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降准是否能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葉丶唸


降准一般来说。央行都会说到改变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贵的问题。就像本次降准一个百分点。也是为了改变中小微企业融资融资难与贵的处境。

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降准释放的是低成本无期限长线资金。只有长线资金才能做长期贷款。只有长期贷款才能形成金融资本。才能投入到实体经济。才能进入实体经济。

但是央行释放的资金进入到商业银行以后。商业银行要考虑自己利益最大化。因此资金就会有所选择。投向收益率更高。抵押品更安全的领域。不愿意投资于没有抵押物对利率又敏感的领域。

实体经济因为经营风险较大。财务不太透明。资金需求量不大。缺少抵押物。贷款风险较大 银行自然不太愿意投入这些企业。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贵的问题是就出来了。

但是房地产就不同。资金需求量大。银行评估费用降低。加上有土地和房地产抵押。银行更愿意放贷。所以去年新增贷款接近一半进入地产行业。

另外央行释放资金以后。银行资金放贷以后后续监管难以到位。资金会流向股市债市。这就是金融资产。一些资金充裕银行以同业贷款方式拆借资金。这就是资金空转套利 目前同业存款规模数十万亿元。利率突破5%。与存款准备金利率1.62%存在较大空间。大银行可以获得无风险的3.5个百分点左右收益。还有数十万亿元的理财资金和表外资产。实际上也是一种资金套利行为。

资金总是逐利的。只会流向收益更丰厚的市场。因此。降准释放的资金有部分进入实体经济。但也会有很多资金进入资产领域。


杜坤维


理论上降准,就是释放资本流动,降低银行资金长短期使用成本,释放更多资金到市场上,让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获得更多低成本资金。


然而事实会是如此吗?虽然降准使得更多资本进入市场,进而流向实体经济,提振实体经济发展,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但是事实恐怕并不尽然,流入实体的资本有限。资本有逐利的特性,倾向投资回报乐观的地方,如果市场流动性增大,资本首先会流入回报丰厚的领域,股市、债市、房产等等。


为什么实体企业反而不是首先,因为这几年说实话实体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做实业可能感受颇深,企业举步维艰,与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收效甚微,反而不如房产、金融市场收益乐观。我们可能都听过上市公司财物亏损,卖了几套房产,扭亏为盈了,虽然略觉荒诞,这确实不争的事实,尤其一线城市动辄几千万得房产。所以说降准肯定会促进资本流入实体,但是至于多少,估计有限。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Roseview财经


降准是会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且在我看来,银行的资金一直都在支持着实体经济,尤其是大型银行。基础建设,重点项目(非科研类),哪个没有银行资金的支持。



但这件事反过来看,虽然银行会支持实体经济,但会体现出很明显的头部效应,大型企业明显会优先考虑,所以,具体去看,资金上会不会流向中小企业手里,这个就不好说了(也不要太指责银行,这是一个现实的困境,很难突破,将来能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可能会好一些)。

至于大家嘴里的楼市,本质上和郁金香,大蒜,普洱等经历的问题是一样的(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郁金香泡沫),唯一不同的,是因为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基础,所以,房产除了泡沫还掺杂了个人,社会很多的因素和问题,所以造成了楼市现在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上说,银行并没有过于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它只是在背后默默的输送资金,挣自己的利润。因为毕竟银行也是企业,也要吃饭,而那时的房地产无疑是优质资产。

但不管怎么说政策已经变了,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是一定会跟党走的(国有控股,国有持股,你懂的),总体上目前银行对房地产是谨慎新增,压缩存量,所以现在想要银行的资金流向房地产是非常困难的。


路漫漫呐喊


观点:这是个问题,更是个难题。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楼市不真惩,实体难有戏。

首先,让我们看下降准的初衷: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初衷是好的,且非常诱人。


但是,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成本高,贷款难的现状就能自此有所改变吗?我看未必!

