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是理财过度?过度理财有什么危害?

头条理财


过度理财或者理财过度,在各种线上百科词条都没有相关的收录和解释,但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在身边时有发生,也许是中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毒。理财过度,通俗的讲就是为了达到理财这一目的,过度的使用了自己的能力。

过度理财有很大的危害,会导致理财的误入歧途、适得其反。

危害一:几乎所有钱都拿去理财,影响了生活。

过度理财第一类危害就是过度理财者将个人的所有收入,仅留一点点生活必须费用,然后全部投到理财产品当中去。他们以收益最大化为追求的目标,不考虑未来的用钱计划,一旦出现急需的用款需求,就很难把投出去的钱拿回来应急。过度省吃俭用而影响了生活。

结论:在没有第一桶金之前,无论你如何理财,都不可能靠理财发家。

危害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错误的“钻研”理财技巧。

过度理财的第二类危害就是过度理财者对理财的热爱超乎想象,像着了魔一般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习理财知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各种理财书籍、理财文章、喜马拉雅理财专栏等地方,理论那是一套套,但实践确实很糟糕。

结论:在没有一定财富基础之前,无论理财知识再丰富,也不可能靠理财致富。

危害三:借助杠杆赚钱,刀口上舔血。

过度理财的第三类危害就是盲目相信自己的理财能力,将所谓的“钱生钱”、“高杠杆”引入到自己的理财实践,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过度理财者坚信最高生财之道:借别人的钱让自己致富。于是,从银行、朋友、小贷公司借钱,用于投资理财。最典型的就是股票配置,很多朋友通过股票配资让自己返贫。最近股市火了,配资的人又多了起来,切忌过度!

过度理财像一个心魔,它确实有可能提升个人的理财能力,但更可能的是将个人资金、个人能力、个人财富带理财的另一个极端,即越理财越贫穷!我们需要不断培养个人的理财能力,但一定要避免过度理财。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很多人不了解过度理财的表现都有哪些,甚至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属于理财过度了。下面我来分享几个理财过度的案例。

一、理财占比过大

理财资金占所有资金的比例太大。账户里有10万,10万都存成定期存款。这就属于理财过度。它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应急资金

做理财方案,最忌的就是不给自己留任何应急资金。如果全办理定期存款还好,还可以提前支取,要是存理财或是保险,那就惨了。钱大概率取不出来,即使取出来,也有可能会损失不少本金。

第二:机会成本高

资金全部投在了某一种或几种理财,如果遇到了更好的理财,那就失去了这个投资的机会。比如把资金都压在了房子上,万一房子不升值,股票升值了,你就只能干瞪眼。

第三:生活质量下降

全部资金都用于理财,就会剩余很少的资金用于生活,生活质量必然下降。理财的目标是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过度理财就是本末倒置了。

二、杠杆理财

把自己的资金全部用于理财,倒还不算最坏的。最坏的是借钱来理财,这问题就严重了。借钱理财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不能赔

一般借钱都是投资到股票上,股票涨跌很平常,一旦赔了那就让自己的资产变成负数了。

第二:收益不能低

借钱有成本,而且成本还不低。收益如果低于借钱的利率那就算赔了。所以加杠杆来理财,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抗风险能力得足够强才行。


三、期望太高

有些人总想要靠理财一夜暴富,抛开市场合理理财利率不顾,只一厢情愿要追求10%甚至更高的利率。这也是一种理财过度的表现。

一般理财利率超过6%都算是超出市场合理水平了。如果你还要追求更高的利率,那就说明你是在过度理财了。

总结:

过度理财说白了就是过度使用资金理财,过度追求高利率。


银行研究僧


子曰:过犹不及也!放在理财上讲,过度理财也是不会理财,甚至不如不理财。

我说两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过度理财的案例,让大家加深了解一下过度理财的危害。

