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金川:戈壁灘上崛起現代農業

金川:戈壁灘上崛起現代農業

金昌神農眾和產業基地溫室大棚裡,市民前來採摘奶油草莓。曹志政 攝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劉 森 趙吉仁 吳正楠

戈壁灘上一座座溫室大棚排列整齊,大棚內滿目蔥蘢,生機勃勃,草莓、甜瓜、辣椒等瓜菜長勢喜人。隨著一個個農業公司和農業項目相繼在金昌市金川區落地生根,昔日“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長出了一個個新農園。

盤活戈壁資源,發展現代農業。近年來,金川區把發展生態農業、戈壁農業、現代絲路寒旱農業與調整農業結構緊密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綠色安全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紅紅火火的新農園

寒冬時節的金昌戈壁灘上,寒風刺骨,色彩單調。但在戈壁灘上由金昌神農眾和現代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金昌神農眾和產業基地溫室大棚裡,紅紅的新鮮奶油草莓一上市就吸引著一撥又一撥的市民前來採摘觀光。

“從11月份到明年5月都是草莓的採摘時節,剛上市的採摘價格是70元一斤。”在金昌神農眾和產業基地從事奶油草莓種植的王梁說,自11月10日開園採摘以來,每天有上百名市民前來採摘觀光。

作為金川區眾多農業企業中一員的金昌神農眾和現代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園區裡的草莓種植只是公司休閒體驗農業的一個很小部分。“在草莓採摘前,市民們來了是採摘山楂。”金昌神農眾和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永祥介紹,公司種植的是食藥同源的山楂,通過網絡公司的山楂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今年山楂產量有10萬斤。

佔地面積1500畝的金昌神農眾和現代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有機蔬菜生產、倉儲物流,景觀綠化苗木及花卉繁育、銷售,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餐飲休閒度假,農業體驗觀光等為主營業務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王永祥告訴記者,公司擁有代表國內先進水平的大型現代化育苗溫室,配備全智能的溫、光、溼調節系統,引進國內先進的全自動精量播種流水線,可全年為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露地瓜菜生產提供各類優質種苗。綠化景觀苗木繁育是公司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公司近年來不斷引進新品種,採取籽播、扦插、嫁接等園林技術提升苗木品質。公司現有喬木、常青類、經濟林果類、宿根花卉等各類苗木近30餘種、2000多萬株。每年可出圃各類苗木300萬株,銷往青海、西藏及省內各地。

立足當下,公司依託河西走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充分發揮自身規模、技術、資源、設備、管理等優勢,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努力打造農作物工廠化育苗、標準化種植、恆溫庫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配送的全產業鏈,運用現代農業科技與全新生產方式助力三農發展,實現農業增收、農民增效。公司每年季節性用工達到15000多人次,僅務工一項助農增收超過200萬元。

“要做就做現代農業的標杆企業。公司自2013年投入營運以來,杜絕農藥化肥,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王永祥說目標是公司未來在森林養老、開心農場、共享果園、共享農業上要大力作為。

生態農業落戶戈壁灘

戈壁灘面積遼闊,集中連片,適於規模經營,每天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種植果蔬產量高、品質好。

在金川區雙灣鎮龍口村西側的戈壁灘上,新建的一棟棟日光溫室已建成投用,種植的辣椒暢銷金昌、武威等周邊市場。2018年,金昌市農事達食葵專業合作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入駐龍口千畝戈壁農業產業園,計劃利用2年時間,分兩期在園區內新建戈壁日光溫室220座。

