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14市州整改成效:5615件信訪件 辦結率98.71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4日訊(記者 肖靜)經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環境保護督察組於2018年6月至8月組織對14個市州開展省級環境保護督察,並於2018年9月完成督察反饋。記者獲悉,截至11月底,14個市州督察整改方案明確的611項整改任務已完成408項;省督察組交辦的5715件信訪件,各市州已辦結5641件,辦結率為98.71%,其餘正在推進中。

14市州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長沙市聚焦大氣汙染防治重點領域,科學施策,深入推進PM2.5與臭氧協同治理,出臺《長沙市“強力推進環境大治理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1+12”系列工作方案。

湘潭市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突出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並將整改辦與環督辦、環委辦“三辦合一”直接由市政府領導,有效破解了整改工作合力不強、體制不順的難題。

株洲市以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對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發起攻堅,圓滿完成包括中國企業500強株洲冶煉廠在內的261家企業關停搬遷任務,清水塘片區成功退出重金屬汙染重點防控區。

衡陽市投入22.4億元環保治理資金,用於垃圾處理、汙水處理、渣土處置、環衛作業、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城市綠化等。

郴州市明確各級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以及黨政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成立由市級領導帶隊的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特別督查組,針對全市環境保護方面的重點領域、重點問題開展督查,交辦和解決了一批問題。

岳陽市積極創建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統籌制定《岳陽市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方案》《岳陽市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岳陽市創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等,取得一系列示範成果。

常德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人員機構隊伍建設,在本次全市機構改革中,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新增1個副處級事業單位,內設機構新增3個,人員編制增加10個。

益陽市持續推進重點流域重點片區整治,通過綜合施策,大通湖治理取得階段成效,宏安石煤礦區整治和生態修復已全面完成,得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辦和國家長江辦的高度肯定。

邵陽市緊緊盯住督察組交辦問題加大整改力度,對綏寧縣凍坡磚廠處理、邵陽市鴻基建材有限公司關閉、畜禽養殖禁養區退養等重點問題,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下發了督辦令督促整改。

懷化市建立“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工作方案、一個時限要求、一抓到底”的“六個一”工作推進機制,對環境保護督察組、省委省政府交辦以及自查自糾排查出來的環境問題進行整改。

永州市通過加大“散亂汙”企業、“低產高耗”等落後產業關停淘汰力度,加快推進富錳渣高爐產業轉型升級,督促企業完善汙染防治設施,積極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有力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婁底市打響錫礦山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制定出臺《婁底市錫礦山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治理工作正有序推進,錫礦山區域漣溪河、青豐河水質均有所改善。

張家界市以省環境保護督察為契機,統籌推進 “碧水守護、藍天保衛、淨土攻堅、大地增綠、城鄉潔淨”五大行動,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較好成效。

湘西自治州嚴格環境准入,嚴格執行主體功能區規劃,建立規劃環評、區域環境治理聯動機制,嚴控“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督察整改是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環節,也是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舉措。目前,整改工作還遠未結束,14個市州對外公開督察整改情況,就是為了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回應群眾關切,更好地做好後續各項整改工作。下一步,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繼續對各地整改情況實施清單化調度,並加強日常督察,始終保持督察壓力,壓實整改責任,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