案例一:过度使用杠杆

我一个朋友,对股票投资很感兴趣,也非常有头脑,炒股几年后,在股市上确实赚了不少钱。

2007后,股市不太景气,赚的钱差不多都还回去了。后来股市涨涨跌跌,陆续又赚了点钱,炒股水平自觉提升不少,总感觉选股技术很高了,可是资金量太小,以至于赚钱太慢。

几年前开通融资融券业务,感觉还是不过瘾,开始借钱炒股,利用借的钱再加上融资杠杆,资金量确实可以了,每天收益最高能超过4万元。

但是好景不长,股市上没有永远的赢家,2018年,几乎全军覆没,不但赚的钱全部赔进去,连借的钱都还不上了。

这是典型的利用杠杆投资高风险项目,赚的快赔的也快,赚的时候飘飘然,赔的时候倾家荡产。


案例二:缺乏风险意识

还有一个案例,也很有意思。前两年,余额宝收益很高,都在4%以上。一个朋友听别人说买货币基金赚钱,不明白基金的区别,稀里糊涂的就从支付宝里买了混合型基金。

结果傻人有傻福,2017年买的基金非常好,到年底投资收益接近40%,一时间成了投资高手,经常有人向他请教投资技巧。

第一年投资没敢多投入,2017年底到2018年初,很多人家看好A股入摩概念,自己也觉得很有道理,认为2018年一定会有不错的行情,因此,2018年加大投入,结果可想而知,全年损失超过40%。

这是典型的不了解产品风险,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投资的结果。

通过上面两个案例说明,过度投资就是超过自己控制能力的投资,往往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度利用杠杆,加大投入;二是对风险认识不足不,盲目投资。需要大家引以为鉴。

共享互联网金融红利,欢迎关注互金直通车。


互金直通车


我是入门老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谢大家认可,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


首先来说什么是过度理财?过度理财我认为就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购买一种或多种理财产品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既然这样,那么过度理财必然会带来几个方面的危害:投入大量时间,投入大量金钱,投资分散缺乏专业性。


1.投入大量时间

有些朋友天天沉迷于理财不能自拔,以炒股为例,天天研究战法,打听股市消息,全天候盯盘,生怕错过了一点,有的人甚至研究到半夜。这种投入大量时间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全天候盯盘其实没必要,除非极端行情,一天内波动有限;研究到半夜,身体和第二天的精力都无法保障,长期来看损害的是健康;过度投入精力必然顾此失彼,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将无从保证。举个例子,有优秀青年一位,在国企上班,月工资1.5万左右,由于某个机会炒股赚了一点,便忘乎所以天天泡在股市,导致工作出错,被调离关键工作岗位,工资也一落千丈。


2.投入大量金钱

这些常常发生在那些尝到一点甜头的人身上,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急于求成,甚至想一夜暴富,最起码是想多赚一点。这时候最容易放松警惕,加仓,加杠杆,直到满仓。这样的后果就是风险大增,同时手里没有活动资金,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丢掉很多投资其他项目的机会,机会成本太高。这样的理财行为也是不可取的,是过度理财的典型危害。

3.投资过于分散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本来应该是教育我们不要孤注一掷,不要满仓或重仓投资。很多人理解成既然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就放在多个篮子里好了,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恰恰你这几个篮子都距离太远了,你天天忙在放鸡蛋取鸡蛋的路上。比如,本来股票做的好好的,看这段时间黄金白银涨了,去开个户;过几天又看人家做外汇的赚钱了,觉得股票来钱太慢了,还只能多,不能空,于是又想做点外汇。这样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可能的结果就是鸡飞蛋打。所以投资分散也是一种过度理财,危害就是你没时间或者精力去打理而导致亏损。


4.怎么样防止过度理财

理财之前请先正确评估自己的收入,富余资金,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理财产品对自己的适用性。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建议如果不是全职理财或者交易员,请把你的重点放在工作和生活上,投资你的健康和技能,长期来看,这是最保险最有价值的投资。


