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腾讯抄袭微博为什么没有成功?

师法万物


其实在当初流量通吃的年代,难得有几款产品可以逃脱腾讯复制的厄运,在这其中微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与其他遭殃的产品一样,在新浪微博面世1年半后,市场也认可了、用户规模也上来了,当然也就到了腾讯抢蛋糕的时候了,然而很令人意外的是,在于新浪微博的角逐过程中,腾讯微博反而成了跟随者,最终不得不放弃腾讯微博这款产品,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结果呢?

200


9年前后新浪发现国外一款名为Twitter的产品,限制140字符内容,并且的关系链完全透明,这种模式很快引爆网络,因此新浪也要研发一块中国版的Twitter。由于新浪就是做门户网站的,因此在获取媒体、明星资源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保证了很多资讯都是在新浪微博上面首发,再加上业务模式的转变,让媒体、明星自己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并允许全民评论,很快就引起了市场的认可。

反观腾讯这边,在新浪微博把市场培育成熟了之后,便在2010年也推出了自己的腾讯微博,在于新浪微博竞争方面,腾讯还是沿用的老套路,直接在QQ客户端上面开设一个腾讯微博的流量入口,以为凭借巨大的流量导入很快就能把腾讯微博培育企业,然而显示情况却事与愿违,能坚持在腾讯微博发消息的也就是马化腾自己了。



当初腾讯也曾花重金邀请明星、企业家在腾讯微博上发表内容,但是这个时候用户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感念了,任何新鲜事都习惯去新浪微博上去查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双边理论,用户的需求、创作者的需求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个时候其他产品就很难再进入这一产业了。

再有一点,通过对腾讯微博的运行模式来看,腾讯对微博这款产品的理解也有问题,在最开始我们应该知道,微博是内置在QQ当中的一个半独立空间,为什么是半独立呢?主要是因为腾讯为了保障自己的微博产品有足够的内容创造规模,直接把QQ签名、QQ空间的内容与用户的腾讯微博进行了同步,但就像上文说到的,微博是一款资讯+社交的产品,与QQ空间这种半公开的社交应用是有巨大差别的,一方面既然用户的QQ空间和微博同步了,那单独下载运营腾讯微博的动力又在哪里呢?另一方面,QQ空间里面用户创作的内容,与微博产品的资讯形势也是有巨大区别的,说白了QQ空间的状态只有你的好友关心,但微博上面的内容则是有公共事件性质的,也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微博营销功能。

因此在后来的竞争中腾讯微博就显得后劲儿不足了,无论是版本更新、功能优化都迟钝了很多,这或许也跟当时腾讯出现了另外一款革命性产品—微信有很大关系。而新浪微博则再之后持续的推出版本迭代和新功能,这也成为了新浪转型的最核心产品,也成了新浪目前市值的最重要保障,说白了就是产品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决定着企业的资源投入。



所以综合以上腾讯和新浪的微博产品,腾讯的流量优势貌似不灵了,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腾讯对微博这款产品理解上存在误区,细数起来腾讯微博不敌新浪微博有一下几个方面:

  1. 新浪微博的先入优势,比腾讯早了1年半左右的时间;
  2. 新浪作为门户网站的先天优势,可以保障新浪微博上持续产生全民关注热点;
  3. 腾讯对微博的定位问题,内置在QQ客户端,并把QQ空间与新浪微博同步,导致腾讯微博定位不准确。
  4. 产品的重要程度有差异,新浪微博是新浪由门户转移动互联网的救命稻草,而腾讯微博则只能算是腾讯的一项尝试,因为微信才是腾讯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欢迎添加关注和点赞哦!!

木石心志


腾讯公司的做大,完全是一个屌丝逆袭的真实写照,从最初的QQ聊天软件,到现在众所周知的微信聊天软件,全都是抄袭的作品,比如QQ抄袭的是ICQ软件,微信抄袭的是Talkbox软件,当初腾讯公司还因为QQ的命名,被告了呢,QQ的最初名字是OICQ,ICQ的母公司---美国在线(AOL)起诉腾讯侵权,要求OICQ改名,马化腾急中生智,才将OICQ改名为现在的QQ。

而腾讯之所以能做大做强,完全是因为中国在刚刚进入互联网的时候,腾讯较早的涉足了线上聊天领域,当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后,再在此基础上推广别的产品,那就事半功倍了,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微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崛起了!

