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家族中的“五服”指什麼?

鷹眼看社會


很多農村生活過的人,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某家和某某家還在五服以內呢,是不能結婚的這樣的話。

久了我們就習以為常,但很多人又弄不明白這個“五服”指的到底是什麼。還有就是隻有農村人這樣說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看電視時,會看到皇帝一怒之下要誅人九族,這裡的這個九族,其實就是五服之內的親人關係。

那麼這是怎麼來的呢?又如何區分呢?咱們在下面一一說明。



一、五服的由來和喪葬

五服之內關係分別是:老老爺、老爺、爺爺、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樣九代人之內稱五服,我們可以看出來,一旦被誅九族,這將會是多大的一個殺傷面。因為這裡的每個人,都是可以向外擴張出不少人的。

五服還對喪葬制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又可以說,喪葬制度催生了五服這個概念。

為什麼這樣說呢?古代人認為,出了九代,也就是五服,就不能算是直系親屬了,屬於同宗族,有人去世時,五服之內的人披麻戴孝,五服外的人就不需要。

兒披麻戴孝又不是一樣的,從顏色和樣式上區分五服之中的第幾代。

孝服在古代分別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當看到誰傳什麼樣孝服時,也就知道這人屬於去世人第幾代了。所以,五種孝服,是謂“五服”。

現在農村人還在用這樣的方法區分,只不過已經沒有古代那麼清晰和明朗,現在多用有限的樣式和不同顏色的孝帽來區分。

那麼,五服只對喪葬嗎?對婚姻有沒有約束力呢?這就是第二河問題。



二、五服和婚嫁制度

五服對婚嫁有著嚴厲的約束力。

古代婚嫁制度,五服之內是不許結婚的,近親不讓結婚從古代就開始施行,但古代人所謂的近親是隻追溯到五服之內的,也就是九代之內。出了這九代,那就是屬於本來和同宗族,就沒有那麼嚴苛了。

那有人會說了,這不是扯淡嗎?古代那些皇帝不是想娶誰就娶誰嗎?何時見過他們受約束?

其實,這是對五服的一個誤解,我們從上面就可以看出來,古代人說五服,說的都是男性直系親屬,這也是從母系氏族社會轉向父系氏族社會後的一個重要體現點。

古代說五服,說九族,是隻說男性這方面的,對於女性這裡沒約束。當然了,女性這邊其實也有,叫外九族,可多半是沒人認的。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電視或者歷史裡說誰誰娶了表妹啥的,那我們就能明白,其實這不在五服的約束力內。

當然了,古代或者近代也有娶堂妹的,這個現象不多,卻是真的也有。這個只能說萬事無絕對。但娶了堂妹堂姐的,多半要被人恥笑。可是,既然敢娶,也就沒人敢恥笑或者根本不怕別人恥笑,這個不在這裡展開說了。



總結:我們仔細看明白了古人的區分,就會明白這其實是一套很科學的家族制度,不管從喪葬還是婚嫁上,五服都可以有效的讓人們加以區分。這也是很多家族留有家譜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鄉村黑嫂,一個有態度的農村觀察者。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小時候在農村,經常聽爺爺輩們講出和哪家親戚出五服了,那時候還不懂出五服是什麼意思,今年過年的時候,在和我爸爸聊天,我爸爸突然講起了這個詞語,就細問了一下父親,“出五服”究竟是什麼意思?然後我父親給我細講了一下,這才明白農村人如何講究“五服”,並對這個習俗讚不絕口。

  其實農村在喪禮上非常講究五服,它是根據家族後代的性別、長幼、以及和逝者的親緣關係,以此來確定參加喪禮的喪服,這其中五服分別是指:斬衰、其衰、大功、小供、緦麻;由於在我們農村還非常計較五服,因此爺爺輩、父輩比較瞭解五服的;所以在喪禮上,只要觀察喪服的服裝、裝飾就能直接判斷出他們和逝者之間的關係。

  

為了讓大家更瞭解五服,我在網上搜羅一張五服圖,從圖片中大家可以大致看出來五服的排列順序。

  