入门老手


任何事情过了一个度,都是不好的,造成的结果就是物极必反。

就好比过度摄入热量就会变得肥胖;过度迷恋游戏,就会变得不务正业;过度迷恋女色,就会伤神伤身等等。

那什么叫做过度理财呢?就是透支了自己的财力,精力,时间,甚至是一些其他条件从而对于自己造成一种伤害的结果。

第一种过度理财,就是用了杠杆。

无论是哪一种理财的方式,加入杠杆就是最愚蠢的过度理财方式,就好比杠杆存款,杠杆买保险,杠杆买股票等等。

因为理财的目的是为了保值和升值,对于目前的大趋势来说,通货膨胀率造成的贬值率达到了7%左右。那么想要达到保值甚至升值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这个时候再加入了杠杆,无疑就是加重了自己的成本负担,造成一种心态和压力上的影响,从而导致理财失败,甚至亏钱。

第二种过度理财,就是过度依赖他人。

无论是哪一种理财,都要相信自己!世界上没有人会“免费”和“热心”地帮你打理理财,甚至推荐你理财产品,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利益的关系。


所以说,你所要接受到的任何理财知识,决定,都是要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以后在做的操作,而不能过度依赖他人的推荐,指导,以及出谋划策。

第三种过度理财,就是投机和博弈!

理财中也包括一种叫做投资的东西,它是一种风险较大,但是回报率较高的理财方式,常常表现为房产投资,股票投资等等。但是要明白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投资,都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见到回报的过程。

所以想要获得一个稳定,持续,甚至较大的回报,你必须能够避免短期的诱惑,拥抱长线的价值投资收益,这是投资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槛。

可惜大部分的人把这种理财方式看成了博弈和投机,从而追求短期获得巨大回报的结果,最终就成为了过度理财,造成输多赢少的结局。

结论: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在进行着不同的理财方式,有聪明的,有笨的,有安全的,有风险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掌控在自己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要过度。

特别是对于杠杆的运用,对于投机博弈的把握,一定要做到杜绝。否则,你的理财就是在糟蹋自己的财富,适得其反。

还有就是要聚焦,理财的方法非常多,你不需要样样精通,因为人的精力和资金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抓得住所有的发财机会;仅仅抓住自己熟悉的领域中的投资机会,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投资者了。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财经背后更多的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过度理财或者理财过度,在各种线上百科词条都没有相关的收录和解释,但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在身边时有发生,也许是中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毒。理财过度,通俗的讲就是为了达到理财这一目的,过度的使用了自己的能力。

过度理财有很大的危害,会导致理财的误入歧途、适得其反。

危害一:几乎所有钱都拿去理财,影响了生活。

过度理财第一类危害就是过度理财者将个人的所有收入,仅留一点点生活必须费用,然后全部投到理财产品当中去。他们以收益最大化为追求的目标,不考虑未来的用钱计划,一旦出现急需的用款需求,就很难把投出去的钱拿回来应急。过度省吃俭用而影响了生活。

在没有第一桶金之前,无论你如何理财,都不可能靠理财发家。

危害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错误的“钻研”理财技巧。

过度理财的第二类危害就是过度理财者对理财的热爱超乎想象,像着了魔一般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习理财知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各种理财书籍、理财文章、喜马拉雅理财专栏等地方,理论那是一套套,但实践确实很糟糕。

在没有一定财富基础之前,无论理财知识再丰富,也不可能靠理财致富。

危害三:借助杠杆赚钱,刀口上舔血。

过度理财的第三类危害就是盲目相信自己的理财能力,将所谓的“钱生钱”、“高杠杆”引入到自己的理财实践,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过度理财者坚信最高生财之道:借别人的钱让自己致富。于是,从银行、朋友、小贷公司借钱,用于投资理财。最典型的就是股票配置,很多朋友通过股票配资让自己返贫。最近股市火了,配资的人又多了起来,切忌过度!

