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破譯脂硯齋之名

破譯脂硯齋之名

脂硯齋是紅樓夢的批書人,但此人是誰,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為何叫脂硯齋,是一個謎案。胡適曾說這脂硯齋就是作者曹雪芹本人,也有的說是曹雪芹的本族長輩,有的說是同輩,有的說這筆名中有個“脂”字,指胭脂,肯定是個女的,可以說眾說紛紜。紅學家周汝昌在《紅樓十二層》中考證說,批書人脂硯齋為史湘雲,後來與賈寶玉結了婚,現實中是曹雪芹的妻子。初一看,他分析得還是絲絲入扣,最有力的說明是,脂硯齋在批語中說自己當初在場,鳳姐點戲時他在場,有一處聚會他在場,而照書中內容,當時在場的均為女性,所以說脂硯齋是女性,這是很有說服力的。但是仔細一想,還是不妥。這沒有憑證,屬於沒有充分材料證明的一家之言,是以常情度之,想當然,沒有鐵證。大多數的評論家認為脂硯齋是男的,是紅樓這場感情的知情人、旁觀者的角度對書進行批點的。

所以說,脂硯齋是男是女至今沒有定論,這裡不管他是男是女,只想對脂硯齋這筆名作一番探討。

這批書人脂硯齋這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批書人要用脂硯齋作筆名呢?萬事總有因果,取這個名字一定有他的目的。

紅樓夢一書中有一首五言絕句,是作者自雲: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這四句詩,重點在一個“言”字,作者自語:一部紅樓,就是一部荒唐言。書中所寫的一百二十回故事,一筆筆寫在紙上的故事,看起來很荒唐,什麼女媧補天遺下一塊石頭,這石頭能口吐人言,能大能小,幻形入世,含在寶玉嘴裡出生,什麼靈河邊絳珠草修煉成人形,以淚還當年灌溉之恩,一面正面美女反面骷髏的風月寶鑑,天上神仙和尚來來往往,情天恨海,出家不歸等等,這些都是不近常理的故事,是貌似荒唐的胡說八道。

接下來的三句,是對這“荒唐言”的感慨,都說我痴,飽含辛酸之淚,苦苦寫出這部書,嘔心瀝血紅樓夢,有誰能懂?我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皆血句句皆淚,十年辛苦不尋常,有誰能明白我寫書的初衷?有誰能知道我這荒唐言背後的心思?我為什麼要寫一塊無力補天的石頭,為什麼要寫一面美女一面骷髏的風月寶鑑,為什麼這塊玉要銜在寶玉嘴裡出生,為什麼靈河邊的仙草修煉人形,以淚還恩。寶玉的人生顛沛起伏,啼笑皆非,一生的甜酸苦辣,恍若夢中,有誰能看懂我的這部書呢?這些荒唐言呢?

於是,一個批書者橫空出世了,他在這部荒唐言上批批註注,圈圈點點,不時點明書中的要緊之處,大關節處,就象在一條條明明暗暗的小路上,他不時地用紅筆畫上標記尖頭,以引領路人,按正確的方向走。什麼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實是“原因嘆息”,那萬豔同杯是萬豔同悲,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何為真,何為假,等等,他知道這文字背後的真相。

然後這批書者在評點以後,大筆一揮,寫上自己的大名:脂硯齋。什麼意思呢?脂硯齋,就是諧音“知言者”。因為這荒唐言少有人懂,而他是知道這荒唐言的人,他就是來解疑釋惑的“知言者”,這名字就是告訴讀者:我是知道這荒唐言的人,我是“知言者”,諧音即為脂硯齋。他告訴大家,他與曹雪芹很熟悉,書中的故事他都原原本本地知道,曹雪芹的動機、思路、內情,為什麼要這樣寫,曹雪芹的春秋筆法他都知道。我是知言者,我來解釋、點評與引路。

所有的荒唐言他都知道內情,書中的真味他都感受體會到,他與作者一起經歷了書中的故事。所以他成了一個批書人,一個瞭解內情的知道前因後果的批書人,他指引著讀者瞭解紅樓夢的真義,不走入歧途。

所以,這脂硯齋,與胭脂之類無關,他是曹雪芹的好友或者親戚,同輩,且年長於曹雪芹,稱曹為兄乃是客氣自謙,他知道作者滿紙的荒唐言,知道作者的一把辛酸淚,知道作者寫作的動機、書中故事人物。他們倆人一唱一和,一寫一批,合作完成了此書。既規避了文字獄,也引導了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