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嚴抓環保背後的真正原因,有3個原因,這篇文章說的不錯

這幾年,環保風暴越來越緊,不少小企業因此關門、停產、減產,很多企業老闆因此破產,坊間議論紛紛。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堅決貫徹環保政策,但對於一些汙染較大、但對地方經濟貢獻也較大的企業,也有點下不去手。嚴格抓環保直接影響了GDP,影響了稅收收入,影響了就業,甚至也會帶來社會的不穩定。

那環保部門為什麼還是會重拳出擊呢?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淘汰髒亂差不正規企業,優化市場競爭環境

嚴抓環保背後的真正原因,有3個原因,這篇文章說的不錯

早期,遍地開花的小企業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解決了很多的就業問題,貢獻了很多的稅收,也貢獻了很多的GDP,但是,這些企業也面臨著汙染大、資源消耗大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當初看不算大問題,但隨著汙染越來越嚴重,嚴重汙染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另一方面,由於這樣的小、散企業成本相對於正規企業低的多,所以他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取得銷量,而正規企業為了獲得銷量也只能壓低價格,這就導致了正規企業的銷售價格低、利潤低的現象。所以這種現象對正規企業來說是極其的不公平的

正規企業也會想方設法的去降低運營成本,也就出現了避稅、有環保設備不使用等等的情況,也會想方設法的降低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因為只有這樣,正規的企業還有生存的空間。

淘汰一些過剩的產能和落後的產能。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的利潤,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轉型升級、給員工發放更多的福利。只有這樣才能讓整個國內的經濟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原因二:改善企業的用工環境,保障正規企業發展空間

嚴抓環保背後的真正原因,有3個原因,這篇文章說的不錯

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最缺的就是人才,培養一個好的人才企業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需要各種各樣的培訓培養,也需要為此投入大量的資金,但往往人才培養好了就被別的小企業高薪挖走了,因為小企業沒有投入大量的培養人才的時間和費用,挖人是最簡單、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這也同時導致了正規企業不願意去培養更多的人才,這也是極其不公平的現象。

所以,減少非正規企業的數量,改變人才流失缺失的現象,是發展的重要內容。雖然處理掉很多的非正規企業同時也減少了就業崗位,但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沉下心來去培養更多的人才,

原因三: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做大做強國有企業

嚴抓環保背後的真正原因,有3個原因,這篇文章說的不錯

前些年各個地方政府獲得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是賣地?因為政府缺錢缺收入,通過賣地可以快速的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但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實體經濟。已經越來越多的認識到,依靠土地財政是行不通的。

所以現在開始只有讓所有的企業正規化,大家都交稅,這樣政府的財政收入才能高,才不用靠賣地去獲得財政收入補貼。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所有企業都正規,那麼大家的成本都差不多,也就不會出現偷稅、避稅、偷排等現象。企業主們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企業真正的發展上,不用過上提心吊膽的日子,不需要去動歪腦筋了。

總結:

嚴抓環保背後的真正原因,有3個原因,這篇文章說的不錯

最近網上針對目前抓環保的事情怨言很多,大家也很奇怪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一方面又拼命的抓環保關停企業。其實這一點也不矛盾,政府追求的是“有擔當、有責任、有良心”的企業,而不是高汙染、高消耗,不在環保上投入,只以低成本來攪亂市場的企業。

嚴抓環保,確實導致一部分企業關停,這些企業老闆的利益受到 了損失,並且部分地方政府部門存在粗暴執法的一刀切現象,不過生態環境部已經明令禁止一刀切、先關再說的粗暴做法,相信,以後的環保政策將更加合理,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將會得到更大的成長空間。

嚴抓環保背後的真正原因,有3個原因,這篇文章說的不錯

企業做的久的老闆都知道,10年前我們並不一定要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來留住人才,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行業都處於暴力時期,那個時候有人口紅利,我們只用粗放式的管理就可以賺到錢,但是時間過去了,我們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我們從爆利階段到微利時代,互聯網放大了每一個個體的價值,現在企業用工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可以和任何一件事情對抗,但不能和趨勢對抗!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