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生活中的人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人認為努力很丟臉,還會嘲笑周圍努力的人。這就是固定型思維。

另一類相信努力的意義,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後天培養,這就是成長型思維。

這兩類人在長時間後,會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1

我有個親戚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的人,早年間因為養雞賺了一筆錢,非常的高傲,不可一世。

在養雞場倒閉後,整個人都變了,經常動不動就生氣,和自己周圍人聊天時也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不會有更多的改變了。

大家周圍是否有這樣的人,我還接觸到有些人,幾乎在幻想著自己未來有錢的樣子,而自己又不付出相應的努力,像在等著天上掉餡餅一樣。

這類人在遲到、發生不好的事情時,他們會認為:今天真不順,不該出門;而且會和別人起爭執。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天分是天生的,後天沒有辦法改變,再努力也沒有用,有這種思維的人會不自覺的向負面感覺靠攏。

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往往有大局觀,在不好的事情發生後,會總結經驗:看下自己是哪裡做的不到位,或是有其它要改進的地方。

如果方案被否定,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找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和上級溝通,以便下次做出好的方案。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這裡可以看出成長型思維的人和固定型思維的人是不一樣的。

2

我們來看兩個典型的例子。

麥肯羅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的人,他是一位世界冠軍,但是他的運動生涯並不是很長。

在打球時,場外有一個木桶,裡面盛放著木屑,目的是讓運動員用木屑吸手上的汗。麥肯羅走過去用木屑時,說道:這也叫木屑?然後把木屑拍掉,甚至會把木桶都踢翻。

有次在日本訪問時,由於喝醉了,在酒店吐了接待員一身,第二天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和接待員道歉,反而說道:這就是做第一名的好處。

他完全陷入到自己是優秀人物的情景中,已經不在乎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了。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與之相反的人物是喬丹,喬丹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人物。

喬丹是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在運動員的生涯中是非常長的。

但當初他沒有被選入高中的籃球隊,他非常沮喪的回家告訴媽媽這個消息,媽媽說,不行就練唄,喬丹就開始努力的訓練。

喬丹曾經有一段時間去挑戰棒球,在我們看來時不可思議的,兩種運動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都不相信他可以把棒球打好。

很多人覺得喬丹的棒球成績很慘,都覺得丟臉,但是喬丹不這樣認為:這是我的愛好,我去嘗試了。

喬丹最困難的時候就是第二次返回籃球場復出的表現,可以說表現非常糟糕。

在比賽結束後,他默默的加強了訓練。

運動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是非常吃力的,但是他通過訓練,讓自己適應慢慢老去的身體,後期喬丹打球已經可以不靠身體了。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3

在美國有一個高中-加菲爾德高中,這裡的學生都崇尚黑幫的文化,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漠不關心。

有一位老師被分配到了這裡,他遇到這種情況,沒有選擇退縮,反而在想:應該怎麼去教這些學生,才能讓他們學的更好?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帶的18個學生很快考出了很好的成績,但是這個成績受到了質疑,要求重新考試。

重考的成績出來後,這些人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很多學校都邀請這位老師前往教學,都被拒絕了。

他的一生就在這個被稱為美國最爛的學校裡,將400多名學生送入了名牌大學,其中不乏哈佛、牛津這樣的世界名校。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我們可以看到,奇蹟是由成長型心態的人建立的

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有著明顯的差別:

1,兩者對自己的評價差別較大

成長型思維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很客觀;固定型思維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不準確,不是太過自信,就是很自卑,認為自己做不到。

2,兩者在獲得機會時表示是不一樣的

成長型思維的人遇到機會會牢牢抓住,而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認為自己要平凡一點,不要太出頭。

3,腦波的不同

在專家用儀器測試的時候,會發現兩種思維的人興奮點是不一樣的,成長型思維的人腦波亮是在分析正確答案的時候;而固定型思維的人,腦波亮時是在宣佈答案對與錯的時候.

4,對努力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努力的意義;而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覺得努力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他們不會去努力。

5,看待失敗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成長型思維的人把失敗看成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覺得失敗是一個身份,會很容易就產生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的想法.

我們要變得優秀就要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

這種思維讓喬丹成為NBA歷史第一人,讓老師培養了400多位名校學生

那要怎麼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呢?

首先可以參照《刻意練習》這本書的內容。

另外要接納自己,重點關注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天賦。每天都比之前要進步一點。

之後是覺醒,要關注自己的思維,在用固定型思維想問題時,可以給自己提醒,讓自己轉換為成長型思維的模式來思考問題。

最後要去踐行,將思維轉換為成長型思維,這個過程可能不是很美好,但是堅持下來後會感覺到自己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