但是,虽然腾讯的看家本领是抄袭,但是在电商、微博等领域的抄袭并不成功,下面咱们就来聊聊吧:微博是指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允许用户通过多种移动终端接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所以从某个方面来看,它和QQ、微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术业有专攻,请别拿自己的兴趣,去挑战别人的饭碗”,还有就是腾讯的赚钱渠道有很多,微博只是其中一项可有可无的存在,所以笔者认为:

  1. 新浪微博起步早,而且各界名人、大佬也都早早就入驻了新浪微博,并有了自己的粉丝圈,如果此时贸然更换到腾讯微博的话,势必会丢失很多粉丝的,所以也就不换微博了~

  2. 新浪本就是专门做微博的,人家是靠这吃饭的,在用户体验方面要做的比腾讯微博好的多~

  3. 腾讯如果用自家的微博与之抗衡的话,那么势必会把QQ和微信的用户分流走一些,再加上各种渠道的推广费用也是巨大的~

  4. 并且QQ空间和微博很类似,而且用户活跃度也很高,因此于其出力不讨好,倒不如专心的做QQ和微信了。


桃园Computer


最主要的原因,是腾讯主动放弃了腾讯微博

1.腾讯微博本来就是腾讯为了防止新浪微博过于强势,而推出的一款防御性产品,腾讯类似的产品还有朋友网(对应当时如日中天的人人网)。虽然当时腾讯也投入了许多资源去推广腾讯微博,但是成立于10年的腾讯微博,已经落后当时运营两年的新浪微博太多了。新浪微博有先发优势,腾讯微博起跑就已经落后半圈

2.微信的成功让腾讯主动放弃了腾讯微博。就在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激烈竞争的时候,腾讯的另一款产品“微信”迅速的流传开来,不久后就成为手机必装软件之一。微信的成功让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站稳了脚跟,而腾讯微博的定位与微信有部分重合,所以腾讯决定集中精力推广势头良好的微信,而战略放弃腾讯微博

3.在2010年之前,微博的盈利模式并不明显。当时新浪微博虽然拥有海量用户,但是依然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而推广微博需要大量精力和财力,新浪微博被戏称为“不产奶的奶牛”,新浪的股价也因此渐渐下跌。因此腾讯大力推广微信获得成功,新浪微博也把名字从“新浪微博”改为“微博”,标志着腾讯彻底放弃了腾讯微博,微博型产品只剩下新浪一个玩家

4.新浪微博在2013年前后形式很差,用户流失严重,产品更新停滞不前,内容质量下降严重。后来新浪微博调整了自己的产品,并且改善了与微博大V的关系,找到了主页插入广告这种盈利模式,微博逐渐回暖,用户逐渐渗透到三四线程序,并于2017年股价超越了美国的鼻祖Twitter。而此时只剩下新浪微博这一款产品一家独大,腾讯微博已经无力再与其竞争


令狐富贵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腾讯微博在最开始做的时候,就没有想清楚腾讯微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定位的产品,和QQ空间的区别是什么,败不是败在之后的运营和产品的体验,而是败在了一开始。

新浪微博在最早发现ins的社交产品,做了仿照一个版本,几次迭代之后,用户量增长比较乐观。正如大家众所周知,腾讯做了腾讯微博来狙击(也可以说是防御)新浪微博。

腾讯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觉得在社交整个的应用场景上,想做到一家独大,覆盖掉所有市场,当时陌生人社交的市场还属于蓝海阶段。市面上的竞争对手不多,而当时的QQ和腾讯系的其他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市场占有率极高,而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已有的社交模式来开拓新的社交场景,听起来应该是很成功而且可复制的。

然而,说到刚开始的那个观点,腾讯微博败在了一开始的拉新用户和种子用户的获取上。

从腾讯微博一问世,大家的反应是:这个东西和QQ空间有什么区别吗?我为什么要使用这个看起来很类似的产品?

