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皇味“火燙狗”

——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三毛兄


一提美食,吃貨們大多會按耐不住。提起狗肉,深愛此味的吃貨更是精神抖擻,趨之若鶩。狗肉的口味繁多,搞法也是派別林立,別說那些早已名聲在外的花江狗肉、靈川狗肉等等,就是普通吃貨對狗肉的做法都是各人師父各人法,道州師傅吹嗩吶各有各的調,每個人說上來都是一套一套的,心得體會洋洋灑灑三大籮筐裝不下。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今天三毛兄隆重推介一種狗肉的另類吃法,名為“火燙狗”。(這個“燙”字,應當從火旁。意思是以前人們對特定物件為了特定的用途,用火處理一種方法。比如剛砍的竹子,為了便於彎曲成型,對要彎的部位要用火“燙”一下。可在字典上找不到對應字,只能用意思相近的“燙”字來替代。)這種吃法比較“小眾”。老吃貨可能深喑此道,原來主要流行在寧遠北部大觀堡山區一帶。是本地人招待貴客的主菜之一。當時有民言:火燙狗,樣子醜;還沒吃一口,口水克(去)了三尺九!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火燙狗製作其實也簡單:宰殺成年狗一條,殘血流盡將狗放進裝滿水的大鍋,鍋下燒火使水與狗一起加熱,在狗毛能拔脫時,保持水溫,迅速將毛褪盡。褪完毛的狗置於一種當地叫鐵耙的農具上(當時條件有限,只能將就。現在可以鋼筋焊接一個類似的燒烤架樣的,更加好用),然後在下面點燃幹稻草,慢慢“燙”,一邊轉動狗身,讓其在火中均勻燙烤。先是狗皮上的水汽揮發,慢慢烤乾,然後是狗皮上肉眼看不見的絨毛漸漸焦化脫落。直到狗皮呈現焦黃即可。由於皮膚變緊,狗的牙齒就露了出來。看起來有些不雅觀,當地有一句罵人的話就是這樣子說的:看你那點鬼樣子,嘴巴笑起來就象“火燙狗”。溫馨提示:火力不能過猛,轉動狗身時一定要輕、慢、勻。火也不要過猛過大。不然皮膚開裂和變得焦黑。食相和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將狗下架,用稻草擦淨狗皮上的焦皮和汙漬,清水洗淨後開膛。腸胃肝腎等內臟清洗乾淨,切成三寸長短。狗肉剁成二寸見方肉坨,一齊倒入已放水大鍋,加熱至九十度,焯盡狗肉上的血汙。撈出瀝水備用。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烹製乃家常做法:大鍋洗淨,在木柴磚灶上燒熱,倒入新鮮豬油一斤,姜塊半斤拍裂,幹朝天辣椒一兩,每個切成兩半,入熱油煸香。將狗肉連內臟全部倒入鍋中,大火猛炒。炒幹水汽,狗肉有焦香時,加鹽適量。加水蓋過狗肉約兩寸(水量多少和烹煮時間長短視狗齡大小適當增減)。倒入一斤浸泡好的黃豆,大火燒開。中火煮半小時。改小火,放入一把風乾的柑橘皮,煨四十分鐘。生大蒜一斤,蒜白拍開,分棵打結後放入肉中,倒入新鮮茶油一斤,拌勻待出鍋。一般這樣的分量可保證兩桌客人嗨起沒問題。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用兩個大盆子(臉盆也一樣)盛上熱騰騰狗肉,灑點蔥花,端上桌子,火燙狗肉宴閃亮開場!一坨狗肉一杯酒,哥一筒來弟一筒。酣暢淋漓的感覺,簡直無法形容、無與倫比、無可匹敵!當地土話是這樣子形容的:自己是誰的崽都忘記了!

臥槽!寫到這裡,三毛兄的哈喇子都不爭氣地流出來了。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火燙狗肉”雖是正宗鄉里土菜,但有關它出身的傳說可很是高大上哩,所以名曰“皇味火燙狗“。

話說明朝開祖皇帝朱元璋立下聖旨,直接傳位給孫子朱允炆。使得他的兒子也即是朱允炆的滿滿(叔叔)燕王朱棣不服,認為自己從小跟隨父王南征北戰,勞苦功高。這皇位應先由他來“過把癮”。於是心裡很不爽。便帶兵從北京殺進南京,硬生生把侄兒子從皇位上拽了下來。朱允炆無奈,只好跟著幾個貼身侍從倉皇逃出皇宮。恰好他乳孃是寧遠大觀堡人,廚師是寧遠下灌人。在這兩人的帶領下,晝伏夜行,一路往南,逃到了窮鄉僻野、無人知曉的大觀堡山區。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網絡 ©

半夜敲開乳孃家門。乳孃父母見到女兒,又見後面還帶了一群陌生客人,又喜又驚。乳孃也不告訴家人是“臺上幹部”還是“下臺幹部”,只告訴客人兩天沒吃東西了,趕快弄點吃的出來招待客人。半夜三更,又不敢家家張羅。家裡連雞鴨都沒有,只好將門角落裡那條唯一的看家犬牽出宰了。昏暗的桐油燈下,生怕毛沒有褪乾淨。用不乾淨的東西待客,是對客人的大不敬,有違山裡人規矩。慎重起見,家人就用稻草火再燙一次,以確保乾淨。再用前述方法煮了招待客人。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誰知這麼一弄,歪打正著。狗肉不但沒丟原有的肉香,還多了稻草的清香。深居皇宮的那些人吃膩了山珍海味,哪吃過這異鄉野味,且又飢腸轆轆,吃了這狗肉竟人人連聲叫絕。把群落難之人吃得忘記了悲傷;把個皇帝吃得上嘴巴挨不著下嘴巴,差不多跳起了“鬼步舞”。什麼江山萬里,什麼六院三宮,全部拋到了爪哇國!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只可惜山裡人沒見過世面,曉不得趁機請這落難皇帝老爺給這狗肉賜個名號什麼的。使得這個美味沒名沒分湮沒在大山中,讓當地人獨享了六七百年之久。

當今社會,人心浮躁。什麼都是快字當頭。閃婚、速食、抖音……都是快節奏。連吃狗肉都受此牽連。如果象三文魚一樣可以刺生,肯定就會有人直接來個狗肉刺生。一條狗已經褪了毛,還要放鐵架上用火“燙”,又要找工具又平白多幾道工序,這不是黃牛婆尋苦路——自找苦吃嘛?如是乎,要想吃到這等美味,於許多人而言只能是打打嘴巴平夥算數。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對於資深吃貨一枚的三毛兄來說,想吃這個卻還真不是難事。誰叫我就是從那大山腳下走出來的呢?如果有被我描述惹得饞蟲難捺的朋友,想嚐嚐“火燙狗肉”以慰平生。那就請知會哥們一聲。我自當邀一撥酒肉朋友,尋一條妙齡土狗,請一個志同道合的“土著”食貨,如法炮製。包你“火燙狗肉當飯吃,紅薯燒酒當水喝”。當你面若桃花、氣煞關公般的出現在大路時,高鐵一定會被你逼停!

皇味“火燙狗”——百年傳統,寧遠美食!

圖片|三毛兄 ©



攝影:陳群星、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