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產金第一大省的報國之路

產金第一大省的報國之路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山東黃金行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一路櫛風沐雨,快速發展壯大,從1975年起連續44年保持全國產金第一的紀錄,是目前國內唯一黃金產量過百噸的省份。作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山東省在黃金礦山建設、生產技術、科學研究、企業改革等方面為新中國黃金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作出了突出貢獻。

金業報國 步履鏗鏘

黃金作為國家的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新中國的各個時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至2018年期間,山東省黃金行業累計生產礦產金達1521噸,為新中國的建設發展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早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東省招遠、沂南等地群眾,就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千方百計生產和籌措黃金,轉送延安等解放區,為民族獨立和祖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50年代初,剛剛走出戰爭陰霾的新中國百業待興。然而,由於西方各國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與我國基本無貿易往來,黃金作為硬通貨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全省黃金生產處於最低潮。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1938年中共膠東特委成立的"招遠採金委員會"舊址。

隨著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國家對黃金的需求量猛增,黃金工業發展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1957年8月,山東省在濟南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黃金工作會議;同年9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大力組織群眾生產黃金的指示》,山東煙臺、臨沂等地區掀起了採金熱。國家在經濟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撥出專款支持山東的黃金生產;到1960年,全省恢復和新建了建華、新華、勝華、銅井、金場等九座金礦,新增採選能力200噸/日。

1962年7月,招遠建華、勝華兩座金礦合併組建成國營招遠金礦,為山東國營金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65年,國家投資2200餘萬元在玲瓏地區興建500噸/日採選系統,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首次給予黃金工業如此大的投資,為山東黃金工業的恢復和發展注入了活力。據統計,1949年至1974年期間,山東省共生產礦產金19.8噸,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從1975年開始,山東省黃金生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先後兩次視察山東,對黃金生產進行大宣傳、大動員,並制定了一些發展黃金生產的政策,掀起了黃金生產建設高潮。新城金礦主斜井開拓工程於1976年4月竣工,並採出了第一批礦石;焦家金礦於1978年底主體工程基本建成;蠶莊金礦、七寶山金礦、望兒山金礦等地方礦山也先後開工建設。以國營金礦為骨幹,帶動群眾廣泛採金的局面在全省初步形成。1975年全省礦產金產量達到3.21噸,躍居全國第一位,之後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產金大省的地位。1976年全省金礦石採選能力達到1370噸/日,黃金產量達到3.968噸。1977年黃金產量達到4.685噸。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1975年8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前排左二)到煙臺視察,觀看牟平縣(現煙臺市牟平區)淘砂金時的情景。

從1980年到1987年,國家以撥款、開發基金、黃金專項貸款和行業內自籌等形式,先後投入基建資金6.39億元,興建了全國處理能力最大、裝備現代化的三山島金礦,完成了110千伏黃金專用輸變電工程,焦家金礦、新城金礦二期擴建工程先後動工,同時興建了一批地方礦山和招遠黃金冶煉廠。1987年,全省黃金產量較1980年翻了一番,湧現出招遠、乳山、牟平、棲霞、平度、五蓮等8個年產金萬兩縣。其中,招遠縣年產金達16萬兩,為全國各縣(市)之首。在當年召開的全國黃金工作會議上,全省有18個單位被授予“先進單位”稱號,蠶莊金礦還被列為小金礦機械化模式的樣板,在全國進行推廣。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山東黃金集團所屬焦家金礦(左)與玲瓏金礦累計黃金產量均超過一百噸。

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風雨兼程。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快速發展,山東省黃金產業規模、黃金產量、經濟效益實現幾何式增長。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黃金企業達到32家,山東黃金集團、招金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825億元、522億元,分別實現利潤23億元、12億元;全省黃金行業礦產金產量達到81.299噸,比1975年增長了25倍,其中山東黃金集團礦產金產量達到47.761噸,佔全省產量的58.75%;山東黃金集團所屬焦家金礦與玲瓏金礦累計黃金產量均超過一百噸,“雙百噸”礦山刷新中國黃金礦業發展紀錄。

科技興金 匠心凝聚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省黃金礦山仍沿用落後的生產器具及簡單的生產工藝,但隨著國家對黃金工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加大,山東省的黃金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並與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大力開展科技攻關,科技水平突飛猛進,在地質勘探、採選工藝、技術改造、冶煉加工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走在行業前列。

上世紀70年代,“焦家式金礦”類型在全國第二次金礦地質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得到確立,對全省及全國金礦勘察發揮了重要的推進作用。進入上世紀80年代,焦家、新城、玲瓏等金礦先後採用多種工藝結構的膠結充填法,引進了雙臂鑿巖臺車、多繩摩擦輪提升機、鏟運機及坑內載重卡車等先進設備,生產效率極大提高。同時,對選礦工藝不斷進行優化改進,1985年全省選礦平均回收率由1980年的89.5%提高到91.54%,新城金礦達到95.27%,進入世界先進行列。1986年~2005年期間,全省黃金行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9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含)以上獎項4項,為全國黃金工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西嶺金礦區的“中國巖金勘查第一深鑽”,終孔深度4006.17米,

