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今晨6時首發,地鐵1號線開啟商業運營,WiFi信號全覆蓋

今晨6時首發,地鐵1號線開啟商業運營,WiFi信號全覆蓋

4月1日,濟南軌交1號線開啟商業運營。“追夢”三十年,泉城正式邁入地鐵時代。資料片 記者王鑫攝

今晨6时首发,地铁1号线开启商业运营,WiFi信号全覆盖

明年濟南或將形成R線“H”形地鐵網。

盼望著,盼望著,開往春天的地鐵來了!濟南歷史上首條地鐵線——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4月1日開始商業運營,首班車於早上6:00在長清區工研院站和槐蔭區方特站同步對向始發,乘客這天起可以正式購票上車,暢享便捷的地鐵出行。乘客WiFi系統也將開放試用,高架段與地下段全域覆蓋、完全免費。

試運行期8萬多市民參觀體驗

1號線自2015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僅用1265天便實現全線開通,創造了軌道交通建設史上的“濟南速度”。

2019年1月1日,1號線通車試運行,濟南迎來地鐵時代。在試運行的三個月期間,市民預約體驗的熱情特別高漲,共有8萬多名市民到站參觀體驗。

4月1日,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商業運營,首班車於早6:00在工研院站和方特站雙向對發,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1:30,發車地點和方向與首班車保持一致。乘客最早可提前10分鐘進入車站候車。

日前,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由於1號線檢修維護保養的頻次長、客流量不高等原因,暫不能實現延長末班車發車時間及增加班次的情況。不過未來,根據重大節日的需求量,會適當調整班次,不排除24小時不間斷運行。

首批地鐵司機正式上崗

隨著1號線正式商業運營,濟南市第一批地鐵司機也正式上崗。目前,濟南軌交集團共有148名地鐵司機,絕大部分都是“90後”,其中還有7名女司機,被稱為“七朵金花”。

1996年出生的王智源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7月,剛高考完的王智源來到濟南會展中心參加高校招生會。喜歡畫畫、本想學室內設計的她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報考了城軌交通專業。父親覺得,學這個專業不用愁工作問題,而她自己也對駕駛感興趣。畢業後,他們到蘇州培訓了8個月。8個月的培訓中,有6個月都是在練習“精準對標”。從早上8點鐘到晚上10點,一刻不停地訓練,每天大概上千次地練習對標。在王智源看來,刻苦訓練是為了給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據悉,地鐵司機並不是只坐在駕駛室裡,1號線共有11個車站,全線運行時間約為32分鐘,每兩三分鐘就能到達下一站,而每一次進站,司機們都要起身進行車外操作,確保每個步驟的安全。

WiFi開放試用完全免費

為滿足1號線乘客的網絡需求,濟南軌交集團主動聯合濟南鐵塔,與三大網絡通信運營商就1號線網絡通信建設工作進行對接。濟南軌交集團始終堅持將網絡建設與地鐵建設項目“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開通”,針對1號線網絡通信建設僅有5個月時間,積極調度、倒排工期,全力保障工程建設進度,實現地鐵內廣電廣播工程與民用通信同步規劃設計、同時實施的先例,為1號線通車提供通信保障。

根據今年1月份的數據,1號線項目累計開通4G設備308臺,高架區域佈設沿途基站57個,並進行多輪拉網測試及再優化工作,滿足高清視頻、實時遊戲的大帶寬、高速率網絡需求,有效保障了地鐵辦公與乘客運營網絡通信需要。

濟南軌交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4月1日起,濟南地鐵1號線乘客WiFi系統將開放試用,高架段與地下段全域覆蓋,完全免費。

長清與主城區進入30分鐘生活圈

“有人說,地鐵規劃不就是設計一條線嗎?有什麼困難的,我想告訴大家,畫這條線需要考慮方方面面,建地鐵就是建城市。大到整個城市的發展戰略、總體規劃,能不能帶動地區發展,小到關注市民出行需求,換乘是不是方便,與地下商場和停車銜接好不好。”作為地鐵設計師,濟南軌交集團總工辦副主任韓剛更能感受到地鐵對城市發展的帶動和引領作用。

1號線的建成通車,對加強西部新城區與主城區之間的聯繫和西部城區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長清和濟南主城區進入30分鐘生活圈,各類市場要素,比如人才、資金、物資等會在這條線上更高效自由搭配。