在获取种子用户的期间,腾讯公司要求自身的内部员工必须使用微博,并每天要求员工进行相应的转发和状态的发送,而且要求每位员工解决一定数量的用户。这就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两个问题:

1、熟人社交泛滥:拉入的用户很大程度上和QQ空间以及生活圈重叠,用户的社交场景不对。

2、劣质内容泛滥:一个社区的内容却对不是KPI可以做出来的,而是靠感知社区的气氛和文化。

随后QQ在电脑端的给予了腾讯微博的入口,更多的流量吸引进来,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一个不知道明确定位的产品。而一个社区或者说泛社交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关系和内容,这两点上面我已经说过了,劣币驱逐良币。

而之后为了弥补内容质量的不足,腾讯微博在内容上,同步了用户的QQ签名,每一次更改签名都会同步到微博,这就更贴向QQ空间,那一段时间,大家在这个产品上几乎只能看到邀请信息和QQ签名,内容的质量进一步下降,强调自主生产UGC的内容的用户主观能动性被进一步抹杀。

再来说说新浪微博:

不得不说,13年之前的微博,在推荐机制以及用户分层这方面做的还是很不足的,但是可喜的是,产品先入为主,坚持本身的产品定位不改初衷,同时从用户获取上面稳扎稳打(并没有像腾讯这样不计方式的引入种子用户),一步步培养起来的用户忠诚度很高,但是愁于商业模式单一,有些束手束脚,股价也在下滑。

可喜的是在进行个性化推荐改版,以及加入推荐feeds流和大V权益迭代之后,整个微博的气色焕然一新,加上走头部用户和内容产品消费的路子,微博可以说是在一步步的迭代中稳扎稳打,不改初衷。才有了今天的社交的一席之地。


墨迹天气


腾讯一直以来都以后发制人的策略追赶竞争对手,微博也不例外,只是这次腾讯没追上而已。


2009年9月,新浪微博上线,最初模仿的是Twitter。


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比新浪微博整整迟了8个月。这对一款战略性的产品来说,几乎是难以追赶的时间距离。而且社交网络拥有“赢者通吃”的特征,等腾讯想起来追的时候,新浪微博已经领先很多了。


几乎所有有的观察着都意识到,在白热化的微博大战中,腾讯对新浪的取胜概率十分渺茫。“能够战胜微博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微博”,如果没有新的战略级产品,腾讯当年极有可能就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了。


还好腾讯有了微信,,2011年1月上线之后用户增长迅速,到了11月微信的日新增用户数量已经到了20万,还是在没有动用任何QQ流量资源的前提下。


那时候的马化腾就表示:“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随后腾讯逐渐退出了微博的竞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微信上。


腾讯微博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太多的狗血剧情,默默的发生,然后变成历史。



高挺观点


不管是腾讯还是新浪微博,都是由Facebook和Twitter本土化的产品,当初腾讯依靠着QQ巨大的流量,和新浪二分天下,如今还在用腾讯微博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而新浪微博正是如日中天,那为什么腾讯微博没有成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浪微博

1. 娱乐化(娱乐明星用户多,娱乐消息膨胀),信息化(专题类如“星座运势”等,长微博)

2. 偏向“评论”和“转发”,信息发布之后呈发散状扩散。较为自由和多方互动。

腾讯微博

1. 用户化(微博内容多为个人心情状态等)

2. 偏向“评论”和“回复”,信息呈双方之间的来回传递循环,好友之间的双方互动性较强。

新浪微博功能相对齐全完备,按键丰富,界面相对美观,以相同的兴趣爱好将五湖四海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形成互动。基于兴趣而建立的圈子不易解体。

