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农民大群


针对题者问题,2019年农民是继续选择种地还是将土地流转呢。如果条件适宜,有人愿意承包流转土地且土地流转价格较合理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将自己土地进行流转。

那么为什么建议农民不继续选择种地而将土地进行流转呢?

1. 种地效益越来越低,种地风险增大;近几年随着粮食行情市场低迷,各项与种植相关的物资价格飞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导致种地效益越来越低,很多区域出现种地亏本现象。而且种地受自然因素影响加大,一旦遇到天灾、虫灾等因素,粮食收成也将大大下降。如果将土地进行流转不仅可以确保稳定收益,而且整个家庭都将从农田中抽出身,可以选择外出务工获取更多收益。

2. 种田收益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必须另谋出路;受种种因素影响,中国农村每个家庭土地较少,如果仅仅靠土地收成很难维持家庭生活。因而导致很多农村人都会选择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而自家田里的庄稼就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心头病。如果将土地进行流转,自身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不仅带来稳定收入还可以去除心里负担。

3. 农村种植人员老龄化严重,种植人才青黄不接;随着农村种地收入越来越少,导致农村青壮年大多都逃离农村,造成农村种植劳动力年龄偏大,严重缺乏种植劳动力。造成目前农村老人难以胜任种植,本应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还不得不继续从事繁重的农业种植。如果将土地进行流转,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可以让农村老人更好的安享晚年。

欢迎关注头条号:湾塘谷,专家为你解答更多三农的相关内容。欢迎进入湾塘谷头条店铺选取特色农产品。


湾塘谷


个人觉得,无论是种地还是土地流转,现阶段农民的生活都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

首先来说土地流转,收益小,农民按单户来说土地又不多!土地流转费用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事情!

然而种地呢,如果按照传统的小农经济来讲,也不是出路,多而杂,劳而累!农民手上那一亩三分地,把大家折腾的也够呛,我爸妈手上一亩多田地,我们经常劝他们不要做了,闲不住,一直不放手,起早贪黑。在农忙季节,甚至没有吃过一餐正式的晚餐,都是将就填饱肚子,草草的洗洗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忙了!

真的,比我们在外面开厂还要忙。

所以,我觉得,农民伯伯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思维,慢慢的抛弃传统思维,向现在的市场经济靠拢,才是出路!简单点,我拿一块稍微大点的地来种菜,不同的季节种不同的蔬菜!放弃之前的劳作方式(本人老家贵州,家里的土地简直是四面八方,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全身心投入这里面。一年下来,获得的收益不会比之前少。

总而言之,我觉得农民的土地,还是放在自己手里面比较好,现在的土地流转,很多都是看重自身利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农民伯伯连基本的流转费用都不稳定!

农村需要的是人才回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去充分发挥农村的绿色食品,把传统的工艺标准化。

现在的消费者还是比较青睐农村的绿色食品的,无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鱼龙混珠。造成了消费者很多担忧!也给实实在在做土特产的农民很大的影响!

所以,农村需要人才,需要懂得市场经济的人才!有商业头脑,有家乡情怀的年轻人!

1实实在在的做事,以消费者为导向,去解决消费者的担忧,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监督机智!用数据展示给消费者!让真正的土特产走向真正需要的消费群体。

2用科学的标准去完善传统工艺,既保留了传统的味道和质量,又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3建立一个以农民,消费者为中心的助农平台,集中调度,让生产和劳作更精准话!

4集中人才进行农户产品深加工,让大部分特产不再是原材料,而是终端产品!直接走向市场,更大程度的实现产品增值!

5以品质为基础,树立品牌。可以从各大一线城市入手,建立直营。让真正的土特产走上城市的餐桌上,重新树立城市人口对食物的新认知。(有一个客户,也是个好朋友,广州本地人,说起他丈母娘从乡下带了只土鸡,吃过之后,他在感叹,原来鸡肉是这个味道,这么好吃)

谢谢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相互交流!

一个有浓烈家乡情怀的异乡游子,渴望回到家乡,从简单的事情开始,重新拥入农村的怀抱,陪伴着步履阑珊,慢慢老去的爹娘!


大数据的力量


在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选择流转?为什么?又到了一年一度土地流转季节,这又是一个选择题,估计大部分人会比较难抉择,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下。

如果你是举家在外的,我建议你将土地流转出去,因为你长期没有人在家,就算请人帮你打理也不会太理想的,而且成本也比较高,麻烦事一大堆,还不如直接将土地流转出去省时省力。

如果你是家里还有老人留守的,我建议你将土地自己种植,不要流转,毕竟自己家里有田,有留守的老人可以照看一下,你只须在农忙季节自己回来或请人耕种即可,而且自己种的粮食,吃起来会更放心。

其实,现在盼种地赚钱,根本不现实,特别是农田比较少的,根本没有种地的必要,自己在外打二个月工,基本上就够一家的口粮钱了,比种地实在强不少。但是对于家里还有一点劳动力,还留守在农村的老人来说,种着自家的那点薄地,产点粮食除了自乙吃,还能喂点鸡、鸭什么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去买粮食还是划算点。

总之,这个土地流转还是自己种,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比如想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土地无人管理的,最好的办法还是流转出去,可以有效避免土地荒废。比如只是短时期外出打工的,自己回到家到时候还是要吃要喝的,所以选择自己种的话,可以缓解一些经济压力。


坏男人说小龙虾


首先,要看你以往你怎么种地了,要是你以往都是种地了,自己家有车,有种地的机器,那么我的意见你还是种地!

