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天道》中有一句透徹的話很震人,不知讀者如何看待,且看——“任何人的命運都是一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包括國家和民族。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聽到這是不是想知道什麼是強勢文化。

那什麼是強勢文化呢?電視劇中丁元英說,強勢文化是實事求是的文化,是遵循客觀規律的文化。一寫到這不知為什麼我就想罵娘,不過說得沒錯,但是有什麼用?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再看看什麼是弱勢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不實事求是的文化,是不遵循客觀規律的文化,那它遵循的是什麼呢?

遵循的是人的腦子裡的固有觀念。那腦子裡固有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有兩個渠道,第一個是來自自己的實踐,第二個來自別人的實踐。

自己的實踐可以稱之自己的經驗。別人的實踐可以是古人的,可以是外國人的,可以是周圍人的,這些統稱為別人的經驗。古人的經驗經過時間的檢驗長期積累下來形成了文化。現在有一個問題要問,這些所有的經驗好用嗎?

好不好用是要經過現實檢驗的,有的是不好用的,有的可以借鑑,有的是完全不能用的,強勢文化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強者做事情第一步就是調查研究,而弱者就把經驗當成真理了,直接拿過來用,原著中說“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就是這個道理。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我們從電視劇的葉曉明等三個典型人物做個具體說明。

葉曉明,這個人很聰明,很機警,很能幹,當丁元英在音響參展前將他們全部召回去時,他在第一時間就明白丁元英的下一步要做什麼——大幅降價。

緊接著,跟著的兩個小夥伴就給驚呆了!

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以他們的認知得出的結論是,丁哥在幫他們作死!緊接著兩個小夥伴就沒了主,暈暈乎乎的,因為他們沒有商場經驗,沒有了自己的判斷,他們唯一的判斷就是——在市場上就把樂聖給擠死了,到時候格律詩吃不了兜著走,樂聖肯給不會放過他們。於是兩個小夥伴跟著葉曉明跑,唯葉曉明馬首是瞻。他們的對策是讓丁哥懸崖勒馬,不讓丁哥再幫忙了,但是他們能主導事件的的走向嗎?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丁元英事先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步棋,所以找了女主角的好盆友做了空頭董事長,直接遙控董事長。所以小夥伴們最後從切身利益出發,厚著臉皮退股了,給一般人都會做這樣的選擇,劉冰不是一般人,臉夠厚的,股退了人居然留下了。這裡有個問題,丁元英為什麼就能知道葉曉明他們到時會失控呢?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因為丁元英知道,在音響大幅降價之後,樂聖會起訴格律詩,而且他判斷出以葉曉明們的智力肯定會判斷格律詩肯定會輸得當褲衩了。注意這裡有兩個肯定,絕不含糊!那葉曉明們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呢?

是他們頭腦中的觀念,頭腦中的什麼觀念呢?

看看電視劇蔣律師是怎麼說的——觀念,傳統觀念。

一是傳統的事實勝於雄辯的觀念。

二是傳統的疑罪從有的觀念。

三是傳統的青天大老爺的觀念,中國人一直接受簡單的文化思維教育,他們相信法律是神聖的,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有了這三個觀念自然就可以得出格律詩的敗訴了。

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所講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

咱們以這三個觀念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一下葉曉明們為什麼得出格律詩敗訴的結論。

第一、農戶和公司是隸屬關係嗎?答案是法律上是各自獨立的,實事是隸屬的,那以事實勝於雄辯的觀點就可以判斷出公司和農戶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樂聖的起訴對象就成立。

第二、格律詩公司的這種生產方式是違反勞動法,環境保護法,使用童工的有關法律。既便退一步在法律上可以得出格律詩和農戶是獨立的,但是洗脫不了格律詩實事上觸犯法律的嫌疑,根據傳統疑罪從有的觀念,格律詩觸犯法律了。

第三、既然得出了格律詩觸犯了一些勞動法,於是得出格律詩的行為構成了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既然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那根據傳統的青天大老爺觀念,法律是神聖的,決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於是得出結論,格律詩違反了不正競爭法,於是就得給樂聖公司賠償損失。

其實就算是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也不是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因為格律詩的公司是有盈利的,要違反也是違反了反傾銷法,但是這個法律在電視的背景中還沒有立法,所以根本就沒法可依。

丁元英是怎麼知道葉曉明們的這些觀念的呢?因為丁元英是強者,知道強勢文化的內容,自然也就知道弱勢文化的內容,也就知道了產生窮的文化根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