过度理财像一个心魔,它确实有可能提升个人的理财能力,但更可能的是将个人资金、个人能力、个人财富带向理财的另一个极端,即越理财越贫穷!我们需要不断培养个人的理财能力,但一定要避免过度理财。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用户769288457696924


理财过度,就是在理财这件事上,投入了过度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以期通过理财获得更大收益。具体表现为:

时间投入过度

现象1:天天研究。这类人喜欢天天研究各平台上的各类产品,殊不知产品间的区别并没有到天差地别的地步。金融产品同质化一直是非常严重现象,毕竟金融要防风险,而创新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所以,金融产品的创新是比较难的。所以,真没有必要天天盯着各产品研究那零点零几的收益率差异。

建议:了解几个主流平台上产品的主要类型就好,如支付宝、天天基金,其主打产品是有一些差异的,了解天天基金上期限理财的起购点起码5万起,明显高于支付宝就可以。这样,根据投入资金选择平台就好。

现象2:频繁操作。每天看到各类产品,就想将手里换成新产品。这类人,通常投资的都是短期产品,如30天理财,到期就换产品。或者频繁换基金、股票。这样的频繁操作除了赎回费等成本的增加,时间成本也是显著增长,毕竟资金买入到到账都是有2-3天的时间差的,很少有实时到账的

建议:选定产品,尽量长期持有。要知道投资理财,很多都是以时间换收益。你以为30天3.3%的收益,没有30天3.32%的收益好,要换产品。殊不知,这样下来,一年连11个30天的收益都享受不到。有30-40天都是资金在路上白白浪费。不如直接购买一年期的产品要好,节约了时间差,每一天都在计息。

金钱投入过度

现象1:不留日常开支,不留应急金。这类人恨不得把手里的一块钱都用来投资理财。我有个朋友,近一年基本上每4-5个月会找我周转一下资金,时间很短,最长一周时间,最短1天。问其为什么呢?原来是要交房租、要还房贷(期房),但是理财的钱要缓两天才能到账。还好我俩比较熟悉,也愿意借其周转。


建议:理财的钱,一定是除了生活开支的钱,同时要预留好应急资金。否则,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情况好点,能找到熟人周转,情况不好,很可能借助信用卡、花呗等借款渠道。反而需要支付更高利息。

现象2:加杠杆、举债投资。这类股市投资很多,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周边也有人借信用贷款进行投资,以获得利息差。如果投资渠道靠谱,产品安全性高,那还好,风险小一点。p2p很火的时候,很多人借款投资,或借款投资到民间借贷中,最后落得血本无归。

建议:再次强调,理财的钱,一定是自己暂时不用的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超高收益就是意味着超高风险,借用别人的话“你看上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上你的本金”。

以上是针对理财过度的现象说明,及给出的建议。

而过度理财的危害就是一心只想着赚钱,而忽略风险、无视自我发展。理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能在长期内保持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冒险、激进,受其所累。所以,针对过度理财的人,我建议:

  1. 追求合理收益率。做好资产配置后,耐心持有,擅长用复利的时间效应。平和好心态,请相信,理财不能一夜暴富,只是为更好生活的锦上添花。

  2. 加大对自我的投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技能提升,尤其是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以提高主动收入,加快本金积累速度。二是理财知识学习,以更理性地方式打理资产,增加被动收入。


理财分享者


怎样理财叫过度?是不是应该理解为超过正常所能承受的理财范围,那么有理财的意识是好事,如果过度理财会有什么危害呢?

能够理财说明手中多了一笔可调动的资金,而理财带给我们被动收益快乐的同时却有一些人忽视了理财的风险性。过度的理财会让投资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忽视了主业,当主业和副业都没稳定时却过分依赖被动收入,最后哪一边都不讨好。

一、过度理财使人斤斤计较

过度理财会让人把大部分资金投入理财产品,留下一小部分省吃俭用。每一笔支出都会盘算半天,到底值不值得,心里想着“花了就没了,不花的话还有一笔收入”,对生活过分的计较,能走路绝不坐车、没必要绝不聚餐、东西没用到烂绝不换新等等,恨不得省出每一笔钱都投到理财获取收益。过度理财对这样的生活难道真的有帮助吗?只会给生活积极性和人脉社交起到负面作用。