其次,虽然你没有机器设备,但是你以往都是靠流转别人家的土地种地的,那么你还是种地!

三,要看你家自己的土地有多少,如果能维持自己家生产,那么还是种地为好!

四,如果你家地不多,但是也能维持,靠家里的老人,老婆都能种地,那么还是种地,种地之余出外打工!

四,由于去年的干旱,今年看看土地流转价格,如果价格比较低,你还正好有闲钱,另外你刚好对种地感兴趣,那么你就种地!

五,如果你家地比较少,不足以让你和家人在家种地,那么你就将你的土地流转别人。

六,如果你家是有地,而你家人手不够,那就不种地,将你家土地流转别人!

七,如果你对种地不感兴趣,在外打工让你感到挺舒服,那就不要种地,把土地流转别人!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评论!


风的浪漫gga1


小编一直从事农牧工作,关注三农问题,坚持简单直接反映真实有态度的看法。

这个问题,我认为很简单,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种选择是种地。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果农民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如果土地被流转了,按我们这里的标准,一亩地也就600块钱一年,按一家人3亩地计算,一年也就1800元,没有土地了,加上没有其他谋生技能,要是土地被流转了,别人还不请你帮着管理土地,那么生活所需就全部靠买了,一个月150元,这么点钱,就是一个人都难以过日子,还别说一家人了。所以,选择种地吧,比较种地还不至于挨饿,虽然穷。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不愿意外出打工,而在农业种植方面还有实力、有技能,自己能种特色经济作物,经济收益还可观。这类情况也别流转了,还是自己经营吧。

一种情况是选择流转。选择土地流转的农民,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政府统一规划而流转的话,那么家境还是相对比较富裕的,要么儿女供养,自己不用种地了;要么自己外出打工挣钱比种地还多,这类情况一般就选择流转吧。

总之,到底是选择种地还是选择土地流转,要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把两种情况一对比,那么不同的情况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对吧?

关注我,关注三农,下方留言,共同交流。


东哥解三农


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农民是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只要用数据分析一下就能做出选择了,先来说种地一年能收入多少钱。就按照普通的小麦和玉米,或者棉花的收益。先来列出费用数据:



种子钱大约3~4斤,费用约30元。

玉米生长周期浇水两次费用:50元。

农药和化肥费用,包括底肥和追施肥,还有除草剂等费用:200元。

成熟的时候,用收割机的费用:120元每亩。播种和打药施肥,收割的时候都是需要人工的,现在的人工费用也不低,就按5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按100元,估计是最低的标准了吧,人工费用大约在500元。

玉米一亩地的产量大约在1000~1500斤,按市场价1元/斤,也就是1000~1500元。除去上面所有的费用900元,按最高产量1500元算,一亩地也就是收入600元。其实玉米产量能达到1500斤的少之又少,加上一茬小麦的收入,一亩地一年能有1000元的收入真的很难。

土地流转就简单多了,直接把农田流转出去,一年可能给个600元,或者1000元。相比较种地节省了劳动力,还能外出打工,看样子还是很合算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如果有些种地的农民无法外出打工,那种地的人工费也可以节省,相当于多赚了500元。



看到这里,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农民无法外出打工,自己种地还是可以的。如果有能力外出打工,还有就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种些普通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可以果断把土地流转出去,一年在外打工能赚个4~6万呢,这一笔收入可是真不少呢。

您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最三农


在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题主的这个问题是个两难的选择,不论种地还是流转,都不是好的办法;而应该看个人的具体情况。

农民之所以种地,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

农业的就业渠道狭窄,收入来源少,种地虽然利润低,但总不至于没有饭吃;并且,种完地以后,还可以在农闲时间到外面,或者在当地找点活干,挣些钱补贴家用。

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即便到外面打工,有时遇到没有活干,还是得回家,假如不种地,打工有挣不到钱,生活如何维持?

种地是农民祖祖辈辈的工作,即便做别的事收入很客观,也不会放弃土地;种地已经深入农民的骨子里,是他们的一种情怀。

但是,农民种地现在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农资的价格上涨,而粮食的价格却逐年下跌,遇到年头不好,或者管理不到位,收入没有支出的的多,种地不但没有利润,反而会折本。这也是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

那么,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呢?