让我们把追溯到三年前,当时实体经济就已下滑明显,广东大批工厂等制造业倒闭。央行实行了连续2次降准,文件下发时也有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结果是,实体经济日子更不好过了,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利润空间再次被压缩,款一样难贷,制造业PMI并未有好转迹象。降准放的水,都让狼🐺拿来喂狗了。

回到本次降准的背景,房价暴涨导致了租金上涨、人工成本上涨,企业税负并未真的减下来?先假设本次降准能引导资金流向实体,这也只能短期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企业的经营成本早已因房价和税收而大幅上升,这会反过来阻止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所以,支持实体经济,降准虽然简单直接,但是粗暴无效,不治标更不治本。降房价,减税负才是真的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其他都有唱戏的嫌疑。


万维财经


担心并非多余,需进一步强化房价调控措施,还需细化考核,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日前,央行宣布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

央行此次降准的目的也很明确,即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商业银行的的负债压力,进而将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助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其实很多人的疑问在于降准释放的大量资金是否会逐利的流向诸如房产,金融行业等等,数据显示,此次降准释放资金规模约13000亿元,偿还MLF约90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降准伊始,便引发了金融市场各项收益率的大幅下行,并且伴随着利率的走高,从市场来看,资金依然是紧张的,但是随着降准时间的推移,利率还是会回落,企业融资会相对来说变得容易很多。

如此一来资金问题却有缓解,那么资金流向是否能符合预期呢,也许有人担心资金会流向房产行业,因为炒房的出现使房产在某种意义上变味了,那么资金是否会逐利跑偏呢?

就以房产为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于房价的各项调控措施,首付比例的提高,贷款比例增加,贷款资金限制等等。

定向降准的钱并不是鼓励社会的投机,更大程度是为了缓解银行资金紧张的局面,为进一步的金融行业降杠杆打基础,在此基础上,资金会较大程度的流向社会小微企业,满足这类企业融资要求。因此,监管部门还要细化考核措施,真正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降准作为央行的三大货币工具是经过众多经济专家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诸如释放的资金逐利等想法只是社会对投机的恐惧,因此,进一步改善社会投资结构,抑制高风险投机行业的过度繁荣也是民意所向。


盘和林数字经济观察


今天起,央行采取定向降准的举措,虽然此次降准注重定向性与针对性,但降准间接说明市场放水,而投入的流动性如何规范与监管,就颇显关键。实际上,纵观过去多年的时间,每当央行降准降息,往往会引发货币放水的问题,而当货币放水之际,往往会变相流向其余投资渠道,而房地产往往成为最受益的投资渠道。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一个要看利率水平,一个要看调控政策,还有一个看土地供应与经济环境等因素。由此可见,对于央行定向降准,关键还是要看投入流动性的监控与规范,而从定向性、针对性角度来看,降准意在提振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但更需要注重流动性的监管,让央行投入的流动性更有针对性引导至实体经济领域。此外,还有一种影响,那就是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央行投入流动性意在维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而此时央行定向降准举措,就显得比较有战略性了。


郭施亮


降准相当于放水,但是这个放水又不太一样,并不是直接放水,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转水库;央行的降准相当于把水放到水库里面;距离水库放到水田里面还是有距离的,搞得不好,商业银行把水放到别的地方去,反而不利于经济;

对农业有过了解的都知道,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高;但是过量也不好;有些大豆、玉米等植物反而不需要太多的水。所以,如何分配水是个大学问,如何分配资金同样也是大学问。

市场的资金有哪些基本去处呢:

1)房地产市场;

2)股市;

3)实体经济;

4)债市

一般来说,流入债市、股市、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都会或多或少流入实体经济,但是程度上会有所差别;

债券市场一般主要分为企业债和国债、地方债等;政府和地方债的方向是可以由政府控制的;所以,自然可以按照政府的意愿流入实体经济;

股票市场,本来这些资金是可以流入实体经济的,因为这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融资平台;但是股票市场过头的话会导致社会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上升,最后对实体经济并不一定是好事,所以适度健康的股市才是对经济比较好的;

房地产市场,虽然可以带动金属、建筑等行业;但是对其他行业的带动则有限,因为房地产本身并不能构成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反而是一种生产力提升后的结果而已。

但是房地产市场却能够吸纳大量资金,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压低社会消费需求;

当然,房地产市场并不一定就不好,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过程中,房地产的繁荣有效解决了很多人的住房需求,为人员的集中提供了条件;不过,凡事都应因时而变,现在已经显得不太合时宜了。


所以,控制好房地产是关键,其次是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