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周杰的“耿直”,其實是一種“習慣性否定”行為

深度訪談節目《立場》第四期結束後,主持人易立競發了一條微博,稱:她所有的專業技巧在周杰那裡都失效了,整個採訪過程,兩人的互動就像是一場博弈。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易立競微博截圖

易立競是前《南方人物週刊》的高級主筆,有著20年的媒體經驗,張藝謀、陳凱歌、葛優都曾接受過她的採訪。然而,當犀利又毒舌的易立競,遇上耿直boy周杰的時候,她也只能“以攻為守、緩慢前行”。

那是一場讓人覺得十分“卡頓”的對話:

周杰:(別人說你是名人)就是給你帶了帽子,是要批評、限制你用的。

易立競問:你是警惕這個?

周杰答:不是警惕,我覺得不是好話,什麼公眾人物,就是為了批評別人,之前給人戴個帽子。

易立競說:大家可能為了話語方便嘛。

周杰:不對,這是壞人。

易立競: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稱呼?要叫名人呢?

周杰:哎呀,幹嘛要劃類,一分類就有幫派了嘛,人不要那麼劃類,會有對立面。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周杰接受採訪

以上是截取的一部分對話,整個節目看下來,簡直可以用“對答如敵”來形容——無論易立競說什或是想引導什麼,周杰都會持否定意見,繼而對自己的觀點侃侃而談。

周杰的表現被很多人稱之為“耿直”,但其實如果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他的很多否定和對抗都是脫口而出,幾乎沒有經過思考。即使易立競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在沒有“否定機會”的情境下,周杰還是會用回答來試圖否定問題的意義。就比如下面這段對話:

易立競問:“關於演戲,你有什麼理想嗎?”

周杰反問:“能有什麼理想呢?最高的目標是什麼呢?”

易立競進一步解釋:“比如演一些傳世作品啊。”

周杰又反問“傳給誰啊,前面演的那些戲也都所有人都看過了,叫傳世作品嗎?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所看的東西,不可能有什麼所謂的傳世作品,傳世也有時間段的吧,怎麼可能呢?”

發現沒有,不管是封閉式還是開放式的問題,也不管問題帶不帶觀點,只要周杰能捕捉到可以否定的切入點,他就會長刀直入地做出反駁——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習慣性否定”行為,即:不管你說什麼,我都要否定。

觀點不重要,“否定”最重要

其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總愛否定別人的人不在少數:

你說某部電影很好看,他說“豆瓣評分摻水了”。

你說你剛知道一個新概念,他說“這概念連中學生都知道”。

你說A方案比較穩妥,他說:“我覺得B方案更有挑戰性”。

“你說得不對”、“ 我覺得不是這樣”、“你那個不算什麼”是他們慣用的口頭禪。和周杰一樣,這些總愛習慣性否定別人的人,不太在乎對方觀點的含義,也不去分辨自己的觀點和對方觀點的區別,以至於,有時他們的否定意見不過是把對方的觀點重複了一遍。

主持人王芳曾分享過自己的觀點,她說:

如果你跟一個總愛say“No”的人說“我覺得某某人不錯啊”,他會反駁你“有什麼了不起,他人很糟糕!”

但如果你反過來說:“這個人好像不怎麼樣啊”,他肯定會說:“我覺得挺好的呀。”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主持人王芳

正如王芳所說,不管你說了什麼,對方都站在你的對立面,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表達“否定”這個姿態。換句話說,“否定”這個行為,比“表達觀點”要重要得多。

因為,對他們而言,認同對方的觀點,就意味著“承認你比我優秀”,而“你比我優秀”就意味著“我很差”——沒有人會喜歡這種感覺。

心理學家利昂·費思廷格提出的[社會比較理論]指出:

我們都是在和他人的比較中認識自我,與不同的人進行比較,我們會獲得不同的情緒感受。跟比自己優秀的人進行比較時,我們會感到沮喪和自卑,而與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我們更容易獲得肯定性的情感滿足。

因此,對“習慣否定者”而言,

“否定”就是在“阻止對方比我優秀”,因為,“只要我不認同他的觀點,他就沒辦法顯得比我優秀”,如此,“我便能繼續自我感覺良好”。——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而“否定”之所以比“表達觀點”重要得多,就在於,“否定”這個行為本身,就已經給他人的觀點“判了刑”,而後面的觀點,更像是一種“法條解讀”。

說出“不對”的那一刻,“習慣性否定者”就已經安全了。

總愛否定他人的人,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認可

蔡康永在某次接受採訪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功成名就的富豪跟明星,他可能會在三句話之中就流露出自卑,他不會說我剛剛飛到了印度去工作,他會說我剛剛搭了私人飛機飛到印度去工作,他得讓別人知道他有私人飛機這件事情,他不放心你瞧不起他,他得讓你確認他很了不起這件事。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蔡康永

