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一碗最简单的面,吃出了平凉人生的历史感来

在平凉,有一种食物,在家里面过个红白喜事儿的时候最常见的。那就是臊子面。

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总是少不了前来帮忙的人。

平凉人的规矩,帮忙的人可不能给人家亏待了。但是办事的时候又比较忙,肯定是不能周倒齐全。这时候,臊子就是最好的招待。简单又方便。

一碗最简单的面,吃出了平凉人生的历史感来

于是前来帮忙的人手,搭情的亲戚朋友,早上到家里,一进门,二话么有,先喋上一碗臊子面。

一碗最简单的面,吃出了平凉人生的历史感来

茶几子上面随便拌几个凉菜,一人一碗臊子面,沙发上坐的吃的那是长辈子,还有开车的司机,都得招呼好。跟前客厅里,院子里站哈蹴哈吃的是年轻朋友,帮忙的哥们儿;满世界端个碗乱窜的是一些碎崽娃子;伙房里姨娘大姑二妈三妈的亲戚帮着下面,浇汤着呢。总的一句话,热闹,亲切,舒服。

一碗最简单的面,吃出了平凉人生的历史感来

不管大家是个啥状态,都是手里面端着一碗臊子面,吸溜起来两下子就没了,不够,再来一碗。主家还招呼着呢:垫一哈,垫一哈就行了,等一哈到馆子里面还坐席呢。

但是大家伙还是喜欢多吃一碗臊子面,为啥?香啊

平凉的臊子面那做法讲究,现在大家都生活节奏快,人也比较忙,过事儿的时候一般都用饸饹面代替臊子面,但是跟真正的臊子面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子。

一碗最简单的面,吃出了平凉人生的历史感来

正宗的平凉臊子面,首先面条那必须是手工擀哈的韭叶子面。有嫌麻烦的,就用机器压的面,但是机器面不能压韭叶子,而要选用最细的那种。

接下来的关键是调汤和菜码臊子。

平凉臊子面的汤是酸汤,醋要选用老平凉副食厂的双醋,锅里提前烧煎才能用,不然冲味大,不好吃。锅里水烧开了,先下醋,放上盐,味精,撒上一点点的调货面子提个味,不能多放,要不然就难吃了。然后用猪油泼好的红油,下到锅里面,在酸汤上飘了一层,红亮诱人。

红油下好,提前弄好的姜末子那是要赶紧放下去的,烧一会,把汤里面的鲜味提起来,下好的面条在开水盆里面摒一哈,把面条上的面汤涮掉,这样浇上酸汤,吃起来才清爽。

摒好的面条拿筷子抄到碗里,烧煎的酸汤用勺子先撇开红油,光浇酸汤,把面浇透,然后才舀上红油酸汤浇到碗里面,上面要撒上木耳,黄花菜,豆腐渣渣,鸡蛋液在锅里提前摊好的蛋皮用刀切成碎片片,也要放上。然后再浇上半勺汤,一疙瘩油汪汪的臊子放到上面,撒上葱花香菜末,就能端出去吃了。

一碗吃碗,想吃第二碗的时候,你不能直接再换一个碗,或者把汤倒了,再重新到伙房里弄,这就不合规矩了。正经吃法是把桌子上端上来的臊子面,端起来把里面的面折到自己的碗里,继续吃,那个空碗,主家就收走,完了再弄好一碗臊子面,你不够,再来折。

因为这样子,自己的碗里老有一口剩汤,自己的口水都在碗里面了,平凉人又把这臊子面叫涎水臊子面,简称涎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