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古代皇宫里,太监和宫女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

九等人


太监宫女的生活细节,清朝的资料最多,以清朝的宫廷来说,太监宫女吃饭问题,可分为值班和休息两种,首先太监和宫女是不住紫禁城的,除了有身份的女官或随身侍女跟着主子住外,绝大部分人是住在皇城,也就是紫禁城的外城,那有太监和宫女的集体宿舍,大致位置在景山北边儿,休息的太监和宫女到了饭点集体去厨房吃饭,如果是冬天就在宿舍起炉子,去厨房取食物回宿舍下火锅吃。

图为清末,女官带着两名记名宫女,女官也叫嬷嬷,宫中最大的称掌事嬷嬷,正三品。

当差的太监宫女就比较惨了,基本是不敢吃饱的,因为伺候主子时,身上不能有脏味,不能放屁,不能随意出恭,一旦出了问题,那是大不敬,所有人都要连累受罚,据说慈禧身边的宫人从不吃鱼,因为慈禧讨厌鱼腥味,太监宫女们换着班快速吃一点就完事了,绝不会多吃。

恭俭胡同,也叫内宫监胡同,清朝时太监住的地方。

晚上值夜的,比如储秀宫内有专门的水房和小膳房,值夜的宫女在晚上11点以后有一次夜宵,由值夜的太监送进来,宫女轮流换着到小膳房去吃。在储秀宫外值夜的太监,在西偏殿的走廊拐角设有铜火盆,这里日夜生着炉子,太监一般在这里吃东西、烤火。

图为上街采买的嬷嬷。

当然了,太监宫女的伙食是非常丰富的,有肉有菜有水果有点心,平时伺候主子吃饭,未吃完的饭菜都会赏给太监宫女们,然后带回宿舍吃;逢年过节有赏赐,季节性有各种改善,瓜果糕点什么的,冬天吃火锅,都是上好的肉类,据回忆的宫女说鸡鸭肉都属于粗肉,没人吃,但再好的伙食,下人们都不敢吃饱,饮食也有很多限制,以至于有人说,进宫后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图文绘历史


在古代皇宫,皇帝和他的老婆孩子不干活,养着一批伺候他们的人,这就是皇宫里的“从业人员”――太监和宫女。

太监是个什么东东呢?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太监就是通常所说的“阉人”,就是自宫的男人,没有性能力的男人。皇帝为什么用太监?其实道理很简单,皇帝那么多的女人,皇帝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用正常的男人,这些如饥似渴貌美如花的妃子还不秽乱宫廷吗?




在我们印象中,最早的太监应该是秦朝的赵高和嫪毐。其实往上推,第一个太监是齐桓公姜小白时代的竖刁!竖刁本身不是太监,但是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不惜自宫成为了太监。

宫女就不用解释了,只要长的模样差不多就行了,手脚勤快,聪明伶俐就可以了,估计选择标准和现在招勤杂人员差不多。

(问题来了),皇宫里的勤杂人员,从原来的秦时代到明清一朝,其队伍越来越庞大,尤其是明成祖时,由于在朱棣夺取侄子朱允文的江山时,太监开了南京的金川门迎降,朱棣后来对太监特别厚待,太监队伍越来越壮大。加上伺候皇妃的宫女,起码有上万人,这些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

实际皇宫里没有现在食堂一类的设施,皇帝和皇妃吃饭有“御膳房”,御膳房分为内外御膳房,外御膳房负责留宫大臣们的饭食,著名的满汉全席也是外御膳房负责的。



内御膳房是专门为皇族人员服务的,其他人根本没权利吃御膳房里的东西。太监和宫女根本吃不到好东西,一个下人,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只有看着别人吃喝。等撤下丰盛的食物后,顶多偷偷的吃点残羹剩饭,这还得说要和内侍官员搞好关系,否则这点也不让吃。

太监和宫女有吃饭的地方。他们吃什么依照等级来划分,伺候级别高的妃子的宫女自然都是机灵漂亮有点能力的,在妃子居住的宫殿里都有自己的小厨房,贵妃宫女们的伙食都是在这里解决的。

