶貴礦藏如金子,也居然生長出生命力極強的名貴藥材,更孕育並延續了忍耐與堅守的民風……

多願江南的雨也下到這裡來、江南的草與樹也能在這裡生根發芽與開花結果。

2019.3.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