1號線的運營給西部新城帶來發展新契機,不僅方便了沿線居民出行,拉近了長清和主城區的距離。更為重要的是,1號線引領了城市持續發展、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優化了產業發展佈局、提升了省會品質。

最快2020年濟南R線“H”形地鐵成網R3線國慶節通車,R2線力爭明年具備通車條件

除了1號線,其他地鐵線路也在加緊推進,最快到2020年,濟南市將實現3條R線通車,里程將達到84.1公里,形成軌道交通“H”形基本骨架網絡。

30年“地鐵夢”審慎前行

1988年,濟南就開始對地鐵進行初步探索,1993年左右濟南曾成立輕軌工程籌建處,之後因為政策、保泉等原因,這個臨時機構被取消。1999年濟南又一次啟動軌道交通論證,2009年2月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2013年12月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成立,2015年7月,1號線試驗段開工,2015年11月1號線全線開工,2019年1月1日1號線通車……“追夢”三十年,正因走得審慎,今日的步伐才如此堅定。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泉水是濟南的瑰寶,也給地鐵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正如參與地質勘探的專家所說,“西部的地質條件相對較好,離泉水核心區較遠,我們想通過修建1號線,為後期經過市區的線路積累保泉經驗和技術”。

明年實現3條R線通車

除了1號線,濟南軌交3號線(R3線一期)自2016年6月20日開工,建設不斷提速,3月底已實現全線“洞通”,確保今年國慶節通車試運行。3號線的首列車有望4月中旬運抵濟南。

橫貫東西的R2線是濟南軌道交通一輪規劃中,市民最為期待的。自2018年11月28日,R2線調整後的規劃得到國家批覆後,建設全面提速,力爭到2020年具備通車條件。R2線最大的亮點是由常規線路調整成了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目前在山東還是首條。

這意味著,最快到2020年濟南市將實現3條R線通車,里程將達到84.1公里,形成軌道交通“H”形基本骨架網絡。

年內力爭再開工兩條線

除了一輪規劃的3條R線,密集穿越主城區的濟南軌道交通二輪建設規劃也備受關注。此前,濟南軌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思斌接受採訪時透露,爭取今年下半年二輪獲得批覆。二輪規劃線路最大規模為150公里左右,重點有5個項目。如果批覆順利,二輪建設根據“先急後緩”的原則,力爭今年內再開工兩條線路,涉及經十路、經一路和跨河橋隧的線路有望先開工。

除了在主城區佈局地鐵線網,濟南還正著力推進一張地鐵大網的論證和研究,計劃到2025年,濟南的軌道交通建設可以加密成網。規劃涉及三個層次,一個是市域快線,就是周邊地區;第二個是核心區,也叫慢線;第三個層次充分考慮一個主中心、一個副中心、五個次中心、12個地區中心和兩個衛星城的城市佈局以及跨黃河發展,還有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等諸多因素,還考慮將章丘、濟陽、長清、平陰等納入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範圍。

剛開始搶到體驗票就像中大獎

2019年1月1日,地鐵1號線建成通車後,為滿足市民參觀體驗需求,濟南軌交集團面向市民開展了1號線“參觀體驗、徵求意見”活動。1月2日-3月底,每週一到週六上午可乘車體驗,市民可提前一天在濟南地鐵APP上搶票,每個賬號每天有10次搶票機會,搶得多張參觀體驗票可與他人分享。

“一開始票根本搶不到,就跟中大獎似的。”市民王女士說,他們連續搶了好幾天都沒搶到,幸虧後來體驗票的放票量加大。

1號線大事記

●2015.07.16正式開工

●2015.11.10全線開工

●2016.07.23首臺盾構機“開拓一號”始發

●2017.02.22首個地下區間單線貫通

●2017.04.10首個車站創新谷站主體結構完工

●2017.07.17成功“零沉降”下穿京滬高鐵

●2017.07.27首個地下車站王府莊站順利封頂

●2017.08.20開始鋪軌施工

●2017.12.19高架段全線貫通

●2018.04.20全線實現貫通

●2018.05.17首列車抵達濟南

●2018.06.20首列車開始正線高速動調及熱滑試驗

●2018.07.31全線軌通

●2018.08.31全線電通

●2018.09.26全線熱滑試驗順利完成

●2018.10開啟聯調聯試

●2018.11.29獲得1號線試運行安全證書

●2019.01.01通車試運行

●2019.04.01商業運營

(生活日報 記者 楊璐 杜亞慧 王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