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图/来自于网络

【教书匠的感悟】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2019年,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教育的话题可谓是接连不断,层出不穷。特别是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升,尤其是工资收入的增长更是成为焦点。33年职称工资的不公,10年绩效工资的不平,34年教龄工资如同“鸡肋”……作为一名教师,只能望而兴叹,悲乎哀哉!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2019年,被业内人士冠以多种称谓,有的说是“职称年”,也有人称之为“减负年”,我美其名曰为“涨薪年”。“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伴随着27条“教育新政”的出台,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本来不应该纠结,更不用犹豫,法律的规定,按时执行也就罢了。可是,时至今日,一如既往地摆在桌面上,落在纸片上,停留口头上……问多了,就是一句话,着重两个字,财政“没钱”。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没重视教育,没关心教师,没关注未来。提到教师“涨薪”,离不开职称,工龄,绩效……这3大“机制”与教师工资密不可分,不知1200万中小学教师如何面对,又是如何抉择呢?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教师说不出来痛”

当下,教师工资与职称紧密挂钩,基于职称评定暴露的诸多问题,许多老师强烈呼吁取消教师职称工资。其实,教师职称工资制度并非没有错,错的是职称评定引发的争议。就目前而言,教师晋升职称需要“过五关,斩六将”,而且每道关口,都由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把关。

如今,教师职称指标名额由上级确定,职称竞聘的方案、条件、考核乃至于加分项、减分项等,都是由学校自主决定。通常按照考核内容,教师荣誉,日常积累进行量化,最后竞聘述职,测评投票,集体研究确定人选。

然而,掌握老师生杀大权的基本为校领导,尤其是校长拥有“绝对话语权”,个中“猫腻”,不言自明。由此产生的职称竞聘排名先后顺序,完全背离了按照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教学工作量等因素作为竞聘指标的初衷。教师能没意见吗?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犹抱琵笆半遮面”

时下,打开媒体网络铺天盖地的都是支持教龄工资制度,作为一名教师,确实无语又无奈啊!在职称工资制度暴露的诸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一些教师提出取消职称工资制度,实行新的教龄工资制度,这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

其实,教师就是吃良心饭,干良心活的,今天,老师地位和待遇到了如此境遇,你看那个老师走上讲台,不是兢兢业业的。实施教龄工资制度,许多人担心教师论资排辈,教育又回到“吃大锅饭”年代。说实在的,那个行业不是论资排辈,那个地方没有混吃等死的。这种做法真的可以避免职称工资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但是实行教龄工资制度,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问题?

当然,教龄工资制度主要依据教师教龄来决定其工资水平。由此不难看出,教师教龄越高,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就越高,但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很有可能部分教师认为干好干坏都一样,只要熬资历就可以了。很显然,这样的制度会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自然就失去了工资对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激励作用?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今,无论是实施职称工资制度,还是改革教龄工资制度,亦或是推动绩效工资制度,都有其弊端所在,哪一个制度都不是完美的。2009年,在中小学教师中实施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时隔10年,矛盾日益凸显,早已背离了原来的轨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运用合理手段,制定监督机制,将其弊端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呢?

目前,教师工资收入各地差异很大,职称与工资挂钩拉大了差距,绩效工资更多的是弥补不足之处。我们地区的各个县、区之间绩效工资标准有所不同,高低相差近2000元。如果统一标准和要求,重新核定绩效工资总量,不再夹杂领导补助,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津贴另行投入,课外老师补助单独计算。那么绩效工资制度切实可行,可以革除弊端,继续推行下去。但一定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实绩,充分考虑教师工作量,业绩,岗位等等。

可见,诸多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还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作为一名老师,你认为绩效工资制度是最好的吗?假如将教师管理岗与专业技术岗进行物理分离,专业技术岗位的教师,完全按照教学成绩、教学工作量,将其进行具体的量化,按照量化标准、量化结果,来决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好友!你有什么看法呢?教师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吗?

2019年“涨薪”!3大“意向”,1200万教师如何抉择呢?

感谢好友百忙之中的来访和支持,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请在这里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