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李昌平:如何給基層"減負"?

李昌平:如何給基層"減負"?


(壹)從改變財政體制做起


我前兩年寫過好些篇呼籲為基層"減負"的文章。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這個好!基層幹部朋友們說,現在終於可以長長的呼吸了一口氣了!

不可高興的過早啊!

這些年來,基層的"負擔"為什麼會越來越重?根源在哪裡?根源沒除,不是上面發了一個給基層"減負"的文件,基層的"負擔"就能減下來的!

年長一些的基層幹部可能還記得,進入90年代後,農民負擔一年比一年重,下面為了收錢發工資和維持政府日常運轉,基層幹部牽豬趕羊、關農民小黑屋,導惡性事件頻發。中央每年都三令五申為農民減負,設定農民負擔為"高壓線",也"電死了"不少基層幹部,我也是"觸電"死過一回的基層幹部,但是,農民負擔還是一年比一年重。甚至,防止農民負擔過重的各種檢查評比考核驗收,也是加重農民負擔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90年代加重農民負擔的根源始終存在,所以90年代加重農民負擔是不以上級文件禁止加重農民負擔的意志為轉移的!直到2003年後,中央對87年財政分灶吃飯體制和93年分稅制進行了重大修正,中央財政把鄉鎮"吃飯"問題納入了"體制內"、並取消了農業稅,"農民負擔過重問題"才得以徹底解決。

為什麼基層的文山會海、檢查考核評比驗收、一票否決等等一年比一年不堪重負?

答案:體制使然!

首先是財政體制,上級往下級轉移支付,不完全是一種法律形式的轉移支付,主要是上級權力對下級權力的恩賜式轉移支付。特別是專項轉移支付制度擴大了部門的權力(條條權利),上面有千條線都系在下面(鄉鎮)一頭牛的鼻子上。這樣,就形成了"條條"牽"塊塊"牛鼻子的行政體制,這是是鄉鎮這頭??不堪忍受的根源。不僅鄉鎮不堪重負,縣市一級也是好不了多少。

權力決定(非法定)轉移財政資金的財政體制,決定了上面對下面的絕對權力;而專項轉移支付財政制度又決定了上面"條條"對基層"塊塊"的絕對權力,這樣就倍數的擴大的上面權力對基層的"領導"權力!這樣,無數個上級對一個下級領導、指導、問責、追責,一個下級對無數個上級負責,基層政府怎能不不堪重負呢?

我還是以為,發個文件是不夠的,必須動體制!

李昌平:如何給基層"減負"?


(貳)在把治能和治權下移

基層被上面的幾十條栓繩牽著鼻子轉,鄉村振興可能會因為基層缺失主體及主體性而空轉,且會越轉越快,時間長了會轉暈轉死基層幹部的!

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估計基層幹部聽到這個決定時,不少人一定喜極而泣了!

但,不要高興太早了!

上面發了一個文件,對文山會海、檢查評比考核驗收等的頻率進行詳細的規定,這當然是好。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作用是有限的!

上一點歲數的基層幹部都知道,改開以來,上面發文反文山會海、反川流不息的檢查評比考核驗收活動的文件已經有好多次了,每七八年都發一次文,每發一次文件也管不了幾個月的,幾個月後又變本加厲的反彈了!

為什麼?

從根源上講,一是財政體制的問題;另一是基層的治能和治權上收過度所致,今天就講這個。

為什麼八十年代沒有農民上訪?為什麼八十年代沒有文山會海和川流不息的檢查評比考核驗收?為什麼八十年代是基層改革發展牽引和推動全局的改革發展?

這是因為八十年代,我們國家注重基層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權力建設,注重治能、治權向基層下沉,而不是上收。

從經濟發展能力而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村辦企業有用地自主權(生產和生活配套建設用地各不超過5%);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比較完善、且運行比較正常;農民集體的土地所有權權能比較完整,所有權和承包權經濟權能配置得當;金融支持集體經濟發展比較給力(後來,根本不支持了)。

從財政能力而言,基層好於高層。一般而言,村級好於鄉鎮、鄉鎮?縣市。

從治權配置而言,問題儘量解決在基層,農民的問題,儘量解決在農民組織內部。例如:宅基地分配,上面控制總量,內部解決公平使用,節約用地;修橋補路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村民自已做,上面補助,內部結平衡賬(公平)。農戶之間的生產生活中的小矛盾,都在本村內部解決,基本不出村。

從縣鄉村三級的關係而言,雖然是上下級關係,但下級可以批評上級,甚至下級可以列席上級的民主生活會,幫助上級整改。民主,也應該體現在基層對上面的批評權、建議權、評議權?上,而不是隻有上級對上級的絕對領導和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不能把黨的"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這條原則泛用到縣長、鄉長、村長的關係上。現在很邪呼,上級部門領導也要求鄉鎮黨委政府絕對服從之,縣市部門領導下到基層,也把自己當中央!

整個八十年代,是基層貫徹落實中央改革開放的指示精神比上級好,創造了巨大增量,牽引和推動中國全局改革發展。在這種局面下,當然沒有文山會海,川流不息的檢查評比考核驗收。八十年代,是中國基層基本沒有上訪,大家都埋頭苦幹,充滿活力,激情四射,基層幹部、教師、醫生的待遇比縣市的好。好乾部、好教師、好醫生下基層的年代!

但後來的改革,變成了對基層發展權、治理權不斷上收的過程,基層的責權利嚴重失衡,問題日積月累,矛盾不斷上交,上級越來越對基層不放心,越來越頭痛,自然表現為文山會海和川流不息的檢查評比考核驗收等,基層窮於應付,拆東牆 補西壁,解決一個問題造成一堆問題,自然形成惡性循環。

解決基層問題的辦法:把村級組織建設成"四枚統一""三位一體"的治能和治權統一的村民共同體。廢除競爭性海選村主任的制度。

四權統一:產權、財權、事權、治權統一於村民村社共司體之中,產權、財權支撐事權和治權。上級各種資源轉移配置到基層,只到這個"四權統一"的共同體,儘量不要一杆子捅到農戶。上面什麼都要精準到戶,好事都由上面直接做到戶,搞成"上面大恩人,下面王八蛋"的狀態,這樣很要不得的!官,好施小惠;民,奸懶饞滑者必多!

三位一體:"經濟發展、社區建設、社區治理"三種職能統一於村社共同體之中,黨支部建在村社共同體之上。千萬不要在村級搞什麼黨政分家、政社分家、政企分家、社企分家等所謂的治理現代化改革。村民村社共同體是自治組織,不是政府、不是國家,不要把村社共同體的內部結構功能設計按國家結構功能來套。書呆子氣只會搞亂基層!

一定要廢掉用競爭性方式海選村主任的所謂民主試驗。村莊是熟人社區,熟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是村社自治的基礎,自治的社區是沒有國家暴力存在的,競爭性海選的方式選舉村幹部,會把社區搞得四分五裂,這樣就沒法自治了,村莊內部的小問題也會上交給國家暴力解決的,國家機器解決得了九億農民的日常問題和矛盾嗎?中國要搞西方競選民主實驗,別拿9億農民搞。拿農民搞競選試驗,這是胡亂搞!

總之吧,上面要給基層"減負",這事抓對了,抓準了。但決不是發個文件,規定檢查評論考核驗收的頻次能解決的!要從基層的治能、治權建設著手!

現在中央權威高,有解決深層次問題的能力,希望不要用老辦法解決老大難問題,錯失改革良機!

李昌平:如何給基層"減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