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一座與詩結緣的佛寺。時光回溯至千年前的唐朝,姑蘇城外,一條夜泊楓橋的船上,望著遠處點點漁火,一位孤寂憂愁的遊子,吟出了千古絕唱:“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靜謐的夜晚,悠揚的鐘聲,在莊嚴的佛寺與無眠的詩人之間建立某種聯繫,一直延綿至今,使得寒山寺香火鼎盛,文風蔚然。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寒山寺弄24號,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航拍寒山寺全景,可以看到京杭大運河

佛教有八個宗派分別是: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律宗、密宗、淨土宗。禪宗只是佛教多個宗派中的一個我國南宗禪各派的總稱,又稱五派七流。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岐派,合稱為七宗。少林寺是禪宗的起源地。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鍾閣等。寒山寺的建築佈局沒有嚴格的中軸線。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牆稱照壁。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黃牆內古典樓閣飛簷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於楓橋夜泊詩。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方丈

秋爽法師,字果淨,俗姓孫,1967年9月出生於江蘇海安。1984年,蘇州寒山寺剃度出家,1987年7月佛學院畢業,現任江蘇省佛協理事、蘇州市佛協副會長、崑山市佛協會長、蘇州市政協委員、寒山寺方丈、重元寺住持。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寺院佈局並不追求左右均衡,照牆和山門基本是一線相承,後邊的大雄寶殿、藏經樓,並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則按南北向中軸線佈局。寺中處處皆院,錯落相通。寒山寺大門是朝西的。導遊講原因有三:一是,門前是中國大運河的古道,古時候主要交通是船舶,所以為方便香客前來進香;二是,古代最怕火,為防火災時便於取水撲火;三是,佛主在西面,故面西而向。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正門

寒山寺三個字特別有來頭,三個字並非一人的作品,“寒山”二字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寫,“寺”字是清末書法家陶濬宣所題。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大雄寶殿

寒山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總共有四間房,房高12.5米。露臺中央設有爐臺銅鼎,鼎的正面鑄著“一本正經”,背面有“百鍊成鋼”字樣。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殿內庭柱上懸掛著楹聯:“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閻浮夜半海潮音。”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晶瑩潔白。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神態安詳。兩側靠牆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乃由佛教聖地五臺山移置於此。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寒拾殿中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得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殿的後壁嵌有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後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都會有很多遊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唐代天台山國清寺隱僧寒山與拾得,行跡怪誕,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寒山、拾得後來被人傳說成"和合二仙"。傳說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的意思,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真是大吉大利!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這兩位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我國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誼,便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從唐以後,在我國傳統的婚禮喜慶儀式上,就常常掛有和合二仙的畫像。但見面軸之上兩位活潑可愛、長髮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圓盒,盒中飛出五隻蝙蝠,他們相親相愛,笑容滿面,十分惹人喜愛。人們藉此來祝賀新婚夫婦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拾殿

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著《西遊記》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寒山執一荷枝,拾得捧一淨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樂狀,顯得喜慶活潑。遠望屋頂,可見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塑像群。藏經樓樓上秘藏珍貴佛經。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拾殿內的寒山拾得像,民間稱為和合二仙。真人大小,木質全身雕像,敞襟袒胸,相視面笑,栩栩如生。寒山手持荷花,拾得捧著方稜圓口淨瓶,一"荷"一"瓶",取其諧音"和""平",意為和和氣氣,平平安安,百年好合。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他們之間的玄妙對談,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領受的: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個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因此雖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鐘樓

鐘聲明慧眼;月色照禪心。在藏經樓南側,一座六角形重簷亭閣,這就是以“夜半鐘聲”聞名遐邇的鐘樓。據考證吳中地區的僧寺,確有半夜鳴鐘的習俗,謂之“定夜鍾”。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如今的大鐘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江蘇巡撫陳夔龍督造。巨鐘有一人多高,外圍需三人合抱,重達2噸。除夕夜,僧人敲鐘會敲108次,僧人撞鐘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說每年有12個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鐘108下,表示一年的終結,有除舊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傳說,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種煩惱,鐘響108次,人的所有煩惱便可消除。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碑廊

沿鐘樓下的走廊小道前行,即達碑廊、弘法堂和楓江樓庭園。寒山寺的碑廊裡嵌立著宋明以來歷代名人唐寅、文徵明、康有為、羅聘等的詩詞碑刻多塊,其中最著名,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張繼的《楓橋夜泊》詩碑。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自古至今,寒山寺中《楓橋夜泊》詩碑:一詩六碑千古留芳。自《楓橋夜泊》問世,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楓橋夜泊》詩的第一塊詩碑,為北宋翰林學士、珣國公王珪硅所書。此碑因屢經戰亂而不存。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1996年, 蘇州碑刻博物館依王珪之原字重刻了王珪書寫的《楓橋夜泊》詩碑。