“戈壁資源豐富、光熱資源優越,發展戈壁農業具有先天的資源、環境和氣候優勢。”金昌市農事達食葵專業合作社有關負責人楊永軍介紹,今年春季,合作社簽訂辣椒育苗訂單7000畝,進行紅辣椒雜交良種育苗;截至目前,秋冬種植辣椒29座,西瓜1座,其他未種植日光溫室21座,在元旦後進行紅辣椒育苗。西瓜棚預計產值達到6萬元/座 ,淨收入每座4萬元,辣椒棚預計產值每座8萬元,淨收入每座6萬元。已建成的51座日光溫室不能滿足市場對辣椒育苗的需求,合作社引進的辣椒新品種生長時間長,色澤好,在四川有固定的銷售市場。

金川區搶抓全省大力發展戈壁生態農業的有利契機,在雙灣鎮龍口村戈壁灘上建起了龍口千畝戈壁農業產業園。按照《金川區戈壁農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金川區計劃在龍口千畝戈壁農業產業園新建高標準戈壁日光溫室900畝,高標準鋼架塑料大棚200畝,總面積達到1100畝,重點發展西甜瓜種植,打造產品特色鮮明的戈壁農業產業園。

龍口千畝戈壁農業產業園建成後,將以“綠色果蔬種植”為主題,初步建成基礎設施完備、設施裝備先進、科技支撐水平高、綜合生產能力強、生態環境友好的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基地,年產優質高效園藝作物產量8000噸,實現年產值2600萬元,實現純利潤1500萬元,間接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400餘人,切實把“戈壁生態農業”打造成為群眾增收的致富產業和綠色高效的生態農業。

戈壁灘成了聚寶盆

在戈壁灘上種植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金川區的戈壁灘上養殖業也迅速發展了起來。

記者在金川區現代畜牧循環產業園甘肅瑞嘉牧業新建養殖場內看到,養殖區內牛舍、飼料車間、青貯廣場、草料收購以及糞汙綜合處理等生產設施建設已全部完成。雖然天氣寒冷,但養殖場裡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首批澳大利亞良種荷斯坦奶牛順利入駐養殖場。這是金川區今年引進的第二批良種奶牛。

金川區萬頭奶牛養殖循環產業園項目屬金昌市2017年“蘭洽會”簽約項目之一,系金川區招商引資引進和2019年市列重點項目,由蘭州莊園牧場甘肅瑞嘉牧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2018年7月19日,金川區政府與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該項目建設地點位於金川現代畜牧循環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約4600餘畝,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擬建設存欄10000頭奶牛規模養殖場。

“選擇在這裡建設養殖場,主要是通風乾燥,地勢平坦;周邊的苜蓿、玉米飼草料為大規模養殖提供了保障。”甘肅瑞嘉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仲生軍說。項目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一期工程主要建成場區圍牆、擠奶廳、青貯飼草、糞汙無害化處理設施及部分牛舍,同步建設辦公生活區和觀光展覽區;二期工程重點建設標準化牛舍、青貯廣場,同步建成飼料加工區和養殖廢棄物綜合處理區,總體計劃於2020年12月31日前竣工投產。屆時,將建成集現代化養殖設施建造、規範化養殖技術展示、生態化牧場觀光和智能化糞汙處理為一體的現代畜牧養殖示範基地。

記者瞭解到,該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可向社會提供生鮮乳6.8萬噸,直接或間接帶動本區域飼料糧種植3萬畝,發展牧草種植專業戶3000戶,增加就業崗位200多個,逐漸形成乳料肥加工、銷售服務、冷鏈物流、高效種植等全鏈條運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有效促進區域內畜牧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

從產品到產業,從局部布點到全面開花,從單一產業示範到三產深度融合,金川區現代農業的發展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補齊“三農”發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金川區已建成國家級綿羊核心育種場1個,部級、省級標準化示範生態養殖場(區)9家,畜禽總飼養量87.1萬頭(只),高原夏菜、紅辣椒、草食畜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圍繞現代農業發展,金川區已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68家,發展規模化養殖場(小區)27個,發展規模養殖戶2860戶。“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達18.8萬畝,建成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基地2個,省級標準化示範基地2個。2018年,金川區農業增加值達到4.68億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79元,增長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