這段話,反過來也同樣成立,一個人越是炫耀、彰顯,也就意味著他對自己“是否優秀”這件事存疑,這種不確定性,會讓他試圖通過外界的力量,來汲取肯定,從而證明自己“還不錯”。

對於外在物質而言,我們尋求認同的方式,就是“炫耀”,告訴別人“我有私人飛機”。

而對內在思想而言,尋求認同的方式,則是彰顯:“先破後立”——否定你的觀點,然後告訴你、證明給你看:我說的才是對的,我的觀點更高級。

正如上文所說,即使對方不認同,“習慣性否定者”,也會獲得一定的滿足感,而如果真的在爭辯上擊敗了對方,或是獲得了旁觀者的支持和認可。那這對“習慣性否定者”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褒獎。

這種褒獎是一種最直接的認可,就好像在對“習慣性否定者”說:“你可以放心了,你確實很優秀”。——說到底,“習慣性否定者”的終極追求,是通過外界對自己觀點的認可,來讓自己相信“自己很優秀”。

因為他們對自己“是否優秀”,無法完全確信和認可,只能藉助外界的力量,來提升可信度和權威性。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否定”來源於“被誇獎”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可能會變本加厲

心理諮詢師達芙妮說過:

“一個老通過否定別人去獲取優越感的人早年一定經歷過大量的與人比較的經驗,而且這種經驗還都是負面的經驗.”

當一個人被否定的時候,通常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是力證自己的正確;第二種是力證別人的錯誤。當力證自己的正確無法實現時,就傾向力證別人的錯誤。

這意味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被拿來比較且被“比下去”的經驗越多,他就越可能發展出“習慣性否定”的行為。

因為,“被認可”的極度匱乏,會導致他們對“被認可”的極度渴望,而越是渴望,人們就越會通過“力證別人的錯誤”,以間接獲得“被認可”的體驗。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但,可悲的是,越是極度渴求,就越是會維持缺失的狀態,更有甚者,這種缺失會變本加厲。

鮮少被誇獎的人,不僅沒有習得誇獎他人的能力,反而會不斷地否定別人,這種行為有時可能確實會有所收穫,例如,對方的退讓,其他人的認可等等。但更多時候,它只能換來別人的反感和報復性反擊,比如,被你否定過的人,後來一有機會就否定你。畢竟,誰都不喜歡被否定的感覺。

你總是否定別人,別人就以牙還牙,你能給出更多的誇獎,對方才能以禮相待。因此,習慣性否定者其實是在試圖用消極的方法,來獲得積極的結果,到頭來也只能適得其反。

聖經裡的那句“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用在此處再合適不過。

如何做,才能減少習慣性否定行為?

  • 開拓更多能夠獲得價值感的途徑

如前文所說,習慣性否定行為是通過壓倒別人的觀點,來獲得認可,從而讓自己確信自己很優秀。

覺得自己很優秀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但想提升自我價值感,並非只有“否定他人”這一條路可走。

在興趣領域的成就、在工作上的收穫、新結交的朋友、輪廓初顯的馬甲線,甚至是臥室內的整潔,都能提升自我價值感。

最重要的是,這種自我價值感,遠比否定別人獲得的價值感要更夯實、更有長期意義,因為它是通過行動和努力換來的,因為它能讓我們真正收益。

易立競:採訪周杰太難了!——總愛否定別人,其實是不認可自己
  • 由己及人地意識到:別人也需要通過表達獲得認可

我們一直在討論“習慣性否定者”,對外界認可的極度渴求,但其實,不只是“習慣性否定者”,每一個正常人都需要通過外界的積極反饋,來提升自我價值感。

但,作為“習慣性否定者”,我們只能看到自己的需求,看不到也顧不上他人的需求。

然而,如果我們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並能夠在對方提出觀點時,擠出一絲理性,提醒自己“對方也需要認可”,那必然會減少習慣性否定行為。

同時,我們也應該告訴自己:尊重別人的需求,別人才會尊重你的,畢竟,“否定”很難換來“讚美”。

  • 別人提出觀點時,稍等片刻再反饋

這是一個笨方法,但它卻能真正奏效。前面我們探討過——很多人其實是為了否定而否定,比如,那些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的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急於表達否定,那不如就和自己約定:當別人表達觀點時,稍等片刻再做反饋。這個時間,我們可以用來抑制表達否定的衝動,它能夠讓我們真正對對方的觀點進行思考,從而做出更加雙贏的表達。

最後,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習慣性否定者”,你一定要使勁兒誇他,這樣他就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從而減少對你的否定。畢竟,“習慣性否定者”太缺乏被認可、誇獎的經驗了。

“習慣性否定”的行為模式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但並不意味著無法修正,只要我們多一分克制,留一分清醒,便能讓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更加自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