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繪本是通過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方法去營造氛圍以表現故事情節,用簡短的文字和連貫性的插圖說明故事內容的,最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形式,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精品。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兒童繪本,以圖表意,簡明易懂,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美術創作中所能見到的表現形式,在繪本中都能見到甚至有很多獨特的、有創意的方式油畫、水彩、撕紙、無紡布拼貼、立體造型拓印等,豐富的形式即貼近學生,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所以藉助繪本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兒童的繪畫能力。

1.提高構圖能力

構圖是組成圖畫表達的基本要素,教師要善於利用繪本把美術元素植入兒童的心靈。比如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構圖簡單,幾乎每一幅畫面上都有大片的空白,這些空白和畫面之間給孩子聞讀提供了個可以展開想象的空間,而不斷出現的越來越大的動物和鼠小弟形成強烈的對比。

兒童在繪畫時通常沒有主題性,而且遠近大小把握不準確,而繪本上的每幅圖畫的主題都十分明確,中心人象或物象都畫得很大、很突出,構圖合理,畫面佈局有特色,是兒童借鑑的好材料。繪本中插圖的多種繪畫表現形式和繪畫手法,開闊了兒童的眼界,豐富了兒童的繪畫經驗。比如繪本《小藍和小黃》中,用兩個圓形的抽象色塊象徵兩個孩子——小藍和小黃。繪本《動物園裡》,最讓閱讀者感興趣的就是它裡面的畫面都是一個個手印變化而成的各種動物。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繪本《忍住,忍住,便便》中,通過畫面空間的變化,告訴我們男孩心境的變化。激發學生的觀察慾望,感受繪本中這些設計新穎,結構新奇構圖表現形式和繪畫手法,體會不同角度下同一物體呈現的不同特徵以及仔細刻畫物體的細節的趣味,讓學生理解物體是由基本幾何形體組成的。認識幾何形體組合的作品,現代感強,有節奏,有韻力等特點,並模仿繪本進行繪畫模仿時從基本形象著手,注意處理好畫面整體與局部的關係,這樣堅持不懈地細心觀察,大膽表現,可以有效促進了兒童構圖能力的提高。

2提高造型能力

繪本中各種形象的造型都設計獨特,富有個性,動作、表情豐富、生動、可愛,對提高兒童造型能力很有幫助。藉助繪本,在比較中感受造型的獨特,學習造型方法。可以引導兒童對幾本不同繪本中同一人象或物象的不同繪畫方法進行比較,比較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小兔子的故事》、《兔子蘿蔔》這本書中的小兔子形象有什麼不同?也可以對同一本繪本中的同形象在不同環境下、不同情緒時的不同表現手法進行比較。

比如,比較前面這隻高興的老鼠與後面這隻恐懼的老鼠的表情有什麼不同?通過比較和描述,讓兒童認識造型技法,以及情緒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學會將自已的情感和靈性融入繪畫中。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觀察習慣,在“觀察、體會、描述”的過程中,鼓勵兒童自己得出結論;主動探究物體的組成,培養用幾何形體來分析理解繪畫對象的能力,比較時要特別注意物體的細節和比例。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3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色彩的搭配是繪本設計的重要內容。繪本展示了色彩自身所具有的強大精神表現力,畫面無處不在地跳動著包含情感的色彩,圖畫的色彩處理十分講究,比如色彩的過渡,用色彩表現心情等,兒童在欣賞的同時學會模仿,並舉一反三,嘗試著將它們反映到自己的畫面上,提高色彩搭配能力和對色彩的表現能力。

在兒童繪本里色調成了與孩子溝通的特殊語言。比如繪本《嘿!站住》中,畫面運用空間和顏色的誇張對比,加上寥寥幾個字,渲染烘托出故事的緊張氣氛,這樣的手法,強烈刺激兒童的感官,直抵兒童的心靈。我們可以把繪本中的形象作為兒童練習色彩搭配的材料。比如選擇繪本中的大象艾瑪進行色彩設計;選擇哈利進行黑白斑點的設計;選擇繪本《大魚和小魚》親手試試不同顏色混合後調出的新顏色,親身體驗色彩的奇妙在塗畫過程中,豐富兒童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4提高細節領悟能力

繪本的圖畫講究細節,而且往往前有鋪墊後又呼應地暗示讀者故事情節的發展。兒童的視線和成人不一大樣,成人往往看的是一幅畫的整體,兒童通常會被畫面屮的某一個局部所吸引,所以兒童常常會發現被成人忽略的東西——細節,細節對於兒童非常重要。比如美國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作者通過兒童熟悉的兔子形象,通過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間充滿趣味的對話,加之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將“愛”這個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生動的畫面、簡短的對話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我爸爸》的畫面處理中,每一個畫面都隱藏著豐富的細節,比如圖中背景牆上掛著的一幅藏著“太陽”的圖案的畫,暗示著爸爸是孩子心中永遠的太陽。

我的爸爸連大野狼都不怕的畫面後面藏著小紅帽和三隻小豬。不但豐富了畫面,更凸顯了爸爸的男敢《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採用“比一比”“說一說”“想一想”“畫畫”等方法對領悟細節很有效果。比如,欣賞了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之後,引導兒童想一想“我有多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然後模仿繪本畫一畫。欣賞了繪本《小藍和小黃》之後,畫幾個幾何圖形,讓兒童比一比繪畫中用了哪幾種圖形?然後練習用幾何圖形畫兒種小動物。讓兒童在觀察與比較中感受繪畫的方法,提高細節領悟能力。繪本所給予兒童的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多的是細節的領悟和心靈的體會,兒童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繪畫中,開闊眼界,豐富內心,昇華境界,健全人格。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5提高視覺表達能力

繪本是通過形象、色彩、構圖等因素來表現作者意圖、目的的藝術形式,它以循序漸進的敘述為主導,綜合繪畫、設計與視覺表現,用豐富的視覺語言將讀者帶入連續、生動的圖像世界。繪本的視覺表現力使其逐漸成為兒童美術教學的一種素材來源。留白是繪畫的技巧,是設計的手段,也是兒童繪本常用的表現方式,為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具有無中生有和無中勝有的效果。

比如在《月下看貓頭鷹》的留白中讀出了雪暈,在《蘇赫的白馬》的留白中讀到了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的悠遠意境。在《我最討厭你》的留白中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兒童從小在繪本中有了這種體驗,再來理解繪畫中計白當黑,就變的容易了。繪本為兒童視覺表達訓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可借鑑的實例,使兒童在視覺表達能力方面得到發展。

以繪本為載體,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6提高審美能力

教育家說,通過欣賞教學培養兒童對藝術的敏感性,對孩子的潛在的創造意識有啟蒙的作用。藝術家說,從小讓兒童接觸經典,與名家直接對話是一種高起點的美術教學之路。引導學生藉助繪本進行初步的欣賞實踐,體驗並感受繪畫的構圖、造型、色彩等特點,對激發兒童繪畫興趣和提高欣賞水平有著很大作用。用恰當的口頭語言對繪本的色彩、形象、表達方法進行描述,不僅可以提高對形象的記憶力,而且可以提高几童的審美能力。在描述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兒童運用身體語言配合語言綜合表達語言情感,獲得審美體驗,促進兒童感受審美意境,提高審美能力。

繪本的加入,為美術課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為傳統美術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視角,成為不可多得的美術教學資源,兒童在繪本中學習構圖、色彩等繪畫技巧,以及畫面敘述的方法,瞭解繪本中潛在的節奏,掌握如何表現細節等方法,提高審美能力,培養繪畫興趣,為提高兒童繪畫能力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