腾讯微博功能相对薄弱,关系网是朋友、同事、同学。时空限制较大。也容易随着时空关系的变迁而解体或者重组。

新浪微博新浪主打产品,且新浪是媒体出身,媒体资源丰富。

腾讯 微博为腾讯众多产品的一员。腾讯的目标是实现其各产品的无缝同步。腾讯的主要功能为IM(即时通讯),所以微博“通讯”色彩浓厚,有点像微型版的QQ空间。

这就导致了现在腾讯微博销声匿迹而新浪微博用户活跃的现象。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欢迎关注"荣派科技",想要获得更多的软件资源及互联网科技资讯,请私信小派"荣派科技"或者"软件"即可。


荣派科技


当年新浪微博大热后各种微博跟风诞生,比如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移动微博、百度微吧(还是什么)等;这些好比后来的网盘大战。

1.然而这些微博产品中只有新浪微博一直在创新,举行各种有奖活动;当年为了运营微博年亏数亿元,后来就推出会员来弥补损失。

2.新浪运营微博一如既往地邀请明星大咖,这种方式对于新浪轻车驾熟,早在博客时期就有过尝试并取得成功。明星大咖的入驻或许是新浪运营最成功的手段,这样不仅让粉丝用户有粘性,更能让大咖们在竞争的同时为平台营'利。

此后许多平台都模仿这种运营方法,包括今日头条,然而今日头条以智能推荐为推荐方法也就意味着粉丝没有粘性,所以这也是往往微博才能营造热门事件而头条难以营造热门事件的原因。

3.新浪微博中用户关注的博主都有主观色彩,以主观兴趣的方式分发内容使得粉丝有粘性,(头条号等以客观兴趣用机器向用户推荐,信息冗余、质量没保障,使得粉丝没有粘性)热门搜索,制造的热门事件让微博成为热门事件的首发平台,许多新闻网包括头条都是从微博上获取信息后二次编辑。这也是微博至今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涌起后屹立不倒的原因。

4.反观除新浪微博外其它微博平台,虽然也邀请明星大咖,但实际上这些大咖早己习惯于新浪微博;且那些平台体验也没有微博体验好

5.曾经新浪微博开会员时,搜狐微博老大自信地说搜狐微博永不收費,然而不久就死亡了;最大原因依然体验差,用户少。

6.最有力和新浪微博竞争的自然是腾讯微博,然而腾讯最大错误就是没有把微博和qq及空间分开,在qq上更新个状态,改个签名就同步到了微博;这样看来,用微博和用qq及空间有什么区别?所以腾讯微博博文虽多,但真正登录微博手动发表的却很少,都是同步过来的。

腾讯朋友网也是这样运营,所以朋友网也早已死去。

所以腾讯微博的死去也不是偶然。

7.此外,腾讯微博体验也并没有新浪微博好,回复博文就直接转发到自己首页,让用户感到比较乱。

8.如今各平台微博均已关闭,腾讯微博也名存实亡,团队早已解散。新浪微博直接改名微博预告着微博领域已是自己天下。

9.这其实是必然结果,许多互联网产品在大热时各平台竞争,最后活下来的始终是最开始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比如后来的云盘大战;尽管现在自媒体火热,但热度一过,真正活下的是哪个平台尚不知晓。


不亦乐乎


记得还是上学的时候,有一个软件叫做Twitter,不过由于一些限制体验很不好,后来国内有了“微博”,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发送和查看短博客的平台。

当时新浪、腾讯、搜狐、网易都在做微博,回头来看,新浪微博成功的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1、新浪微博的名字后来成了微博,直接成了微博的代名词,这种品牌名称上的优势是非常大的。

2、新浪微博的成功离不开公关。这里的公关主要指,随着新浪微博而来的各种高关注度事件,这些事件让新浪微博的重要性比其他几个微博更大,用户也倾向使用。

3、微博类产品是一个社交软件,不过同样存在定位的问题。新浪的媒体属性更强,而当时恰好缺少传播速度快,内容多样的内容。

腾讯当时的微博没有做成,回顾来看,这些可能会成为原因。

1、腾讯已经和通讯软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之前的QQ和现在的微信,给人的感觉是聊天应用。聊天更多涉及的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表达,也相对更为私人一些,而微博这类软件则是完全公开,腾讯的特质和微博的特质有些不搭。腾讯做微博更像是一种防守,并且腾讯找到了一个和通讯软件更好结合的社交应用形式,朋友圈,公众号。