近年來,全省黃金行業先後建成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重點實驗室、智庫等創新平臺,在深部找礦、智能化採礦、深井開採、難處理金礦石選冶、環保提金等前沿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區域內先後探獲海域、西嶺和紗嶺等多座世界級特大金礦,西嶺金礦區的“中國巖金勘查第一深鑽”,終孔深度4006.17米,成為我國礦業界標誌性成果;山東黃金集團以三山島金礦為試點,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全面啟動“國際一流示範礦山”建設工作,計劃打造中國礦業行業的名片和全球礦業領域的標杆性礦山。

改革潮湧 奮楫爭先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到企業治理結構逐步完善,山東黃金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深化改革,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強身健體,彰顯了無限活力。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黃金企業管理體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先後建立完善了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職工代表大會等制度,企業職工民主管理得到加強。1978年以來,行業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加強了各項專業基礎工作,並在企業內部先後推行了勞動用工制度、幹部制度、分配製度、核算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試行了幹部聘任制、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民主評議幹部等制度;以兩金工資含量包乾為主要內容,先後推行了計時工資加獎勵、聯產計酬、計件工資、浮動工資等企業內部分配形式,並建立了相應的經濟責任制。過不斷改革,增強了企業發展活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全省黃金行業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整體功能,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在上世紀80年代開展的企業管理升級活動中,全省共有10個黃金企業跨入省級先進企業行列,7個單位先後被評為國家二級企業。

市場經濟大潮湧起後,黃金企業逐步走向市場,接受全新挑戰。山東省黃金行業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和企業改制,組建成立公司制企業45家。其中,1996年~2003年期間,先後組建了山東黃金集團、山東招金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8家,形成了國有經濟成分、集體經濟成分並存,獨資企業、合資企業、股份制企業同在的產業結構,資產結構得到優化,經濟運行質量大幅提升。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2006年12月招金礦業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2008年5月恆邦股份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同時,省內重點黃金企業主動進軍資本市場,2003年8月山東黃金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6年12月招金礦業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08年5月恆邦股份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15年山東黃金集團改建為山東省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2018年9月山東黃金H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轉型升級 釋放活力

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山東黃金工業主要以單一礦山開採,分散、獨立開發為主,粗放式的礦業管理導致資源利用程度不高,對自然環境也造成了破壞。1982年6月山東省出臺《黃金礦產資源開採管理暫行實施辦法》,要求所有縣、社辦礦山辦理《開採許可證》,並嚴禁私人採礦,對黃金開採秩序進行規範。

從1986年開始,山東省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力度,嚴格整頓開採秩序,規範開採行為。1987年,山東省政府對黃金礦產勘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對黃金礦業開發,在進行採礦登記的基礎上實行採礦許可證制度。1989年2月,山東省政府下發《關於對黃金礦產實行保護性開採的通知》,有計劃並積極穩妥地開展黃金礦產開採清理整頓工作,並重新調整黃金產業發展方向,改變過去“大礦大開、小礦放開、有水快流”的產業政策導向,要求全省黃金行業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強宏觀調控,適度規模經營,主辦國營大礦,以大礦為基地,利用優勢進行輻射,全省黃金行業“規模開發、集約經營”的發展方針逐步得到實施。之後,山東省黃金礦產資源通過整合、劃撥、重組、收購等形式,逐步培育出山東黃金集團、招金集團、中礦集團、恆邦集團等大型黃金生產骨幹企業。

2018年山東黃金集團、招金集團、中礦集團礦產金產量分別佔到全省產量的58.75%、26.61%和5.46%,大型黃金企業主導黃金產量的格局已經形成。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2018年山東中礦集團礦產金產量佔到全省產量的5.46%。

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山東省黃金行業以轉型升級為主線,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堅定不移地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山東黃金集團的省內礦山朝著規模化、大型化、數字化、生態化的萬噸大礦方向快速邁進,在膠東地區打造世界級黃金生產基地、國內最大和最先進的黃金精煉基地;省外在內蒙古、河南、海南、甘肅、青海等地已形成多個礦業生產基地;海外成功併購世界最大黃金企業巴里克黃金公司旗下阿根廷貝拉德羅金礦50%股權,並被吸收為世界黃金協會會員。招金集團在國內已構建起甘肅、新疆兩大埠外產業基地;海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緊密佈局。

經過多年發展,山東黃金工業已形成了集勘探、開採、選冶及產品深加工等完整的產業鏈,並建立了與之相配套的科技研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人員培訓等支撐體系。依託招遠萊州國家級黃金資源基地,全省黃金行業全力打造的全球領先黃金生產與冶煉基地、黃金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貴金屬新材料研發中心及產業化基地、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等已初見規模,產業規模化、集約化開發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产金第一大省的报国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