自己的父母和兒女是一服,因為他們與逝者有直接的親緣關係,他們是逝者世上最親近的親人,別人無可替代;兄弟姐妹,叔叔伯伯,侄子侄女是二服,他們也與逝者有親緣關係;以次往外推,根據親緣關係的遠近,排到族兄弟則是五服。五服之外,就與逝者沒有親緣關係或者是親緣關係已經很遠了,如果不走親戚,就可以沒有任何往來了。

人們會根據五服來選擇不同的喪服,通過五伏就能表現出他們與逝者關係的遠近;到現在,大多數90後00後甚至80後對五服全然不知。以至於在參加葬禮時,什麼也不知道!有很多住得比較遠的親戚,春節走親戚或者交往時還會問老年人,他們兩個家庭之前是什麼關係?有沒有出五服?

  

現在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步伐逐漸加快,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如果不經常在農村呆,還真理不順家族之間的關係,看著很少往來的兩家人,說不定就有一定的血緣關係,甚至還沒有出五服!

五服除了判斷家庭親緣關係之外,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在高中生物中我們學到過,近親結婚,患家庭遺傳病的幾率會非常大,沒過五服是不可以結婚了;因此這個習俗阻止同族人通婚,這就有效的避免了近親結婚這一現狀。

  

對於五服這個習俗,我倒是認為可以一直這麼傳承下去,城市中也一樣,畢竟每一個家族的親緣關係非常複雜,這樣可以確定親族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一個依據。年輕人根據這個習俗可以知道父輩母輩家族的長輩,理順自己家族的親緣關係。當然,出了五服依舊可以常來常往,關係親如家族一樣對待。

  


史學資訊


大家好!我是一株吊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在我們這兒的農村,有“親不過五服,出了五服就不親”的說法。這點,從操辦婚喪嫁娶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一個是辦喪事,五服以內的人是不需要通知的,都是主動在當天就上門幫忙操辦。如果喪家大操大辦,五服以外的人,其實也就是老少爺們了,都是在出殯那天來弔唁一下,我們這叫燒紙,吃頓飯就回去了;第二個是娶媳婦嫁閨女。娶媳婦的人家,會在頭一天給五服以內的人家貼喜對子、給已經出嫁的侄女輩、姑姑、姨等撒喜帖。五服以外的人家則不貼喜對子、撒喜帖。貼了喜對子的人家,無論男女(有個奇怪的風俗,就是如果五服以內的人家男人死了,女人家是不許到娶媳婦人家去的。這個風俗不在今天討論的範圍之內,以後有機會再談)都會提前一天去幫忙,吃個歪桌,也就是便攤,相對於辦正事當天的喜桌簡單一些。然後第二天一早再來幫助辦事。沒給貼喜對子的人家,就按老少爺們對待,辦事當天來上個賬吃上一頓;嫁閨女又略有不同,不貼喜對子,但一般會提前一個月或半個月通知。第三個是就是辦其他喜事,如上樑、滿月酒、孩子當兵、剃滿發等喜事,不撒喜帖、不貼喜對子,都是口頭通知,可以來也可以不來。

那,說到現在,啥叫五服呢?我們這的算法是這樣的。就是從自己的祖父的父親開始算起,我們叫老太爺。到自己是第四輩,自己的孩子是第五輩。孩子的孩子是第六輩,就出了五服了。所以,我們這五服,是按照輩來算的,從老太爺開始算起,一直到第五輩,就是五服。有人說,五服是古禮,是什麼五種服裝之類的。我覺得吧,我們這的算法還是比較科學、簡便的,說出來大家一聽就能懂。

謝謝大家!


一株吊蘭


這個不知道呢。來學習的。

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很多是好吃懶做,整天異想天開,整天提出些無聊的問題,沒有生存危機感,我小時候什麼苦都吃過,從小到大,什麼都是靠自己,我發現很多年輕人都說賺不到錢,試問你自己有反省自己嗎?賺錢的機會這麼多,也很輕鬆,有些人就是不愛實踐,不去動手,試問錢它自個會進你的口袋嗎?我也在廠裡打工,除了上班,我還做兼職,人常說馬無夜草不肥,不無外財不富,我二個月時間不到,兼職賺了17100+,這個兼職也是挺容易,簡單,大家都可以做,你能看到我寫的,證明你是在用今日頭條,而我就是用今日頭條極速版看新聞賺到了這個錢,你都在用今日頭條了,你為何沒賺到錢呢。請注意,是今日頭條極速版,這個跟今日頭條是一模一樣的。唯一不同是這個看新聞有錢,雖然不多,但積少成多,不賺白不賺,是吧。你也別不相信,我也不會騙你什麼,我下面有圖有真相,你還要鑽牛角尖,我建議你把我邀請碼:C84H443W,去頭條公司向客服查詢一下,看我說的有沒有半句假話。想做的我也可以分享給你。