伺候皇帝的高级太监吃的要好过其他人,尤其明朝的秉笔太监吃的最好,这些太监为皇帝做事,皇帝吃剩下的都归了他们,内务府的官员不敢得罪他们。

不过妃子和宫女吃的可就有区别了,妃子每顿都有人参鲍鱼、鱼翅燕窝等珍肴美味,宫女只能是粗茶淡饭。普通太监和宫女同等地位,吃的和宫女一样。



太监和宫女伙食随当时朝代不同而不同,清朝太监宫女一个礼拜能吃一顿肉食,到了末代皇帝时,宫女和太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这也是民主革命的结果。

不过也不是你随便什么也都能吃的,最起码大蒜和臭豆腐不能吃,再就是韭菜盒子不能吃,如果吃了后不小心打嗝、讲话有味道,冒犯了贵人那可是“大不敬”的罪。

总之太监和宫女吃饭也是有规定的。每个朝代大同小异,基本一样。

撰文 /秉烛读春秋


秉烛读春秋


太监、宫女在皇宫里面也是有等级的,掌权的太监、宫女和最底层的太监、宫女,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比如说历史上有很多牛逼的太监刘瑾、魏忠贤,能够在皇帝的支持之下与朝廷大臣分庭抗礼,甚至占据完全的上风,这待遇就没法算了。

那么最底层的太监宫女的待遇如何呢?

太监宫女在皇宫里面当差,也是要发工资的,清朝时一般是4到20两,其他的吃、穿都有内务府包办。甚至皇帝、贵妃这些主子高兴了,还会给赏赐,这个收入应该说还是可以的。

太监宫女在皇宫里吃什么?

皇帝吃饭的时候,太监宫女都在一边站着服侍皇帝,好像是不用吃饭的,但这只是一种错觉。

实际上,太监宫女也是轮班制的,一天上八个小时的班,轮班上,并且有公共宿舍。但是吃饭问题要自己解决,在上班前,或者说下班后都要吃饭。

甚至有专门的小太监,在皇帝吃御膳的时候,担负给皇帝“试毒”的重大责任,吃完以后没毒皇帝才会吃,这个待遇不错吧?

甚至皇帝吃完以后,有一些菜被赐给大臣,剩下的菜也可以被这些太监宫女处置,当然就需要一定的地位了。

历史上最惨的宫女,是什么时候?

明朝嘉靖时期的宫女最惨。

因为嘉靖喜欢练仙丹,想要长生不老,要皇宫里十三四岁的小宫女,给他提供“处女经血”炼制仙丹。

这些可怜的小宫女,为了保持身体“纯净”,每天只能吃桑叶和露水,甚至她们所喝的露水还要每天晚上凌晨时分起来自己收集,可以说惨不忍睹,很多小宫女饿昏、饿倒、饿病。

最后这些小宫女,甚至忍不住刺杀嘉靖,但是功亏一篑,被凌迟处死。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其实古代无论是入宫当宫女还是做太监自然怀有想要飞黄腾达的目的,但是更多还是为了吃饱饭,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关于吃

据晚清宫女回忆吃肉当然是不在话下,像鸡鸭等肉都是不屑于吃的,只不过由于要服侍皇上后妃,自己不能吃的太饱。过年过节的时候吃的的更是会有额外的赏赐,另外皇上、后妃如果将自己的菜赏赐给下人也是莫大的恩典。这只是对于一般太监、宫女而言,如果是李莲英、安得海这样级别的人物,吃饭都是要人从旁服侍的。

关于住

一般的宫女都是住大通铺,虽然比家里的条件好的多,但是为了避免当值的误了时辰,睡觉的时候只能半蜷着身子睡觉,不敢睡的太死。宫女、太监在入宫的时候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包括衣服穿戴的规矩、行走坐卧的规矩、请安回禀的规矩、宫廷用语的规矩等,可谓花样繁多。对于小德张、李莲英这样的顶级太监来说,他们在北京城都是有私人宅院的,生活享受可见一斑。

