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如何一键打包“科技牛”?看完这篇全懂了

提到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做什么?99%的人会答:刷手机!

从“扫一扫”支付到“足不出户,买遍全球”,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这一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手机已不仅仅是一部通讯工具,已日渐成为人体的一大器官,更多承载了人们的娱乐、消费、商务等活动。

一部智能手机,串联起屏幕指纹、3D人脸识别、5G等诸多黑科技。

今年来大热的5G手机只是5G众多产业链的一小部分,除了下游产业链产品应用及终端产品应用场景(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VR/AR)外,上游基站(含基站射频、基带芯片等)、中游网络建设以及上中下游里包括的器件原材料、基站天线、小微基站、通信网络设备、光纤光缆、光模块、运营商等各细分产业链都将迎来利好。

从微观层面看很多公司已经在发生大的变化。


想要在5G万物互联时代分享科技发展红利,关键还要抢占投资先机。

诚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当一件新事物刚刚兴起的时候,有5%的人知道时你赶紧做;当3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50%的人知道时,你看都不要看了,这就是先机!


01

“从科技中来,到群众中去”


过去,新兴科技已然改变世界、促进社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未来的新兴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进步因素日益重要,科技按几何级数的发展趋势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产业价值的周期越来越短。


投资具有变革意义的科技股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内在吸引力。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一方面,科技创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比如亚马逊、阿里、腾讯、Uber、滴滴等。

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也在深度重构产业形态,当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助推科技股盈利增长。


放眼国内,目前国内房地产驱动效应、出口拉动效应、基建拉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

未来经济的核心驱动大概率来自于技术进步带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信息科技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角力的主战场。

我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18年研发支出占比2.18%,但相比美国、日本3%左右的研发支出水平则还有持续提升的空间。


如何一键打包“科技牛”?看完这篇全懂了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发展新兴科技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本轮科技周期可能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

各大券商也一致认为,在“科技创新+国产替代”的政策背景下,以及战略性推出科创板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意义,科技板块是中长期值得投资者配置的重要主线之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地位越发凸显,高科技上市公司逐渐成为A股市场的生力军。

截至目前,科技类行业公司累计市值已接近11万亿元以上,创各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伴随科创板推出,科技股或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02

借道更聪明的指基

一键打包抢占先机

如何投资科技股?

要知道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细分板块众多,大多数散户投资者往往会犯盲目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却收益寥寥的错误。

与其独自在A股市场“撞运气”,不如把钱交给专业人士管理,“一篮子打包”来配置绩优科技股。


正在发行的嘉实新兴科技100ETF联接基金是全市场为数不多的纯正科技类指数基金,新兴科技100指数从沪深A股新兴科技相关产业中选取高盈利、高成长、低估值的10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并采用基本面加权的方法,是一个典型的Smart Beta指数。

该指数成份股流动性充足,主要选取电子、医药、计算机等高科技性行业股票,成长性高,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从投资时机看,科技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历史体现为7年左右一个周期,从2015年这波市场调整开始,科技行业已经调整了四年时间,虽然最近科技股上涨了一些,但整体估值还在历史偏低水平。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新兴科技100指数PE为26.54倍,约为历史25%分位点附近。

科创板的推出对于新兴科技企业支持力度较大,目前很多已上市企业的估值在100倍以上,目前很多科技企业PE只有20-30倍,科创板或能够带动整个科技行业的估值体系。


想要分享新兴科技创新红利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嘉实新兴科技100ETF联接基金(A类:007815;C类:007816),这是嘉实新兴科技100ETF的“场外零售版”,不用去券商开设股票账户,直接通过银行或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场外渠道就可购买,且基金投资门槛低至1元,各大银行及嘉实直销平台等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