你只要按步驟一步一步操作,就一點問題沒有:

第一步,下載今日頭條極速版,這個是必須環節,因為今日頭條閱讀新聞是沒錢的,在手機上的應用商店都有下載,實在找不到下載的,掃下圖二維碼下載吧,記得下載完,登錄上去,找到任務--填寫邀請碼C84H443W,這個是必須要填寫的,方便後續提現,填寫完後,就可以領個新紅包,金額2-32元不等吧。

第二步,就是利用這個APP看新聞,這個容易吧,不用我多講吧,看新聞產生的金幣就是錢哦,它會在半夜自動換成錢,存放在你帳戶裡,你到時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提現出來。下圖就是我這半年來看新聞的所得,總共有17100+,雖然不多,但零用錢還是可以了。工資妥妥地存著了。

第三步,提現什麼的,基本上都是秒到,如果你想賺的更多,就需要招人,這個很多人都會說,我沒這個資源,我臉皮薄,對了,這些問題我身上都有,我們不是做保險,死皮賴臉地去說服他,這個不要他花一分錢的東西,主要就是分享給他創造收益的,問心無愧。當然更多的還是要挖掘平臺的力量,這裡不好講,你下載好了,填寫邀請碼C84H443W,我們自然成了好友,到時你私我吧。我把平臺資源傳給你。

最後希望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天天看看新聞,就能賺到零花錢哦。加油。


地方美食菜譜


對於農村人所說的五服這個問題,身為農村人,從小就常聽人說什麼出五服不出五服之類的問題,還有就是在農村講究年輕人不出五服不能結婚之類的話題,這些都只是聽說而已,根本不懂的什麼是五服。也從未問起過父母。


後來,生活中的事情經歷的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什麼叫五服,五服也就是指直系親屬的五代人,比如說,曾祖父 太祖父 祖父 父親 本人,這五代排列就不出五服,如果排到你的兒子這一輩,你的兒子輩與曾祖父這一輩就是已經出五服了。那麼,在農村出五服與不出五服有什麼區別的?主要區別就在辦紅白事上的區別,一般來說,出了五服的在辦紅白事方面就不以一家自己人對待了,即辦紅事一般不參與,辦白事參與但不帶孝。


這就是農村人說的五服,也就是說你和你的上四輩叫不出五服,你和你的下回輩也叫不出五服。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三農張老師


在農村生活的人,對五服這個詞一點都不陌生。自己在家族同輩的人中,互相之間血緣關係處在幾服了,都記得比較清楚。這個從過年過節的禮尚往來就能看出,尤其在婚喪嫁娶方面表現的更清楚。

那麼,農村家族中的“五服”指的是什麼哪?

在中國,同姓同宗的漢族人,按血脈傳承的順序,也是有遠近之別的。人們常說,誰和誰是沒出五服的兄弟,更接地氣兒的說法,兩人是近門兒。現今農村家族中常說的五服,指的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到自身的五代人。

其本義指的是,晚輩為已逝長輩所著喪服的樣式,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共分:斬衰cuī、齊衰zīcuī、大功、小功和緦麻五種,稱為“五服”。

中國古代歷來有“披麻戴孝”的說法

古代中國的喪服都是使用麻布製成的,親戚遠近是通過麻布的粗細程度區分的。其中斬衰用最粗的生麻布製成,為重孝。天子駕崩後,臣民為天子、父親去世,未婚兒女為父親穿孝才批斬衰。