关于对太监、宫女的责罚

在电视剧里皇帝、后妃好像都可以随意处罚甚至杀害太监、宫女,但是现实却不一样。据晚清宫女回忆,一般宫女犯了错如果要责打的话,脸是不能打的,因为慈溪太后认为脸是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东西,但对于太监就有这样的规定了。清代有专门管理太监、宫女的机构叫做内务府,如果太监或宫女犯错皇帝和后妃一般都会把他们交给内务府由内务府官员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乾隆时期十公主的母亲惇妃私自将犯错的宫女打死,结果乾隆皇帝居然明发上谕,不但在谕旨中说明惇妃的做法有悖人情,人命为大,还特意指出之前虽然有处罚宫女的现象但是也没有出过人命。可见即使是皇帝 后妃在皇宫中也要受到规章制度的一定约束。

宫女、太监在宫里的生活水平也是根据其地位决定的,地位高的一样可以锦衣玉食,地位一般的恐怕难寻埋身之地。

回答完毕。


小川说史


在古代皇宫,太监和宫女根据身份与地位的不同,吃饭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是不同的。

1、皇帝吃剩下的,赏赐给太监与宫女吃。当然,是一些身份比较尊贵的太监与宫女才有资格享用。

2、非常受宠的太监,比如魏忠贤、李莲英之类的,御膳房专门送饭。

3、嫔妃的贴身太监和宫女,住在距离主子寝宫较近的配房或耳房,吃喝由寝宫膳房供应,一般吃嫔妃剩下的饭菜。当然这些饭菜档次比较高。

4、在宫外居住的太监和宫女,早饭与晚饭自己在宫外居所自己解决,中午带饭吃。轮流值班,各司其职。

所以,我们不要被电视剧迷惑。成千上万的太监宫女,其实也是被剥削压迫的一份子,象魏忠贤、李莲英那样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太监宫女,生活并不如意。他们也是为了一口饭,甘愿到宫内当差的。男人还自宫成为不男不女的废人。他们的饭食,也并不是山珍海味,普通的太监宫女,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能够吃上皇帝和嫔妃剩下的残羹冷炙,也得是地位比较高的太监宫女。平常太监宫女是吃不上的。只能看着别人吃。清朝时侯,普通的太监宫女,一星期才能吃上一顿肉食。而且,龙眼无恩,伴君如伴虎,伺侯皇帝、嫔妃,乃至小太监伺侯大太监,小宫女伺侯大宫女,等级森严得不可想象,不但吃不好,而且表现不好,还是有性命之危的。被棒杀的无辜比比皆是。


陆弃


以明清为例,我来解答下皇宫内的人都是怎么吃饭的。

首先,介绍下负责皇帝饮食的"御膳房"。宫内御膳房专门负责给皇帝做饭,分为"外御膳房”(在景运门外,又叫“御菜膳房”)和“内御膳房”,(在养心殿一侧,又称“养心殿御膳房”)。除了这两处御膳房,在行宫也有“行在御膳房”,供应皇帝吃喝。



其次,再说下妃子们怎么吃。除了给皇帝做饭的御膳房,宫内各个大小寝宫宫院都有自己的膳房。妃嫔们根据自己的等级,享受不同的饮食待遇。这就是妃嫔们自己的小灶,就在自己寝宫居所。


最后,回归正题,说说太监宫女怎么吃。

太监宫女都有自己的居所(集体宿舍),并不是住在宫内,他们就是在居所解决吃喝问题。明清时期,就是在景山北边。太监每天早上进宫当差,晚上除了值班太监,其他太监要在宫门上锁之前出宫,回居所。宫女也是轮班倒休,回居所居住吃喝。

