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民樂:棚改遷新居 展望新未來

通訊員 錢鶴予 喇勇

近年來,民樂縣緊緊圍繞“一軸四區”“一帶四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任務,堅持把實施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和建設高原生態文明縣城區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完善了城市服務功能,提升了棚戶區居民幸福指數。

對於民樂縣洪水鎮新豐村村民尚立明來說,破爛不堪的居住環境是給他最深的印象。尚立明告訴我們,以前所居住的地方道路不平,環境衛生差,人的精神面貌也不好。自2018年搬遷至民樂縣城投聚業苑小區以後,不僅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生活條件也大大提高。

民樂縣城投聚業苑小區居民尚立明在採訪中說,“現在我們搬過來之後,環境也很好,道路也很平,衛生各方面也搞的很好,房子也寬敞,各方面都比較方便,非常滿意。棚戶區改造項目(政策)非常好,我們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實惠, 以後,我和其他那些還沒有搬遷的住戶聊天的時候,我就給他宣傳這些事情,非常好,非常大的實惠,希望他們也儘快的搬到新樓房。”

三年來,民樂縣委縣政府把棚戶區改造項目不僅作為城市重點項目來抓,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推進。而在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之初,卻有部分群眾心有顧慮,等待觀望。通過房屋徵收政策的宣傳和項目的順利推進,讓他們打消了顧慮,順利搬遷了新居。

民樂縣城投聚業苑小區住戶蔡永弟告訴記者,“房子又大,戶型又好,採光也好,人住著非常舒服,知足了。(對安置房)滿意的很,沒有什麼疑問,思想上也沒有什麼顧慮了,以後(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家住民樂縣錦繡嘉園的張建軍,之前也不願意接受搬遷安置。後來通過房屋徵收工作人員的動員宣傳,也同意搬遷。現如今,已經入住到了錦繡家園小區,對於新的生活,他讚不絕口。

民樂縣錦繡嘉園住戶張建軍在採訪中介紹道,“平房的衛生也不行,環境也不行,到這裡來以後,衛生也不錯,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比平房好的多了,(日子)肯定是越過越好。住在平房打工什麼的都不方便,搬到這裡來,打工什麼的,都有地方去,暖氣現在也二十多度,(以前)在家的時候,燒十多噸煤,冬天都不是很熱,現在搬到這裡來,暖氣也熱了,不用我們自己燒了,環境也變好了。”

三年來,我縣實施的城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共徵收房屋4214戶,新建安置房5442套,安置居民17000餘人。

記者手記: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棚改區,就是回望我們的歷史,展望我們的未來,凝望我們的現在,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改變了安置戶們的生活,從以前的老舊房屋,到寬敞明亮的樓房,從以前燒煤取暖,到現在的掛暖、地暖,從奔波勞苦,到如今的舒適安逸,棚戶區改造不僅給他們帶來了物質上的改變,更多的是帶給他們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