二、过度理财让精力过分集中

当在享受理财带来被动收益的快乐时,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理财上并不断最求高收益。而每次尝试后收益的递增,往往会忽略风险也在增加。比如投资股票都有赚点就马上认为自己能力可以,运气和市场行情都不错,进而盲目的加大资金杠杆,一旦出现风险可能连之前的钱都血本无归。又比如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初试时可能还选择保本保息的正常利率产品,当尝到甜头后不再满足,欲望和野心不断增长时,胆子也越来越大,从3%到6%,最后甚至赌博式的投10%以上的产品,前期本金和收益不断叠加投入,想着利滚利,结果有一天当看到平台倒闭了,产品亏损了,理想的大厦瞬间坍塌,陷入自责后悔中,最后维权之路漫漫。

总之是否过度理财还是要看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比,如果一个月拿出了收入70%以上用来购买中高风险理财,我认为就算过度理财了,如果只是一些低风险性如货币基金、银行储蓄等,并且可以灵活使用的,那么还算是有合理的理财意识。理财的意义是在保障生活品质的同时如何去提高,而不是不愿意花钱甚至大幅缩减生活刚需消费。如果偏离了理财真正的意义而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中,那将真正失去理财赚钱的快乐。


MR火羽白


理财过度既过度理财,意味着储户在现有的环境下将资金大部分或是全部用于理财投资,导致日常的生产生活出现问题,日常的资金流被挤占。

万事万物皆有度,过犹不及。过度理财其实是对资产规划不了解,大局统筹观不足,缺乏理财知识。过度理财会将资金锁死,大量资金甚至是全部的资金用于理财中,家庭可用的资金量将会变的很少,有时在购置大件物品时,可用资金往往会捉襟见肘 。

一方面过渡理财,手里现金流过少,会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万一需要日常开销外的花费时,无足够的现金应对,就会考虑借钱或是贷款,毕竟这只是短期的拆借,但是却加了杠杠。加大了日常生活的成本。

另一方面,过度理财是资产配置不平衡的表现。投资讲究多元化,分散化,但不是过度化。大量的资金投资于理财中会导致风险失衡,理财不同于定期存款和活期。理财中途无法提前支取,这会导致大量的资金锁死在理财中,无法及时变现,存在流动性风险。而且理财是银行类机构将储户资金吸收后再次用于投资。各个银行的理财收益不一样,也就导致不同的理财投资的对象各不相同。

最后市面上在售的理财五花八门,无法保证投资的产品全部达到既定收益。将大部分的资金集中投资于理财类产品时,万一出现理财产品爆雷,就会导致大量资产受损,风险暴露水平太高。资金过于集中,会导致无法分散风险。


侯哥财经


理财过度,实际上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可能是指用在理财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过度;也可能是指将收入过多的用于理财,影响了生活水平。

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当的理财知识,但是有丰富理财知识的人,应该是理财专家了。一些人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喜欢通过自己钻研寻找最优的方案。结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时候自己千辛万苦选择的理财收益产品并不理想。其实,我说的最大群体是股民。投身股市,认真学习,希望通过买卖股票的理财方式赚取很高的收益。结果很多人血本无归。很多股民是10买9亏。

其实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人士去干。可以通过适度投资股票型基金,让基金经理去操盘,自己只关心基金的面值就可以了。这样能省去很多时间和功夫,专心挣钱。

如果不喜欢风险的话,直接就用来购买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储蓄式国债、银行理财产品就可以了,收益不高,好在安全。

我们用于理财的资金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能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常职工,我们每个月的收入最起码要有30%和40%要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如果将生活费用压缩至10~20%,实际上相当于生活品质直接下降了一半。

确实,通过买菜、消费这样的小事,能够省不少钱。但有时候却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省下块儿8毛的作用实在不大。消费要合理,储蓄也要合理,就是这样的。

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首先要做好基本保障,按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第二步,才是分配我们的收入所得。40%用于住房和股票,30%用于生活,20%用于理财存款,10%用于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可以根据个人收入和喜好情况自行选择。不过记住所说的商业保险不是非常复杂的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等等,它实际上是单纯的医疗保险、重疾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等等。买保险也要精挑细选,买纯粹的,这样才能减少支出,获得最大的保额保障。

所以,合理的才是最好的,过度了就有危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