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對於呼和浩特市的南茶坊,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呼市二環裡


我是土生土長的舊城姑娘,南茶坊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小時候姥姥家在火車站,奶奶家在南茶坊菸草公司統建樓上,一南一北,兩個魚龍混雜的城市老區,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成長。

90年代的南茶坊周邊還是矮小密集的平房,大召小召區塊都沒有改造,老舊城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史家巷、大小玉石巷、通順街等街面上。大召附近保留著大量明清建築,如今只剩下塞上老街保留著過去的味道,老街西口過去是人市兒,老人會告訴孩子舊時代活不下去的人頭上插根草就可以在這裡把自己賣掉,也有大人賣孩子的,我們這群小毛孩們聽完了都覺得莫名恐慌。那時候老舊城的燒賣只2元一兩,早晨老人帶著孩子就著磚茶能吃一兩五到二兩,大召削麵、向陽、巴金,削麵、剔魚子、魚香肉絲、過油肉…要上杯呼白酒,經濟實惠的老餐館把天南海北、不同層次的人都聚攏在一起。如今條件變好了,好多早已搬離了這裡、進慣了高檔餐廳的本地人,還是會忙裡偷閒來這裡找這一口,大家都忘不了的是這是老呼市的味道。與成年人不同小孩子心心念唸的地方是如今已經變成天孚商場的伊利公司,伊利一代、伊利二代、花臉、火炬、家園麵包,玻璃瓶裝的酸奶8毛一瓶,比外面便宜又新鮮,是多少孩子溫馨的記憶。

南茶坊同樣是好多周邊村民最早認識呼和浩特的地方。大家結束了一年的繁忙,臘月裡成群結隊、浩浩蕩蕩進城採購。大南街、大北街年前一個月車輛寸步難行,恆昌、光彩、金旺角、天孚似乎是大家進城的首選,如果說老呼市人說起購物更習慣的是聯盈商場發展而來的中山西路,那麼呼市周邊居民對於購物最熟悉的一定是南茶坊,甚至比本地人更會在這裡採購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下午購物大軍拿著粉粉黑黑的購物袋子滿載而歸,準備搭乘傍晚回程的汽車,路邊順便買些年畫對聯,場面甚是壯觀。

南茶坊很長一段時間擔任著城鄉結合部的角色。這個特殊的角色讓這個地方危險混亂又不可獲缺。星月歌舞廳(通達歌舞廳)、不可言喻的水車轅巷,眾所周知的呼市二手自行車集散地。橫穿的行人,亂鑽的車輛,抽獎的、叫賣的,通達南站水果八兩稱是人盡皆知的慣例,一時間大家談起這個地方曾經承載老綏遠歷史的地方都是不屑與厭惡。老舊城也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說上句我家住在南茶坊。

如今好多人對南茶坊的印象還停留在髒亂差的階段,但事實上呼市創城以後,這個人口最密集的老城區、向外地人展現呼市風貌的旅遊重地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雖然依舊人滿為患,上下班的電動車流依舊是呼市之最,但十字路口建設停車島,交警和協管員12小時不間斷管理,現在橫穿馬路、多種車輛並行的局面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掃黃打黑取締歌舞廳、不良場所更是讓這裡有了質的變化,加之周邊髒臭的平房改造成成型的小區,沒有下水的泥濘小道改造成乾淨整潔的交通輔道。大量的青城驛站、密佈的攝像頭,無論衛生還是治安都有了讓人欣慰的變化。

當然比起安靜、整潔、高樓林立的新區南茶坊還有好多不盡人意,但我依舊愛這個出生成長的地方。因為這裡是原汁原味的老呼市,因為這裡有著最濃烈的煙火氣。菩提塔廣場是周邊中老年消閒的場所,從早晨拎著鳥籠子搓著珠的大叔到晚上踩著滑輪學輪滑的小朋友,這裡似乎一分鐘都不曾停歇,很多人從遠處村裡聚集在這裡,佛塔下萬人齊聚的盛景正猶如佛祖俯視這平凡安樂的市井百態;大召、觀音廟旅遊巴士裡夾雜著導遊對於御泉井、燒麥、明月樓或對或錯的講解和五湖四海朋友的歡聲笑語;大召廣場夜晚有規模最大的廣場舞,民藝館的老師帶領著數百男女老少場面甚是壯觀;傳統春節、昭君文化節、各種廟會,大召和大盛魁廣場都會安排一系列群眾活動,賣串的、套圈的更是早早齊聚,雖然大家都知道到這裡就是“來看人”,但不來一趟似乎這個節就不算過得完整。

