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三個問題對市場影響十分直接,利好不漲,牛市無從談起

三個問題對市場影響十分直接,利好不漲,牛市無從談起


經濟因素

大家好晚上好!在聊這些扎堆的利好之前,我們先聊幾個我們經濟走勢本質上的關鍵問題。

前不久三季度經濟數據集中公佈。其中GDP增速進一步下滑,三季度同比僅為6.0%,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將繼續探底、未來可能邁入“5”時代。

但是否走弱還是企穩,有些問題我們是不得不面對的。

maoyi“休戰”能否改善短期出口下滑?

短期來看,我認為前期已經加徵的關稅仍未取消,僅僅是避免了未來更差局面的出現,已有的衝擊仍難避免,短期內出口形勢依然不樂觀。

如何看待9月消費、工業生產的改善?

9月宏觀數據較8月總體恢復,尤其社零和工業工業增加值的回升,使部分市場人士做出了中國經濟已經“弱勢企穩”的判斷。

然而,邵老闆我看到的情況貌似並不樂觀,9月的小幅回暖,無法掩蓋三季度整體下行的事實;尤其對數據的詳細分析之下,9月消費、工業生產較8月的改善總體有限,且內需疲軟的情況越來越值得關注。

貨幣政策放鬆開始見效了嗎?

當前仍需要觀察信貸條件的改善到底是由於需求好轉還是供給推動,因為兩者的實際效果完全不同;

改善實體融資需求,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仍是關鍵,基礎貨幣投放應與更多定向、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協同配合、精準發力,貸款利率並軌也應加速推進,運用市場化手段達到降成本的效果。

這三個問題對於市場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如果無法正面解決好,那就市場就無從可談牛市在哪。

利好轟擊

【證監會: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證監會將出臺一大堆利好!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主持召開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險機構負責人座談會。會議指出,證監會將從轉化存量、引入增量、優化環境入手,逐步推動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增強權益產品吸引力,發展投資顧問服務,推動放寬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著力構建中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

【監管部門四次發聲!推動險資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數千億資金候場】保險公司人士透露,目前,銀保監會正在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比例的相關細則。一旦細則落地,險資將“加碼”權益類資產配置水平。分析人士認為,若險資權益類投資比例上限提升至40%,將為A股市場帶來7000億-8000億元的增量資金。(中國證券報)

【中信證券:預計基本養老金入市增量部分約1000億】中信證券23日研報指出,預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養老金體系給權益市場帶來的“長錢”主要源於公共養老金體系。第一支柱中委託社保管理運營的基本養老金入市貢獻約1500億,已投規模約500億,增量部分預計約1000億;全國社保基金可投境內股票的增量部分每年約200億元。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預計帶來約125~170億元/135~270億元增量。第三支柱試點轉正式實施後,未來5年累計帶來240億元增量。(證券時報網)

【證監會有意對減持規則進行修訂已形成相關方案】據財新報道,證監會有意對減持規則進行修訂,已形成相關方案。(財新網)

看完這堆消息以後是不是瞬間人都精神了?且慢,市場對這些利好是真的無感,甚至還被借利好出貨。

其實我相信各位在看我第一段的內容以後就知道,儘管給大A不斷灌藥,但本質上如果經濟沒有改善的情況下,藥的藥效只在一時,而且最可怕的是如今市場產出了耐藥性,打什麼藥都不奏效了。

所以在指數一天沒企穩,把倉位降低下來。

嘴炮沒用

對投資者的情緒傷害極大,昨天尾盤的拉昇,被今天早盤的低開,直接衝低了,從消息面來看利好雖然是嘴炮,但是實實在在的利好,無論那一條落地,市場都會拍手稱好,只所以市場沒反映,還是大家信心不足的表現。

1500億的量能已經說明一切,監管層雖然思漲,但是一邊瘋狂的發新股大擴容,一邊是產業資本的大減持,兩個市場當中最大的參與主體在爭著搶錢。

長此以往有一天新股也發不出去,那市場就真給搞死了,是時候進行大變革的時候了。

人心思漲,包括監管層也是如此,近期不斷的對市場喊利好,還是傳遞正能量信號嗎?可惜市場已經麻木不買賬了,成交量低迷成這個樣子,那有一點牛市的影子。

盤面看科創板走強,這主要是前期跌太多了,超跌反彈性質,對科創板我們的看法不變,只有新股的參與機會,交易機會均不大。

最終的走向還是要看證券股的走勢,技術上叫回踩不破就是支撐,今天是第三天向下踩地板,但還是沒有踩破,可以說證券止跌信號有了,這裡需要一根拉出去的陽線,否則一直在這裡踩地板,那地板肯定是支持不住要破的。

所以短期證券需要一根陽線拉出危險區,當然能有利好最好了,證券的業績公告就要落地,這個是預期內的,意料外的就是降交易成本的利好落地,就怕他們就是說說你當真了。

所有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