明代重修寒山寺時,畫家文徵明為寒山寺重寫了《楓橋夜泊》詩,刻於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此後,寒山寺又數遇大火,文徵明手書的詩碑僅存“霜、啼、姑、蘇”等數字而已。雖剩下不到十字,但筆跡流暢秀勁。

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俞樾手書了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在眾多詩碑中,這塊石碑最為珍貴、最受追捧。該碑單獨立於寒山丈室門前,碑身高133釐米,寬86.5釐米,碑面大字三行,每行十字,凡二十八字,內容即詩文。跋三行,每行十八字,自右而左曰:“寒山寺舊有文待詔所書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歲久漫漶。光緒丙午,筱石中丞於寺中新葺數楹,屬餘補書刻石。俞樾。”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寺的第四塊《楓橋夜泊》詩碑,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書法家張繼書,由刻碑名手黃懷覺刻石,立於寒山寺內,因為與詩人同名一時傳為佳話。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第五塊碑就是1993年刻成,立在寒山別院內松亭中的李大釗先生寫的詩碑。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第六塊碑立在碑廊牆內,為大畫家劉海粟86歲時所寫。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碑廊內還陳列著明唐寅的《化鍾疏》碑、江南才子唐寅(唐伯虎)就為重鑄銅鐘出過力,曾為此作《姑蘇寒山寺化鍾疏》,其有詩云:‘姑蘇城外古禪房,擬鑄銅鐘告四方。試看脫胎成器後,一聲敲下滿天霜。”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普明寶塔

寒山寺始建時就有塔,所以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後毀於戰火。北宋重建寶塔,元代末年又毀,後近630年來寒山寺無塔,造塔一直是寺僧的心願。1995年,“普明寶塔”落成,寶塔逾42米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成為楓橋景區的標誌性建築。塔四周掛有108個風鈴,塔內各層都有木梯供信徒和遊人登臨。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現在的普明寶塔是一座仿唐五級樓閣式寶塔,呈正方形,由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總高42.4米。寶塔東西南北各一門,門楣上高懸“普明寶塔”匾額。塔外四周塔簷下懸掛有108個風鈴,陣風吹過,鈴聲悅耳,增添了幾分動感和靈氣。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東南西三面塔上掛著“拈花微笑”、“無量壽佛”、“明心見性”、“無上菩提”、“佛光普照”、“如入禪定”等牌匾。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塔頂的塔剎高9.6米,相輪直徑2.4米,由覆缽、仰蓮、相輪、華蓋、三花蕉葉、寶珠、剎鏈,風鐸等組成,重約12噸,黃銅鑄就,外貼金箔,日光映照,光華奪目。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法堂

塔北是法堂。法堂坐北朝南,出簷甚大,具有典型的唐代佛殿建築風格。堂外有一副楹聯:楓橋夜泊,聽幾杵疏鍾,無邊佛法;寶塔晨香,傳三乘教典,普渡眾生。堂前池水環繞,池中錦鯉遊弋,池水上凌空架露臺,露臺有橋與寶塔相通。露臺中央,有一尊九龍五鳳鼎,此鼎造型古樸,含意深遠,周身雕飾九龍五鳳,寓九州龍騰,五鳳呈祥之意。現在的法堂是寺裡的佛教圖書館。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寒山鍾苑(寒山別院)

普明塔院的正門,正對著寒山別院,寒山別院是新建的。院內有“華夏第一法鍾”的大鐘樓——梵音閣和“華夏第一詩碑” 的《楓橋夜泊》石碑。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梵音閣(大鐘樓)

大鐘樓純木結構,一層有迴廊,廊內掛“寒山寺鐘樓”牌匾,頂層簷下高掛“梵音閣”風字匾。南北兩側掛“有唐遺音”、“梵音遍傳”、“法音無凝”、“霜鍾天籟”等匾額。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三層樓房高的樓內高懸著一口巨大的銅鐘。這口懸掛於鐘樓的寒山寺仿唐大銅鐘重達108噸的,高為8.5米,鍾底直徑5.188米,鐘面銘文為一卷70024字的《妙法蓮華經》,頂部吊口處為一銅質神獸造型,鍾底為九部飛天圖及六銑口裙邊。被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佛鐘。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楓橋夜泊》石碑

與大鐘同時奠基的大碑,號稱“中華第一詩碑”,主體高度為15.9米。碑的正面,鐫刻有清俞樾所書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一首,共28個大字,在大碑的背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手抄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共289個字。大碑上共雕刻有28條蛟龍。大碑矗立在一個水池中,以寓意張繼夜泊楓橋時,水波漣漪,漁火點點的情景。

探訪蘇州老建築——寒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