城市在進步,能體現城市風貌的新區不斷平地崛起,但能代表城市文化的老區卻不能複製、不可多得。希望以後政府能把南茶坊建設的越來越好,也希望這裡永遠保留老呼市的味道和讓人留戀的煙火氣。


博雅53749759


說起南茶坊我再熟悉不過了,可以這麼說,我認識瞭解呼和浩特是從南茶坊開始的。因為南茶坊是我每次回家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我小時候到呼市唯一記住的地方。因為通達南站就在南茶坊東邊,小的時候從村裡坐車來呼市,首先到的就是通達南站,村裡上來的人買東西都習慣在南茶坊附近,如天孚,大南街掃貨,大包小包的買上一堆,下午再坐班車回村裡,這是我對南茶坊最初的記憶。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眼中的南茶坊已不再是當年那個車站龐的掃貨地。現在更多的瞭解了南茶坊的歷史和現狀。

南茶坊歷史上是呼和浩特的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是一個南方的茶葉和北方的皮貨的貿易之地,故得名南茶坊。從現在南茶坊那的那些古建築就可以很好的瞭解到那段歷史,如通順老街,大盛魁等。

現在的南茶坊,我覺得是最有生活氣息的一個地方,南茶坊附近是呼和浩特市人比較多的地方,尤其是上下班時間南茶坊路口龐大的人流和電動車流那絕對是一盛景,生活氣十足。還有寶兒汗佛塔廣場的人群,每天下午到晚上廣場上會聚集很多的人,有拜佛的、有跳廣場舞的,有唱歌的,場面宏大,十分熱鬧。還有街邊的理髮師,一個人,一把椅子,不用吹洗,直接上手剪,理個髮也就不到5塊錢,是很多當地居民的理髮首選。


最後 說起南茶坊我覺得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體驗極強,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平凡與簡單,就像這街邊的剪頭髮的一樣,一個凳子,一把剪刀推子,生活簡單而美好。


呼市二環裡


南茶坊是個大雜燴,三教九流都在這,我對它的認知過程基本是這樣:

大一國慶那會,想在呼市轉轉,查了下旅遊地圖,知道南茶坊那裡有個大昭寺,還有座觀音廟,僅此而已。

大二找了份兼職,那裡有個樓盤開張需要發傳單的,然後在那發傳單,知道有個汽車站。記憶猶新的是,舍友騎同學的自行車放宿舍樓下被偷了,監控看的一清二楚,是幾個大概十五六歲的男孩子,然後去派出所報警,警察同志對我舍友說:你去南茶坊看看,看到了我們去幫你要回來。沒錯!回覆就是這麼簡單!當時我們都驚呆了。從此知道,南茶坊↔n手自行車交易場所 甚至只需掏100元,就能買到九成新的自行車,呼市所有偷來的自行車,都在那銷贓!因為偷盜猖獗,學校裡幾乎沒有嶄新的自行車,全是破破爛爛的


大靑棗


說南茶坊,為什麼放張內蒙古飯店的照片?


媛媛76844


介尼嗎內蒙飯店


xX愛


特別堵,特別亂,人多又雜。


欺寶


呯和浩特市的南茶坊地處玉泉區。玉泉區是四個城區之一。

南茶坊街道,房屋比起其它各區都差一些。居民生活水平較低。衛生狀況也不好。呼市最好的區是新城區,賽罕區,其次是回民區,玉泉區最差。

南茶坊近幾年已有長足的發展。目前己經被玉泉區列為城區優先改造的重點。


匯雁1


南茶坊是我上城的中轉站,小時候上城,都是先坐44路到南茶坊,然後在南茶坊倒1路去人民公園和聯營


夕照微寒


通達南站99年到03年經常光顧的地方,新月舞廳記憶猶新,那時候在東化纖廠打工,三班倒,下了班就和同事騎車子去玩兒過多次,非典後就沒再去過,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年了,只是路過,也不再停留,不過還是覺得很熟悉,很親切。


桃子198337


南茶坊對於我來說,是最熟悉的了,我1994年就居住到這裡了,那時也是最早能住上樓房的人了,單位的人們都很羨慕。但是,那時的南茶坊可比不了現在,街道上的房子很陳舊和低矮,不過街上沒有現在的人多,所以也沒有擁堵之說,環境也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