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农村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体育美术课虚设,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

最近,参加了一期小学校长培训,培训结束之时,教育局领导带着我们这帮来自农村小学的校长们来到我们区的几所窗口学校,让我们领略了一把示范学校的风采。高大美观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景观绿化,平整宽敞的操场让我们艳羡不已。尤其是来到人家富丽堂皇的多媒体会议室,听闻这间会议室的一套音视频设备就超过一百万,更是让我们赞叹不已,旁边有个村级小学的校长更是感叹:“我们学校连教学楼在内的固定资产也不值人家这一套音响。”

农村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体育美术课虚设,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


硬件参观完了,接下来是欣赏这些学校的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不看不要紧,一看更是让我们这些乡村校长们汗颜。又是花式足球,又是戏曲操,戏曲表演;又是跆拳道,又是现场作画,穿插着古筝,古琴,二胡,钢琴等乐器的表演……

城里孩子载歌载舞,素质教育精彩纷呈,我们的农村学校呢?每个学期,我们乡镇都会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其中也有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果的抽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素质教育的尴尬局面。很多孩子小学几年都没上过音乐、体育、美术课,甚至到了三四年级,还有的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

虽然课表上排得满满当当,什么课程都有,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书法等等等等,其实真正在上的也就只有语文和数学,到了三年级以上还有一门英语。其他的课程基本都是形同虚设,课表只不过是应付检查而已。

农村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体育美术课虚设,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


记得我自己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老师虽然大多是民办老师,没有专业素质,但是一个学期也是会上那么几节音乐,体育、美术课的,虽然具体上几节要看老师的心情。那个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歌就是国歌,然后是队歌什么的。那个时候也没有体育器材,老师们就带着我们一起动手,挖沙坑,用木板做乒乓球拍子,用碎布缝制沙包……一截跳绳,两根接力棒,学生们就能玩一节课。现在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起原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为什么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反而不如以前了呢?

其一,专业老师缺乏,以前虽然也没有专业老师,但是那个时候的口号是“小学老师是万金油”,碰到啥课都要去教,分到是谁的谁就得想办法去教,教得好不好,专业不专业也没有人计较。那个时候,音乐老师不识谱的比比皆是,唱歌自己都跑调,美术老师连个素描都不会画也没关系,照着美术课本,依葫芦画瓢就可以。原来学生没见过什么世面,家长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信奉老师的权威,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所以老师也不怕露怯,有半桶水就敢上台讲课了。

农村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体育美术课虚设,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


而现在首先是老师分工细化,每一科都有专任老师,语文老师就要有语文资格证,数学老师就要有数学资格证。同样的,音体美老师也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但问题是,哪有那么多专任素质教育老师呢?网络如此发达,孩子们也算是见多识广,家长文化程度也高了,非专业老师们凭着那点临时抱佛脚的素质教育水平去上课很容易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质疑,所以老师们都不愿意跨专业去担任音体美课程,即使有安排,也不会认真落实。

其二,以考试为导向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也让农村素质教育成为花瓶。音体美专业老师虽然少,但是并不是没有,近几年,我们乡镇陆续分配了好几个音体美专业的老师,但是最后怎么样呢?也是被分配去教了语文数学,因为考试的时候不考音体美。学校领导,家长并不重视这些课程。一些中学之所以还保留体育课,也不过是因为中考体育是要考的,而且占了几十分,学生们上体育课也不过就是枯燥地训练考试项目而已,哪里有一点乐趣可言?

其三,沉重的升学压力,让农村学校无暇顾及素质教育课程。很多人觉得农村学校升学压力会小一点,其实农村学校的升学压力比城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生源萎缩,一旦升学率上不去,将会加速学校的消亡,农村学校的升学率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时间。

农村孩子连国歌都不会唱,体育美术课虚设,素质教育遗忘的角落?


其次,城区家长普遍比较重视学生学习,课余时间基本都会让孩子参加补习班,而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所有的学习压力都在学校,学校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补足课程,不让他们的成绩不要离城里孩子太远。当城区孩子在上音体美的时候,农村孩子在学语数外,当城区孩子在补习的时候,农村孩子在校外疯玩。

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教学硬件要跟上,师资力量同样要跟上,农村人们的无知条件越来越好,农村孩子在吃穿等方面和城区孩子的距离逐渐在缩小,但是在素质教育这一块的差距却在日益加大,我们期盼着农村孩子也能表演戏曲操,花式足球,弹弹古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