太监和宫女的饮食,一般在宫外居所自己解决。小太监(宫女)伺候老太监(宫女),位分低的伺候有身份的。



中午回不去,太监和宫女就自己带饭。所以,就有了宫女和太监“对食”的事。

妃嫔的贴身太监和宫女,吃住都随各宫主子,住的也是距离主子寝宫较近的配房或耳房,方便伺候主子。他们吃喝也由寝宫膳房供应,一般吃妃嫔剩下的。



当然,皇帝的御膳吃不完,有时候也会赏赐给妃嫔和下人。对于李莲英这样受宠的太监,御膳房为了拍马屁,也会单独送饭。

清雍正二年六月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

勇战王聊历史


从现在的清宫剧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和妃嫔的日常饮食,皇帝自不必说,吃的肯定是最好的,地位比较高的妃嫔不仅能常常得到皇帝的赐菜,自己也会有个小厨房,平日里想要吃点简单的点心小食之类的,也会叫宫女去给她们做。那么,太监和宫女们平时是怎么吃饭的呢?

首先我们看宫女吧,宫女们一般是轮番当值的,也就是宫女们吃饭的时间并不一致,三餐也没个正点。他们有自己的居所,到了点就会自己回去吃饭。即便是回去吃,也是有规矩的,地位低的宫女还得先服侍地位高的宫女太监吃饭。如果到了饭点正好在任职的时候,贴身宫女们就会吃妃嫔们吃剩下的,还得躲在一旁吃。那些连剩饭剩菜都捞不着的宫女们,也只有自己带饭吃了。

太监们一般是一早入后宫,晚上落锁之后就必须出宫了,他们和宫女一样,要不自己带饭吃,得宠的就被主子赏赐一点。能混到李莲英那样的大太监,御膳房也会专门来送饭讨好一下,这些太监也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了。

但即便是皇帝、妃嫔身边最为得宠的宫女、太监,在宫里的时候是不能乱吃东西的。他们不敢吃鱼,生怕身上带着腥味,惹得主子不快。还有其他有异味的食物,是统统不敢吃的,对于他们来说,身上带着主子讨厌的气味是十分危险的,随时会被主子以“大不敬”的罪过给处理了,连带着掌事的宫女太监也会一并被惩处。


而且他们吃饭一般也只能吃个八分饱,等到吃得差不多了,掌事的姑姑自然会提醒不能多吃。值夜班的宫女太监们实际上是有一顿点心的,但实际上谁也不敢吃,就这样一直饿着熬到天亮。不能吃饱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宫女太监们在皇帝和妃嫔面前打嗝是一件很没规矩的事情,如果主子不高兴,还有可能直接被杀头了。

相比于太监们的话,宫女的伙食还算是比较好的,比起平常的穷苦人家,在宫中的生活条件总是优越一些。宫女们逢年过节都能得到一些特别的食物作为赏赐,比如大年初一,宫女们有春饼、盒子菜吃,而且做得极为讲究。端午节的粽子、重阳节的糕和中秋节的月饼之类的肯定也是少不了的,甚至到了夏天的时候,每个宫女每天还可以领到一个西瓜。


冬天宫女们也喜欢天天吃火锅,涮羊肉和什锦锅也有;夏天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清爽开胃的凉拌菜;按照季节,每个月还会分发水果。虽然平时大家吃饭的时间不一致,但是几乎每一个宫女都会准备一个小砂锅,随时都可以热饭吃。

宫女的伙食相当好,比一般的太监要好,就是不敢多吃。衣服都是统一的,也没什么特别漂亮的装饰,一切以朴素自然为主。到了清代,宫女都是下等旗人家或者包衣家的女儿,不会像明朝一般被监禁一生,而是到25岁之后就赐银子、放出去,任其娘家婚配。很多下等旗人家把入宫当当宫女当作为自己镀金,指望女儿能学些规矩体面,将来好嫁个好婆家。太监都是家里活不下去了才净身的,是被家里抛弃的人了,回不了家,也不许他们回家。除非极个别太监混出头来了,有权有势了,才允许在外面置办外宅,才会有一大帮侄子们跑来跟他套近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