2、QQ空间的存在可能会阻碍腾讯微博的发展,如果腾讯微博做好了的话,QQ空间或许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内部竞争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具体的策略。

3、微博类产品能够带来的收益可能相对要少一些,或许腾讯没有特别看重微博这块业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腾讯微博并没有消失,相关功能已经出现在新闻客户端当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可能还会有一个交锋,当然这个交锋的场地里边还有一个选手,今日头条。


MLTech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为什么抄袭了,但却没有成功?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微博的定义以及其独有的构造,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

这个社交网络机制的创意最早来自于美国的facebook以及随后兴起的Twitter,两者在发布后的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大批网友的使用,短时间内便被认可,之后2009年新浪决定copy这个创意,于是有了中国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

从脸书和推特的发展行情看,微博平台是具有短时间内吸引大批流量的能力的,所以在2010年5月腾讯宣布开通微博平台时,新浪已经度过了一年半的发展期,占领了市场的主流地位。


那为什么腾讯紧随其后的微博却慢慢凉了?

我认为,第一,腾讯微博自身定义问题,在一开始腾讯微博也吸引了一众粉丝,但微博部门并没有将自身独立出来,依旧和QQ空间和个性签名紧挨在一起,导致腾讯用户在更新空间时,微博也自动同步了,导致了使用的重复性,所以不被客户喜爱。

第二,新浪微博不但做出来一个相对独立的闭环平台,同是还与其他流量大的平台进行合作,比如百度,可以直接将内容分享到微博,加快了流量速度和量,以至于地位越来越牢固,并且形成热点搜索,更能吸引用户关注。

第三,持续发展不作死。当处于第一位的新浪微博热度继续上升时,新浪不停的对平台进行优化,增强用户体验,并且以明星,大V等方式锁住用户群体,利用粉丝粘性保持自己不败之地,并且在名称上逐渐淡化新浪二字,统称微博,对平台进行了一个深层次整合,最后击败了其他的对手。而腾讯在前期未能成功优化用户体验,并且锁流失败后,自动断掉微博渠道,也是明智之举。


经过以上的几个步骤,腾讯的微博失败,留下的新浪统治了整体的微博市场。


跨境电商连线


腾讯的产品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社交链,当然也是熟人社交,比如QQ,微信,基本以熟人为主,这样的好处就是腾讯的产品(比如王者荣耀)可以通过熟人对战,对腾讯发展很有利。

而微博其实是适应于发现好玩的事,以及和明星大V们之间的社交,娱乐性更强,相反你很少发现在微博上搞社交的。你在微博上看明星的次数远远比你关系朋友的次数多。

这也就体现了腾讯和新浪开始时的战略不同,腾讯是想把微博做成熟人社交,包括你在QQ看见发说说,都会有分享到微博的按钮。而新浪则是把微博做成了普通人和大V kol之间沟通的平台,而当时熟人社交有了QQ,新浪刚好抓住了机会。

其次是品牌营销,新浪这个LOGO很早就在人们心中有了形象,现在看到这个LOGO你一般会想起新浪微博,而不是新浪

对于腾讯做微博这个团队,其实也是做微视的团队,前一阵微视刚刚关闭,当时微视也是注重普通人的生活。

其实,要想吸引用户,必须有明星啊什么的入驻,用户能从中获取资讯,所以你发现美拍啊微博啊很好引流,而QQ微信只有一个。

因为熟人社交是最难构成的,这么说吧,必须你周围用的人足够多,你才回去用,当时QQ开发时刚好缺少一款这样的软件,熟人社交链是最牢固的,这也是腾讯的主要基础。相反,如果腾讯有实力把微博上的大V和明星全部抢到另一个平台,微博也会用的人变少,当然这是很难得,毕竟微博上的粉丝基础对于明星大V来说也是一笔资源,双方互相依靠,这种关系也很牢固。

比如现在的火山小视频,把天佑拉了过去,就可以成功把一批用户吸引过去,如果这个明星去了别的地方,流量也会走,所以说重点是抓住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