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一吃饭就上厕所!你泻的是“脾精”,3个原因4种方法要知道

列位读者,今天说一个症状。这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这就是一吃完饭,没过多久,就想上厕所大便。

面对这样的人,坊间戏称“直肠子”。一吃完就大便,这可不就是“直肠子”吗?

一吃饭就上厕所!你泻的是“脾精”,3个原因4种方法要知道

其实,这样的人,也是蛮痛苦。你说这病是严重的拉肚子吧?似乎谈不上。大便不见得如水一样稀薄,只是成糊状或者乱糟糟一团,不成形,而且粪便量不大,在大便表面还可能有一层黏液。你说不是腹泻吧?似乎也不对。这症状是常常出现,不便不行,否则就腹痛腹胀不已。最主要的是,一吃饭就如此,给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不便。

这是怎么回事?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很有可能是所谓“肠易激综合征”。用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属于“肠郁”、“泄泻”、“腹痛”的范畴。

读者须知,“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形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肠病,患者如果经过检查,是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也就是检查不出来啥毛病)。它的主要表现,除了类似这种腹泻的表现外,还可能有腹痛、便秘、大便有粘液、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其中,如前所述的“一吃饭就想上厕所”的现象,就是典型表现之一。情绪刺激、饮食刺激是诱发的主要因素。肝郁脾虚、肠道湿热、脾胃虚弱等,是中医语境下的主要病因病机。

一吃饭就上厕所!你泻的是“脾精”,3个原因4种方法要知道

我们这里面,主要和您聊聊脾虚的问题。因为脾虚导致的肠易激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了。

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脾从食物中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构成了脾之精气。脾精的散布,对濡养周身十分关键。《素问·示从容论》说:“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本来,脾主升,可以把脾精散布到四肢百骸。可是,如果脾气虚弱,升散脾精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进食之后,脾的负担加大,其气更加虚弱。这一来,脾精不但难以升散,而且还会随着脾下陷的气机而直驱于下,形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的局面,形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等类似腹泻的症状。为什么有些人的大便会混杂一些粘液?那就是脾虚所导致的湿浊之气。总而言之,患者此时排的不只是大便,还有“脾精”。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供您理解方便。

那么,这种脾虚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还有什么其他表现吗?有,这就是周身乏力、四肢倦怠、吃东西容易腹胀,舌淡苔白或苔白腻。如果脾虚日久,形成湿热,舌苔还会有一点黄厚,大便粘液不仅呈现白色,还会呈现黄白兼杂的状态。这种人,形体有可能瘦,也有可能虚胖。好了,病症分析到这里,差不多了。接下来给您说说,这种情况的改善之道。

一吃饭就上厕所!你泻的是“脾精”,3个原因4种方法要知道

肝郁脾虚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肝失疏泄而成。

治则:疏肝健脾

宜用:痛泻要方加味

肠道湿热

表现: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止血,解毒

主方:地榆散加减

脾胃虚弱

脾虚

表现: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饮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治则:益气健脾

主方: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挟湿

表现: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乏无力。

治则:补脾胃,益肺气,燥湿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一吃饭就上厕所!你泻的是“脾精”,3个原因4种方法要知道

总而言之,一吃饭就上厕所,这件事必须高度重视。因为长此以往,我们的脾精会散失得越来越多,脾胃之气也会越来越虚弱,

后天之本不固,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也要做好相应辩证,因为引发直肠子的原因也较多,方向找准才能更快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