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露地花卉以其種類繁多、色彩豐富、適應力強等諸多優點受到廣大花卉工作者的青睞。特別近些年來,露地花卉以其栽培技術簡單,對環境要求較低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城市景觀設計中,併成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一類不可或缺的植物花卉材料。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1露地花卉栽培的主要特點

(1)生理現象符合自然氣候特點,表現為春夏季生長髮育,秋冬季種子成熟和落葉休眠。(2)對栽培條件適應性強,能自行調節水、肥、溫、氣栽培條件,常規栽培不影響花卉的生理活動。(3)在園林綠地中,既能直播又能移栽,利用率高,能長期展示觀賞效果。(4)栽培管理方便,減少工序,節省勞工勞資,成本低。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2露地花卉栽培的主要方式

2.1直接播種方式

即是將花卉的種籽或者其他繁殖材料直接播種於花壇、花池、其他造型物之中,直至其生長髮育開花結果的栽培方式,稱之為直播栽培方式。

2.2育苗播種方式

育苗播種方式主要是指將花卉種籽或者是其他繁殖材料播種於花卉育苗圃中,直至培育成花卉幼苗,根據花卉設計的實際要求栽培到花壇、花池或其他造型物之中。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3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3.1定期對露地花卉進行整地做畦

整地做畦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結構,使其通風透氣,有利於花卉植物的根系生長。土壤在進行翻耕中,達到了有效殺菌的效果。在對土地進行深翻時,翻耕深度要達到30cm,畦面要保證平整,土壤要上虛下實。

3.2在育苗期對露地花卉進行間苗

間苗是指將生長、排列過於緊密的花卉幼苗拔出,也可以稱之為疏苗。因為一旦花卉幼苗生長過於密集,就會造成花卉幼苗發育細弱,不利於花卉幼苗的生長。而在花卉的育苗期利用間苗手段,既可以增加單位花卉幼苗的營養面積,又能加強幼苗通風、透光等自然條件,有利於育苗的生長髮育。通常在花卉子葉出現後,根據花卉幼苗實際長勢及疏密程度進行間苗,拔出病弱的花卉幼苗,留下強壯的花卉幼苗。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3.3在花卉生長期進行移栽

在花卉生長期對花卉幼苗進行移栽,主要是為幼苗更換培育的地方,進行繼續培育的過程。移栽有利於加大花卉幼苗之間的植株行距,增強單位幼苗的營養面積和光照。同時,能夠抑制幼苗徒長,而在移栽時會切斷幼苗的主根,從而起到促進根系發育、側根快速生長的作用,有利於花卉幼苗的健康成長。在花卉移栽中主要採用以下2種方法:一種是對幼苗進行裸根移栽。將花卉幼苗的根系直接從土壤中拔出,不連帶一點土塊,選取其他育苗地點進行後續育苗;另一種是對幼苗進行帶土移栽,將幼苗根系周圍的土塊連帶著根系一起拔出,選取其他育苗地點連土塊一起移栽到新制定地點。移栽時最好選擇在水分蒸騰量小的天氣進行,如晴天的傍晚,避免在陰天、雨天進行。

3.4對露地花卉進行灌溉管理

小面積灌溉可用噴壺、橡皮管引自來水進行噴灌;大面積灌溉則可採用抽水機抽水、溝灌法、滴灌法、噴灌法等。灌水量及灌水次數,常依季節、土質及花卉種類不同而異,一、二年生花卉容易乾旱,灌溉次數應多。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3.5對露地花卉進行施肥管理

露地花卉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基肥和追肥2種。基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在實際花卉施肥中可以根據土壤和花卉的需求,選取不同肥力、不同種類的基肥,也可以在基肥中適當地添加一些無機肥。對花卉進行追肥,主要是為了滿足花卉在不同生長時期對營養的需求。追肥主要可以通過溝施、噴施、撒施、穴施、條施等手段進行。

3.6對露地花卉進行整形修剪

3.6.1整形。①單幹式:只留主幹,不留側枝,使頂端開花1朵。②多幹式:留幾個主枝,使開出較多的花。③叢生式:生長期間多次摘心,促發側枝,形成低矮叢生狀株型,開出多數花朵。④懸崖式:全株枝條向下一個方向伸展,多用於小菊品種整形。⑤攀援式:使枝條引縛或爬生在一定形式的支架上。⑥匍匐式利用枝條自然匍匐地面的特性,使其覆蓋地面。

4.6.2修剪。①摘心:摘除枝梢頂芽。摘心可以抑制徒長,促進側枝產生與生長;可使株型低矮,株叢緊湊。②抹芽:剝去過多的腋芽,限制枝數的增加和過多花朵的發生。③折梢:將新梢折曲,目的是抑制新梢的徒長,促進花芽的形成。④曲枝:為使枝條生長均衡,將生長勢強的枝條向側方壓曲,弱枝則扶之直立,起到抑強扶弱的效果。⑤剝蕾:除去側蕾而留頂蕾,使頂蕾有充分的營養供應。⑥修枝:剪除枯枝及病蟲害枝、位置不正而擾亂株形的枝條、花後殘枝等。

論露地花卉栽培技術

5結語

露地花卉作為重要的花卉植物,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城市景觀設計之中。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露地花卉的栽培技術,加強露地花卉栽培技術管理,勢必成為花卉工作者的首要問題。

(收稿:2016-1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