依次往下排列,到最後的緦麻,就是最輕的了,由粗麻變成細且孰的麻製成,披戴緦麻的人跟死者家的親戚關係,就屬於遠親了。


後來,人們把五服比喻五代人

今天所說的“五服”,指的是從自身算起的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

就是以自己為中心,往上推到高祖父為五服;往下推到玄孫為五服。這張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你和上下幾代人的關係,血緣的遠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你和家族親戚是否已經“出五服”了。一旦出了五服,就說明關係較遠了。

五服指和逝者親疏遠近的各種親屬所穿的特定的喪服。親疏關係除了服喪的區分,還有守孝時間長短的差異,是舊時代“禮”的直接體現。這些知識點可以通過上圖瞭解,在這裡就不和大家一一分享了。

今天的農村五服的實際意義

在農村,有“親不過五服,出了五服就不親”的說法。五服之內的人們,喜事和喪事是不需要通知的,到時候,大家都主動的湊合過來,幫忙操辦,男女老少幾乎是吃幾天大鍋飯。五服以外的人,喪事就只是老少爺們過來幫忙,喜事一般男女都過來吃席。

新年家家戶戶去拜年的時候,也只走五服裡,不走五服外。出五服的意思就是不再是一家了。有極個別不團結的分子,因為某件事發生衝突,大街上大打出手,嘴裡還一個勁地嚷嚷“以後,咱誰也不認得誰,我早和你出五服了”,那陣式表明打架可以往死裡打了。

不過現代文明的今天,五服內外的人們很大程度上都能做到家族團結,社會和諧。因為根植於心的親情永遠不會改變!


那些舊時光


在農村我們往往能聽到“五服”的說法,比如說某人是出五服的親戚。那麼“五服”到底指什麼呢?

其實“五服”是一個非常古老、非常傳統的說法,至少已經流行了兩、三千年了。只是城市社會更加現代化,遠房親戚們較少走動,所以很少會出現這種說法。而農村還是傳統社會,很多同姓同族住在一起,所以還會使用“五服”的說法。

五服的本意是五種喪服,分別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中國的喪服全用麻布製成,所以有“披麻戴孝”的說法,而麻布的粗細、生熟以及縫製方法的不同,把喪服分為了五種,代表著不同的親戚關係。下面居士我一一為你解說:

斬衰:衰讀作cuī,意思是粗麻布製成的喪服。斬衰是最粗糙的喪服,也是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製做,布料斷處外露不緝邊。所以這種喪服叫做“斬衰”,意思是用刀斬斷麻布製成的喪服,表示自己因為過分悲痛,無心追求喪服的整齊與舒適。古代,臣為君,男子及未嫁女為父,承重孫(長房長孫)為祖父,妻妾為夫,以及明、清事情,子及未嫁女為母,承重孫為祖母,兒媳婦為婆婆,均服斬衰。

齊衰:齊讀作zī。齊衰也是用粗生麻布製成,但是布料斷邊縫緝整齊,故而得名。齊衰沒有斬衰那麼重,所以服喪者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喪服的整齊。在清代,夫為妻,男子為庶母、為伯叔父母、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為父母,孫男女為祖父母,重孫男女為曾祖父母,玄孫男女為高祖父母,均服齊衰,只是服喪的時間長短有所差別。

大功是次於齊衰的喪服,用粗熟麻布製成,比齊衰的粗生麻布更為舒適。這象徵著服喪者沒有那麼悲痛,所以可以注意一下喪服的舒適度了。在清代,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為伯叔父、兄弟,服大功。

小功次於大功,是用稍粗熟麻布製成。清代,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從兄弟、未嫁再從姊妹,外親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小功。

緦麻是最輕的喪服,緦指的就是細麻布,所以這也是最為舒適的喪服。清代,男子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為外孫、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服緦麻。

所以,五服指的是五種喪服,又可以引申為這五種喪服所對應的親戚關係。如果出了五服,那麼親戚關係就非常微乎其微了,也不需要為對方服喪了。隋代李密《陳情表》中有“外物期功強近之親”一句,其中“期”指服喪一年,而“功”指的就是大功小功。李密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已經沒有五服之內的親戚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


