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西运城,半山腰2户人家,7旬打酸枣大娘说:我叔住在上边


近日,摄影师和影友来到山西南部的黄土山区采风,我们听说黄河岸边的一条大沟的山坡上还住着2户人家,我们步行了半小时气喘吁吁的爬上了山坡,远远望见一户人家,黄土崖下黄土门楼显得非常的黄土,老树和半掩的柴门,俨然一幅国画,看上一眼便是浓浓的黄土乡愁。

在山路的一侧一位白发的大娘正在采摘酸枣,打过招呼我们同她交谈起来,老人说老伴去了另一个山头打酸枣去了,自己在家里做完做饭等着老伴回家,利用这个闲工夫随手在近处采点酸枣,今年价格不太好2.1元1斤,因为鲜酸枣“压称”所以不论红的绿的她都要一起采摘。

大娘说今年已经年过7旬,他和老伴住在上边的土窑院子里,这里以前有十多户人家,前几年都搬到山上去了,现在只剩下2户人家了,你们往上再走200米,那里是我叔和婶子住在哪里,我叔在上边,可以去哪里看看。


我们按照白发大娘的指的路线,沿着一条小道继续向前,忽然草丛里跑出一只白母鸡,它带着3只小鸡鸡,雄赳赳的从我们眼前走过,这种久违了的场景让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举起了相机。

走上一个小山坡我们听见了小狗的吠叫,寻声我们找到了白发大娘的叔叔家,黄土小院子里,看到这位大娘正在打扫院子,看到我们立刻停下了扫帚热情的打着招呼,问吃问喝,我们觉得好像就是回到家的感觉。

大娘说他和老伴今年也是70多岁,和住在另一家的侄子是同龄人,侄子是老伴的本家,他们年龄一般大,侄子对他们很尊重,平时不叫叔婶不说话,农村人就是讲究多,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大娘的话让我们重温了农村人对辈分的认真,这也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常常经过的事情。


大娘把我们让进土窑洞,她坐在炕上收拾了起来,说道家里平时没人来,炕上很乱让你们笑话。现在自家的孩子也搬在了山上的新房,自己也有新房子,但是住不惯,老两口觉得还是土窑洞里冬暖夏凉住着舒服,所以没有听孩子的话一直生活在下边。

现在小山村只有叔侄两户人家,但是还一直通着电,就是吃水要从山上用车拉下来,今天大娘的老伴就是上山拉水去了,家里平时吃的粮食都是孩子们供应,零花钱有农村老人的老年金,自己在家里养着土鸡卖点土鸡蛋就够了。

这是大娘另一个窑洞放着的纺车,她说几十年都不用了,留着是个念象。

听了大娘一番话,我们都有回家的感觉,影友们就把大娘存下的土鸡蛋买了大部分,老人家说价格是9元1斤,影友说按10元1斤好算账,过完称大娘多放了2个鸡蛋,她说不能让你们吃亏。山区农民的善良可见一斑。

我们返回的途中又走进了白发大娘的家,听到我们的说话声,老两口走出了土窑洞,招呼这大家进窑洞去吃点饭。

中午11点了土窑洞内两位老人才吃着早饭,大娘说孩子们外出打工去了,自家在山上建的新房还没有完全建好,所以只能在下边再住一段时间,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了,这里退耕还林,山地都种上了双季槐,价格不行,所以平时还要打酸枣,挖药材卖点零花钱。

吃完饭大娘把我们带过去看她和老伴这几天打下的酸枣,她说这两天不知道为啥客商不收了,打下的酸枣只好放进窑洞里,这样不会少份量,可能过几天客商还会来收,希望能涨价,卖个好价钱。

图为大娘的厨房和土门楼,看上去几乎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样子,尽管不是很现代,我们却感觉很亲切。

离开的时候白发大娘把我们送出了小院子,一再嘱咐下次再来玩。

贫瘠的黄土地上留守者同岁的叔侄两家4个老人,坚守这一方厚土,这千百年的黄土谣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也拍不到这样的黄土风情,浓浓的黄土乡情也会慢慢远去。乡愁啊乡愁,留住了这一抹黄土乡愁。【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