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辣条界的扛把子:逆势涨薪,捐辣条!

疫情之下,你永远猜不到谁会以什么方式出圈!

这不,辣条界的扛把子——卫龙辣条,又来搞事情了。

近日,在众多公司因为疫情降薪、延期复工之际,卫龙辣条硬生生地憋出来一个大招:涨薪。

据卫龙调薪公告显示,自3月起,上调一线员工工资,员工平均涨薪30%,月综合工资增加1000元,并调整年终奖发放标准。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除了涨薪,卫龙还发布了招聘公告,计划招聘1000-1500人,为降低病毒感染风险,欢迎工厂周边人士入职,现已招300余人。

此外,卫龙还将根据员工出勤天数,对2月18日~27日(含)入职的一线员工给予200元到500元不等的奖励。

至于涨薪,扩招员工的原因,则是为了让我们尽快吃到辣条……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不止我们,卫龙还先后为抗击疫情提供30万元捐款和价值5万元左右的辣条。

近日,又为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了一批卫龙辣条。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犀哥想说,不愧是卫龙,就连捐赠的东西也是如此的清新脱俗。

然而,卫龙的清新脱俗不仅仅表现在此次疫情期间,在其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也清晰可见。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卫龙,从创立之初就不走寻常路!

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出生于湖南平江一个小县城,全家依靠母亲制售酱干为生,家境并不殷实。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卫平很早就学会了母亲制作酱干的手法,也制得一手好酱干。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却将一切冲乱了。其中,酱干原料大豆价格出现上涨,酱干制作受到了不小影响。

而后,有人发现面筋制作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湖南并不是小麦的原产地,后续的生产可能也会受到包括原料在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众人合计之后,决定北上,去往小麦产出丰富的地区,就近进行面筋制售,刘卫平亦在其中。

此后,刘卫平开始了自己的辣条制售之路,并将“清新脱俗”进行到底。

而这主要表现在众人扩张之际,他主抓生产。

1999年,刘卫平开出自己的第一家辣条小作坊,既做老板,也做员工,甚至亲自上阵,推车三轮车沿街叫卖生产的各种辣条,苦心经营着这个小作坊。

两年后,刘卫平积累了一些家底,开始扩大经营,开出了一家叫“平平”的食品加工厂,并注册了“卫龙”食品商标。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同时,精细化生产流程,对自家生产车间进行改造,甚至不惜投入几百万,从国外进口价格不菲的生产线,并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

而这些做法,在当时的一众辣条厂商之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清新脱俗。

但后来卫龙在辣条行业的发展,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皇天不负苦心人。

数据显示,辣条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仅河南地区就有超300家企业,湖南地区更是超过了1000家。

由于行业参与者多,部分行业乱象也随之出现。如食品添加剂超标、生产环境脏乱差、三无产品等等。

在系列乱象曝光后,辣条企业数量骤减。有资料显示,2008年,辣条企业约为2000家;到2014年这个数字减为500家,大多数小作坊式的生产商被清退出局。

而卫龙则是在经历过行业风波之后,依然挺立着辣条企业中的一员。

不过,作为辣条行业中的一员,卫龙若说没受行业乱象影响,可能并不会有人相信。

只是,面对行业乱象带来的风波,卫龙除了在内部建立起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专门设立质量管理机构,还聘请了一批拥有专业团队的质检机构。

为了进一步消除消费者对于卫龙的疑虑,卫龙还采取了一个更为直接和有力的解决方式——公开车间环境。

之后,卫龙斥资请人为卫龙生产车间拍摄了系列照片和纪录片,甚至还邀请网络红人在卫龙生产车间进行长达一个月网络直播,以上种种,都为卫龙加分不少。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借势营销,将小辣条运作成大品牌!

而为了让卫龙的辣条产品出圈,卫龙更是玩的一手好营销。

比如,自造热度。2016年,卫龙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著名的“自黑”事件。

事情缘起于一个寄送不了的辣条快递,由于地址诡异,卫龙客服表示寄送不了,由此引发用户怒黑卫龙官网等一系列操作。

在越来越多吃瓜群众的围观中,卫龙渐渐道白一切,表示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营销事件。

而凭借此次营销事件,卫龙不仅让自己成功出圈,也让吃包辣条压压惊成为新式压惊大法。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此后,卫龙在借势营销的道路上开始越走越远。

最直接的就是蹭苹果热度。卫龙不仅曾将自己的天猫旗舰店打造成苹果极简风,还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苹果风的辣条展位,一度让各界以为卫龙的线下门店将会是这个样子。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各种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造节中,卫龙也经常凭借各种操作神奇出圈。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如果你以为卫龙只会借势营销,那你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早在2015年,在借势营销之余,卫龙就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还曾现身美国亚马逊网站,更以高达14美元/包的单价,登上美国奢侈零食榜,成为能与老干妈齐名的中国美味代表。

在一系列不走寻常路的操作之下,卫龙的曝光量和销量均呈现上升趋势。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卫龙的销量已经从最开始的几千万上升到2017年的20亿,到2018年,其销量也已经逼近30亿大关,市值达500亿。

此前,在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卫龙董事长刘卫平还透露,2019年,卫龙整体营收49.09亿元,其中终端直售收入25.5亿元,流通渠道18亿元,电商渠道收入5.59亿元。相比于2018年收入35亿元,增速近43%。

而这些业绩的取得,与卫龙走出了一条与行业中其他企业不同的道路息息相关。

涨薪,扩招,捐辣条!卫龙这波操作也太秀了吧

写在最后

此次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刘卫平还为卫龙初定了一个72亿元的营收目标,即在2019基础上增长近47%。

如若按着其以往的营收增速来看,这个营收目标可能并不难实现。

但是,今年,在这场来的令人猝不及防的疫情影响之下,卫龙能不能实现这个营收目标暂时还不好说。

不过,犀哥肯定会继续为卫龙的营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的,那么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