我认为,如果没有一计之长,年龄又大,还是应该选择种地;因为年龄大了,到外面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把土地流转出去,虽然不被土地束缚,却找不到工作,只能拿点土地流转的钱,这点钱根本不够维持生活。

当然,如果年轻力壮,或者有一技之长,把土地流转出去比较合适。因为年轻力壮的人,在外面好找工作,随便找份工作的收入,都比种地要收入的高;另外,如果在外面学到一技之长,收入更不是种地能够相比的。

总之,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还得看个人的情况。不能单纯的说种地好还是把土地流转出去好。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在2019年,农民应该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为什么?


农民选择种地还是土地流转相信农民心里最有数,这么多年土地一直是农民的命根子,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土地承包,联产到户使农民的手中有了余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落后凸显,传统的种值方式已经不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物价连年上涨,农业资料大幅攀升,大多数农民感觉种地不挣钱,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地方土地没有人种,很多农民家庭的生活来源大都是靠打工挣来的,而且很多的年青农民根本不会种地,这一切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都侠一直以来都非常赞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不紧解脱了农民后顾之忧,还给农民带丰厚的收入。国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进行深化改革,对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把我国巨大的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解脱出来,现在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已占农民的百分之八十,新农农建设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也适应了农民打工的热潮,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进住农业,给农业投下的巨额的资金,这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农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现在农民手中的土地大都是几亩,十几亩,种地的品种五花八门,对于市场信息根本不了解,种地不紧懂技术,更重要们是管理种市场信息的掌握,所以专业很重要,农民把土地有尝流转给集体和企业,农民可以更放心的去工作挣钱,那样农民的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都侠广场舞


当然了,这个价格也是很低廉的。像我们村也就是两三百块钱一亩地。还有比较有规模的可能到五六百吧一亩地一年。邻村的最高的有到900的。据说现在也已经降到700块钱了。因为他这个是流转了全村的4000多亩地。在经营大概是4,5年的样子。一直没有盈利。好在那老板是有其他的产业。他把这一摊子呢交给了一个朋友来管理。对这个亏损他能够有清醒的认识。

他可能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国家肯定对流转土地的政策会做出调整。因为现在国家对这个粮食补贴,良种补贴这些东西,都进一步的细化。也就说谁种地,谁来拿这个补贴。因为国家对未来农业发展的形势。应该是有个较大的改变,因为这种小农经济啊,已经不适合现在这种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只能是流转到少数人的手里。进行重新规划。铺路啊,灌溉啊。包括耕地,播种,施肥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都会集中到农业合作组织手里,然后他们逐渐向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效农业。即节省了许多的劳动力。而且流转土地的承包者也会有很大的收益。

我看最近有报道,说是现在在个别省已经有试点了。农民流转土地,可以享受两部分的费用一个是承包费,也就是说假如每年一亩地给你500块钱。另外你还可以用土地入股,年底的时候,还能领到股份的分红。当然这个分红也是有多有少,可能是不固定的。但是有固定的一部分,有这个承包费是固定的。

分红的一部分,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可能老百姓分的钱多一点。但是可以基本保证你这个基本的承包费不受损失。流转土地现在农民兄弟都看出来了,也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一种新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呢。他们也在谋求土地的更高效益,怎样能多收入一些。如果地流转出去,自己有时间可以有其他的收入又何乐不为呢

现在自己种地的,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或者是妇女们。青年们啊 各自有各自挣钱的路子。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在附近上班。有的有手艺。可以每个月有几千块钱的收入。相比较农业的收入基本上也就是解决个温饱吧。要想这个家庭要有更大的发展。仅靠农业的一亩三分地。是不行的。

国家应建立健全流转土地的法规政策。近几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土地方面的纠纷。有的承包者没有赚到钱。那他就没有办法兑现他的承包金。也确实是赔了,大伙拿他也没办法。

还有承包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赚到了钱。但是合同并未期满。老百姓看到人家赚钱就不让人家种了。这时承包方也是苦恼的不行,刚开始想大干一番呢,结果不能继续种了,这么多老百姓,也只能认倒霉。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所以说,国家应该出台这上面的法律法规。以切实保障双方利益,明确双方的责任。使人们承包土地的时候有法可依。达到双方一共赢。






幸福三农人


农民土地种地还是土地流转还得农民自己说了算,国家只是给一个大的方向。说说我们这边的情况吧。我们这边属于丘陵地带,现在留在村里的90%以上的是50岁以上的老人们,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原始田园生活。村里有些70多岁接近80的老爷爷们仍然自己种地。这些人们基本经历过上山下乡,自然灾害的年代,他们的思想总觉得是自己种粮就不会挨饿,所以不想把土地流转出去。有时跟他们聊起来,他们总是说孩子你们是没经历那个年代,那个缺吃的年代,刷锅水都是好的,所以这些人们不愿意土地流转出去。再加上现在年龄偏大,出去打工,东家都不用他们,所以他们除了种点粮食和经济作物卖了换点钱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所以他们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村里相对年轻一点的农民,开始搞养殖,种植水果,承包一些不在村里居住或者年龄大无法种地的村民的土地种植。所以流转与否还得理性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