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朱元璋本来穷苦百姓出身,后来却在乱世之中成就了自己的霸业,是一个传奇。在征战天下的时候,朱元璋离不开身边的那些文臣武将,这些人也着实厉害,本来都没有什么背景,最终却成为了名震天下的猛将和谋臣。比如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伯温,还有朱元璋的侄子李文忠。

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朱元璋和当初的刘邦非常的像,刘邦干嘛他干嘛,甚至于最后朱元璋和刘邦老家都是一个地方的。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分封了诸王,而朱元璋也一样,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分封自己的子嗣,其中有亲儿子,还有收养的干儿子。朱元璋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大明王朝最坚固的防御线。

除了分封藩王外,朱元璋还干过一件著名的事情,杀功臣。这一点和当初的刘邦也有点相似,只不过朱元璋比刘邦狠太多了。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朱元璋称帝之后,李善长是朱元璋很信任的一个人,李善长帮助朱元璋制定规章制度,帮助他打理天下,可以说居功至伟,被朱元璋亲切的称李善长为“朕之萧何”。

李善长在朝中的时间越长,他的权势也就越大,因为很多的人都巴结李善长,其中有一个人就是胡惟庸,他是李善长的老乡不假,但他也巴结李善长,并且胡惟庸擅长敛财,一口牙一跺脚直接拿出了二百两黄金送给李善长,李善长收了。

对于明朝的官员来讲,如果单单靠那点薪水的话,估计一个比一个穷。正所谓朝中有靠山,在外面好升官,胡惟庸一路高升猛进,最后胡惟庸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用这种中国自古以来的手段加强和李善长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李善长虽然大权在握,但是他知道,他的上面还有一个朱元璋,这位皇帝可不是一个愚蠢的人,朱元璋看到李善长势力越来越大之后,便对他越来越冷淡,李善长看出了这一点,直接就提出了辞职回家。

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而且还是谋臣,智商和眼力是有的,他知道如果在留下来就没有好果子吃了。不过李善长一走,朝中就缺乏了帮助朱元璋做事的人,没关系,明朝人才济济,还是有很多的人能够担任丞相。

为了补偿李善长这些年的辛苦付出,同时也让李善长知道他朱元璋没有忘记他,就把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善长对此也非常的满足,毕竟年纪也大了,子孙也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他就在家颐享天年。可他不会想到的是,他有一个敢谋反的亲家。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明朝开国年间,刘伯温也一直跟随着朱元璋的身边,并且差不多还是朱元璋的顾问,朱元璋问刘伯温丞相的位子谁当最合适,其实朱元璋此番问话也有试探的意思,毕竟刘伯温是当时的不二人选。

刘伯温也十分的聪明反问朱元璋有没有人选,朱元璋一共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刘伯温听完后说杨宪有才是有才,但没有丞相的度量,汪广洋更不用说了,还不如杨宪。

最后刘伯温评价胡惟庸:“小牛不足以拉大车”。

这句话被后来的胡惟庸知道并且记在了心中。最终朱元璋是打算让杨宪当丞相的,但胡惟庸心中非常的不服气,就去找李善长,李善长虽然不过问朝堂事务,但朝堂中很多人都和李善长有关系,在他们两个人的运作之下,杨宪被朱元璋杀了。

胡惟庸经过李善长的亲自举荐当上了丞相。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胡惟庸当上丞相后,内心是非常的激动的,当得知自己家的祖坟夜里面发光之后,胡惟庸认为他应该还能进一步,可是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如果再进一步就是皇帝,胡惟庸有了造反的想法,可惜的是他有造反的想法,没有造反的才能。

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造反竟然还拉拢了一大帮之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造反似的。

不过在胡惟庸当丞相这段时间里面,做了几件不地道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趁刘伯温生病把他害死了,第二件事情就是想把徐达除掉。不过能够除掉徐达的人也只能够是朱元璋了,趁徐达生病赐予了他一只烧鹅,真是趁徐达病要徐达命。

胡惟庸造反雷声大雨点小,手中可用的兵力不多,加上有人承受不住造反带来的压力向朱元璋告发了胡惟庸的行径。于是包括胡惟庸在内的人都被朱元璋杀了。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几年后朱元璋借题发挥又杀了一批功臣,最后李善长也被牵扯进来,本人上吊,三族被诛,朱元璋好心把自己的女婿留了下来,也算是给李善长留下了后人。

一批功臣被除掉了还有另外的一批功臣,这个是蓝玉为首。当蓝玉班师回朝以后,就开始仗着自己的功劳开始了嚣张跋扈,这些朱元璋也都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他实在不知道收敛,还干预皇家的事情,让朱标小心自己的弟弟朱棣。

朱棣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开始和朱元璋合计,慢慢的蓝玉以前干过的所有事情都被揭露了出来,蓝玉的下场只有一个,被斩。蓝玉死了不要紧,朱元璋又借助利用蓝玉清除了一批功臣。

在朱元璋大肆的屠戮之下,最终侥幸活下来的功臣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朱元璋的小伙伴汤和。

朱元璋身边最“幸运”的功臣,不是活下来的人,而是去世的两个人

汤河是功臣中善终的一个人,却不是功臣中最“幸运”的人,最幸运的人是两个已经去世的人,常遇春和邓愈。

这两个人也是开国猛将,常遇春是明朝第一先锋,为朱元璋开疆拓土,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可能是他太猛了,在明朝建立两年后就病逝了。朱元璋不仅追封他为开平王,配享太庙,他的后代也得以保全,没有受到牵连。

邓愈也是朱元璋身边的名将,他比常遇春去世的晚一点,是在明朝建立的第十年去世的,去世以后追封为宁河王,配享太庙,朱元璋号啕大哭之余停止上朝三日。

相比于汤河,常遇春和邓愈配享太庙,再相比于那些被杀的功臣,常遇春和邓愈无疑是幸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