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资料图

自运城高铁北站投用以来,部分市民已经很少再到运城火车站乘车或接站了。

而对于站前广场上的关公像,也许太过熟悉,感觉已是再寻常不过的场景了吧!

但你有没有想到,如果在摄影家的镜头里,这尊关公像会有什么样的摄影语境呢?

廉怀中是我市专注于风光主题创作的资深摄影人士,其作品最大特点就是善于打破常规摄影定律和思维框架,去发现记录不一样的镜像之美。

作品就是说服力。

请欣赏以下组照,无论是在光线选择、明暗对比、主陪体关系表现等方面的摄影构意,还是多重曝光的技法运用,更主要的是他将关公映像与现代都市建筑线条所结合的表达方式,不正体现出关公文化在当前“建设大运城 走进新时代”的精神价值吗?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欣赏完廉老师的摄影作品,请再来听听当年关公像建造的故事吧!

话说那是1992年的早春,当时的运城(今盐湖区)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展示运城对外形象,铺开了八大市政建设工程。

运城火车站广场的拓宽改造即是当年的头号工程,并得到时任地委书记崔光祖和行署专员吴昂的亲切关怀,从拆迁、测量到设计及施工,整个工程进展的十分顺利。

在设立广场标志性建筑物时,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一致同意建造一尊关公塑像,因为关公是最具运城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的象征。

是年五月,总投资132万元,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19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建成。在广场中央,“关公提刀勒马回首望故里”的大型雕塑亦威武落成。该铜像通高12.5米,重达7.5吨,底座为大理石贴面,是运城市区的首座关公塑像。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那么,关公铜像底座上的题词又有什么来历呢?

据了解,经当时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研究决定,由时任常务副市长乔呈祥和城建委的同志北上京城,请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同志来题词。

作为山西老乡,时年84岁的薄老欣然题下了“关公故里”四个大字,表达出老人家对运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光影中的运城火车站关公像,还有那当年建造的故事

欣赏更多原创运城生活图文,敬请关注“运城之窗网”

运城网信备案A00236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