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亲”,使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字,亲人、亲情、亲戚、亲密、亲爱的...这都是和我们生活有很密切关系的词语,“亲”字的使用频率也是很高的。当初为了快速扫盲普及文化做汉字简化时,“亲”字也在其中。有变革,自然也有争议,繁简之间的争辩也是没有停止过,其中“亲”字简化被吐槽的点就是“亲不见”了。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什么是亲

“亲”,最早的字形发现是在西周时期的金文里,本意是指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又引申为亲属。《说文》里训为“至也”,至就是到,为什么这么训“亲”字呢?这就要看看最早的“亲”字字形了。

简化前的亲

最早的“亲”是发现在西周的金文里的,左边是一个“辛”,本意是刑刀或者罪恶;右边是一个见。一个获罪的人在服刑,这时候能来探望,来看他的人一定是感情深厚的人,这种关系就是“親”了。所以《说文》训“親”为“至也”,也是很合理的,就到那个地方,能到那个地方的通常都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最后“親”也引申为了父母、亲属等。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历史上汉字字形也是在不断演变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隶变和楷化了。这两个变化也是为了追求书写速度,但是很大程度是从笔画书写便捷的角度来改变,字形的整体构造还是保留得相对完整。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为了追求更加快捷的书写,而从省略笔画角度出发,对字形构造进行变动的也有,就是行书、草书。但这些字体都成不了正书,基本影响不到楷书字形的本体地位。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简化后的亲

近代的字体简化,因为到了楷书,笔画书写方式确实发展得比较丰富了,要想再从笔画书写角度改变也只能向行书草书方面做参考,笔画无从改变就省略结构,也就是将行草扶为正宫。

“親”字直接省略了右边的“见”,成为了“亲”。因此也成了简化字的一个吐槽点,亲人两不见。

简体“亲”的槽点真不是“亲不见”,而是只剩罪恶了

最后

对于字形简化,确实是当时的环境需要,无可厚非。之前的文章评论中,也有网友这样说,当时字体简化是为了扫盲,很多是为简而简,有成功的,也有一部分确实对字形构造本义这些造成了比较大的破坏。那么在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的今天或者往后,有机会可不可以将一些字恢复回来呢?

对此,我认为有些字会有机会,但是全部恢复繁体是不太可能了,这是历史的选择,哪个旧王朝能重新回来的呢?字形演变中,有的字由简到繁,也有由繁再到简,都是人们有需要了才会变,如同今天的英文不断有新词汇的出现。往后有文化的需求,改变自然会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