家族中的,五服指的是什麼?每個家族和家庭都要過這一關,現在的年青人大部份也論不了也不懂怎麼是五服,五服以內是近人,五服以內不能結良緣,五服以內結了良緣是一個家族的不性,五服以內有血緣關係,五服是指當輩子親兄弟姐妹開始數,兄弟倆個,兄是哥就是長支,弟弟我們這裡叫兄裡,他是二支,望下數五輩也就是五代人,親兄弟們是齊服是一服開始,兒子和叔父的兒子是二服,兒子的兒子和叔父的兒子的兒子是三服,爹的兒子下代是孫子,叔父的兒子下代也是孫子,兩個孫子到一塊就是三服也就是三代人,孫子的兒子成四代人就到了四服,兩個孫子的兒子到一塊就是四服,下邊再有了兒子就到五代人,就是五服兩個五服下邊再有了孩子就是六服,六服還不是很遠,最好還是不要結婚,到了拾服後就可以結婚啦,拾服後就沒有血緣關係啦,也不應響下一代,五服以內結婚有血緣關係,也會應響下一代孩子,後果是下代孩子會造成嬰兒癱,或者是軟骨症,五服上結了婚拾有八九都會有嬰兒癱,就醫好了也是個憨子,要是真的五服以內結了婚造成後果,外人會對他(她)平價是他(她)們上幾輩子老人造的孽活該!在封建時代家族有了這樣的事,雙方都會遭到家族的成罰。


以起來


農村所說的“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關係較遠。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普遍流行這一說法 。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中國封建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

擴展資料:

古代中國的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五種等級,用不同粗細的麻布製成,稱為“五服”。五服經過演變可以化為23種服制,運用在138種人際情況,極其繁瑣。

《儀禮》所載各種服制被後代奉為權威性的準則,歷代遵行,但也有所變通。實際上,五等喪服因過於繁瑣,後代延續傳統均有些細節和理解可能與前代有所不同,民間在日常生活若難以執行,亦穿著簡易的“孝服”(男子頭戴孝巾,身穿孝衣、麻繩和麻鞋;女子頭戴孝巾或孝髻,身穿孝衫、孝裙、麻繩和麻鞋)。


阿峰tyf


五服就是本宗九族。

我們都聽過在古代有著誅九族的說法,那是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而我們說的這本宗九族一般是指這父三族的延伸,父九族。

我們一一解釋。

五服來歷

五服的出現,最早是從商周時開始的,我們知道當時是分封制的努力社會,中央分封,自然是以輻射的方式向外拓展,越靠近王城的越親近,從近到遠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而我們常聽說的毛荒之地就是在荒服之外的地域。

這種排列表明瞭遠近親疏,而為了便於區分,他們的等級,有專為每一級設立專屬服裝,跟我們現在看的電視上那些官員似的,每級著裝不同。

因此成為五服。

農村演變

後來以前的五服觀念消失,在農村有了新的解釋,主要是表現在婚喪嫁娶之中,為了表明跟這家的關係遠近,每個來人都有不同的服裝要求,這樣招呼時候就不會弄錯。

後來因為婚事是喜事,所以普遍用上都是紅色,而且不會有什麼太嚴苛的規定,這才沒了要求。

但是喪事確實在古代很重視的日子,不能亂了規矩,畢竟在古代鬼神之說還是很有市場的。

所以當時喪事都是依照舊例,給每個輩分分開準備喪服,然後按輩分發放,這樣不會出錯。

因為這種一般給親戚預備是五種喪服:斬衰最重,其後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這都是用麻做的孝服,古稱披麻戴孝。

本宗九族

說了半天,到底什麼是本宗九族啊,其實很簡單,就是以自己,向上追溯四輩:父親、祖父、曾祖、高祖,連自己是五輩;向下在延續四輩: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連上自己這一輩,一共九輩,合起來就是九族。

而從自己向上,包括自己,直到高祖,這中間所有人都算未出五服的親戚,同樣,連自己向下到玄孫,這中間的人也都是未出五服的。

在最早的宗族是直接可以從家譜上查詢的,現在也就基本上四服之內還能認識,出五服的都不容易計算了。

當然還有上溯九,下延九,就是我們常說的祖宗十八代。

我們祖先之所以留下這個稱謂,其實是要我們更加團結,更加註意維護自己的家庭,不要數典忘祖,拋棄祖先,這樣的人必被人唾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