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山水相依,薄雾缭绕,为纪念袁天罡、李淳风而建,四川阆中天宫院

天宫院,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天宫天宫院村,因阆中天文文化深厚,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中定居,在这里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也葬于这里,天宫院正是为纪念他们而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水相依,薄雾缭绕,为纪念袁天罡、李淳风而建,四川阆中天宫院

据《华阳国志》载,途径 天宫院村的隆山驿是战国时期由甘肃、陕西入川的交通要塞,东汉初兴武帝(公元25年)在天宫设置充国县,直至南粱武帝(公元511年)才撤县。

该村地形呈盆地状,四周以深丘为主,九座山环绕。过度带为浅丘,中间平坝处有一个大石台,恰似一顶"圣冠",故称"九龙捧圣"风水宝地之称。村域内交通方便,水和森林资源丰富,凤鸣河穿村而过,嘉陵江支流西河绕村而去,实为,山水相依,薄雾缭绕的鱼米之乡。

山水相依,薄雾缭绕,为纪念袁天罡、李淳风而建,四川阆中天宫院

天宫院始建于唐,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清雍正四年书“光澄慧镜”匾额。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顶,台梁式屋架,用料粗大,面阔五间19.4米,进深五间19.3米。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叠梁式和穿逗式结构相结合的建筑。现两殿保存完好,占地6,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天宫乡即因天宫院而得名。

山水相依,薄雾缭绕,为纪念袁天罡、李淳风而建,四川阆中天宫院

袁、李二人为何葬阆中; 袁天罡、李淳风晚年都不谋而合,一先一后选定在阆中南面五十里的西河塘(今天宫院)营建居室,度过晚年。在选择建房地址时,二人发生了领属之争。双方据理力争,都说是自己早已选定的地方。争执难分难解,最后只得彼此摆出凭证。袁说,我当初选定之时,曾在此地正中埋下一枚金小钱。李说,我在选定之时,也在此地插下一枚金针。口说无凭。于是找人挖开验证,果然在同一个地方,挖出了金小钱和金针,而且那枚金针正好插在金小钱的中心。于是两人互相商定:“你也愿,我也愿,咱们一起修建天宫院!”

山水相依,薄雾缭绕,为纪念袁天罡、李淳风而建,四川阆中天宫院

袁天罡 李淳风墓地;据说这里地形象一顶王冠,四周有九条山脉朝向这里,叫做“九龙捧圣”。袁天罡墓所葬的观稼山,据说像一只麒麟,前面的圆形山岗即是太阳,地形叫做“麒麟奔太阳”。李淳风墓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圆形山包,像一颗珍珠,两边山脉则似两条飞龙,这个地形叫做“二龙戏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